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煊抱着对弓马骑射的原始的热爱,在顺治说出出发之后,奋力在草地上奔驰,虽然鸿煊骑的最为温顺的小枣红马,下面还有侍卫帮忙牵着缰绳。顺治看着鸿煊跃跃欲试的神情,不禁欣慰地微笑起来,他突然想起,十几年前在同样的围猎氛围中,十四叔多尔衮曾经手把手教年幼的自己如何射箭,他的笑意顿时微微僵住,神情怔忡。
这时,鸿煊扭头看着前面有些发愣的顺治,很是兴奋地对顺治欢喜地喊:“皇阿玛,快来帮帮我,我要打一只大兔子。”
顺治慌忙回过神来,策马向鸿煊驰去。心里暗暗的想着:“或许以前十四叔也是像我爱鸿煊那样爱着我,只是我不知道吧。”
却见鸿煊拉弓射箭,却次次落空,急得满头大汗,甚至有些恼怒的起来,鸿煊看着前面比自己小了几个月的常宁都拉着自己的小弓射到了一只小兔子,兴奋的有些得意忘形,不禁脸色垮了下来,有些气急败坏。顺治见状,微微一笑,来到鸿煊身边,将他拦腰抱起,放在自己身前,把着鸿煊的手,拉开鸿煊的小弓,神情轻松地一箭射去。箭似流星,“嗖”的一声射中一只野兔,全军齐声欢呼。
鸿煊大喜,瞥见天际飞来一行大雁,叫道:“皇阿玛,我要大雁!我要大雁”
顺治也是兴起,扔掉手里的小弓,抽出背后的大弓,挽住鸿煊的手,搭上箭,扬起指向天际,锐利的眼神专注地瞄准目标,羽箭在大雁警觉前已经到达。一只大雁像断线的风筝一样落了下来,鸿煊挣脱了顺治的怀抱,急急的冲下马去,奔向了射落的大雁,可是看着大雁的伤口又不觉有些心疼。
鸿煊看着场上的飞奔的马,射出去的箭,感觉热血奋斗,走马斗鸡,做个闲适王爷,真的很好。
鸿煊想着,远处的常宁看到顺治的英勇表现,不禁真挚热情地喊道:“皇阿玛,等我长大了,也要跟您一样,做个大英雄!”
顺治看着一脸崇拜的小儿子也是很是欣慰,:“皇阿玛的弓,就送给你了。”
常宁惊喜地问道:“真的吗?”
见顺治点头,也顾不得要他的那些小兔子了,兴冲冲的奔向大弓,也不知道顺治是故意的还是怎么着,把弓放在了地上,常宁冲过来,想拿起大弓,却是有心无力,连自己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最后累的气喘嘘嘘的跌坐在了地上,顺治见状,忙叫侍卫把弓拿起来,答应常宁送到他住的地方,常宁这才罢休。
狩猎场里,侍卫们收拾了那些猎物,收获也是颇丰的,几个皇子中是以玄烨最多,其中还包括了一只较为狡猾的狐狸,顺治把这次作为奖赏的玉如意赏给了玄烨,然后给福全和鸿煊也是一些小物件,倒是顾及到了这几个孩子。
收拾了一下猎物,天色也渐渐晚了,夏天的晚上很是清爽,顺治命御膳房的人收拾了一下猎物,就地支起了小烤箱。顺治很是高兴,破例拿来了珍藏的女儿红。
折腾了一下午,几个孩子此时都安安分分的坐到了自己额娘的怀里,向自己的额娘邀功,显示着自己都长大了。
场上的气氛很是热闹,御厨的厨艺很是了得,只是用盐和少许的调料,便烤出了很地道的味道,鸿煊也是扯开了肚皮吃了起来,看董鄂氏此时的表情有些微症,便小声的抬头问道:“额娘怎么了?”
董鄂氏好像陷入了回忆,“记得当初,我和你皇阿玛,就是这样认识的。”董鄂氏的脸上慢慢出现了一抹红晕,缓缓讲了起来。“那时候也是一场围猎,那时候皇上年纪还小,随着摄政王一起出去打猎,但是我就在这旁边远远的看着,我好想就看到,开始打猎的时候,皇上给了我一个安心的笑。”鸿煊也是第一次听董鄂氏讲这段往事,记得以前影视剧中都是写的自己的阿玛和额娘有着很深的感情,看来这是有感情基础的了。
董鄂氏扭头深情地看了看那边正在喝酒的顺治,“那时候皇上也是打了一只大雁,但是皇上也是年幼,特别想得到太后的肯定,那一日,因为皇上打猎的时候特别英勇,摄政王也是送给了皇上一张弓,慈宁宫的门口,皇上背着大弓,一手拎着野兔,一手拎着大雁,急急火火地奔了进去。他喘着气很兴奋地喊:‘皇额娘!苏嬷嬷!快来看啊!我打的大雁,还有野兔,快来看啊!’”董鄂氏摸了摸鸿煊的头,笑着说:“那个时候的皇上就像是一个等着额娘表扬的孩子,那一天花厅里热闹异常,气氛轻松愉悦。太后,皇上、襄亲王外加三个小格格团团围成一桌,边吃边聊,笑语盈盈的。苏嬷嬷忙碌得跑前跑后,斟酒上菜。她端着一盘红烧兔肉笑道:‘来来来,尝尝咱们大英雄打的野兔。’众人嘻嘻哈哈笑着,一起举起筷子品尝,苏茉尔热情地招呼着那几个稍感羞涩的小格格们。只是现在皇上已经很久没有那样的笑了。”看着董鄂氏眼里溢出来的悲伤,鸿煊很是心疼。就往董鄂氏的身边挪了挪:“额娘,等儿子长大了,一定打一只大鹿,给皇阿玛和额娘做鹿脯吃,”鸿煊装作是听不懂董鄂氏讲的一段往事,引开了她的话题。
果然,董鄂氏听到鸿煊的话很高兴,又拿了一串烤肉给他,鸿煊自然是乐得接受,
正在皇室的这一家人享受着这一顿夏日盛宴的时候,一阵不和谐的马蹄声打破了夏日的宁静。
皇家林苑未加允许是不能奔马的,这马蹄声有那么急,怕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果然,正在大家想着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骑马的侍卫已经赶到了近前。
“何人惊扰圣驾。”护驾的御林军怕惊扰到顺治,急忙拦住了来人。
之间来人满头大汗,脸上布满了泥痕,怕是是一直紧急赶路过来的,见到了皇上,也不禁是松了一口气:“奴才一品带刀侍卫海顿参加皇上。”
顺治被吵到了,语气很是不悦,毕竟自己到了南苑也就是几天的事情,“怎么回事?”
海顿也是感到了顺治的怒火,不得不硬着头皮回答:“奴才奉安亲王命送来了800里加急。”
太后适时的说道:皇帝也不要着急,必定是朝中有急事,否则以岳乐的性子,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打扰你的。你就回束己阁吧,天色也不早了,大家也都散了吧。”
太后发话了,大家也都是没有停留就回了自己的住处,一场夏日的野餐就因为一个侍卫的到来提前结束了,顺治也就带着海顿回了束己阁。
因为白天的事情太过刺激,兴奋,加上晚上吃的有点多,鸿煊这个时候怎么也睡不着,便陪在了董鄂氏的身边,董鄂氏这是正在为肚子里的孩子绣小肚兜,董鄂氏看着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的儿子:“煊儿想要个弟弟还是妹妹啊?”鸿煊也是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妹妹,妹妹多可爱啊。”还是一副理所当然大的样子。
正在两母子亲切交谈的时候,便见到一脸怒气的顺治推门进来了,董鄂氏紧忙迎了上去,帮顺治倒了一杯茶之后,体贴的绕到了顺治的后面,用手轻轻地抚摸着顺治的后背,顺治的火气也慢慢的降了下来,原本气的乌青的脸也回复了原本的颜色。董鄂氏见顺治的脸色缓了过来,轻轻的开口问道:“皇上这是怎么了?生那么的气。”
“南方的流寇,借着朱三太子的名声又开始作乱了。现在已经是攻下了江南五省的几个座城池了,尤其是湖南,也不知道那批人是干什么啊,朕迟早都全撤了他们。”顺治一脸愤恨的说道。
鸿煊很是惊异,也不记得在顺治朝有大规模的以朱三太子为首的反清复明的运动啊。想想,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引起了时局的变化吧。
董鄂氏看到顺治的表情笑着说:“皇上,也不能怪他们,这湘西那一块儿也是多山,那些人都躲到了山里,官府也是无能为力啊,皇上可以想些别的办法,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事情。
顺治也是点了点头,“还是要派兵去剿灭的,但是眼下朝中也是无可用之人,大皇兄和几位叔叔故去之后,这八旗的将领倒都是顾着享受去了,一个个,圈地什么的倒是很厉害,到了用人的时候,没有人肯站出来了。”顺治对朝中八旗子弟的作风是越来越不满了。
董鄂氏见顺治生气,就从旁边小心翼翼的问道:“那汉人的官员里的人呢?”
“汉人官员当初投降也是为了保全大部分的汉人,怕我们屠杀或者奴役,又有几个真心肯降的?”顺治的语气很是暗淡,毕竟在真个国家,汉人还是居多的,“如今朱三太子一出,他们有了奔头,又怎么肯效忠呢?现如今又怎么能知道谁可用。”顺治很是无奈的解释道。
一时间整个房间里静了下来。
鸿煊不禁心里暗暗想: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这天下的百姓要遭殃了。
便小声的说道:“其实,这事情也很不是很难啊。
顺治和董鄂妃顺着声音望去。看是鸿煊在说话,不禁很是诧异。
董鄂氏因为鸿煊又在胡闹,开口训斥道:“小孩子,胡说什么。”鸿煊听了一脸委屈。
倒是顺治很感兴趣,“煊儿不妨说来听听。鸿煊得到了鼓励就踱着小步,开始他的第一次解说。
星星要准备六级考试了,可能要断更两天,希望各位不要怪罪啊。考完继续,嘿嘿。希望大家多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