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远古时期,九州大地上有五条水龙,甚是投缘,经常不远千里聚会、嬉戏,恨不得天天都能在一起。然而,它们一直没有找到相对集中的合适栖身之地。终于有一天,五条水龙巡游到江淮大地上时,发现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有一条大河,盛产河蚌珍珠,且距采珠之地东北不远处恰好有淮、浍、漴、潼、沱五条河流在那里相汇,境内河流、湖泊星罗棋布,萦绕交错,是一个水乡泽国。它们欣喜若狂,于是便齐聚到那里久居,各自霸占一条河流。
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五条河流所在的区域及周边一带仍是荒无人烟。后来,由于长期的淤积、演变,陆地渐渐增多,便开始有人到那里居住,繁衍生息。人们过着火耕水耨、捕鱼捉虾的生活,尧天舜日,鼓腹含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口渐多,群落渐大。
再说那五条水龙,在平静了一段时期后,便经常兴风作浪,变成恶龙,使河水泛滥成灾,人民受难于水患之中。老百姓谁个不盼望早日消灭水灾,过上幸福生活?如能治服这五条龙,水灾也就不存在了,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治服它们。终于有一年,有个叫赵龙潭的小伙子,足智多谋,勇猛无比,决心治服这些水龙,于是,大家推选他做首领。赵龙潭精神抖擞地带上铁锹、宝剑、弓箭,和乡亲们一起与这五条水龙拼杀。他们采取迂回战术,追赶引诱,让五条龙来回游动,不得休息。龙身把河道拖深了,水浪把河面荡宽了,五条龙被逼得跑到了浍河南岸的湖里躲了起来,蜷缩在一起。赵龙潭趁机带领乡亲们抬土筑坝,很快筑起了几十公里长的围堤,五条龙被限制在一片小水域里,威力大减。赵龙潭一不做二不休,又带领乡亲们与恶龙拼杀。五条恶龙水路退路被阻断后急中生绝招,张口喷出五条粗大的水柱。赵龙潭命乡亲们撤退,只身下水擒龙。他手舞宝剑,左砍右杀。五条龙在湖底发出了凄厉的怪叫声,垂死挣扎,五道水柱越喷越凶猛,赵龙潭实在招架不住,边杀边退,退到湖中突起的一个高坡上,操弓搭箭不停地射向五条龙,湖水顿时一片殷红。这时,湖水继续猛涨,赵龙潭四面临水,筋疲力竭,最后牺牲在湖里……
传说总归是传说,却表达了人们世世代代期盼征服洪水的愿望,同时也歌颂了像赵龙潭这样愿为人民利益而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
因为有龙在此蜗居过,水深处穴呈圆形似坛(潭)子,同时为了纪念赵龙潭,乡亲们便把这湖称之为“龙潭湖”。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五条河流所在的区域水域面积是陆地的三四倍,仍是远近闻名的水乡泽国,龙潭湖里更是一片汪洋。人们每日必“下湖”劳作,靠逮鱼捞虾捉蚌来维持生活。到了西汉年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这里奇迹般地设立了一个县,因水域开阔,水气氲氤,时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于是便取名“虹县”,城设龙潭湖北部的沱湖西岸,所辖地域较广。至东汉,虹县改称夏丘县,北魏时期恢复虹县名称,又名绛城。后又几经易名,至唐朝又置虹县于古虹城。传说彩虹在龙潭湖一带出现的次数最多,于是人们便称之为“虹都”。
有诗为证:
河流湖泊布星罗,水气氲氤虹景多。
天赐龙潭虹最盛,古虹城外是虹都。
到了南宋,虹县县城设至龙潭湖东十多里处五条河流的相汇之处。南宋绍熙五年,黄河决口夺淮,淮河入海通道堵塞,致使淮河水不能直入东海,造成虹县一带水灾频仍。明、清两朝,在治水上采取“蓄清刷黄”和“束水攻沙”的方针,更增加了淮河流域的灾难。从上游冲下来的大量泥沙流到这里,随着水势趋于平缓,泥沙逐渐沉积于湖泊沟河之中,河底和湖床由于淤积泥沙逐年升高,尤其是大小湖泊,日久天长慢慢变为滩地。后来,人们又开沟挖渠,把大片湖水引入淮河,陆地面积逐年增多,湖泊减少,很多湖泊都成了沼泽地、芦苇地和滩地。明朝时,随着陆地面积的增多,大批移民迁入,曾经先后从苏州、扬州等地多次移民过来,其中仅洪武初年便从苏州移民虹县2.8万余人。
在近代,每当洪水年份,淮水暴涨,内外夹攻,致使沿淮和五河口西北广大平原,经常遭受淮河洪水顶托、倒灌的额外灾害,龙潭湖仍是一片汪洋。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实施“淮河中游虹城以下干支流分流工程”,将淮河与内水分开,使内水直接泄入洪泽湖,以避免淮水顶托、倒灌,减少灾害。于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漴潼河疏浚”开始了,它成为建国后在皖北平原上新开挖的第一条底宽百米以上的人工河。为配套,在漴潼河上游北店子又新挖两条引河:一条是新沱河,连接沱湖的出口;一条是新开浍河,从龙潭湖东北的西坝口至北店子。新开浍河与新沱河出口会合后流入漴潼河,经泗洪候嘴,由“峰山切岭工程”开成的河道与窑河相接,流入洪泽湖。
沧海桑田。随着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龙潭湖圩堤修复加固,加之龙潭湖电力排涝站的建成,大部分区域都由水面变为了滩地,原来的万顷湖泊逐渐变成了湿地和良田。于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县里在虹都的中心地带划地3000亩,招幕农工,大肆开荒种田,建成了虹都农场,主要繁育种植小麦、大豆等农作物优良品种。由于滩地面积较大,农场无力全面开垦,于是,附近的渔民便改变了祖祖辈辈漂蓬断梗、浮家泛宅的局面,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纷纷来这里开荒种地。其中,有一部分是来自浍河北岸的大圩乡、水上乡等乡村的,他们白天到湖里种田,晚上回他们的村庄休息。隔河千里远,每天来回过河很不方便,于是,渐渐有人干脆在湖边建房居住,以利耕作。这样,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在虹都的西边缘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
到了六十年代初,距虹都农场场部北一公里,出人意料地建成了一个小型养猪场,招几名农工,每年养殖上百头猪。不久,中央在全国推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全日制学校,一种是半农半读和半工半读制学校,要求各地从调查研究入手,依靠群众,发扬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精神,冲破旧的条条框框,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举办各种形式的“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全国掀起轰轰烈烈兴办农业中学的大潮。于是,1964年秋,在原养猪场的基础上开设了一个教学班,并取名“虹都农业初中”,周围群众称之为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