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在心中细想了一遍柴钧的话,倒也对这天道仙院有了新的认识,走近藏书院,风尘提交了杨万里给的身份玉简,守卫的是一名身穿紫色长袍的女子,看了看风尘递交的玉简,略微看了看之后道:“这一月你仅有半天的阅读时间,新生前三个月进入藏书院的时间都减去一半。”
风尘未料到情况会这样,但他也没有怨言,毕竟他先要到藏书院中摸摸底,再做决定要不要获得藏书院的一枚玉简。
风尘接过女子递来的玉简,迈步走进了藏书院中。
这藏书院大部分都是用一条条的块状青石建造,巍峨雄伟。里面已经有不少的学员来来往往,甚至有些学员在轻声的讨论着,显然在交换各自的修炼心得,取长补短。
风尘径直向一排书院走去,随意取下一本手札,放在手上略微翻阅了一遍,认真的看了看,很快,小家伙立刻就读出了这些手札的珍贵之处,虽说里面的一些观点他并不认同,但总能发现手札之中的闪光点。
风尘放下手札,再取出另一手札,随手翻阅开,这是一本介绍武技的手札,里面记录了各种修炼武技的心得。不过看起来这本手札比较新,令得他微微有些奇怪。
正在这时候,旁边一名女学员向他道:“师弟,这本手札可是天人榜灵霄师姐最近写下的手札,你看完,快给我看。”
风尘原本也奇怪这本手札字迹较婉约,但总给一人一种凌厉的感觉,原来是天人榜灵霄的手札,不禁对她有了第一印象,但这本手札并没有过多的惊喜之处,风尘随手将这本手札递给这名女学员道:“为什么灵霄师姐能将手札放入这里面?藏书院中的手札不都是天道学院的留下的手札吗?”
这名女学员看了看风尘,道:“师弟不知道,藏书院中手札不仅是天道仙院前辈留下的,而且也有不少是天道仙院三榜高手留下的手札,大部分学员都喜欢阅读三榜高手留下的手札,对我们的修行很有裨益。”
似乎看到风尘将这本手札交给她,这名女学员有些投桃报李的意思。
“这样有什么好处吗?”风尘紧接着问道。
“好处就是藏书院会给递送手札的人一枚玉简,有了这枚玉简就可以随意进入藏书院阅读手札了,否则,只能替仙院不停的做事,才能有机会获得进入藏书院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月一天的阅读量太少了。”女学员有些羡慕的解释道。
风尘点点头,总算弄明白这里面的关卡,然后又道:“那么,普通学员能否递交手札,藏书院能接受吗?”
女学员摇摇头道:“谈何容易,能递交,但通过的几率几乎为零,所以除非你是仙院的高手,不然就乖乖的替仙院做事,特别是你这样的新生,更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
被女学员老气横秋的“教导”,风尘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强忍着道:“新生入藏书院前三月还要扣除半天的阅读时间吗?”想起进入藏书院时,紫袍女子的话,风尘总有种觉得被欺骗的感觉。
女学员疑惑的看着他道:“没有啊,从来没有这个制度,你是不是得罪了藏书院的副院长?”
风尘顿时脸色不善起来,冷笑道:“你说守卫的那个是藏书院的副院长,我根本从未跟她见过面,我们第一次见,她就剥夺了我半天的阅读时间。”
女学员没想到这一名学生竟敢如此嚣张,从那眼神看完全不将副院长放在眼中,她好奇的道:“你将你手中的玉简给我看一下。”
风尘将玉简拿给女学员,女学员看了一眼之后,立马眼睛里中露出了惧怕之色,将玉简还给风尘,匆匆忙忙的逃离现场。
“有什么奇怪吗?”风尘这厮莫名其妙,一些人也奇怪,那匆匆离开的女学员轻声道:“是杨万里的弟子。”
“啊!是那老****的弟子,快走!”另一名女学员闻虎色变,迅速的离开。
搞得风尘在一旁莫名其妙,看起来杨万里在天道学院之中的名声很差啊!其他还在的学员对风尘指指点点起来。
“你看那件红色灵衣还真是眼熟,灵霄师姐不是也穿了一件吗?这小子难道想勾引凌霄师姐,真是胆大,杨万里的徒弟果然没有一个好的!”
“是啊,我刚刚还有注意到,你还别说,这家伙肯定丧心病狂,灵霄师姐可是他这样的人能泡到手的!”
风尘若无其事,根本不将这些人的话放在心里,一心一意的阅读手札,直到半天时间后,风尘放下手札,向藏书院外边走去。
路过那名副院长的身旁之时,风尘突然停下来道:“杨师并不像你想的那样,但因为他,而无缘无故的扣除我半天的阅读时间,我会找回来的。”说罢,风尘转身向外面走去。
紫袍女子冷冷一笑道:“小子,你还是第一个敢跟我说这样的话的人,若不服气,我们较量一番如何!”
风尘脚步突然间一停,转过身看到女子道:“此话当真?”
紫袍女子点点头道:“自然,输了,三月不得跨入藏书院。”
风尘对视着名女子道:“如果你输了,该如何?”
紫袍女子自傲一笑道:“我不肯能输,不过你若能赢,我可以让你前三个月每月能有一天的阅读时间,如何?”
风尘想了想道:“好!”
紫袍女子走了出来,走到藏书院外边的空地上,手里捏着一口灵剑,对风尘道:“小子,出招。记住,以后对我客气点,否则下次就没有机会踏入藏书院了!”
风尘微微摆开手,对于这名六重灵力的修为的副院长,风尘可没有半点的大意。
此时,不少学员都匆匆围了过来,有人指着风尘道:“这位是谁,胆敢挑战紫鹃导师,简直不自量力。”
“是啊,这小子等着被揍吧!”
“这小子听说是杨万里的弟子,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议论纷纷的声音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