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府的马车晃晃悠悠,摇得孙丹只想睡觉。好不容易到了王府,什么管事婆子、总领杂役又一窝蜂围了上来,后面还追着几个急得不知怎么办的瘦弱掌柜,她这才想起,今天是月十五,下面总结回报的日子,以及——送信的日子。
等手里的一切处理好,别说午睡,她差点连晚饭都赶不上吃。
刚过了掌灯时分,孙丹跑了个澡,顶着一头半干的头发出来,拒绝了春夏替自己绞头发的好意,坐在梳妆台前翻找起了香露,最紧熬夜受惊,皮肤变差了。
半透明的香露瓶子旁,放着一个不起眼的小瓷瓶。孙丹“咦”了一声,把小瓷瓶拿在手里把玩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它是什么。
窗外灯影一闪,接着是有节奏的敲击声,声音打断了孙丹的思考,她挥退了屋子里的奴才,等人走空了,才道:“进来。”
孙丹看着进来的人,依旧是长巾裹面,奇怪的是,她竟然觉得这副打扮颇为顺眼。孙丹抽了抽嘴角,这种扭曲的审美一定要改!改成红头巾舞娘什么的……
此时的暗卫全然不知,他们平日印象里,和王爷一样霸气威武的王妃,思想夹着节操已经滚到不知名的地方去了。
“王妃,属下奉命,前来收取信笺。”
“我刚才得了闲,对账本对的头昏脑胀的,还没来得及写。”孙丹用食指揉了揉太阳穴,大写数字对账本这种事,简直不是人干的。
想起什么,孙丹对半跪在地上的暗卫道:“可有急事要传?”
暗卫闻言,一低头,回道:“并无要事。”
“那就好。”孙丹点了点头,站起身往书桌边走,暗卫亦起身跟在后面。
孙丹边走边道:“我现在就写,你先坐着等一会儿,桌上有糕点,你自己随意吧。”
抬了抬下巴示意之后,孙丹就不再管他,坐在书桌前,专心的写起信来。
负重有限,信笺也不能太长,不过百来字,一张传信的纸条便写的满满当当。这让孙丹无比怀念上一世里的钢笔,虽然她已经发动制作考试小抄的技能来让字体缩水了,但奈何工具差异太大。
将毛笔往笔架上一搁,目光对上了刚才顺手放在桌上的小瓷瓶。手指轻点桌子,看向屁股只沾了椅子八分之一不到的暗卫,问道:“传讯只用信鸽?”或许可以叫人八百里加急,孙丹心里想着。
暗卫愣了一下,没想到王妃会问到这个,但他到底训练有素,很快就反应过来了,站起来回道:“回王妃,用的确是信鸽,但王爷尚有一只黑雕,若有急事,也可动用,不仅速度快上信鸽不少,又因飞的高,也更安全。”
暗卫也不知道王妃是嫌慢还是有急事,索性把金牌小快递的雕兄扯了出来。
“那依你看,这样东西,那黑雕可负担的起?”孙丹把半个手掌大的小瓷瓶往前一推。
暗卫回想了一下雕兄张开后比自己脸还大的翅膀,再回想了一下雕兄因为伙食由嫩滑小兔肉到干涩老猪肉而不满时,抓向自己脸的力度,使劲点了点头,道:“负担得起,王妃若有要事,可再附一封长信。”
可惜,看见孙丹点头而内心窃喜的暗卫君并不知道,王妃对于长信中,这个【长】字的理解,不是他这个最长写过自己名字的打工仔能接受的。
……
等暗卫拿着一沓纸扶墙而出后,孙丹又高声让门外的小桂子去找另几个端王留下来的暗卫。
一盏茶的功夫,屋子里就悄无声息的杵了四个头巾男,孙丹一点头,让他们在旁边坐下。
这几名暗卫正是从华润山那一趟里面留下的,对孙丹的感觉不像刚才的暗卫那样生疏,听了孙丹的话,就都踏实的坐了下来。
“马厩里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孙丹开门见山的问道。
“回王妃,在场抓住的那几个可疑人,虽然严刑拷打了,但都没什么消息吐出来,属下去查过,除了他们家里是聊无牵挂的,剩下能用家人威胁的,都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怕是线索要断了。”其中一名暗卫侧身回答道。
孙丹皱了一下眉,她其实知道这些应该都是德妃的手笔,可抓不住她的尾巴这件事,还是叫她不爽。
不爽归不爽,孙丹把这件事抛在一边,接着问起了这几天朝廷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如今端王一派见识了王妃的手段,又加端王有吩咐,对孙丹让他们注意的嘱咐,直接执行成了但凡谁谁干了什么、见了什么、说了什么,只要觉得有点儿可疑的,统统写成小纸条往王府里送,保不准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和一句话就有大用。
这回回话的是另一个暗卫,他负责把小纸条分类,并把各处暗卫的情报汇总,两样一起交给孙丹,“禀王妃,今日早朝时,皇上宣布了王爷大捷的消息,设宴吃酒的人多了,这两日情报并不多,只有一条,太子今日在宫外的别院里,和几个好友庆祝了整日。”
所谓【庆祝】是怎么回事儿,在场的人心知肚明,但这层布,还是让它盖着吧,盖着的话,大家脸上都好看。
“原来如此。”孙丹小声的自言自语着,这下她遇刺就有理由能说通了。要么,就是想让端王因此慌了神,趁机做点儿小动作。
要么,就是想除了端王的财源,毕竟和端王妃绑在一起的,除了“煮人”之外,就是曹珂这个财神爷了。
当一个皇子有了兵,有了钱,气氛就微妙了。
不过,孙丹摸摸下巴,不仅是即将要坐上龙椅的太子不舒服,就是如今正坐着的那位,或许也要觉得黄钟殿的床不如以往那么舒服了,只盼老人家日日失眠,身子可别垮了。
“对了,皇后在京中,可有哪位娘家亲戚在?”想起今天白天里,丽妃已经和皇后结了盟,自己是不是要跑一趟以示诚意。
“王妃,京中并无皇后娘娘的娘家人在。”一名暗卫回道。
“这怎么可能?”孙丹这下真是懵了,她只知道皇后娘家张氏一族,名头叫的响,什么国舅、恩公一大堆,但都是位高无实权。可无论怎么样,京中无娘家人这件事,还是显得太不可思议了。
“王妃有所不知。”那名暗卫解释道:“佘州张家之所以为大世家之一,不是别的,就因皇后二字,从先祖建国至今,元后加上继后共二十六人,其中张氏皇后就有十一人,更甚者,太宗的三任皇后,皆为张氏。”
悄悄咽下一口口水,敢情这张家就是一皇后批发处啊,想一想现在的皇后,怪不得她只眨个眼,**都要抖上三抖,生怕掉一根姐买下来是自己的罪过,也怪不得,四妃为了宫权争的头破血流,她只当是看戏,这是十几位皇后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人脉,和她斗?其傻无比……
暗卫话还没说完,接着道:“但凡张家有女为后,待皇上大封其父兄和母弟之后,全族便会撤回封地,在朝的张氏官员则会调任到地方,以避外戚之嫌。”
“那皇后若是思念家人如何?”孙丹又问道。
“皇后千秋,自然各州来贺。”暗卫言简意赅。
综合暗卫所说,皇后不仅见不着娘家人,没个伴儿,又怕如今圣上猜忌而主动放弃子嗣,最最重要的是,有个这个德行的老公,当真是不容易啊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