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思被射下马来,叛军一哄而上,一代名将就此埋骨沙场。
旻王见颜思被乱军砍死,下令割下颜思首级,传阅全军,以期颜思部众能不战而降。却不知颜思统领的大同铁骑皆是颜氏父子亲兵部卒,往往父子兄弟都跟随颜渊、颜思征战沙场。闻听主将遇害,全军哀恸,心中执念一发,恨不得手刃旻王,作战愈发勇猛,双方渐成拉锯之势。更有一路彪军,由颜思家将颜单带领,直奔旻王中军而来。颜单双目赤红,披头散发,双手挥舞五十斤大关刀,左劈右砍,坐下黄骠马在其催动之下,口吐白沫,似有不支之象。颜单身后跟随二千余骑兵,虽身处旻王军包围之中,依旧向前,不时有人掉落马下,被叛军乱枪戳死。旻王见此情形,心中骇然,忙对身边老者说:”未成想颜思之军居然有如此魄力,再耗以时日,安国年来围,恐怕不好走脱。“老者看着战场说:”颜思军队虽有血勇,但是主帅已死,乱军之中并无指挥之人,殿下现可率亲军集中兵力,猛攻一处,当可突围,我愿为殿下坐阵中军,催促大军决战颜思余部。“旻王称是,遂集结亲兵,避开颜单,向东南杀去。老者看着旻王背影,若有所思。
旻王冲出颜思余部围困,向东南方向逃去。忽见前方火光通明,为首的大喊:”旻王快快下马,圣上有旨。“旻王心里一惊,他已摆脱颜思余部围困,正要突袭京都,怎地此处跑出许多兵马,更似在此处等他,于是上前答话:”此乃我元家家事,若尔等让开阵势,来日当封王侯!“只见对方阵中闪开一条通路,马上正是安国年,安国年手擎圣旨:”旻王冥顽不灵,今奉圣上手诏,依律处以旻王死罪,汝等从贼,此刻放下兵器,罪不至死,若是继续抵抗,本将军将汝等踏为肉糜。“随即回首高声:”夺旻王人头者,赏千金,官升三级!“旻王侍从闻听此言,跪在地上,放下刀柄。只有少数几人劝旻王快跑。旻王笑道:”你等是我忠臣,我不忍心让你等陪死,自古成王败寇,你等砍了我的首级去领弘诚封赏,也算不枉君臣多载。“侍从大哭道:”殿下死,我等决不偷生,只是我等命如蝼蚁,殿下千金之躯,不可白白丢了性命,辜妄先且投降,以图东山再起。“旻王叹了一口气:”你们没听见安国年说么?弘诚根本没想让我活着回去。你等去罢“话音刚落,拔出佩剑,自刎而死!旻王侍从见此情形,纷纷拔剑自刎。
安国年见旻王已死,高喝士兵散去,不成想兵士为了争功,乱作一团,自相残杀起来,死了十数人,安国年命人进入重围,方才制止,随后割下旻王头颅,传遍战场,旻王余部方才停止抵抗,至此旻王之乱也被平定了。
安国年进入颜思余部阵中,见颜单犹在杀人,忙命人劝阻,颜单见安国年,厉声质问安国年为何不来救援,安国年未予理睬,径直而过,坐于颜思中军帐中。
片刻,赶去收拢兵马之人回报:”旻王叛军余部七万具以投降,颜思部还余一万七千人。“安国年心中惊讶颜思部众居然有如此战斗力,敌方三倍与己,不仅未溃退,反而杀敌七万人,虽说本方伤亡巨大,但是能拖住旻王主力如此之久,是自己并未想到的。此次自己能够不伤已部杀掉旻王,除了那个秘密之外,颜思部众确是关键。随即,一名偏将进帐,与安国年耳语几句,安国年点点头之后开口说道:”能够平定旻王叛乱,诸将功不可没,待我上报朝廷为各位将军请封。战场难免死伤,将颜思将军尸首好生收敛,随军还朝。“安国年看了一眼下面各位将军:”我等进入冀北二郡,不得烧伤抢掠,不准打扰百姓,天子之争,百姓何罪。“然后又发下一道将令,令颜思余部由颜单带领,驻扎冀州城外。
京都乾元殿
兵部尚书曾琏将平定旻王之乱的消息奏报明皇,明皇大喜,下旨除十恶不赦之徒,大赦天下!又传下旨意,将旻王尸首以王侯之礼葬于冀北山上,谥号:”悖逆侯“。随后曾琏奏上请功名册,明皇一一准奏,最后,曾琏将颜思战死的消息报告明皇,满朝皆惊,明皇更是不可置信,赶快命中常侍官扶好颜渊,颜渊摇摇头,出列跪在地上:”犬子为陛下社稷而死,死得其所,战死沙场,也算完成他马革裹尸的夙愿,死而无憾,只请陛下将犬子尸首运回京都,让其得以魂归故里。“明皇准奏,同时命礼部将颜思按骠骑将军礼安葬,调颜渊次子淮南郡守颜路回京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
颜渊跪谢皇恩。
散朝去时,众多朝臣上前安慰颜渊,颜渊摆摆手:”将军难免阵前亡,我早有心里准备,多谢诸位,不必担心。“
京都颜府
颜渊坐于中堂之上,老态毕现。颜思乃是颜渊长子,自幼跟随颜渊东征西讨,颜渊视之为自己接班人。此次颜思战死,白发人送黑发人,对颜渊打击巨大。
颜渊看着满府缟素,仆人奔来奔去,听着后堂哀戚,自己心乱如麻!叫来家将颜参命其派人速至冀北,着人叫颜单派人回来详禀战事过程。颜渊不信朝廷二十五万精锐对垒旻王的十五万残兵败将竟须折损颜思,其中必有蹊跷。又命人星夜快马去淮南,召颜路速回。给颜皙去信,着颜皙请旨回京。颜渊抬头看了下颜思的灵位,若是颜思冤死,就是杀他个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
少顷,下人回报少爷灵堂已经设好,已有圣上派太子前来祭奠,颜渊站起身来,顿了一顿,走出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