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上半躺着的人听的认真,满脸的诧异,不明白还是想不通,他没说话,只是倾听,像是怕打断了小峰的话就不再说了似得,一朝醒转,改天换地了,在这他就像棉花如水,拼命吸收着闻所未闻的事物,要不是身子还有些疼痛,恨不得出去看看这桃源,转而之间,又是满脑子的疑问,称着小峰停歇,思虑一番,终究忍不住问出口来。
“那你们是谁?将军又是哪家的将军?为什么这里出不去?当初是怎么进来的?既然出不去要军队干什么?女人也能当兵?你们有书读怎么要上山砍柴?是人人都得干活吗?那不干活也有饭吃吗?…..”
“停,停,停一下,你问一句,我得答十句,慢慢来,先从我们是谁讲起,不过你得告诉我山外的皇帝是谁?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今年是天承元年,我掉落山崖的地界是黄河之南,岱县,国号大煜,至今已历两朝三十二年,开朝皇帝是前朝镇东将军宇文闬闳,定都金陵,开元三十二年五月薨,享寿六十有四,新皇宇文茂,皇九子,年二十又七,即天子位,年号天承。”
“那大罄亡了吗?”
“罄国,与亡了无异,祸起萧墙,至有今日,当年罄之哀帝六子引西戎兵入镐京,虽遭平叛,然哀帝之后尽皆遇难,皇统之继,各地藩王刀兵相见,二十四载,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义军肆起,前朝藩王无奈联军平乱,奈何义军势力已成,大战十年,中原大地之上青壮不存,宇文闬闳以私兵八千起义,东收义军残余,西抗大罄弱旅,北据强狄,罄退岱县以西,休养生息去了,朝中至今无主,九王共政,内政外交,一塌糊涂,内里抢班夺权,外交仍是以平叛之名强撑,强敌环视,不是关内千里沃野,早就亡了,北狄称中原大乱,尽收黄河以北之地,狼子野心,虎视中原。没有大煜与黄河天险,估计这狄人早就牧马江南了。”
“那外面最强的是大煜了?南方都是大煜治下了?”
“大煜。呵呵。不过是个空架子,当年为了稳定新煜,与大分南方异族,侯爵多如狗,王爵遍地走,异族之地虽是大煜附属,一不纳粮交税,二不参战捐兵,大片土地都是自治,大煜实际只有十四府,为此皇室子弟不在分封,先皇认为乱世之中,择帝从优,甚至有些鼓励,皇室子弟束发后优秀者都委以一县之地予以治理,坐观其效。大煜人多地寡,北狄虎视眈眈,西罄纵有千里沃野,大煜也无力西征,三方就这样困守死局三十年,倒也算是修生养民了,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西罄虽内政一塌糊涂,可人丁渐望,东征也只是时间问题,狄人亡我之心不死,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反观大煜不过是强撑着罢了,下一次天下大乱已然不远了。”
“哥,这山外乱的很啊,还是咱们安享太平啊。”
“那叫精彩!”小峰的眼里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有些可怕,那也许就叫狂热吧。
“回答我的问题吧,你们究竟是哪来的?”
“你说的实在是太精彩了,我们,山中之人无名,但从前我们这一支叫平****,设将军一名,偏将二名,校尉十名,领军一万。”
“平国?平国!你们就是平****后代,平国一军不是九王内斗的时候全没了吗?”
“哈哈,历史没有真相,书上说,哀帝遇难前,为解国之大难,授忠君之臣军权,退入关外重整御林军为四军,安国,护国,卫国,平国,待机光复镐京,四位文臣以文御武,力不从心啊,虽以复国大义暂安军心,光复镐京,殊不知皇六子之心,毒如蛇蝎,皇室之后尽灭,天下大乱,将士离心,时值三月安国护国二军阻景王入京于啸关,两日之内,尽树王旗,景王入京,卫国军平****退军避祸,作壁上观,这杨家的天下,还是要传承下去,护国安民罢了,不料五月历王,成王会军进逼景王,景王去国,十月,滎王,晖王,殊王,琦王,璐王,熙王六王起兵夺位,安****李晦将军与平****许愼喧将军不忍天下霍乱,苦于出师无名,兵微将寡,九王分别遣使劝降,皆曰归兵正统,实为扩充实力,征踏同族,降,上负皇恩,下害黎民,战,两万军士,全军覆灭,一郡之地,片瓦不存。文人长于武将者皆胜于谋,为保一时之安,许将军提出间于齐楚之计,像九王分别示好暂得喘息之机,收拾军心,整治属民,平****斥候巡山制图时发现一山洞,循洞而进,现桃园,两位将军议时势,定后计,决定准备物资,于困难时退入桃园,以二十年为期,届时若天下鼎定,九王纵不义,然皆为杨氏血脉,大罄之主,若战火不休,二十年足以使新一代成长,到时出山平乱,寻杨氏良善后人辅佐,报先皇之恩,行平国之责。
一年有余,队伍青壮都与当成婚,进山的粮食物资苗种都齐了,九王之乱,战火不绝,愈演愈烈,嘴上的臣服,总是难以稳定人心,最近的历王,下诏令队伍开拔关中,两军议定退入桃园,不料,历王军马早已随令而出,逼降或者剿灭,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两军退,则受掩杀,进,则大战不免,李老将军陈大义于许将军,望许将军率部入山,自己率卫****抵抗于前,一城军民的迁徙需要时间,罄国的将来也需要一支忠勇之军,这都需要时间,而自己年迈,来时无多,寄大任于许将军,两军凡父子,兄弟者,父兄留,子弟走,老弱留,青壮走,平****率部曲,乡亲共二万余人入山,临行时李将军将一封信交于许将军,自领老弱之军守城,军心不定,他们不知道剩下的人要去哪里,只知道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在生死之前,总有些犹豫,彷徨,但想到亲友子弟,也就豁然了,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一死而已罢了,十五天,城破山崩,从此桃园断绝了出路.
李老将军信中讲了炸山的缘由。城破之后,历王得空城,损精锐,灭老弱,必寻我军民,桃源之密若有泄露,大计难成,山中之人得有出路,其异心者难驭,炸出路,得齐心,育后代,图大计,待时机,谋归路。光复天下,非一代可成,成功之始,在于育人,断路安民育人于内,厉兵秣马其中,大计可期。如山中军民有怨,则怨对愚兄,弟重任在肩,于国于民,珍重。”
山中之人的来历震撼到了新来的人,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对了,一直忘了问你们叫什么?”
“我叫二胖,他是小峰,他家姓林,我家姓唐,你叫啥啊?”
“二胖!没事,将军说了,你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来了桃园,就算是这的人了,我不叫林小峰,他也不叫唐二胖,我们这的人没有名字,都是小名,只有入伍出山那一天才会有名字,你也可以起个小名,开始新的日子,反正你也出不去。”
“好,让我想想起个小名吧,你们这男女都能上学堂吗?”
“是的,多少年了,桃源只有两件事,育人,练兵,有教无类,男女无别,三岁就进入育堂,进行启蒙,八岁升学堂,十四岁出学堂,每年秋天都有秋练,自愿参练,择优入伍,剩下的人到了春天就入徒了,第一批为拜师,由个行当组长决定挑选入门,失败的只能第二批强制分配了,到时只剩下那些不怎么受欢迎的工作了,比如伐树植树种菜等等的了,大家首选入伍,然后才是入徒,只是机会平等,只有一次,今年的秋练快开始了,我和二胖今年都要参选了。”
“军队在这是什么样的啊,当了兵有什么好的?”
“当年进入桃源后,将军下令裁汰军旅,缩编为十营兵马,与从前不同,十人为什,设什长,五十为组,设组长,五百为营,设营长,十营人马共五千,当初改制之时就订好了十营无名,以天干代称,阳为攻,阴为守,五十年来,人人争先当兵,很少有不愿秋练的,从小都是家国天下,虽然我们看不见天下,但我们都只有一个信念,我们生来也只有一个任务,不能当兵的就为了当兵的种地制衣,村里的姑娘也是争着嫁给当兵的,女的虽然和我们一起上学,但只有壬癸二营收取女兵,我们知道的就这么多,队伍里是干什么的,怎么练的,严令不得外传,只有入了营才知道,其实我们都在等待,待着祖辈的承诺与希冀一直等待着,就像老将军故去时说的,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上学时为了让我们成为君子明大义,知是非,悯黎民,得信念,只有拥有这些的军队才是王者之师,才能光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