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片火红色的世界,周围空间内弥漫着炙热的岩浆,即使称这里为岩浆海洋也不在话下。在这望不尽头的岩浆海洋内,最显眼的莫过于悬浮在其中的灰色“小石球”了。灰色小石球有拳头大小,形状很不规则,但贵在其数量众多,非常多,密密麻麻的,数不清,也望不见尽头。
乍一看,会认为小石球是未融化的的岩石,可实际上,这里随便的一碗岩浆拿到外面的世界,就是一滩剧烈沸腾岩浆液,再硬的岩石掉入其中,也会融化为汁液。
因为环境特殊,造就这里的岩浆的温度极高,所谓的岩石早已融化殆尽。之所以这些“岩石”小球没有融化,是因为这些“岩石”小石球内包裹着东西,非同寻常的东西。
这种小石球被称为“时间囊”,其历史可追溯到起源时期,可以说是非常古老的东西了。在时间囊内,可能包裹着的,有一种从未接触过生命的“水”,而这种水有一个专有的名称——原始汤!
据说,一切生灵都是从原始汤中诞生的!
在这片浮满“时间囊”的岩浆海洋内,某个“微小”角落里,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巨大泡泡,在那巨大泡泡的中央,悬浮着一座山丘一般巨大的紫色球体,紫色巨球表面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的窟洞,看上去犹如蛀虫,那千疮百孔的巢穴。
偶尔间,会有淡青色的岩浆柱从紫球的窟洞内射出,速度很快,青光微闪,淡青色的岩浆柱就穿透巨大泡泡,进入岩浆海洋中。岩浆海中的炽热岩浆遇见那淡青色的岩浆柱,顿时一阵剧烈的翻腾,好似水珠掉进油锅的反应。
这是一种神秘的生物——巢。
因为生活在岩浆海洋内,且长到如山丘一样巨大,应该可以称之为:地心熔岩巢。
不过,这只地心熔岩巢只剩下躯体了。
大概在二十五天前,即李奇·特里斯坦陷入沉睡之前,那来自元历二代的、尊名为“审判者”的战舰,在降临之时,以守护人的身份,对守护对象有威胁的一切生灵,实施了灭世之劫。
《审判天理之灭世之劫》第九十九条例:就像生命逐渐腐朽衰亡一般,站在顶端的物种亦同样会走向毁灭,就像繁荣万世的之久的龙一族,如今也沦为历史的尘烟,化为新生芸芸众生的进步基石。那古老的陈旧世界,终将会被新生世界取代!倘若上天无力破开旧时代,吾等自将其铲除毁灭,以资新生时代!
很据《审判天理之灭世之劫》第九十九条例,遭到审判后的地心熔岩巢的一切都还存在,但却是它自己本身已不存在。
本来,按照审判条例产生的结果,地心熔岩巢留下来的一切,按照正常情况,会成为滋养那片岩浆海洋的其他生灵的养分,但是后来……发生了意外。
地面上,商力拉披着绵羊袍四肢平趴在草丛里,只要一张嘴巴,旁边一棵矮小的小弟植株就立马双叶奉上一枚橙色果实。咬下一口果实,商力拉就目露一股难以形容的陶醉,一副舒服到不能再舒服的模样。
而看着这样一幕,李奇无法想象,这竟是一头足以令方圆万里内的生物,唯有恐惧的霸主!
它到底什么来头?
世上怎么会有这种绵羊?
为什么自己感受不到那种惊惧?
这真是一只绵羊?
………………
这一刻,李奇脑海里浮出很多疑问,可惜无人帮他解答,只能他自己去追寻。
对于现在的李奇来说,再多想也于事无补,最后他只得苦笑的一阵摇头,“我的身份真是越来越神秘了啊!”,但头还没摇完,他又发现新情况了。
“咦?”
“不对啊?”
“怎……怎么又出来了?”
就在数分钟前,李奇还感觉此地的动物都被吓僵了身躯。可现在,他感觉到又有动物出来了,就在他脚下湖底的淤泥里。
开始只是从淤泥里冒出的两根细小触须,跟着水流舞动,不仔细勘察还以为是一种不起眼的水丝草,可接着那两根触须跟着水流舞动着舞动着,就开始伸长了。越来越长,插在淤泥里,长得像两根天线似得,李奇不想发现都难。
可是,这咋……咋又出来了?
李奇百思不得其解,他将注意力锁定在那两根“天线”上。
两根天线似乎在勘察周围环境,一个往左画圈儿,一个往右画圈儿,而且不断改变着方位画圈儿……最后,俩圈竟然同时对上了李奇在水里的两只大脚。李奇立即收敛气息,连心脏跳动都控制停下。
天线又画了一会儿,然后,李奇就见淤泥里探出个脑袋。不知是什么动物,尖尖的脑袋像是被门夹过似得,还寄生着一块块绿藻斑,两只眼睛插在尖脑袋两边,一探出,就直勾勾的盯着李奇的两只大脚。
被发现了?
李奇心中一紧,身体保持不动,试图蒙混过关。
作为第一只被发现的动物,李奇不会拿它做早餐。
因为,就在发现这一只动物的时间内,李奇又仔细勘察了附近一带,结果除了脚下这只外,就再也没有别的动物了。所以,这是第一只回归湖泊的动物,自然法则是不允许对“一”出手的。
但下面的那只动物自从眼睛对上李奇的大脚后,就再也不动了,感情看迷了似得。李奇还在保持心脏停止跳动,可若老是这么下去,他就要沉底了。
“你倒是跑啊!”
李奇心中咆哮。
可下面的那只动物却纹丝不动,仿佛在等待什么,由透明甲壳保护的两只眼睛冷冰冰的,看不出任何情感。
李奇只能跟它耗着,忍受自己的心脏不跳动。
作为低级的生命体,它被选择了当作“一”。而“一”的作用,便是勘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是否有充足的食物。若安全,则在“一”吃饱喝足后,便会有成千上万的其他生命体破土而出,跟上“一”的步伐。而若不安全,在“一”被“周围环境”吃掉后,会再有一只“一”出现,继续完成“一”的任务。而若“一”继续被“周围环境”吃掉,那么便还会有一只“一”出现,继续完成作为“一”的任务……如此周而复始,直到确认“周围环境”安全为止。而这,便是自然法则中的“一”之则。
世界也因此有了“自然法则不允许杀一”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