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x月,戴维营
这个地方本是以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名字而命名,本是一个悠闲自得的度假胜地,但却自始至终见证了众多国际政治风云事件在此运筹帷幄。
1959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为期3天的非正式会谈,也为美苏两国通过以首脑会晤的形式来解决国际争端和双边关系问题开创了历史性的先河。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戴维营进行了为期12天的三方秘密会谈,由此诞生了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这对冤家宿敌之间的第一份和平协议,戴维营也因此被世界赞誉为“和平圣地”。
除此之外,约翰逊曾在这里和他的助手们一道研究过越南战争捉摸不定的局势;富兰克林·罗斯福曾在这里和丘吉尔探讨过盟军作战的战争策略。
而此时当今世上最得势的几人齐聚在戴维营的的一件森林木屋中,商讨着08年总统大选大体规划,这次会议是由现任的美国总统B主持展开,但实际上整场会议的主导权掌握在R1的手中,其实在R1的心中早就已经想好了由民主党来执掌未来四年美国政权,共和党已经掌权美国8年,不管政绩是好是坏,都要让位于民主党,一党独大是R1绝对不能接受的,防止一党独大的最好策略就是被R1奉为金科玉律的四字方针“打压,扶持”
势力走强的政党要打压,势力走弱的政党要扶持,尽可能的保持两党实力的势均力敌,实现两党轮流执政。
而此时戴维营的一间森林木屋中聚集了R,摩根,L,以及民主,共和两党党魁,此次聚集商讨的议题在于以下两点。
1,在保证民主党获胜的前提下,从共和党中选出一个不是很强也不是很弱的的总统候选人来为民主党候选人充当“陪跑”。找一个“陪跑”不是件难事,但是要找个既不会赢也不会输的太惨的共和党候选人却很难。
2,从民主党中的呼声最高的两个实力悍将中选出一人来代表民主党赢得美国总统大选,而这两名战将也各有特色。
首先O年轻有活力四溢,招牌式的微笑的老少皆宜,其非裔背景更是博得美国黑人以及其他有色人种的支持。其次无家族背景,依靠自己的奋斗与实力,成为当今全美最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就其本人现有的地位已是美国梦的最真实例。最后虽是美国人但曾在国外生活,具备海外经验,更具全球眼光。
而H这边实力也不容小觑。
第一,H辅佐克林顿执掌美国8年之久,任内实现了美国经济的长久增长,其本人的国母风范堪称经典。
第二,历史上第一个竞选美国总统的女性,噱头十足。
第三,机敏过人,手段灵活,被誉为最具“灵巧实力”的女性。
第四,有前老公美国总统的支持,人脉网络更加宽广而深厚。
两人的硬性条件都很是让R满意,但是H是个非常强势,主见性过强的女性,对于一些问题过度注重原则而忽略妥协,R担心自己日后不能有效的掌控此人,而O相比较而言,在坚持和妥协这两者的拿捏上显得的更加成熟,除此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o在初涉政坛时就有幸认识了R,R见他前途可期,就对他多次指点,O更是对R百般尊重,对他的话言听计从,这一点让R很是满意。
因此R更偏爱此人。
R先是一言不发,让民主党主席分别陈述对这两人的看法,并提议由H代表民主党角逐08总统大选,R说:“美国之所以能长期屹立世界其他国家之上,靠的不是那个的总统力挽狂澜的个人实力,也不是靠感召力极强的个人魅力,而是在于对美国基本制度的继承发展以及对海外局势的平衡和掌控。”R1的这一番话,看似在答非所问。不过民主党党主席听得出R1这番话实际上已经把H否定,尽管他本人于H私交甚好,尽管他还有千千万万的理由来说明H是最合适的人选,无奈R决心已定,说再多也无济于事。不过他倒没有为了讨好R1而掉转船头向他推荐O。在美国政界打拼多年,初入社会时期的正直并没有因此蜕化为见风使舵般的圆滑世故,已属罕见。倒是共和党主席接过话茬:“o之前的个人政治主张很少,不激进,不保守,和海外各国领袖没有多少接触,个人外交历史犹如白纸一张,若让他来做总统的话,可重启和许多亚非拉国家关闭多年的对话之门。”说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但至少是直接提到了由o来代表民主党,这点倒是符合R的心意。R听完后,嘴角露出一位笑意,但并未急于表态。
对于很多完全是他做主的事情,他往往都要营造出很民主的氛围,让在座的众人用协商的方式来决议,而他本人在商讨的过程中,往往通过各种方式来间接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使得最终的商讨结果就是他想要的决议。
在座的其他人此时已很清楚R的态度,一个接一个的从各个方面说明由O做下届美国总统有那些好处。R最后说:“看来大家的意见取得了一致,下届总统由O来担任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次会谈是在一个月之后的今天,届时大家主要商谈的是“如何控制舆论导向,民意选情,使得我们能把o顺利的推上总统宝座”。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在今天会议结束后,准备一份方案,这份方案不管是你们自己做也好,还是找咨询机构做,总之在下次会谈的时候,我要看到你们每人都有一份让我满意的方案。今天的会议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