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这里也不是久留之地,你还是要速速逃出去才是!”桑扈担忧地对药鬼子说。
药鬼子告诉她,那畜生已经把各个路口都重兵把守了,短时间内他是出不去了,还需在这里躲一段时间。
这让桑扈很为难,你想,一个大男人躲在一个女人屋子里,实在是不方便,药鬼子当然明白她的意思,他环顾四周后,精明的他就决定挖一个地洞做藏身之处。
于是三日之后,那地洞就被他挖成了,以后几日他就隐匿在里面,吃喝由桑扈供应,为防万一,桑扈私下偷了足够他吃好久的食物和饮水在地洞之中,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些以后都为她所用。
看思牧放松了警惕之后,药鬼子就要逃出去,桑扈打听到正好那天思牧两口子出行之时,护送他出去,在出口处,药鬼子打死了那些看守的家兵,顺利逃离出去,桑扈看看没事,也就放心地回去了。
谁想到,在那些他们以为死了的家兵中,有一个只是假死,等思牧两口子回来时,他就去向他们汇报了,他们就气势汹汹地跑来收拾她。
这时亏得她旧时的一个关系较好的丫鬟先他们一步冒死来相告,让她赶紧逃生,否则她早已死在他们的手下了。
远远地已经听见他们的脚步声,桑扈着急忙活地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下到地洞之中,令他们来扑了一场空后,悻悻地走了。
自此之后,她就匿在里面,再也不敢上来了,当弹尽粮绝之后,她竟以食里面的地鼠为生,直熬到现在以后,她想上来的时候,却再也没有力气了。
映雪听完后,同情地搂着她安慰她,并且也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了她,两人惜惜相怜,不禁唏嘘感叹命运对她们的不公。
为防人发现,她们把门窗钉死,又想法下去取出里面的取火工具及她的一些东西,在那一包东西中,映雪发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的药瓶,桑扈告诉她,这些都是药鬼子留下的,她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映雪觉得这以后或许对她有用,于是就收了起来。
点上灯,屋内就明了了,桑扈怀旧地看看屋内,她走到绣架前,充满感情地摸了摸那绣架,说道:“它竟然还在!”
映雪觉得她好像在爱抚自己的**一样充满了无限的爱意,就好奇地问道:“你这鸳鸯是绣给谁的,看你绣的如此惟妙惟肖,用尽心血,一定是绣给你深爱的人,他是谁呀!”
桑扈竟像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羞红了脸颊,她低着头,默不作声。
“不会是他吧!难道是你那负心的丈夫的?不会吧!”
听到映雪的猜想,那桑扈竟轻轻地点了一下头,这下可把映雪震惊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女人,自己的丈夫如此对待自己,却还要执着地把深爱寄托在他的身上,她是不是傻呀!
“我第一眼看见他就爱上了他,他的样貌......奥!就像玉溪的样子,他虽然看也不看我一眼,但他已经夺去了我的心,我情愿做他身边的装饰,只要天天看着他就好,自从那个赛格被打进冷宫后,他天天借酒浇愁,把我当成撒气桶,我那时候受的罪呀!哎!别提了!”想起伤心事,她不禁又潸然泪下。
“那他怨你干什么,要怪还不是双方的家庭不成全,他向你发什么邪火!”映雪愤愤不平地说。
“什么是家庭的原因,你听那两口子胡说,根本就是赛格水性杨花,她在和相进好的时候,又费劲心机迷惑国王,所以在万千美人之中才被封为王后的,她根本就不是真心爱相进,她爱的是权,在进冷宫前,她还在这两个男人之间周旋着,是被国王发觉后,她才被打入冷宫的,要不是我爹爹曾经救过那国王一命,拼命护下相进的性命,他早就被砍头了!”那桑扈越说越生气,开始浑身颤抖起来。
映雪赶紧扶住她,安抚着她,平静以后,她接着说:“本来已经平静下来,那些日子我也看出他在渐渐向我示好,我本想我的好日子可能就要来临了,没想到,那些幻想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因为在冷宫中不甘寂寞的赛格秘密给了他一封信,信中除了央求他把药鬼子安插到她儿子的身边,还说了些万分思念他的话,这就让他发了疯,他又恢复了对我以往的态度,不但说动药鬼子进入王宫,还重金打通关系,与赛格偷偷幽会,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终于他们的事情被发现,又加上她儿子犯下死罪,所以,国王就派隆日来追杀相进!”
怎么跟他们说的不一样呀!但桑扈的话却和药鬼子的对上号了,确实是那个不安分的赛格害了他们一家,要不说,什么事请不要听一面之词。
“那杀相进一人就行了,那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坟冢呀!”映雪不解地问。
“你想那相进能让人随便杀吗?隆日带兵进家,家里人相护便去抵抗,有抵抗就有牺牲,我公公婆婆是被当场气死的,几个哥哥也去帮忙,被隆日杀死了,抓到相进后,隆日把他吊起来打,直至打死,杀红了眼的隆日就要去灭思牧,这东西命大,被打断一条腿后,竟被他逃了出来,那时候,我正好被罚锁在柴房里,才逃过一难,听着外面相进的惨叫声,我的心都碎了!”
说完这些后的桑扈已泣不成声,雨点似得泪水滴在那已发黄的绣品上,那两只鸳鸯就仿佛游在水里了。
听完这段让映雪揪心的往事,她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同情?气愤?伤悲?这些好像都不是切心,真正让她上心的是,他们的愤点就在隆日身上,在隆日身上就在翰元身上,她觉得自己必须要想法赶快出去才是。
只要见到玉溪,她就得救了!可怎么能见到他呢?映雪不禁看着拿起绣针在续绣那绣品的桑扈,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的脑海中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