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村嘛,共有五十五户人家,也是一个蛮大的村子呢!你别看现在没几个人,等傍晚时刻,那可是很热闹的!”石良吉边走边对我们说,“而且,听村长说,我们村是很早很早就有的,历史悠久得很!”
我看了看石良吉,他脸上洋溢着自豪,就像是自家的孩子得了第一名,那种感情是由内而外的,丝毫不加以掩饰。
“现在怎么没人呢?人都哪去啦?”施彩问道。
“哦,现在都收玉米去了,大家都忙活着呢!”石良吉指了指村子后方,“那边有一大片玉米地,金灿灿的,很壮观哩!有空带你们去看看。”
“玉米地!长这么大,我还真没见过呢!一言为定,有空定要带我们去!”施彩开心地转了一圈,拍了拍手。
“彩妹,我家也有玉米地……”马道友看着施彩说。
“你家不是只有水稻嘛?”邱明辉回过头问他。
“我可以把水稻拔了,都种玉米嘛!”
“看你爸妈不打死你……”
“玉米水稻我都喜欢的啦!”施彩笑着说,可爱的马尾摆动着开心的节奏。
沿着村边的小路,继续跟着石良吉走。路两边堆着高高的玉米垛子,远远看去,像是古时候的茅草屋。石良吉说这玉米杆子可是好东西,可以当柴烧,又可以当肥料,用途可大了。我仔细想了想,家乡好像很少种玉米的,尤其是像这么一大片一大片的。邱明辉左看看右看看,不时地点点头,像是悟出了什么大道理。
迎面匆匆走来一位戴着花边草帽的妇女,脸被晒得通红,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眨着,看着我们,继而又看了看石良吉:“良吉,你怎么还不去收玉米,在这瞎晃悠?这几位是?”。她两边的衣袖挽得老高老高,露出健康的小麦色肌肤。
“姑妈,你怎么回来了?哦,这是我几位朋友,来这游玩,顺便来我家坐客,可能要在这小住一段时间。”石良吉回答她。
“哦,你朋友啊,我怎么不知道你在外面有这么几个朋友,看不出来,你交友还挺广泛的呀!”妇女笑笑说,接着看了看施彩,“哟,小姑娘长得可真标致,这水灵的,一看就是大城市里来的吧?”
“没有啦阿姨……”施彩低下头说。
“忘了给你们介绍,这是我姑妈——石怀莲,你们喊她莲姨就好了。”石良吉对我们说。
石怀莲拍了拍胸脯:“对对对,喊我莲姨。别客气,既然是良吉的朋友,那就是我石怀莲的朋友,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找我。”
她话刚说完,一拍脑袋,说是差点忘了正事了,要回来拿水给乡亲们的,可不能耽搁了,送水要紧。走的时候,她朝我们挥了挥手,说是晚上再好好陪我们聊聊。石良吉继续陪着我们往前走,这个村子布局很独特,房屋是交替坐落的,一间隔开一片空地,然后再是一间,并不是连在一起的,这使我们感到很诧异。石良吉解释说,这是方便采光,另一方面还可以留有余地,堆放一些杂物,譬如谷堆,玉米堆之类。不过也确实达到了空间充分利用的效果,这先辈们的智慧值得敬佩。小路围着村子绕了一圈,而每户屋子又有一条分叉路与外围小路相连,就像是一条条小溪流,汇聚进大江湖海一般,井然有序,却不显得纷杂凌乱。
“那边就是村长家,我先带你们去他那。”石良吉指了指最中间的那间小屋。
他领着我们来到了屋子前,小心地敲了敲木门,木门发出“咚咚咚”的清脆声响。那扇木门看起来很古老,比石良吉家的年代要久远得多。门上的漆早已褪得七七八八,只留下些许残影,显得孤单而落魄。
“进来。”门内传来苍老却又富有韧劲的声音。
石良吉推开门,门是半掩着的,没有上锁,他示意我们一起进去。
“村长,这是我几位朋友,他们想在这住些时候,不知道……”
“良吉啊,你的朋友们也不是本村人,用不着这么严肃啊,叫我欧阳爷爷就行啦!”
“嗯,欧阳爷爷,不知道您同意不同意?”
“住些时日,自当是没问题,只不过……只不过最近,晚上尽量不要出门,尤其出远门,出了什么事我们可是担当不起啊!”
“您放心,我肯定照看好他们的。”
“嗯……良吉啊,你做事我放心!你先出去吧,我有话跟你这几位朋友说。”
“好,那明辉,你们先陪欧阳爷爷聊着,我在外面等你们。”石良吉说完,恭敬地退出去,关上门。
老村长拿着烟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我们跟前。听石良吉说,老村长今年71岁了,身体依旧好得很,从来都没有过感冒发烧。忙的时候,还跟着大伙下地干活呢!确实,眼前的精瘦老头儿一点都看不出70几岁的样子,头发虽是有些花白,但脸上丝毫看不出一丝疲惫样,皱纹也很少。腰杆还是挺得笔直,腿脚看起来也很利索,没有一般老人的哆哆嗦嗦。宽松的白衬衫上没有一丝污垢,配上黑色的麻布宽腿裤,显得他精气十足。
“你们怎么跟良吉认识的?他可是很少出远门,看起来,你们不像是本地人。”老村长拿起烟斗,放到嘴边抽了一口。
“是这样的……”邱明辉把在网上认识石良吉的经过跟老村长说了一遍。不过,他并没有说此次是来寻找沈谊线索的,只是说来游玩,所以想在这住上几日,玩得差不多了就回去,所以还得劳烦村长和石良吉照顾。他还说要是有必要的话,可以给良吉或是村里一些钱,补贴吃住。老村长正色说,他们又岂是贪图钱财之人,予人帮助,是不求回报的,美德怎能以金钱来衡量?我们听后打心里敬重老村长,想来能当上这村长,必定是德高望重。
“既然这样,你们就住下吧。不过,话还是要说在前头,你们必须注意自己的安全,一切听从村里的安排,不得自作主张。我叫欧阳明,你们如果愿意,可以跟良吉一起叫我欧阳爷爷,哈哈!”欧阳明爽朗地笑了笑。
“谢谢欧阳爷爷!”施彩将双手抱拳放在胸前说。
“小姑娘真有礼貌!”欧阳明眼睛笑得眯起了缝。
我们谢过欧阳明后,便如石良吉一样毕恭毕敬地退出去,关好门。石良吉在外头等了我们有一会了,此刻正坐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发呆,目光好像正看向不远处的山头。我们出来后,发出些许声响,不过他并没有回过神。
走到他的声旁,邱明辉轻轻拍了拍他:“在想啥呢?这么入迷?”
“噢……你们出来啦!”石良吉站起身,回过头来看着我们,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没注意到你们走过来,抱歉啦。”
“没事儿,倒是打搅了你的思绪。”邱明辉说。
“思绪……算不上啥思绪,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好啦,我们走吧,先到我家美餐一顿,晚上再领你们串串门。”石良吉说完,拉着我们回到了他家。
此时已是临近傍晚,石良吉让我们稍坐片刻,或是可以在他家附近看看风景,他去准备晚餐。我们想帮他一把,可他硬是不肯,后来直接把我们推出了厨房,然后把门给关了上。我们哪里是坐得住的人,于是都走到外面,欣赏欣赏这乡村美景。不一会儿,屋顶就升起了缕缕青烟,想必石良吉已经开始生火做饭了。夕阳的余晖洒在对面的山头,从这看去,仿佛是给山峦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薄纱。晚霞一点都不刺眼,大红色的太阳漂浮在淡淡的火红云波之间,显得静谧而安详。归巢的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但是却没有嘈杂之感,反而有些音韵。这里的天空很蓝,是那种毫无杂质的湛蓝,印象中这是第一次见。以往见过的蓝天已经在记忆中模糊不清了,似乎总带着些令人厌烦的朦胧,却又弃之不去。记住这一刻的美好便已足矣!我暗自感叹。
马道友已经在拿着手机“咔擦咔擦”拍个不停了。“难得的美景哟!”他喊道。
“玉树伸枝迎喜鹊,炊烟袅袅绕夕阳。”施彩款款道来。
“好诗!好诗啊!彩妹真有才!”马道友回过头连连称赞,“来,看这边!”
他将手机对准了一旁的施彩,施彩转过身,看到马道友在拍她,莞尔一笑。“咔擦”声后,马道友欣喜地看着手机,点头说:“真好看!景美,人更美!”
邱明辉悄悄地绕到马道友身后,轻轻拍了下他的后脑勺,问道:“我也很美,怎么不拍我?”然后故作娇羞状,惹得我和施彩大笑不止。
马道友大喝一声:“滚!”然后把手机放进了口袋,甩了甩头,走向我这边。
“要拍也得拍一哥,哎,要不我帮一哥你也拍一张?”马道友搂着我的肩问。
“可以啊,哈哈!”我回答他。
于是马道友又掏出手机,往后退了几步,说道:“准备……”
拍完后,马道友看了看照片说:“不错不错,挺帅气的,哎呀,把彩妹也拍进去了。”
原来拍照的时候,施彩正好在我侧后方,于是照片中除了我,还有施彩,一前一后,一左一右。马道友把照片传给了我,还问我要不要其他风景照。我笑着说只要这一张就够了,也算是在这个风景秀美的地方留有纪念了。邱明辉笑笑说,既然那么喜欢这,何不在这边找个姑娘娶了,然后长留此地?马道友说,他看邱明辉就比较适合当上门女婿。然后两人又开始磨嘴皮子,我和施彩只好无奈地让他们打住。
“来来来,朋友们,尝尝我的手艺!”石良吉在门口朝我们喊。
“过去吧,良吉在呼唤我们了。”邱明辉示意我们回去。
一进门,饭菜的香气扑鼻而来,桌子上早已摆满了丰盛的晚餐。石良吉笑呵呵地说,他知道我们要来后,早早地准备了许多美味可口的食材,就等着这一天下锅了。仔细一看,这云南农家乐还真是非常的丰盛。光是肉类就有三四盘,蔬菜类更是多达五六种。石良吉热情地介绍说,这些肉类分别是野黄鳝、野兔子和野山鸡,蔬菜也都是野味,是野芹菜、毛笋、凉拌芝麻菜……怪不得这么香气四溢,食材都是取自这里纯净的大自然,是没有一丝污染的。说心里话,我确实挺羡慕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无忧无虑的,远离世俗尘埃。
“杨一兄,想啥呢,来,赶紧吃菜,尝尝味道咋样。”石良吉夹了一块野味就往我碗里放,接着他又分别给其他人也夹了一块,“甭客气,就当在自己家里一样。”
正吃得欢,忽然响起一阵敲门声。石良吉放下碗筷,便跑去开门。门开后,我往外一瞧,门口站了好几个汉子,每个人手里是拎了许多大大小小吃的东西,有玉米、番薯等,还有烤熟的兔肉。我看了看其他三人,他们也都是一头雾水,茫然地望着门口。
“良吉啊,听说你家来了好几个朋友,呃……还有一位很漂亮的妹子!”为首的汉子瞄了瞄我们,然后看着施彩说,“想必就是那位了吧……”
“你们这是?”
“没啥啦,就是怕你一个人招待不周,这不,拿点吃的东西给他们。”
“噢,这个嘛,你们不用担心啦!我这吃的有着呢!我一个人照顾得来。”
在后面的几个汉子挤到了最前面,囔囔道:“让我们看看……让我们看看。”
邱明辉在我耳边轻声说:“看吧,这也是我让施彩跟我们一起来的原因,以后吃的就不用愁啦!”
“你……你这算盘打得可真精!”我也在他耳边低声说。
施彩在一旁低下了头,不敢看门口。
“你们可别吓着人家小姑娘!”石良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