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就在一个小时前,他接到了国内总部发来的最新紧急任务,任务代号:影子行动,对于这次影子行动,程珏目前只知道是唯一任务,也就是要他一个人执行的任务,但是这个任务更加让他哭笑不得,因为影子行动的任务等级却高达SSSSS。
这是之前,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可以说完全是吓到宝宝了,因为哪怕是A级任务,最少总部都会安排两至三人小组,来配合程珏一起完成,要知道团队的力量无穷大,哪怕是三个臭皮匠还赛过诸葛亮呢。
另外就是他的手头上,还有一个正在进行的SSS级火花行动,那是三个多月前他接到的任务,目前几乎大半的驻美特工组,都在他的指挥下一步步执行,一个高级情报任务没有完成,就安排下一个,无论是两个任务并列同时进行,还是临时换将,在情报任务中都是大忌。
因为在情报任务中,常常都会用到一些伪装身份,而在一个任务开始前,都会给每一名外勤参与特工,一个特定的对外身份,主要是便于该名特工在自己的小任务中获取成功,最后将大的任务目标达成,所以,如果一名外勤特工同时执行两个任务,就会出现必然的身份冲突问题,是极有可能导致特工暴露,任务失败的关键因素。
特工身份的暴露,就是代表任务失败,这不是一件一般意义上的小事,也不是打战输了某个局部战役可以衡量的,那是对特工有着生死攸关的大事,而且不同于一般的军事人员,特工是不享受日内瓦公约的特殊作战人员。
“就算人家是兵王,也不带这样欺负人的吧!难道是因为买了那辆法拉利999GTB,花的钱太多了,国内有人打小报告?不太可能啊,记得当时准备定制购买这台车,就第一时间就向总部打了报告,而且主要是为了目前还没有完全完结的SSS级火花行动,方便我快速用阿拉伯贵族的身份,打入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内部,拿到当时实验室最新的通讯技术全部资料。”摸着鼻子,休息室沙发上静坐的程珏,正在用只有自己才听得见的低语嘀咕着。
就在程珏寂静的坐在银行专属包间思前想后的时候,远在万里外的华夏燕京市南锣鼓巷全球情报作战指挥中心会议室内,却在一直处在灯火通明,烟雾笼罩之中,此刻会议时间悄悄不绝地来到了第二十个小时。
在又一次十五分钟的短暂休会后,五人互相扫视一圈完,会场里的高清虚拟数码投影播放系统,立刻又开始运转起来,一张张让人眼花缭乱的图片,一段段重要文字信息,落入耳畔涌进脑海。
“宇宙级太空战舰,是美国自主开发的第五代太空军用航天器,主要作用是在宇宙中高速航行,同时自身具备强大的空间摧毁能力,是完全的军用航天武器设备,宇宙级可以用于太空战斗,可以执行各种军事任务,它结合了侦察、护航、巡航、攻击四大作战功能,其中战舰动力使用完全的全太阳能系统,操控系统也是完全的远程人工智能化,攻击系统……”
“根据我驻美情报三处,长达五年多以来,不间断多方面情报收集,在通过前期的情报侦查与中期深入探查,最后后期数据落实汇总,对宇宙级掌握的准确情报情况如下:该级别的太空战舰,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至少一百九十三次以上的样品实验,目前已经第一批型号,完全设计定型,大约十个月后就开始进入第一批少量秘密生产,二年左右时间,将开始逐步交付美国太空舰队试用,三至五年以后将开始大量装备投入太空使用或者军售性能低一些的成品。”
“目前已查明,参与宇宙级太空战舰有关设计、建造的有,美国能源部所属,美最大的科学和能源研究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简称ORNL),它主要提供关宇宙级操控系统的完全人工智能技术,技术资料也极有可能备份在ORNL,因为一般都是如此,这样有利于科技继续完善与下一代的技术研发参考。”
“另外还有,参与宇宙级有关设计、建造的桑迪亚美国国家实验室,则主要提供有关宇宙级太空战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在这方面的最大的研究成果,就是在动力系统上,将宇宙级战舰原本采用强粒子束控制的热核聚变能源,通过太阳能、地热能、磁聚变能的整合,提升到了成完全太阳能动力,通俗的说,就是太阳能动力取代了核动力。”
“这些美国佬怎么在这样短时间做到的,想不通啊。”
“唉,又落后了一大步。”
“他们真的做到了。”
情报通报会议进行到这,场内出现了一阵阵短暂的唏嘘之声,但发出者,是会场中三名各科技领域著名科学家发出的,他们之中随后拿出某一个人出来,都是赫赫身份,起码也都是“双院士级”。
关于美国最新第五代宇宙级太空战舰的出现,会场在坐的五人并不算陌生,因为早在美国开始有计划设计的时候,华夏情报部门就向各大科研军工机构的科学家们进行了咨询,但做着同样课题研究开发的诸位科学家们,却万万没有想到,美国这边仅仅只用了短短的五年时间,就完成了图纸设计、数据建造、样品实验三大步骤,因为这样大的一个技术跨越,可以说是巨大的,目前华夏的科学家们还处于图纸设计阶段。
在二十二世纪的今天,远洋货轮、高速列车、国际航班,全自动无人驾驶早就已经完全取代了驾驶员,这是人工智能的成果,在通过各国的运输控制中心统一控制下,实现全自动运营。
但是在军事上,无人战术战略轰炸战斗机、无人全核动力军舰战斗群、无人常规动力装甲作战车,虽然都已经在全球四大国之中普及,不过民用技术与军用技术还有些区别,所以此刻科技发展,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时期,因为无论是动力核能源、人工智能化,这都是二十世纪初期、二十一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到目前不过是不断完善罢了。
新一代的技术科技出现意味着什么,在场的众人心底都明白,特别是军事技术,因为军用的等级,高于民用,难道差距就要从此拉开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落后的苦果,实在太难以下咽了,从经济上说大把大把的钱被赚走,国家外汇储备迅速下降,最终容易被对方国家操控和遏制,从技术上被对方垄断,导致大量的技术被动,军事上更加不用说了,落后就要挨打,要受到欺辱。
十一月底的华夏首都燕京,通常室外的气温,已经下降到人们不再愿意四处瞎逛的地步,但今年似乎与往年秋季入冬不同,因为自从雾霾出现后,一般十月中旬开始一直延伸到次年三、四月份,首都燕京的情况比较严重,几乎是天天主城区的PM2.5全爆表。
于是这样难得出现的好天气,外加今天是周末,所以主城区街道上悠闲的人群很多,特别是在注明的南锣鼓巷附近,这里虽然只是一条全长不到800米的胡同,但它所处的位置却极好,刚好是首都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从北的鼓楼东大街一直向南到平安大街。
除了位置外,就是南锣鼓巷的历史,它不仅仅是首都最古老的街区,也是华夏唯一完整保存着元朝时期,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
因此成了首都最赋有风情的街巷,外加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很多,显得更加厚重深邃,并且南锣鼓巷也是见证了封建王朝的时代落幕的最终证据,因为这里及周边区域,曾是元朝大都的市中心,更加在明清时期,首都屈指可数的大富大贵聚集之地,这里周边的街街巷巷,没有一个不是达官显贵,就算是直到今日,南锣鼓巷的繁华也没有跟着慢慢落幕,而是成为了首都别致一景。
因为这里也是燕京最著名的半道步行街,虽然在不断的改造中宽度足足有8米,可现在还是采用南向北单行线,还未完全改造成实实在在的纯步行街,小型车辆依然可以自由通行,但在老燕京人嘴里,南锣鼓巷就是唯一的步行街,其中有多少让人津津乐道的新闻和传闻,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诉说了。
但军方的高级别人员里,倒是部分人都心底清楚那是为什么,因为在南锣鼓巷某个不起眼的灰色高墙后面,有一栋不起眼的二层小楼,那里是总参二部的全球情报作战指挥中心,所以自然要保留南锣鼓巷基本的车辆能力,不然耽误了总参二部的重要军情,最后可不是一般脑袋就能顶上去了事地,不过还好,总参二部也不是所有部门都在南锣鼓巷办公,不然这里可就很容易被有心的人所发现。
总参二部,也就是华夏军方的情报部,它只有两个核心职能,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负责收集和分析军事、政治情报,其次,是对外军进行文化、信息方面的交流,用于适当的军事联系与军事互动、互信。
从而,总参二部也就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与四个处理机构,分别是情报处、行动处、管理处、交流处,情报处基本都是技术人员较多,高学历或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成员,行动处顾名思义,就是执行具体任务的,不过也只有情报处和行动处的机构组织、人员、经费和活动,才属于总参最高的保密等级,只向最高领导一人汇报,因为那属于国家顶级绝密。
虽然是周末,但作为22世纪,世界四大情报机构,却从来都是没有停歇过,特别是今天这个特殊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