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节外生枝
赵顺德身后跟着三十多位三品以上的京官,唐国这台大机器就是靠这些人维持日常运行。
三十多人排着队,很有秩序,一点也不乱。上朝排队这当中也有学问。一般来说是按官职和手中权力来确定位置。当然也有特殊的,如忠勇公顾世武这般。顾世武现在要官职没官职,要权利没权利。但他仍然可以站在一群人的前头,也没人感到别扭。为什么呢?无他因,威望尔!
皇城,从外面看很大,会让人有种空旷的感觉。其实不然,到了里面外,就会发现,这皇城非但不空旷,反而略显拥挤。皇城的面积是不小,但架不住各种办公场所的瓜分,这样一来,剩余的地就没多少了。
议事殿是这群人的目的地。它处在皇城的正中心的位置,与龙门和寝门的距离等同。从龙门到议事殿,步行差不多需要十来分钟的样子。
当一群官员到达议事殿时,上首的龙椅还空着。这样的结果很正常,不可能出现皇帝等臣子现象。
议事殿也就跟一般的房间差不多,除了大点,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作为唐国最大的权利中心,这个样子貌似有些简陋了。
议事殿简陋,不是国库没有钱财来装修,而是有缘由的。话说当年唐太祖在位,天下初定,太祖为了节省,一切从简。当国库略有充盈,便有人建议把议事殿装修一番,但太祖还是否决了。
他说:议事殿就该这个样子,平凡,简陋。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管做出什么决策,都会想到天下黎民的生活。我就是想用平凡,简陋来扪心自问,出台的政策是否利国利民?
接下来的两位君主都秉承唐太祖的遗志,想做一位心系天下百姓的明君。所以议事殿除了修缮就没有别的装修了。
官员们都站在了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沉默不语,静候皇帝的到来。不一会儿,赵顺德那尖锐的声音便响起了。
“皇上驾到!”
官员们弯身,双手作揖,一齐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唐国,君臣见面不需要行跪拜礼。只有谢罪,谢恩,效忠才会行跪拜礼。)
走在赵顺德前面的是一位一身黄袍龙服的中年男子。不用说,这就是唐国第三任皇帝,唐明皇唐造福。只见其魁梧的身材,显的气魄不烦,刚毅的面孔,也是不怒自威。轻轻的扫视都会让人有压迫感。总之一句话,那就是气场十足。
唐造福拂手坐下。
“众爱卿免礼!”
赵顺德:“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上奏!”
一个官员开口说道。
“说!”
“礼部得钦天监汇报,钦天监最近观察天象,预测今年夏季江南会有暴雨,易发生洪灾。现在已经是春末初夏了,请皇上早作准备。”
原来这位官员来自礼部。
“姚相,钱相你们联合工部,户部主要官员根据王侍郎说的,拟定一个对策,然后上呈给朕。”
唐造福听后,便把事情吩咐了下去。皇帝把握大的方向就行,具体的事情自然有下面的人去做。不然事必躬亲,必会死而后已。
“臣遵旨!”
被提到的人都应承了下来。
唐造福:“还有本上奏吗?”
沉默,一片沉默,这间接说明是没有事了。也是,如果一个国家每天都有事情发生,那未免也太多灾多难了。
“既然没事,那诸位爱卿退下吧!”
唐造福心里有点失落,毕竟自己期待的事情没有发生。不过唐造福面容依旧威严,并没有把失落的表情显露在脸上。作为皇帝,喜怒不形于色,这是最基本的。如果皇帝总是把情绪显露在脸上,就会被臣子所利用。
没有人上奏,韩渊心里大大的舒了一口气。昨天的事情终于算结束了,再也不需要担心了。不过就在大家准备退去的时候,兀地的冒出了一个声音。
“臣有本要奏!”
开口的正是那位与韩渊交好的御史大夫。
“曹御史,有事请讲。”
曹御史开口,唐造福的心情立刻就好转了。御史的职责就是据风闻弹劾,说白了就是告状。现在曹御史有事上凑,很有可能就是唐造福想要的。
“臣要状告忠勇公目无法纪,光天化日之下出动士兵,扰乱民心。并无理的砸毁韩尚书家的大门。请皇上责罚!”
曹御史字字铿锵有力。显得刚正不阿,不畏强权。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曹御史开口说话,韩渊就知道要坏了。果然,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忠勇公可有这事?”
唐造福的质问不带一丝情感,仿佛很厌恶这件事。其实心里早就乐坏了。
“却有此事,老臣认罪。不过事出有因。”
说着,顾世武便跪了下来。
“什么原因,请讲来!”
“老臣一生戎马,为国家付出甚多。现在老了,在家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奈何犬子与长孙向往军旅,亦然的进入了军队,只剩下一个小孙子留在身边。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老臣对这个孙子异常的宝贝,平时也舍不得打骂。可是就在昨天,竟然有人在天子脚下刺杀老臣的孙儿。老臣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心急如焚,就带着府上的卫队前去接应孙儿。这件事是老臣疏忽了,没有考虑到百姓的感受。老臣有罪,请圣上责罚。”
顾世武说的深情并茂,其他官员听了也很动容。
“刺杀?好大的胆子!不知令孙的情况如何?”
“多谢圣上挂念。老臣的孙子受了点轻伤。要不是有位女子舍身相救,后果老臣都不敢去设想。”
顾世武黯然,仿佛想到了没有妙香相救的糟糕后果。
“没事就好。不过这与你砸韩尚书府大门有什么关系?”
“皇上,这还是让韩尚书自己说吧。老臣说了,可能会有些偏颇。”
砸了韩渊家的大门,本来就是顾世武撒气的举动。此时皇上问起,顾世武觉得不好回答,便把“皮球”踢给了韩渊。
“偏颇你妹。我说就没有偏颇吗?”
对于顾世武无耻的行为,韩渊在心里发起了牢骚。
“韩尚书,你大胆的说。若是忠勇公有错,朕会给你做主!”
无奈,韩渊只好开口。
“皇上,情况是这样的。犬子曾跟忠勇公的孙子发生过矛盾,说了一些气话,扬言要杀了忠勇公的孙子。所以出了事后,忠勇公才会来到臣的府上,想要问个明白。至于大门被砸了,那是微臣府上守门侍卫与忠勇公侍卫发生了口角导致的。不过微臣已经与忠勇公解决了。让皇上挂念了。”
韩渊不可能把责任按到自己儿子身上,也不会推到顾世武那边。所以这话说的半分真半分假。可韩渊刚说完,还没来得及喘气,那边曹御史又开了口。
“皇上,有嫌疑犯,也应该先上报皇城司,由皇城司逮捕。而不是像忠勇公这样带着士兵冲击韩尚书府。若果大家有样学样,那还不乱了套?所以微臣恳请皇上定罪,以儆效尤。”
曹御史一开口,韩渊立马就看过去,想要用眼神示意其不要再说了。可他看过去时,却发现,姚岚渠也在用眼神示意曹御史。
韩渊顿时明白了,原来这位曹御史是个叛徒,是姚岚渠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这会儿正替姚岚渠在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心中大怒,但在议事殿内又不好做声。韩渊只能在心里把曹御史祖宗十八代的女性都问候一遍。
其实韩渊误会了姚岚渠,姚岚渠也是在示意曹御史不要再说。可是之前韩渊对姚岚渠有了偏见,所以这会儿免不了往坏处想。
唐造福没有给曹御史答复,而是对着赵顺德:“喧皇城司司尹齐包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