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初升,天刚刚蒙蒙亮,村子里已经热闹起来。趁着早上太阳还没升起来,一天的气温还低,村里的人纷纷赶往田地,好赶在一天气温最高的时候忙完工作,把该做的干完。
李书白也是早早的起来了,简单的洗漱过后陪着爷爷奶奶也赶往自家的田地。六月的天,地里面的庄稼也即将成熟,走在田间的小路上,看着随风而动金黄的麦田,犹如海浪般起起伏伏。李书白情不自禁的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这几天的隐忧随风而散,一扫胸中的沉闷之气。
顺着田地间阡陌交错的小路,李书白和二老来到自家地里,看着面前的两亩麦田,在闻一闻散发在天地之间的麦香,微风拂过脸颊,成群的飞鸟不时的飞掠而过,显得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书白看着眼前的画面,不禁想到这几日脑海的经义要文,仿佛懂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之变,阴阳之化。阴阳二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世间万物有了灵性,才产生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李书白懂了吗?可以说懂也可以说不懂!朦胧之间好像看到了什么。
脑海中的黑白珠随着李书白的所思所想所悟渐渐的有了动静,不在一动不动的毫无声息,珠子表面开始散发一层薄薄的犹如雾气的毫光,随着李书白的了悟而慢慢转动,丝丝点点的黑白二气渗透到李书白的脑海顺着脊椎再到身体的五脏六腑丶身体躯干和四肢。李书白的小身体也发生了一起改变,精神更加饱满,身体更有活力更有生气,显得朝气勃勃。这都和刚刚脑海中黑白珠的变化有关。
李书白身体的变化按照中医解说就是阴阳协调的结果。《黄帝内经》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以生理病理来看,正常的生理活动,全依靠人体内的“阳气”和“****”保持,如果阴阳失调,发生阴阳盛衰的现象,人就会生病,身体就会不健康,出现各种毛病。所以李书白就身体一事以后就不用怕了,最起码不会生病了。
李书白知道后肯定会感慨一声:“总算为了你没白牺牲,还有点用处。”当然李书白不知道的事还有很多,等到他一样经历之后才会发现,这颗珠子远比他想象的还要神秘,还要有用。调理身体只是小道罢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感受到身体的一丝凉意,李书白回过神,看看天边,又看看正在拔草的二老,不仅晃了晃脑袋,活动下四肢。感觉身体变得轻盈,神清气爽,又是一阵疑惑,想不明白怎么会事儿,既然不明白那就不想了,重生都发生了,何况是身体变好,那就更不用放在心上。就是在离奇的事发生都能接受,李书白淡淡的想到。
清晨乡下的田地还有一丝薄雾,半米高的麦叶上粘着晶莹的露珠,从旁边走过,溅的下半身到处都是,再加上淡淡的薄雾凝聚,微风吹拂而过,微凉猝然爬上心间,身体不禁颤抖一下,鸡皮疙瘩一下子就起来了。清晨的乡间还是很凉快的!
麦田逐渐变得金黄,像成熟靠拢,李书白随意的在田地间走动,发现哪有稍微高一点的杂草就随手拔掉。两亩的田地不算太大,稍微快点用不了多久就能除完杂草,况且面临的是即将成熟的麦田,早已经过了即便,剩下的也不多,随意过下就可以了。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过,清晨的薄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渐渐消融,气温也变得越来越高。李书白早早的就没了身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乡民们一张张淳朴的脸,孩子脸上阳光般的笑容,路两旁生长着五颜六色的小花,吸引着蝴蝶留恋嬉戏。清风吹拂而过,树叶响起哗啦啦的声音,清澈的溪水绕树而流。晨光,大人.小孩.花朵.蝴蝶.清风.树木.溪水,构成了一幅完美和谐的场景。
李书白最近在黑白阴阳珠的引导下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发现世间的美,沉迷其中不可自拔,看着眼前的景象,双眼迷离。或许是感触,又或是人生的升华。
李书白走走停停,不停地观察着,体悟着。在他不经意间,所思,所看都在朝着一定的轨迹前进,人生的目标也渐渐的变得宽广。从此他的世界将变得多姿多彩,去见证一个更加宏伟,更加奇妙的大世界。
寒来暑往,在阴阳珠的诱导下,李书白见证着日升月落的自然景观,春雨润物的勃勃生机,夏日银蛇狂舞的耀世雷霆,秋风阵阵的肃杀之气,冬雪滚滚的冷寂白装。世间万物枯荣变化,一切都在眼前略过。
两年的时间过去,李书白的个子也长高了不少,身体略显的瘦弱。不过从总体来看,面色红润,精神十足,并不是营养不良的样子。七八岁的年纪,十足的一个小正太,就是长相平凡了些,不过那种平和的笑容补足了缺憾,显现一种平凡美。
因时间过往,李书白对脑海中的阴阳珠也有了一定的认知,渐渐地取得了一些联系。以前都是阴阳珠不定时的传递一些经义,现在李书白能神入识海简单的产生交流。
李书白也发现随时间流逝,阴阳珠不再是一颗黑白的珠子,珠子周围出现了一丝变化,犹如八卦一般的正八边形图文围绕着阴阳珠旋转,就像是一个阴阳八卦图。
刚开始李书白还有些担心,慢慢的发现没有什么危险之后,就任由发展。
阴阳珠没带来什么明显的变化,不知道进化成阴阳八卦图会不会带来什么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