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山中遇神仙百年以前名已定
话说这老张家喜得贵子,自然是人人欢喜,虽说家境不富足,但满月酒可真是大操大办,酒席足足摆了十几桌,什么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自是不说,张三的父亲三爷爷居然去乌龙山上请来了和尚、道士来给他孙子算命、起名!因为他知道孙子早产,怕以后有什么不测,于是自己一人上山去请人。
其实这乌龙山虽不大,但寺庙、道观、学堂什么都有,一座小山之上聚集了佛、道、儒三家,也真是可以称为稀奇!可偏偏最不引人注意的后山的一座尼姑庵。这尼姑庵叫圆通庵,庵内不大,二进二院,分外院内院,也就三个中年尼姑住里面!平时香火也不旺,只有附近的老妇人每年观音娘娘生日的时候才来烧上几株香。
但就在去年,不知何时里面多了一个女人,据尼姑说她是四川峨眉山下来的,云游至此,这一住就是大半年,每天除了按时吃饭,就是一直打坐,不做任何事情。可三个尼姑对她是服服帖帖,原来是三个尼姑身体本来有些小恙,毕竟都上了年纪,后来她来了,给尼姑每人开了一副药方,又送她们一部经书,让她们每天睡前喝一碗药,起时练一遍经文,半月之后身体自会好转。原先她们不怎么相信,但人家说是峨眉下来的,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谁曾想,这不试不要紧,一试要人命啊!三个尼姑,用药念经一个月后,明显感觉自己年轻了十岁,什么毛病都没了!居然还有一位起来还俗的念头,原来在用药三个月后,这尼姑不仅面色容光焕发,春心也荡漾了起来,和前山道观的一道士私通了!但那个年代这是禁忌,于是两人只得深夜幽会!再后来三个尼姑把那女子当神仙一样供着!就这样三个老尼姑住到了外院,女子一人住里院。女子只要求她们没事不要去打扰她,也禁止任何人骚扰。更不要和别人提及她!
这日真是三爷爷上山请和尚、道士去给孙子作法赐名下山回家途中,行至半山腰时,前面只见一位身着白色道袍的年轻女子拦住了他的去路。这人正是尼姑庵里那女子。三爷爷年过半百,也阅人无数,但眼前这位尼姑,实在是太漂亮了。老人家脑海中只想到了这四个字,好像仙人一样,真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女人!“张毛小,你排行老三,你父亲叫张宝根,你爷爷叫张阿全,你爷爷一家从江北泰兴逃荒到这,你是你父亲用双肩从江北挑到江南的.....”还未等三爷爷开口,女子又道:“你小时候给地主当放牛娃,是不是有一次老牛嘴里吐出来一个钱袋,里面有块玉佩,上面写着月满长弓?而且这块玉你一直藏在你家水缸之下?”只见三爷爷大冬天的头上居然瘆出了汗。他已经被眼前这漂亮的女子吓坏了,不知道她是人是鬼。女子看他脸色,又笑道:“你别怕,我不是鬼,你张家对我有恩,你的一个祖先,是我一个故友,而今你孙子,也就是我......”三爷爷已经听不见后面的话了,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脑子里一片空白。
女子知道他已经吓的不轻,便说了最后一句:“一切都早已注定,那块玉上有你孙子的名字,今天的事情不能对任何人说起,不然你孙子会有危险,你起来,回去吧!”当三爷爷再抬头时,女子已经不见,他拼命的揉搓自己的眼睛,但还是什么也看不见,又掐了一下自己,意识到这不是在做梦,痴呆片刻,拿起腰间的旱烟点着,拼命的抽吸起来.....
今日正是张三儿子满月之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特别是张三,基本逢人必干,逢桌必敬,很快就被众人抬进了房间,呼呼大睡起来!大家也酒过三巡,众人聚在一起,就等和尚、道士们给张三的儿子起名,祈福呢!此时在隔壁房中有一人是眉宇紧锁,手中紧紧捏着一块石头一样的东西,此人正是张三父亲,三爷爷。自那日在乌龙山遇见那女人之后,他就没睡好过觉,他思来想去,觉得那女人不像是坏人,有可能是真神仙。他当放牛娃的时候确实是捡到一块玉,而且就是他放养的那头水牛突然从嘴里吐出来的,他觉得是地主家的宝贝,就一直没和任何人说起!再后来地主被打倒了,地址家的东西都要充公,于是三爷爷便把那块玉藏在了他家那口大水缸之下,这一藏就是几十年!
那日回家后,他便搬开水缸,把埋在地下的宝贝挖了出来!他仔细看这块玉,只有瓶盖大小,顶部有一孔眼。玉呈椭圆形,色泽交深,但对光一照,又几近透明。正反两面都刻有刻字,但三爷爷虽没有上过学,字却也算认识几个,但这样的篆书他自然是没有见过!至于那女子说上面刻有“月满长弓”他就更不得而知了。他知道和尚道士都有学问,于是打算孙子满月那天问问他们这上面是什么字!
于是现在他那这玉石他离开房间行至堂前,只见一道士在台上放了几东西:毛笔、剪刀、纸币、戒尺,最后一样居然是道士手中所拿的拂尘!这个道士就是三爷爷从乌龙山上乾元观请来的王道士,王道士年近五十,身材高大,头戴一顶扁平的混元冒,一身青兰色的道袍,虽然破旧了,但站在人群中间,那也一副离尘脱俗的样子,特别是两撇山羊胡,微风一过,随风乱舞,自是神气的很。
道士让人把张三儿子放在台中央,让他自己去拿。只见这娃在台中间爬来爬去,看看这看看那,就是不伸手去碰。直到他看见那顶拂尘,眼睛突然一亮,乐哈哈的俯身过去拿了起来……。此时笑的人只有这孩子自己,还有一人就是那道士!只见他说道:“此子和道缘呐!”众人见状也不言语。
“我觉得他和我佛更有缘”,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平静,自古道佛不两立,这乌龙山的和尚道士更是如此。原来这说话的胖胖的老和尚叫慧能,来自乌龙山流云寺。他看见小鬼抓了拂尘,便一脸不悦,说话间只见他把自己手上用来敲木鱼的木棰放在了原先放拂尘的地方,然后再让小鬼去抓一次。只见小鬼和开始一样,也是东看看西看看,最后眼神尽然落在木槌之上,和前面一样,一把抓住木锤,这样的画面简直让大家忍俊不禁,“一个娃娃,左手拿拂尘,右手拿木鱼,脸上还笑嘻嘻!”
就在哄堂大笑的时候,三爷爷把道士和尚叫至一旁,拿出一直捏在手心的玉石,呈至他们面前道:“麻烦你们帮我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只见二人看见这玉石,幽暗通透,油脂光泽。王道士首先拿起来看了上面的字,眉头一紧,便转给了慧能和尚,和尚也拿来仔细一看便转身问道:“这玉是哪里来的?”,三爷爷不敢说出实情,于是慌称道:“以前在地主家做长工,我活做的好,地主老爷奖赏给我的,说以后你有了孙子再传给他”。“原来如此,哈哈,那地主老爷也是真有学问啊!这玉可是块好玉啊,这上面呢真面写了*月满长弓*四个字,反面呢写了*兰陵*两个小字”。和尚给三爷爷如是说道。听到这个三爷爷强忍心中的惊恐,又听道士说:“原来那地主老爷已经给你的孙子起好名字呐!你知这*月满长弓*是什么意义吗?”,三爷爷摇头,王道士笑笑问道:“月满长弓,月满反过来念什么?”,“满月啊”,当三爷爷说出满月两字的时间自己都惊讶了。“对,月满即是满月,那长弓再倒过来了呢?”。三爷爷有些迷糊了“长弓倒过来不是弓长吗?”。“哈哈,那弓长合一起是什么啊?”和尚忍不住说了出来!
“弓长,弓长,张啊?!”三爷爷恍然大悟道。惊奇中又听王道士说道:“这个四个字就是张满月,也是长弓满月,你孙子的名字叫长弓,想来这地主也是个神奇之人啊,你以前再他家做长工,给你的孙子起名叫长弓,哈哈,长工,长弓,他是想让你家一辈子做长工啊,有意思,有意思!”
“你对你孙子这个名字可喜欢?”和尚问道。三爷爷现在哪里谈的上喜不喜欢,心中已经是波澜起伏不定了!再想到那山中女子,更是不知所措了!只得回道“那就叫长弓吧,张长弓,也不错!”
“岂止不错,将来你孙子可是花运无边呐…正所谓。找至白头为伊人,心若有爱见真情,长弓拉开似满月,佳人因得开心颜。”王道士补充道
就这样在三人简单的交谈中,给孩子定了名字。接下来王道士在自己道袍上的抽出几根金丝线后对着三爷爷说:“今日,你请我们来,是去给你孙子起名的,现在名字别人起了,我们饭也吃了,总不能什么也不做,这样,既然你孙子在抓阄时候即拿了拂尘,也拿了木鱼,看来是和我们有缘,那我用我道袍上的金丝线外加和尚袈裟上的蝉丝线撮合成一条细绳,来扣这块玉石,给你孙子挂于胸前,以保平安,你们看如何?”,没等三爷爷回答,慧能和尚抢道:“你个臭道士,什么时候要你替我拿主意了?不过这个娃贫僧也喜欢的紧,今天就依你一回!”
“长弓,长工?人家明明取的是长恭好吗?哎,天意不可测,不知他会是谁的长工,又是谁的长弓,我只要我的长恭!”圆通庵里的一间房子里,一女子圈坐在团蒲之上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