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之变’后,英王就开始筹谋着如何夺回京城,统一国家。可萧帮打着汝明王的旗号造反,天下百姓大多都愿意站在他这边,这对英王夺回政权极其不利。所以当看到安雨烟的信中所写内容时,英王心里是很高兴的,只是在叶宁戌面前没有表现得太明显而已。不过,他身边的谋士所言也不无道理,得防着淮南军将来在背后给他一刀。
另一边,萧帮在京城已经站稳了脚跟,家中老小也都跟过来了,正计划着如何收服东西两军,扩张势力。
郑坚打听到东军内部不和谐,有几个将军对他们鼠一样怕事的头儿很不满,早有背弃之心。因此,郑坚决定利用这一点,暗中与他们取得联系,说服他们为安庆侯做事。
事成之后,郑坚返回京城,向萧帮禀报此事。
“侯爷,通过昨晚的一席谈话,东军的几位将军已明确表示愿意追随侯爷您,要是明儿个他不答应,那几位便会替侯爷把他给解决掉。”
“很好。本侯要收了镇东军,就不怕镇西军不肯来降。”
“到那时侯爷就不用再忌惮那个叶子贡了。”
“哈哈哈哈。”
两人正说的高兴,一个人忽然进来了。
那人单膝跪地拱手作辑道:“小的李生拜见侯爷。”
“起来吧。”萧帮亲自上前扶了他一把,又道“此番召你来是有一个任务让你去做。”
“侯爷尽管吩咐,小的万死不辞。”
“是这样,本侯听说林业的儿子林煜升最近在东阳城招兵买马,妄图他日与本侯一较高下。一支淮南军就够本侯头疼的了,不能让北军这么继续下去。我要你混入北军,做我的眼线,见机行事,懂吗?”
“明白。”
该说的说完后,萧帮便用手一挥,示意李生退下。
“侯爷,此人真的可靠吗?”
“李生身手不凡,脑袋也够灵活,把这事交给他,本侯很放心。”
“那万一这李生……”
萧帮知道郑坚质疑李生的衷心,解释道“他上有老,下有小,相信他不敢做出背叛本侯的事。”
原来李生的家人早就被萧帮给控制了。
郑坚听出了这言外之意,不再多言。
…………
叶宁戌离开了英王府后,按原路返回。
路经东阳城时,为避免有人认出惹是非,他特意将自己乔装打扮了一番。
本不该在此地久留,但想到郡主,他又决定偷偷地潜入林家,想探听一下林家上下对郡主的看法,尤其是林煜升。
见周围没人,他便轻轻一跃,跃上了墙头,等到适当时机,又轻轻地一跳,这才进了院内。机智的他成功躲开了院中仆人以及士兵的视线,溜进了林珏的房间(因为只有这个房间有谈话的声音)。
“有消息吗?”
……
“怎么办事的,她的画像都给你们了,找了这么久,居然一点蛛丝马迹都没发现。”
……
“滚,都给我滚,别再出现在我面前!”
林珏因为什么要训斥这些人呢?正当他感到疑惑的时候,林钊出现了。
“二哥,这事就算了吧,冤冤相报何时了,更何况……”
林珏听后更加生气,厉声斥道:“你这是什么话!瑜妹可是你的亲妹妹啊!你就那么不想为她报仇?!”
“可安雨烟真的是我们的仇人吗?”
“你……你真是无药可救,和大哥一样,都被安雨烟迷得晕头转向,连是非黑白都弄不清楚!”
言罢,林珏转过身去,愤愤地往桌上用力一拍。
偷听到这儿,叶宁戌基本上弄明白了。
他想,是时候离开了。
叶宁戌轻功向来不错,这次也不例外,很快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出去了。
出了东阳城,叶宁戌便连夜快马加鞭地前往京城找他的叔父叶子贡。
途中,他与同样快马加鞭前往东阳城的李生擦肩而过。
那一刹那,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彼此都觉得似曾相识,但就是不记得在哪见过。
他想了一路也没想出来那人是谁,又在哪见过。
“吁~”
下马后,他直奔前方。
守在军营门口的士兵见他来了,立马把横在中央的栅栏移开,让他自由进入。
“宁戌,你怎么回来了,郡主呢?”
“叔父,宁戌此番回来是有要事与您商议。”
“什么事?”
“郡主想联合英王爷铲除萧帮一党,届时还需要您鼎力相助。”
“这……”
“叔父有什么难处吗?”
“唉。”叶子贡叹了口气,又继续说:“英王爷将来若是得了势,你叔父我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可是若是我们这次不出手帮忙的话,他日不管是萧帮成还是英王爷成,我们都难逃被剿灭的命运啊!除非,叔父想要自立门户。”
叶子贡虽然是一方军侯,实力雄厚,但从未想过称王,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
“你说的不无道理,只是我不确信英王事成之后是否会过河拆桥,旧事重提。”
“英王爷心胸宽广,比他那个皇兄好多了,肯定不会这样做的。况且这事是郡主特意委托您的,您真的不管吗?”
“唉,说到这个郡主,真真让人……当初她来找我时,我就劝过她,可她不听。”
这些日子以来,安雨烟变化得如此之快,实在令他难以理解,让他和英王爷一并作战,更是让他为难。
“那您答应吗?”
“也只能答应了。对了,郡主现在在哪呢?还好吗?”
“郡主找她的师父去了,应该没事。”
“那她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不清楚。”
“那你呢?是要留下来还是去找郡主?”
叶宁戌迟疑了一下,说:“我想先去找郡主,明天启程,过些时候再回来。”
“随你吧。”
随后,两人并肩进营帐内,又继续聊起来,一直聊到深夜方才就寝。
第二天,叶宁戌与他叔父道别后,便骑上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