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炉温再无提升的情况下张思凯又想在熔化材料上下功夫,但无论张思凯是用多少含铁量的铁矿石来作原料其結果都是一样——纹丝不动!这下张思凯没办法了,即不是炼钢炉的问题又不是材料的问题那又是什么问题呢?张思凯不是材料科技师对这些问题他暂时都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所以兴致勃勃的大建设只是起了个头张思凯就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建设停顿下来可不是个好事,张思凯心中就郁闷了这所造的炼钢炉是按照机甲主脑中提供的数据建造的,可为什么就熔化不了矿石呢?他可不相信机甲给出的数据会出错之类的事情会发生,要知道机甲内保存的数据可是经过科学家们严格审查才集休装载到各个机甲主脑中的,这可是关系到战士们是否能够回归地球舰队的问题,如果被审查出来这些个数据弄虚作假那当时从设计数据者到审查部门所有有关人员都会受到极其严厉的法律责任,问题严重者甚至都有可能被判死刑,所以张思凯相信机甲的数据绝对没有出错,出错的应该是天源大陆比较特殊才造成了这一结果。
其实炼钢炉的问题张思凯如果从最基本的问题一个一个去分析的话应该很快就能分析出问题出在哪里,但正所谓眼下黑就是说的张思凯现在的状况。张思凯其实只是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他忘了天源大陆的引力及大气层的压强是多大了,他忘了他当初刚到天源大陆时连根草都拔不动的事了。天源大陆的星球是颗超巨形生命星球,它的大气层厚度就有一光年厚度,再加上大气层内的气体和地球差不多其重元素气体比例比较大所以天源大陆的大气压强要比非生命星球的压强高得多。一颗星球引力和压强过大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自身,这里的自身是指星球上所有的东西,包括生存在星球上的生物,埋在地下的矿物,甚至连泥土、空气都在影响范围中。
而受影响产生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所有的物质质量都比非生命星球上的大,说破了就是物质密度高。这就像地球上一块直接熔炼成块的铁和一块熔炼后经过煅打的铁之间的区别,经过煅打的铁其密度肯定会和直接溶炼成块的铁的密度不一样,天源大陆的空气压强其实就和煅造用的铁锤一样在不住的煅打天源大陆星球,所以天源大陆星球上所有的物质密度都比较大。而机甲所携帶的炼钢炉只是按照正常标准来提炼矿产,其产生的温度根本就达不到天源大陆铁矿的熔点,张思凯能够利用这个炼钢炉原有设计来提出铁矿那才算是怪事呢!
没有铁矿就没有办法建造现代科技设施的道理张思凯是明白的,但炼钢炉无效用张思凯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所以他在久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只好人工炼铁了。人工炼铁对张思凯来讲其实不是什么难事,他现在火属法术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强悍的地步用来炼铁还是绰绰有余的,但张思凯如果把时候都浪费在炼铁上那么他其它的事就干不了了,这也是张思凯两难的地方。但现在张思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如果不去人工炼铁那么建设现代化工业现在就得停止下来,现在他去做了最多就是拖延了现代化设施的建造速度,这样干最起码还能看到建设在一步步向前前进总比停顿下来强的多。
有了铁矿再加上一些稀有金属张思凯终于炼出了一些合金钢材,利用这些材料张思凯首先制作了几台初级的电能供应的机床。至于张思凯为什么能够做出机床这种问题就简单了,以张思凯的精神能量想压制出一些机床配件其实是很简单的事,张思凯就是再木讷也知道自己的精神力量可以作为炼器使用,何况前些年张思凯一直都在学习天源大陆的炼器技术,只不过那时候的张思凯功力和精神能量质量差了一点所以在炼器上面只能做一些冷兵器之类的,对当时的张思凯来说冷兵器对他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自从许氐三姐妹住到他家后张思凯为了保住一些秘密就再也没有炼过器。
机床是张思凯准备给机器人用的,他经过这段时间的炼钢基本上已经搞清楚炼钢炉为什么不能炼矿了,他也明白这怪不得机甲中的资料,那是他自己搞了个大乌龙,在没搞明白自己身处的环境就按步就班的按照资料中给出的发展思路去发展工业。按照天源大陆的环境张思凯最起码也要按照地球二十五世纪以后的科技水准来发展科技工业,否则他所做的一切都将无用功。以地球二十五世纪以前的科技水准在天源大陆将是炼钢炉溶不了这里的矿石,机床切刀割不动这里的材料,这里的煤炭烧出的温度除了可以烤肉外就只能当火力发电厂的燃料,所以张思凯在搞明白了问题所在就把机甲中的资料好好的研究了一下。
以张思凯目前的环境他也只能用百亿年前的科技水平来作为基础发展现代工业太复杂的张思凯目前也干不了,这到不是张思凯没那个水平而是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分化越来越细腻、分支也越来越多,如果张思凯想大踏步跨越式的发展工业那以他一个人的能力没有个三、五百年他是别想建造出机甲资料中最高科技水平的工业设施。所以张思凯才挑选了地球二十五世纪的科技水准作为基础科技来发展,至于张思凯为什么选了二十五世纪的科技水平作为基础那是因为地球人类是直到二十五世纪才真正的使用机器人作为劳动力的,这个时期是人类全球性彻底解放了体力劳动的最早期。
说是利用二十五世纪的科技作为基础科技但张思凯实际上就是制造几台机床和两个机器人,而机床的能源张思凯打算制造一台地球历一百世纪才出产的恒星光能收集机,这种能源收集器大小就和一个办公桌大小差不多,但它每天收集的恒星光能却相当于地球二十一世纪一家大型火力发电厂的电量。这种能源收集器原本是用于宇宙飞船在恒星系用于畜能的,但张思凯却打算用来当基地的能源供应中心使用。一百世纪的能源收集器虽然组件复杂但对张思凯出生的那个时代来说已经是老的不能再老的老古董了,在读书的时候张思凯在物理课上就曾经做过这个东西所张思凯对这个能源收集器并不陌生,当然那时做能源收集器时是在工具材料齐全下制造的,现在虽然没有但以张思凯的精神力想制出那些材料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张思凯之所以只造两台机器人是因为他认为没有那个必要造那么多,张思凯经过炼钢炉的事情后也算是想通了,在现代地球人类科技中只要有机器人基本上就不愁造不出东西来。张思凯的设想就是利用二十五世纪科技水平的机器人来制造三十世纪的机器人,在这一段时期的机器人其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所用的主脑芯片都是光脑芯片,而三十世纪以后的机器人用的已经是生物芯片,生物芯片虽然凡是张家的人都会做但在张思凯没有培养器具的情况下他还真做不了。但张思凯学的知识也不是白给的,他打算造出三十世纪的机器人后就着人制作生物芯片生产流水线,这是因为从三十世纪以后人类用到生物芯片的地方越来越多,制造一套生物芯片生产线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等生物芯片制造出来张思凯就准备尽往机器人这方面努力发展,直到制造出最先进的机器人后他才会去建造整体基地,现在在熔洞中张思凯只打算建一些必须的东西。诸如机床、电厂、芯片生产线、机器人生产线等等一些必不可少的东西,其它没有必要的则能省则省,像炼钢炉这类由于目前制作的东西并不多,所需要的材料自然也不会多到哪儿去,张思凯又估计就凭他自己人工生产也足够用了,所以张思凯准备在科技发展到机甲资料中最高峰他是不会再建炼钢炉的。
经过这一番算计张思凯才算是走上了正道,他也知道自己之前是太心急了,只想着尽快完成基地的建设却没有去想那些生产线如果全部建造出来那以洞穴前的山谷根本就容纳不下,而且那些生产线就算造出来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缺少的那些零配件张思凯完全可以人工制造,因为所需的数量不多花不了张思凯多长时间。现在思考周全了就不同了他只需要在山洞中建造少量的生产线就能达到一样的效果,等那些生产线跟不上科技了又可以利用机器人就着生产线改造一下,实在改造不了的到时候大不了重造一条新的生产线,因为有机器人代劳张思凯只要一心一意的供应材料就行了,到时候根本就不用花多长时间就可以重建一条生产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