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半月之后,热闹的丹阳古镇码头上,下来两个年轻人。一个着青衣道袍,神色宁静,气质出尘,全无远行客旅的乏顿萎靡。另一个一身粗布上衣,下着一条棉布长裤,皮肤黝黑,斜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背包,虽有些困顿,眉眼间却满是兴奋,正是少年周为和大哥周强。
周为自是一副神色淡然,古井不惊,大哥周强
却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之情,一脸的喜悦。毕竟是自
己从小长大的地方,这里的一土一木,一景一人,
在他眼里,都是那么亲切且熟悉!
两人很快回到了街角尽头的老宅。老宅还是那
样,暗黑的外墙,颇为陈旧的门板。抬手一推,吱
吱呀呀,兄弟俩俱有些黯然。
“没事儿,二弟,几天之后,大哥就会让它们
大变样,保证你下次回来门都不认识。”一向沉闷
木讷的大哥少有的和弟弟开起了玩笑,周为一阵哑
然。
忙着和大哥一顿收拾,安顿的差不多了。眼见
天色已晚,和众乡邻招呼了一下,少年郎辞别大哥,独自踏上了回山的道路。
还是熟悉的宋山,鸟鸣嘤嘤,绿草萋萋。也还
是熟悉的道观,古朴肃静。夕阳映照之下,“香炉
观”三个古朴的大字金光闪闪,甚是耀眼。
对于少年郎的回归,明空师父没有太多的意外
,只是淡然一句“回来了!”
师徒二人心内俱是明了,踏出了那一步,便是
无法再回头了。
道观里的生活又回复到往日一般,依然是学习
药理医术,依然是砍柴担水,也依然是每晚的尽心
修炼。日子似水一般平淡,倒也充实。
只是这段时间明空师父传授给少年郎却是各
种丹药丹丸的窍门。各式各样的古方丹药:治五官
虚气,风寒暑湿之邪的醉仙丹,治传尸虚痨,肌瘦
面黄,呕吐,咳嗽不定的明目丹;治口疮及咽喉肿
痛的碧雪丹;治因惊失心,或因思虑过当,心气不
宁,狂言妄语,叫呼奔走的补心丹;另外还有祛百
疾,驻颜长青的交藤丸;能解各种毒性的解毒丹…
…种种不一。
学习了各种丹药药性药草的配置后,接下来明
空师父又重点传授了丹药的炼丹成丹之法。当今世
上炼制丹药一般分两种:升丹炼制法和降丹炼制法
。这两种炼丹之法都要经过配药、研磨、烧炭、坐
胎、封口、置鼎、固泥、填砂、注水这九道程序,
只是成丹之后各有不同。具体在对炼丹的技巧手法
和收丹时的火候把控方面,如是稍有偏差,极可能
产生不同的后果。升丹炼制法得成的丹药容易走丹
,就是炼制完成后有可能无丹可得。而降丹炼制法
得成的丹药容易产生坠丹,就是成丹后只得一堆废
丹,空费功夫。
明空师父少时就医术通神,而后寻访仙缘,虽
是无缘,但见过的奇人异士无数,另又无意中学会
了世间罕有的第三种炼丹之法:烧丹炼制法。这种
炼丹之法可有效的规避前面两种方法的弊端,大幅
提高各种丹药的成丹几率。只是极为耗费心神,且
对手法技巧纯熟度的要求也是极高,现今世间所传
极少,几近失传。偏生明空师父学贯古今,却是掌
握的极熟。这一切俱都悉心的传授给了少年周为。
任凭少年郎学会了无名心法,无意间开了五识,耳
聪目明,过目不忘,可面对这些的纷繁复杂,仍然
是伤透了脑筋,好大一阵周折,总算是学了个七七八八。
如此已到仲夏天了。这一日,白天的各种功课
完成,少年郎和明空师父用过晚饭。许是多日的炼
丹,周为却是有些烦闷,心绪不宁,便停了无名心
法的修炼,伴着水银般的月色,游起了古山的夜景
。浅浅而行,山路两旁,杂花生树,那些野生的小
黄菊尤其可爱,间或山风吹过,清香扑鼻。不知不
觉,来到了香炉观旁边的珍珠井。
明亮的月夜如同白昼,凝神望去,珍珠井水清照人,泉涌翻花,似珍珠滚动。已是酷暑,纵然山间晚风习习,仍有些酷热难耐。少年郎突地玩心大起,都说这井水夏天如冰凌,冬日似温泉,正好晚间无人,不妨下到井里,嬉戏一番。周为自小汉水边长大,水性却是极熟。再说这古井宽约三丈,深不可测,却是足够他下井嬉戏的。说干就干,少年郎解了外衣道袍,只着贴身衣物,一个“噗通”,已是下到了珍珠井里。
古井看似宽约三丈左右,实则下方极为宽阔,
好似挖空了整座山峰,深不见底。
井水澄冽,清澈如镜。纵身在里面,任是少年
长期修习无名心法,已近江湖人传说的寒暑不侵的
地步,仍是冷不丁打了个激灵。
自从无名功法有小成之后,便是多了好些意想不到的功用。例如食量就大幅减少,以前的狼吞虎咽全然不见,有时候三五天也不会有饿的感觉,现在每天吃饭更多像是完成任务。再比如,气息更为悠长,少年人曾经尝试过,只要运行起功法,四柱香的时间可以不用呼吸,确是极为神奇。
而今下到井里,虽井水冰凉,然周为运起无名功法,满身的寒气立时消散。且看看这井有多深,少年郎玩心大起,一个猛子,已是沿井壁徐徐而下。有着行功闭气的本事,周为在井水中并不慌张,反是流连忘返,好一阵嬉戏。井水清澈,而少年郎眼力又好,周身之间的种种物事,看的俱是清清楚楚。
也不知这井存在有多少年的时间了,井壁俱是
青石砌成,光滑明亮。少年周为存心一探井底的深
度,十丈,二十丈,五十丈,依然没有任何到底的
迹象,少年郎并不服气,一股倔劲涌上心头。继续
往下,一百丈,一百五十丈,还是如此,只是井水
里的寒气越来越重,且深入到如此之下,身体承受
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纵是功法全力运行,渐渐气
力有些不支,就在少年郎有些犹豫气馁之时,往下
探头随便瞟了一眼,忽觉大概十丈远的井壁,有一
个闪闪发亮的物事,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周为眉
头微皱,略一犹豫,终是鼓起勇气,奋力往下而去
。
虽说十丈之远,周为已是精疲力尽。光滑的井壁青石接缝处,一个鼓起的黑黑的东西,约莫半只手掌大小,不停的冒着清濛濛的亮光。仿是粘在井壁上,用手捏捏,就像是小孩子平时玩耍的泥团一样。“管它什么,不能白来一趟”。一用力,泥团样的黑色物事应声而下,周为看也没看,揣在怀里,飞速的向上游去。
满天的星星依然璀璨,少年郎却已精疲力尽。
爬出井口,一仰身,已然瘫在了茵茵的草丛中,大
口大口的喘息着。“还是上面的空气好啊,这风都
有青草味!”
休息了片刻,少年郎拖着疲惫的身体,蹑手蹑
脚回到了道观。明空师父已经熟睡,周为不敢喧哗
,小心翼翼进了右侧的厢房。许是太累了,转眼间
,床上已是鼾声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