登陆注册
2418400000066

第66章 大同防卫计划(二)

从十月份出兵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李承从浮山带出来的五万大军也经过了数次的战斗洗礼,其中过半年前征募的新兵也逐渐褪去了稚嫩,变成了一名合格的老兵,但是距离身经百战的精兵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幸好他们在武器上占了很大的优势。

从上次扩编成军以来,李承更是加快了各种战争机器的研发。他亲自成立了以皮宁为首的科研处,两三百名曾经接触或者参与过火器制造与维修的工匠在李承海量银子砸下去后,不断的研发更新了虎贲军的武器装备。

虽然李承心里想要的那种近乎变态的步枪仍然没有制造出来,但是却研究出来许多衍生产品,比如一踩就会爆炸的触发式地雷以及简易的投掷手榴弹,这两种武器是研究成果中最具代表性的步兵武器,被李承大力生产列装。

大量工匠集中研发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在李承提出要求将炼铁高炉的炉温升高并加入铁矿石进行氧化之后,没有多长时间就有工匠合力研究出了平炉炼钢法,不但提升了铁质,更重要的是效率更高。

而炼制出来的钢,也充分应用到了武器生产上面,体重更轻移动更快密封更好的后填式野战火炮也被研究了出来。

这种火炮被李承命名为浮山野战炮一型,其快速填装发射,更远的射程等优点直接将之前生产的子母火炮比了下去,李承等人在测试了这种火炮的稳定性与操作性后,当即下令要求全军列装此种火炮,同时回收旧式火炮回炉重铸。

钢铁生产的进步直接带动了工业的快速前进,各种工业生产的重要零件全部换成了钢制的,特别是车床,令整个工业园区的生产效率翻了好几倍。大量冶炼钢铁需要铁矿石,浮山附近已经探明的铁矿蕴藏基本不够浮山所使用,李承又派出大量探测队向更远的地区探测矿产。

从征兵后到出征前的这半年多时间,李承一直埋头在浮山发展自己的地盘,除了每隔半月左右就和崇祯皇帝互相写信通气之外,也就在家照顾着怀孕几个月的仲孙凝。结婚后仲孙凝完全发挥出了自己的才干,不但将李承的产业收入支出理得清清楚楚,更是拉着几十个女子,担任起了浮山城孩童教育的教育处长。

李承当初从崇祯那里要来的几十个传教士以及他们的汉人徒弟,也被他安排在了浮山城,并组织了几百个年龄十二三岁,聪明伶俐的孩童跟他们学习。为此李承也单独在城内划出了几十亩地,建造了十余座五层高的大楼,作为一所从蒙学到大学堂一条龙学校,期中包括了近现代学校基本的教学设施。教学楼、宿舍、食堂、操场以及人造湖小山包全都有,单建造这么一座学校,就花费了李承近二十万两白银。

不过李承觉得,再教育上花费再多,也值得。毕竟这第一批的几百名学童是将来自己构筑的这座擎天大厦的基础。虽然刚开始有许多百姓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让这些红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红毛鬼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是那么靠谱,但是李承相信等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明白,当初没有送自己孩子进入这所学堂,是他们这辈子做的最后悔的事情之一。

两年的时间,在李承呕心沥血的经营下,他的大本营也终于是走上了正轨。军事上,强大的虎贲军是他抵御敌人最有力的拳头,经济上,庞大的产业链从生产到制作到销售也完善起来,主要经营的三大产品水泥玻璃和精盐也行销全国,源源不断的给李承送来白花花的银子,支撑他完成各种各样的想法。

教育上,李承也是不惜余力下了血本,他亲自制订了规定,凡是浮山城居民之孩童,年满七岁必须入蒙学,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蒙学学制为九年学杂费全免,但是每个孩童每年需要缴纳五两银子的食宿费。蒙学九年毕业之后,由教育处颁发结业状,凭此状可以在浮山城各种产业中任职,待遇颇优,做得好的基本三四个月就能把之前缴的食宿费赚回。

蒙学毕业之后,也可以选择继续进入大学堂学习,不过这就需要由大学堂的老师出题考试,通过考核的学生才能进入学习,大学堂所有费用全免,每月官府发五两银子的家庭补助。毕竟在十五岁之后,就算成年了,是可以工作赚钱了,李承这么做也是让这些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让他们担心因为孩子上学而损失劳动力。

因为大学堂是要在蒙学九年之后才能进入学习,而李承又等不了这么长时间,所以前期就挑选了几百名学生直接进入大学堂学习。而这些人将来学成毕业之后也会变成各行各业的精英,也会变成教书育人的老师,不断的培养更多的新式教育下的精英。

政治上,崇祯皇帝的大臣们依旧每日过着争权夺利打仗扯皮的日子。崇祯刚刚登基,在手段上还是稍显稚嫩了些,而且因为他的童年很不美好,所以让他的心理产生了一点点阴暗,虽然他表面上不说,但是心里却将那些大臣全记在了心里,只等将来有一天自己能够控制住皇权之后再来秋后算账。

而李承也在与崇祯沟通交流的书信中多次提到了让皇帝开辟浮山周围沿海一带为特区。崇祯对于李承在浮山搞的发展也是极为眼红,在多次与朝臣扯皮无果后,某一日崇祯被气的在早朝直接当着大臣的面拂袖而去,然后从宫中下了一道中旨,划灵山胶州两卫归浮山卫下辖,任命李承为浮山卫指挥使,册封李承为正三品昭勇将军、从三品轻车都尉。并令宫中制造局连夜打造了一把宝剑,赐名为天子剑,由宣旨太监一并携带赐予李承,那意思就是见剑如见天子,给了李承先斩后奏的特权。

一道圣旨下来,把满朝文武百官吓得不轻,一个小小的卫所指挥使,竟然封了三品大员的官职,虽然三品武官见了同样是三品的文官照样得恭恭敬敬的叫声大人,可这事还真是开国以来头一遭,于礼不合啊。一部分清流派在下朝之后就三三两两的凑在一块打算入宫表忠心,劝解皇上收回成命。结果任他们跪了一天一夜,连皇上的人都没见着,最后还是一个小太监跑出来传了一道皇帝口谕,那意思就是:“朕已经决定了,在说了,你们不是常常告诫朕作为大明天子不能朝令夕改吗?这次朕就不改了,众位爱卿早点回家洗洗睡吧。”

到头来目的没达成,还被皇帝噎的面红耳赤,无奈之下只能灰溜溜的往家赶,一路上不断感叹皇帝越来越难控制了……

李承当初是想把灵山、胶州、鳌山全部划进这个特区的,但是后来李固国建议暂时只划灵山和胶州两卫,因为鳌山到浮山的距离和两卫比起来还是太远了,从浮山到鳌山坐船顺风的时候还得将近一天的时间,而从浮山去胶州,再拐个弯去灵山,半天就够了。太远了李固国也怕万一有突发情况会让浮山两头无法兼顾,到时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李承想了想,李固国说的确实有道理,于是便只要了灵山和胶州两卫。胶州离自己近,比起来,灵山不但稍远些,而且城池十分破旧,城内基本是土路,城墙也有多处坍塌,于是李承就把灵山卫作为了当初答应帮助白莲教复制浮山城的基地。

浮山城创城初期的一些经验丰富十分忠诚的老手下,也都被李承派到了灵山卫,负责建造城池。灵山卫是绝对不会拱手让给白莲教的,而且,如果自己拿大明朝的卫所来和白莲教做交易的事情一旦走漏风声,就算他和崇祯是胜似手足的好基友,也跑不了受到来自朝堂的巨大压力,甚至有毁了自己的基业的风险。毕竟白莲教可是在当初太祖皇帝钦定的“十大黑社会组织团伙”榜中排名第二,第一是明教。既然上了黑名单,那基本就没有洗白的希望了,李承现在想的就是如何慢慢同化吸收这个遍及全国的庞大组织。

本来白莲教对于李承派遣自己的心腹手下到灵山卫很不满,但是李承向白莲圣母说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之后,白莲教妥协了,默认了李承的行为。

“浮山模式”其实很简单,最重要的是要有钱,只要有钱,其他的都有了。而钱是通过贸易赚来的,在白莲教屡次碰壁最终赔的血本无归之后,在李承的建议下,以李承租借白莲教情报人员的费用来入股李承的贸易商行,只不过这五年租借费两千余万两白银也才占股两成,大头还是李承的,整个商行规模实在是太庞大了,亿万身家投进去大概可能会激起一层波浪吧。

入股之后,灵山卫商业由李承负责,每年白莲教可以分得贸易额的百分之二,其中六成要用来建设城市、发展公共事业以及支持其他产业,其余四成由白莲教自行分配。

此时躺在大同都指挥使衙门后厢房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李承,将此前的事情在脑海中慢慢过了一遍。自己来到这里差不多有一年半了,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的产业遍地麾下几十万百姓,自己这一路走的简直就是顺风顺水,基本没遇到什么大的坎坷。

而且现在自己也应皇帝要求出兵勤王,打了几次完胜的战斗,无论是军心还是士兵的士气,都已经到了最高点。接下来灭亡后金鞑子也是时间问题,蒙古各游牧部落更不用说,早晚都得被虎贲军踏平了。那等这些对大明虎视眈眈充满了威胁的外敌都消灭了之后呢?自己该怎么做?是做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还是做一个皇室背后的脊梁骨,经商练兵变革来扶持皇室呢?

带着让人心烦意乱的困扰,李承沉沉的睡着了……

同类推荐
  • 大迁徙之殇

    大迁徙之殇

    在张献忠屠川一百多年之后,清政府施行“湖广填四川”之策,由此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移民大迁徙。正是这一历史际遇,使得原本生活在湖广一带、无瓜无葛的两氏家族(虚拟的)因为在大迁徙途中的相遇,尔后又比邻相居在川东丘陵上而瓜葛起来了。小说《大迁徙之殇》所讲述的,正是这两氏家族两百多年来所演绎出来的历史,并立足于一个“殇”字,交错现实与历史,在三个彼此交错而又一脉相承的历史片断中,既构成了两个家族的一段恩怨情仇史,更侧重展示出了其中的郑氏家族的一段家族历史的形成、走向,以及族人们的一段心路历程……
  • 元成之世

    元成之世

    本书分为:西汉走向衰落的元成之世;多才艺,善史书的汉元帝;耽于酒色的汉成帝三部分。
  • 烽火江山录

    烽火江山录

    名剑俱坏,英雄安在,繁华几时相交代?想兴衰,苦为怀;东家方起西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成,也是天地哀,败,也是天地哀。对于这本书,编辑曾经劝我放弃,因为中间的几次断更签约是一件比较难的事。这几天我忽然想通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真正倾注感情的文字,不该为了别人而改变。所以不管有没有人看我会继续下去。用我的方式,继续下去
  • 战匈奴

    战匈奴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汉与匈奴征战百年的纪实之作。两千多年前,当冒顿单于统一了自猿人时代就一直动乱分裂的蒙古高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中原即再一次陷入战乱与分裂。随着西汉帝王的东征西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一个对匈奴进行呈C型包围的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与胜利后,汉朝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作者以麻辣诙谐的文笔、严谨审慎的态度,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于废墟间建立的汉帝国与匈奴帝国间的巅峰对决。
  • 踏上神的足迹

    踏上神的足迹

    葛天玉龙,一个在错误的时间站队了位置的上古人物,通过自身的经历,埋藏了一个旧的时代,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热门推荐
  • 风过暖软骨

    风过暖软骨

    苏软因为自己的一句话,毁了自己的家人,让自己的父亲坐了牢。却不知自己成为了别人报复的棋子。还好遇到了白炙风。一无所有时他收留了她长达10年的暗恋一直默默关注为她处理好一切事知道真相的苏软却是落荒而逃想尽办法躲着他看蠢萌可爱女主如何逆袭成为高冷女神一路虐渣男砍渣女渣男总有渣女治苏软:希望你不只是路过我的风白炙风:你即众生众生皆你入目无别人四下皆是你林天桐:我是真的爱你我爱了你8年你怎么能这样对我?邢若怜:在我眼里没有爱情我只想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女人
  • 三生缘尽三生劫

    三生缘尽三生劫

    为什么,三世的缘分却促不成一世的爱恋。为什么,上天竟如此不公。第一世,他们同为神的后人,却因情感洗涤人心。第二世,他们同为皇家子嗣,却因天劫双双陨落。第三世,他们同为富家子弟,却因车祸阴阳两隔。为什么.......本文因有三世,每一世的风格都不一样,第一世比较虐,第二、第三世比较俏皮,希望大家喜欢我,这是大大的处女作,望支持!
  • 体育文化论

    体育文化论

    体育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所构建的以公平竞争为道德核心的,以和平、进步、友谊和团结为目标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全人类的普遍认同。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在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丰富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增进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日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
  • 时光倒流,残留的记忆还在

    时光倒流,残留的记忆还在

    墨寒从来就没有想过,他会因为一场赌约爱上一位一生都不会见到的人。伊园从来也就没有想过,她会喜欢上一位因为赌约被迫接近喜欢的人。一场赌约,一次相逢。两个世界,不同的人。红绳的缠绕,真的能将两人一起吗?
  • 乞王天下

    乞王天下

    本书为小说集,收录的作品包括:主编、白活、猎人、草原深处的村庄、蔚蓝 一个民族英雄的梦、萨县抗日英烈考、辽西匪事、小镇人物、乞王天下、叩安天下父母、终极对话、苍天亦怒。
  • 相公我养你

    相公我养你

    若要问云白云最爱的三样东西是什么?答曰:钱、美食、美男。现代得不到,定要玩转古代!建个三宫六院,住个美男成群,左拥一个右亲一个,人生乐呵呵。钱有了,美食有了,可这男人能退货不?
  • 沙子?金子!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案例精选

    沙子?金子!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案例精选

    全书内容分为六部分,按照项目处置特点划分为“打包处置篇”、“债务重组篇”、“债权转让篇”、“股权转让篇”、“资产管理篇”、“综合处置篇”。
  • 花都未了情

    花都未了情

    龙归小镇搅风云,生死绝恋在花都,还魂戒中明身世,异界花都未了情!龙啸天回国内执行任务,被神秘强者击成重伤,扔在桥下,本想借机归隐的他,却陷入更大的江湖之中;且看他为情,搅动花都风云!为爱,穿跃无尽虚空、谱写无数传奇!
  • 兆离大地之种族风云

    兆离大地之种族风云

    多年以来不停的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召唤,李沧以为这是一种病,直到有一天死亡让他亲自到了这个世界里,昨日死今日生,生还的地方再也不是从前的世界。这里是兆离大陆,一个不受任何凡尘干涉的独立体。斩魔将,杀兽王,平定兆离。他永远受人敬仰,无人能比。他孤独的闪耀在最高处,站在世界的顶端。
  • 步步紧逼:总裁莫无赖

    步步紧逼:总裁莫无赖

    墨弈其人霸道温柔,是无数女人眼里的黄金单身汉,只有江子沫知道,他吖就是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某天,电视台采访影后和她幕后的boss老公“请问江小姐平常在家里喜欢做什么呢?”“运动。”某总裁邪魅一笑,“每天早上,沫沫和我一起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江子沫扶额,跳个健美操用得着这么说的这么暧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