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海心再见面的时候,我跟她提到“也许你俩矛盾的最大影响,可能是你的父母和你们生活在一起,他找不到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你们也没有独立的生活。”她开始泪眼婆娑,提到“可是我不会带孩子呀,我带不了孩子!”是啊,不会带孩子!这才是我们生活中的最大症结。不会带孩子,就得需要父母的帮忙,在同父母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小夫妻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双方丧失了家庭结构的重新构建。两个人在有了孩子之后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对双方都是考验。生活中的各种改变,随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双方都要学着适应,以构建新的秩序和习惯。但是同父母生活后,受家长思想的影响,双方逐渐丧失了成长与责任。女人尚且做不到会生活,更何况天生对生活不敏感的男人!家庭生活如何继续?未来在哪里?无数的小夫妻都在面临同样的纠结,好一些的将就着生活,最糟糕的就是急着跳出婚姻。可是跳出婚姻真的能改变什么吗?不过是自己不会生活的本性得以继续,以及各种无奈和懊恼。
生完孩子的第一年是最难熬的一年,也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一年。我与老公是经过爱情长跑后在一起的,仍未能逃脱。在怀孕的时候,我就在想等生完孩子后我就解放了,把孩子交给父母,我照常工作,潇洒生活,一切不会有多大的改变。可是等孩子降生,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随性的我才明白,孩子是自己的,养育与成长靠的只有我和老公两个人,其他人能做得紧紧的帮忙,我应该心存感恩,不能帮忙的我也丝毫没有怨言。真正意义的责任和义务是小夫妻承担,不能推卸给他人,就是靠着这种信念,我在产后身体极度虚弱、心理极度抑郁、夜晚严重失眠的情况下,一直坚持到现在。生活不易,但你不坚强,没人替你坚强;你学不会生活,只能被生活遗弃。回想我们的当初,老公曾经在半夜突然起身跟我说“好烦躁,很想从楼上跳下去。”那个时候我和老公都有了抑郁症,面对小生命以及未来的生活无助、彷徨、害怕。经历了各种争吵甚至于几近决裂,冷静下来,审视生活,才慢慢学会立家、立业……但即使这样,我们之间的矛盾依然无法抉择。他的老家同样在农村,公婆希望将孩子带回农村抚养,而好不容易从农村走出来的我们深知城乡的差别,断然是不同意将女儿带走,可自此老公便背上了“不孝”的负担。婆婆时常打电话来哭哭啼啼说“邻里提起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别人养儿子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自己养儿子却跟别人走了。”曾经他设想让公婆与我们一起住,但公婆提出要求,要允许他们可以随便吃肉,而且要求我女儿和老公都要和他们一起吃。第一次听到从老公嘴里提出这个要求我很诧异,我是回族,他是汉族,这么多年,他一直很尊重我的习俗,若不顶着绝大的压力,恐也不会跟我提起来。信仰和习俗是我尊重和敬畏的,但是这段感情也是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后才经营下来的,但是冲突就摆在眼前,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女儿就要成为单亲家庭,是如何可怜?其实我也明白,他们的要求无非是证明我是嫁到他们家的,万事夫为大,自然要依他家的传统。我曾经愤恨的跟老公说过:我是嫁给了你,不是嫁给了你们那个地方。更是发出了“你妈至少还有你爸,可没了你,我还有谁”的悲鸣。各种歇斯底里后,他也最终明白,公婆想帮忙无非是想在老家农村带孩子。我们的各种争吵、各种讨论,甚至上升到“社会终究是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在西方社会也不例外”的高度……养育女儿的这两年,我异常敏感,他对我的稍不留意的言语,就会让我认为是他的不屑与轻视。无论怎么样的争吵与抗争,到最后回归到现实,一切都需要我们两个共同面对,除此以外,谁也替不了自己的生活。面对家庭矛盾,我的一个远方亲戚选择了远走高飞,两个人去到香港发展,但即便如何,她公婆偶尔过去,有一次居然偷偷的想要把孙子带回老家,是这对小夫妻追到机场才挽回,面对纠纷和矛盾,回国内的几率也许会更小。
在没有孩子之前,夫妻双方上班,各自有各自的位置与价值取向,偶有矛盾,大家都是站在一个彼此平等的基础上耍耍性子,闹闹脾气,哭闹之后,仍然是两个人甜蜜的生活。随着孩子的出生,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逐渐疏远,双方都由对对方的关注,转移到新生命上。为了全心照顾孩子,叶兰辞职,做了全职妈妈,靠老公白洋一人工作养家。由于公婆和父母都在工作,无法到身边帮忙,而叶兰一人全无养育孩子的经验,无奈带着儿子回到父母的安徽老家,一住就是2年,到孩子2岁半的时候,才带去广州和白洋团聚。一家三口度过了养育孩子的最无助的时候,幸福生活应该从此开始,但这仅仅是所有矛盾爆发的开始。在叶兰带着孩子回老家的这段时间,白洋一个人工作生活,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压力重重,为了舒缓压力,他爱上了钓鱼,一去就是一整天,这个爱好,并没有因为叶兰的到来而改变,习惯了有多人帮忙照顾孩子的叶兰,此时不得不一人承担了照顾孩子的重担。无助、失望、痛心,所有的忧郁和不快,最终将所有的归因全都指向了她的老公白洋。他们开始了争吵,开始了争执。“孩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怎么你一天出去钓鱼,我就得在家一个人照顾他。”“我只不过是出去了一下,再说了孩子这么大了,有你带他就好了,我好不容易有个周末,出去钓钓鱼,有什么错了?”“我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放弃了所有爱好,将近3年了,一天自由也没有,你平时上班,连周末这两天你都不能带带他吗?”“我这几年容易吗?一个人上班,工作压力又大,不多挣钱怎么照顾你们娘俩?你在娘家的那段日子,我不管怎么累,都要飞过去看你们,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吗?”……各有各的委屈,各有各的理由。闹的最厉害的时候,叶兰给我电话,说道“我要回到昆明,带着孩子和朋友重新开始生活,不想再这样继续了,他对我和孩子一点儿感情也没有。”我万般劝阻,但是看似是已经无法更改的事实了,我也在叹息他们从校园开始走出的爱情,却因为孩子的出生,走向了终点。庆幸的是,叶兰和白洋没有急着走出围城,双方不断努力,寻求解决途径,终于在公婆的到来,叶兰出去重新从职场起步,两个人终于结束了这种争执和矛盾。看到叶兰空间里不断对公婆的感恩,看着她陪儿子一起上学、游戏的甜蜜瞬间,内心释然,这个女人终于抓住了自己的幸福,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分开生活,让夫妻双方少了对彼此辛酸的理解,都在生活的压力和困难面前,想了更多自己的委屈;再次团聚后,通过分歧争吵磨合,以及新生活的重建,都发现了彼此的用心和努力,所以又有了包容和理解。一起生活,一起面对困难,才能在风雨中共同成长,共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