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早熟见性情
童趣无边乐无忧
上回说到,王桂英母子二人慢慢的走在人群之后,终于行至学校大门口。王桂英停下脚步叮嘱道:“进去了一定要听老师话,不许调皮,这里有一毛钱,下课如果饿了就买块烧饼吃”,说着王桂英把一张一毛纸币揣在孩子的小手里。张长弓知道这几年母亲吃药家里已没什么钱,嘴里憋着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没说出来。
报名,填表,入学。90年代初乡村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手续很简单!上没上过幼儿园老师都不会管,只要到了年纪,有户口就可以入学。张长弓自然也顺顺当当的进入了乌龙山小学!
由于西瑶村今年入学的有四个孩子,三男一女,自然他们都在一个年级,不过那时乡村学校一个年级就一个班!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自然关系很好,于是一下课他们就聚到了一起!“三哥,我想回家,不想上学了,”说着就哭了出来,这个一边说一边哭小男孩是张长弓表弟,叫周小富,也就是前面说的香梅娘娘(姑妈)的儿子。
说来也奇,张长弓从他父亲这边的小辈按年纪排到老三,从他母亲那本排也是老三,他爷爷叫三爷爷,他父亲叫张三,所以一般比他小的自然叫他三哥了。他这张家算是和三杠上了。
周小富生日只比长弓小三个月,但确足足小了一岁。那个时候小学七岁入学,本来张长弓去年就可以进学校,老师说他生日太小了,实际只有六岁,因为张长弓生下六天就过年了!所以今年两个人就一起入学了。
周小富虽然只小三月,但个子比足足你张长弓矮上一个头,又是弟弟,所以他从小就跟着张长弓屁股后玩耍。
“小富,等会我把苹果给你吃,你不要哭了,不要回去了好吗?”一个眼睛大大的小女孩在一边安慰。
“茜茜,你去把苹果拿来,你和小富一人一半,小富,马上就放学了,等会我们去宝塔上掏钱!”,话说完,周小富情绪终于稳定了,叫茜茜的小丫头也乖巧起身的去书桌里拿苹果了。小女孩名叫王舒茜,也是村上最富有的村民王金华的女儿,王金华八十年代就出去跑供销了,所以家里是第一个盖起二层小楼的,他拿女儿也是掌上明珠一样,要什么给什么,这不今天要来入学,昨天就去城里买了五斤苹果!在那个年代苹果对于王家是没什么,但对张长弓这样的家庭来说,那可是贵的不得了的水果了。张长弓吃的最多的水果就是自家地里种的黄瓜和西红柿!
不一会,王舒茜一手拿着苹果,一手拿着铅笔刀提到张长弓面前说:“三哥,你来切,分四份,我们四人一人一份。”“不要,我不吃”,“我不吃”
张长弓和另外一个穿黄色小T恤的小男孩异口同声道。“就你和小富一人一半”,话刚落,张长弓就接过苹果和铅笔刀,把苹果对半切开了!
这个穿黄色小T恤的男孩是王舒茜堂伯家的孩子,叫王明,个子只比张长弓矮一点。原来在他们这个四人小组里,张长弓年纪最大,个子最高,自然也是“带头老大”了。
看着两人津津有味的吃着苹果,张长弓的喉咙一阵瘙痒,咽了咽口水,便低头不再看下去!
钉铃铃......,一阵清脆的铜铃声后,一群背着花花绿绿书包的孩子们冲出了校门!张长弓他们四人也结束了人生第一次上课旅程!四个人愉快的走在回家的山间的小路上……
“三哥,我们还去掏钱吗?”周小富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呢!“去,老样子,我上去捣,小明和茜茜你们捡,小富你在旁边看人!”这一套分工够专业啊,看来他们已经实施过很多次了!
这里他们所说的掏钱,就是去乌龙山流云寺的宝塔上,一人站在宝塔回廊上用长竹竿把斗檐上面的硬币给捣下来,两个人在下面捡起掉落下的硬币,一个人在宝塔旁边望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乌龙流云寺的宝塔上就开始有了香客往宝塔斗檐上扔硬币的风气!那个时候的硬币分三种:一分、两分,五分。一毛的硬币还没有发行。
四人熟门熟路的出现在老地方,张长弓从寺庙一屋子后面抽出来一根足足有五米长的细竹竿,拿起便登上宝塔一层,开始逐层地毯式捣钱。他们早已经掌握庙里和尚什么时候来打扫这些钱了,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是两个礼拜打扫一回。今天应该是打扫过的第五天。
正当三人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扫荡活动的时候,突然只听望风的周小富慌张的喊到:“三哥,快下来,有和尚来了,小明,茜茜快跑。”转眼间下面三人吓得没等上面捣钱的张长弓下来,就一溜烟的跑的没影了!
此时的张长弓已经是在宝塔七层上,哪还来得及跑,张长弓看见他们都已经跑远,便把竹杆用力一抛,看见竹竿掉落在离宝塔很远的树丛中,他便转身往宝塔下走,当他下到第二层便撞上了前来抓贼的和尚。和尚一看是个七八岁的娃娃,话不多说,便上前一把抓住,拎小鸡一样的把张长弓拎着就往下走!
“怎么办?小明哥,三哥肯定被和尚抓住啦!”,三个跑掉的小鬼中的王舒茜有些难过快要哭出来说着。王明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他能怎么办,只是无奈的说了句“再等等看”。
此时三人在焦急的等的已经有半个小时了,正准备回去老实告诉父母的前来救人的时候,不远处张长弓背着他的黄书包,哼着小曲儿出现了......手里还多了一样东西!
仔细一看那东西居然是流云寺镇寺之宝---千面鎏金玉观音手中所持的琉璃玉净瓶......!
若干年后张长弓再次回到流云寺,当再见这尊琉璃玉净瓶时,上面却多了用篆书写了两行字:
“稽首流云观音前不入鬼道不升天只愿与君渡流离留住人间并涟漪”。落款赫然写着-----钟离雪
张长弓于是又一次的把它取走了,流云寺再次留下一手空空的玉观音........
真可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不敬佛主的事也只有他们俩能做的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