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于时光长河中,不知不觉便丢掉了自己的信念,乃至于最后的人格尊严。当你天天感叹自己是个loser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有些曾经无比珍贵甚至有些傻叉的坚持,自己已经多年不再遵守。不要怀念过去的辉煌,因为那个时候的你,有着无与伦比的勇气。而如今,我穿着圣衣,却匍匐于金钱的脚下,看着那些肮脏和粗俗。
既然你要战,那就战个痛快,我天琴座也不必再有所保留了。有些战斗意志,我的琴声会重新唤起它们。之所以还要挣那些钱,只是为了自由。
我的冷漠,是我最好的回答。
----天琴座圣斗士
第二天,曾阿牛便接到了昨天贴在423寝室门口上那个巴蜀老乡会的电话。
刚一接通,一句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巴蜀话呼之而出。
“阿牛,我是咱们巴蜀老乡会的负责人,团长。今天下午五点,咱们大一大二的老乡们集体碰一下面,互相认识一下,你看要不要得?”
曾阿牛一听,连忙也用标准的巴蜀话回答道:“要得要得,没得问题。下午五点,我们在哪里碰头?”
“就在北门对面的东北家常菜那儿,我已经订好了两桌。”。团长十分热情的说道。
“好的,好的。团长,我一定去。下午见啊!”
电话挂断后,曾阿牛感觉到了一股家乡的温暖。此时的他,普通话说的还很不熟练。
自打来到春城之后,光说话就让他的舌头感觉极为别扭。在巴蜀生活了18年,除了语文课上朗诵古诗和课文之外,阿牛很少说普通话。
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初到春城,虽然秋风冷冽,但阿牛同学的心还是比较温暖的。
下午,曾阿牛带着父母在土森大学的中心校区又好好的参观了一遍。第一次仔细参观土森大学,阿牛不禁对于“大学之大”这四个字有了及其强烈的认识。
因为,大学真的很大。
中心校区是土森大学最大的一个校区,校内有小型车供同学们乘坐,占地面积非常大。用阿牛自己的话来说,至少有十几二十个北高放在一起那么大。而在校区的东南西北各个方位,操场,食堂,宿舍楼,教学楼,行政大楼,好多好多的楼看的阿牛和他的父母那是眼花缭乱。当然了,最让阿牛同学印象深刻的便是土森大学那豪华高大的图书馆,散发着一头知识巨兽的霸气,强烈的吸引着从小对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特别喜爱的阿牛才子。
“开学之后,我就能进图书馆博览群书了。”。远远的看着图书馆,曾阿牛无比激动的说道。
如同班主任老夏说的那样,大学的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此刻的曾阿牛相信,自己这四年大学生活一定会色彩绚丽,充满诗意的。
下午四点半,曾阿牛跟自己的父母说了声老乡会聚餐的事情后,便高高兴兴的向着学校大门走去。大约十多分钟之后,他就看到了那家挂着东北家常菜牌子的饭馆。
走进饭馆,来到大厅,曾阿牛看见了一个理着平头,正在打电话的瘦子以及一个个子挺高,带着厚厚眼镜,皮肤比较白的男子。从服饰上来看,他们应当就是土森大学的学生了。而那个瘦子打电话时的巴蜀方言则让曾阿牛隐隐确定了他俩的身份。
于是,曾阿牛果断掏出自己的oppo手机,给刚才联系过的团长打了个电话。
果不其然,按下拨号键还不到一秒,瘦子的手机便响了起来。见状,阿牛连忙走了上去,用巴蜀话跟团长打了个招呼。
团长回头一看,顿时一脸热情的招呼着曾阿牛。随即,团长旁边的另一名老乡也主动和阿牛打起了招呼。高个子男生名叫牛纬,和团长一样都是土森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今年巴蜀老乡会的正副会长。三人围着一张桌子坐了下来,阿牛发现,貌似他是第一个来到这里的巴蜀人。
闲聊之中,阿牛和牛纬惊讶的发现两人居然是一个县城的老乡,就在一条街道上,于是不由得更加亲切起来。
至于团长,虽然个子不高,长的比较瘦,但领导力超高,特别是说起话来,那是口若悬河,连绵不绝。
听着团长一句又一句的演讲,曾阿牛算是第一次碰见了人生中最能说的一个人。相比之下,牛纬师兄的话则要少上许多。
在阿牛到了大概半个小时后,陆陆续续的来了其它几位老乡,都是大一的新生。其中,还有一位漂亮的江津妹子。在团长的积极组织下,大家互相自我介绍,东一句西一句的聊了起来。
又过了半个小时,当大一计算机系的巴蜀新生基本上都到齐之后,冷不丁又来了几个大三甚至大四的学长,甚至还来了一个学姐。
看到人来齐了,团长便招呼服务员开始上菜,拿酒。
这算是阿牛同学第一次吃正宗的东北菜,这两天他和父母要么吃饺子,要么就去川菜馆。
于是,当一大盘一大盘的菜端上餐桌之后,曾阿牛不禁瞪大了双眼。
与川菜精致精细的分量不同,东北菜的分量及其的大。比如说,桌子上的一盘巴士地瓜,在阿牛同学看来,差不多都算得上一盆的分量了。还有酱骨头,猪肉炖粉条,地三鲜,一锅出,小野鸡炖蘑菇这些传说中的东北名菜,它们的分量让在座的巴蜀新生们大开眼界。每一道菜至少比他们从小到大去的川菜馆的分量要多出至少百分之三十以上。
看着这豪爽的菜肴,曾阿牛不禁向身边的牛纬问道:“纬哥,这东北人也太实在了吧。这么做菜还不亏死了。”
已经在东北待了一年的牛纬显然早就习以为常,对阿牛解释道:“在东北这边点菜就是这样。假如三个人出去吃饭,最好点两个菜就行,不然的话,肯定得吃撑。”
阿牛又看了看桌子上的菜,对牛纬的话深以为然:“是啊,今天终于是见识到了,都快吓死宝宝了。”
牛纬一听,哈哈一笑,和阿牛同学碰了一杯。
酒过三巡之后,团长便开始让大一的老乡们挨个向大家做自我介绍,并且提议,如果谁没有记住的话,一会儿就罚喝酒。当所有的人都介绍了一遍之后,由于巴蜀话的关系,好多人的名字曾阿牛记得是模凌两可的。
估摸着,大一老乡中只有那个唯一的女生的名字应该是被所有的男性同胞牢牢的记住了。
这顿饭吃的倒还算开心,阿牛和这些老乡们也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团长和牛纬的印象则特别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