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自从统一之后,被天子划为九州(荆、娄、通、苍、临、凌、明、云、凉),设下十七宫管理。并且将皇城独自占一云州,同时,皇城又被分为西三门、东九楼、凌晨寺与帝殿。
其中,属那帝殿奢侈至极,帝殿四面被卧龙江所绕,本应直出帝殿的卧龙江,硬硬被改道汇入帝殿前的“锁龙闸”中,夏季炎热时,江水从“锁龙闸”中涌向殿顶,从殿顶的“引龙渠”中成股流下,有去炎降暑的作用,冬季再将锁龙闸正直门打开,让江水奔流而去,并隔绝流入,有防寒御冷的功效。
“锁龙闸”前有一座山,上面刻着四个大金字“天子帝魂”!没错,这四字完全由金砖砌成,非但如此,当年天子为刻这四字,令人挖空了这山,将金砖堆入山中,据说自从这四个字砌成之后,方圆十里都能以这四字照明,以至于一些穷秀才每夜都尽量在帝殿周围借金光刻苦。
帝殿内部,境界分明的划出五道区域,其中四道最前方分别放有四把颜色不同的椅子,分别是并肩王、魁枭将、翰林侯、首丞相的座位。而剩下的那条过道,只是留给其余官员上朝时所站。
再往上看,一把占整个帝殿一半的九色龙头木椅出现眼前,它分别由红纤木、橙晶石、黄藤树、绿油沙、青檀香、蓝牙玉、紫鱼鳞、黑曜石、光玛瑙雕刻而成,世人称其为“九龙扶尊椅”。传说平时这九条龙都是闭着眼睛的,唯有每一代天子上朝时,这九龙才会开眼!可惜,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因为到这代天子承位后,以不知多少年没现过真身,但早朝还是按例要上,一切由首丞相全权处理。
待我们再将眼光放到这天下的奇事之上:
这天下,有一圣书(通天笔记),四神令(天子诏,将军符,王侯曲,精忠令)
这一圣书所指,便是翰林侯手中的“通天笔记”,此书甚至可称为“活物”,因为天下所有的变动,此书都会一一记载,如果你想知道点什么,只需翻阅此书,便可天下在目。
“天子诏”:顾名思义,便是天子下的诏,但之所以称为神令,是因为传说敢违背天子下诏的人,必遭天谴。而在早期,有任天子荒乱朝政,妃嫔成群,却因此壮年病逝,他死后,他三岁儿子任新天子,而孩童纨绔,不称心的事便下诏成令,已至此,在他在位期间,死伤无数,江山不稳,天下大乱,史称“诏难”。为此,后代天子特意为为江山社稷所着想,对往后的每一任天子下诏:“以后历代天子,只可一后三妃,遵三星捧月之势。以防乱朝纲,引诏难。”
“将军符”:为历代魁枭禁林将的神令,它可无条件号令九州兵马,甚至是“阴兵”,“天将”。
“王侯曲”:又称为“并肩乐”,是历代一字并肩王的护身之令,传说可让并肩王御空,下海,入炎,遁地。
“精忠令”:说是神令不如说是规矩,江湖的规矩。违背,将遭追杀,而追杀的,是一股与历代江山有过渊源情节的组织——“一字盗”。
无论是天子的朝廷,还是九州的江湖,都流传着关于“一字盗”的短句:
“帝都惊魂曲,皇城震魄灯,佛前提龙首,回首怒屠城。”
前两句是“一字盗”在帮助朝廷在皇城的西三门和东九楼与外寇一战时留下的两件圣器。
后两句是“一字盗”两大人物的惊天事迹,“佛前提龙首”是当年那其中一位大人物帮旧天子偷出“御龙蟾尊玺”,助一位藩王入关造反并登基,而那大人物在藩王入关之前,为躲过那时朝廷追杀而削发入住凌晨寺,可没想到这藩王登基后为斩草除根,杀掉他挚爱,并想除掉“一字盗”,也正因如此,在凌晨寺佛像前,他杀了那藩王,把龙首从旧天子身上撕下!又来了次改朝换代。
最后一句“回首怒屠城”,屠的不是别的,便是当年的帝殿,那另一位大人物以一人之力,几乎杀尽所有帝殿活物。最终被“并肩王”和“魁枭将”合力斩杀,而也由此,史称“黔穷之乱”。
也因“一字盗”的存在,江湖才能和朝廷平起平坐,共理江山,而且分工明确,朝廷为民,江湖为义,如有违反,合力围剿,如有冲突,从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