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家具佛山工业园第一期准备投产了,东莞新塘工厂要赶在春节放假前完成搬迁。
“好大的一块地!”章英站在工业园办公楼的位置,向四周环顾。这几年,整个中国都在跑马圈地,大凡手里有些钱的,都在四处投机,钱多的买地,买矿,钱少的买楼,很多人的财富随着每一个项目都在翻倍。中庭老板刘建民就是其中一个,他在厚街家具大道买了两个地皮,坐地等涨,又在佛山买了近500亩的土地,建设家具工业园,现在已升值了几十倍,其实,在刘建民的心里,家具生意只要稳定且持续增长就可以了,他知道,要赚更多的钱,要靠土地,家具只是他的一个宣传的实业而已。这也是企业不愿做长期品牌及研发投入的一个原因,这也导致了企业不求上进的经营行为,如果外部的投机机会下降或很少,企业才会将钱投回企业本身,这样才会有企业的转型升级,资本关注哪里,哪里才有机会。
章英看着这片地和已经建成的一期厂房,陷入了沉思,这个社会,快鱼吃慢鱼,自己怎样才能完成原始积累,就算完成了,可一些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机会已过去了。他不免有些失落。是啊,中国现在还是资本决定财富的年代啊,虽然也有一些靠知识冲到财富前面的杰出人才,但那是少之又少,所以只要有就立刻变成了经典,让年青人真的相信,可以凭自己的知识成为富翁,虽然,知识是可以让年青人温饱无忧的。
板式厂搬迁佛山的总指挥是聂恒,副总指挥是老陈。老陈是中庭现有的最老的员工,HN人,从年轻时就跟着刘建民,搞过工人、采购、行政等,中间也曾出去单干过,但失败后还是回来了,现在在厂里做个挂名的“厂长”,因为在厚街呆久了,对镇的一些行政机关人脉熟悉些,所以就让他负责些外部的联络,出个小的劳动纠纷等的让他去解决,等于是让他在中庭“养老”,这个人虽然能力不大,但很勤快,这么多年了,始终保持了早八晚六的工作习惯,并且经常晚上在厂溜达“巡查”,所以刘老板还是不舍得让他走,至少他是自己的一双眼睛。这次刘建民让老陈做副总指挥,就是打算把老陈放到佛山去,因为佛山是中庭未来工厂的核心,也许用不了几年厚街的工厂都得外迁,总部也有可能搬到佛山去,所以就让老陈先过去,继续做自己的眼睛。在指派之前,刘建民和章英达成一致后,他还特意找了聂恒,解释了这件事,让他“领导”好老陈。
由老板出面,聂恒虽然长期和老陈不和,也只好认了,聂恒知道,这次搬迁绝对不能出什么差错,章英绝不会放过自己的,连他的生产经理施奋都是章英的人,所以,非但不能和老陈搞疆,还是要把老陈拉到自己这一边来,然后搞掉施奋,到那时,章英就拿他没办法了,聂恒年纪也大了,不想再去别的厂折腾了,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他对外对内都积累了相当的资源,也得了不少的好外,他可不愿就这么丧失了。
章英自是高兴,老陈虽然业务涉及不多,但资格老,足以在一些方面牵制聂恒,之前工厂里流传着一句话,“只要被老陈盯上了的人,就必死无疑。”章英当然暂时不想让聂恒死,但给他找些麻烦,让他灭灭火还是必要的。但他也有些担心,实木事业部有了这两个“员老”,以后其它有能力的人想做些事就更难了。
王一平负责员工教育与后勤,施奋负责机器设备的搬迁与维护。
工厂搬迁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设备搬迁、大小型机械搬迁的难度非常大。聂恒召集所有参与搬迁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让每一个具体施工人员都充分明确搬迁的施工工艺要求、质量要求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充分熟悉现场、图纸规范、规程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每一个搬迁细节的具体操作都要符合既定规程。规则明确了,接下来就是要对具体的等待搬迁的设备、机械进行核对、检查,包括设备外观、设备数量等确认各种机械设备的技术参数、安装精度等。工厂搬迁并不是仅仅把设备搬运到新厂区就算完工这么简单,设备在新厂区的重新安装也是工厂搬家的重要部分,因此搬迁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工作时,要准确测绘设备间的相互位置,操作位置,画出相关图,为以后的安装提供正确依据。聂恒事先就已绘制好车间的区分及机器设备的安置位置,这方面他是最有经验的,所以省了很多时间。前几天,聂恒和老陈在佛山呆了两天,详细检查了线路气路的布置、开关与插座的安装等,最后对线路进行了检测验收。聂恒对车间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个一期有四个车间,按照标准的一层厂房建成,对于板式家具的流水线管理很适合,不用像在东莞一样有三层,货品不断的上下折腾。还有就是全封闭无尘油房,全套都是新购的,设备厂派人安装检测已经完毕,以后客户经常投诉的油漆问题就会少很多了,油漆工在这样的环境中,身体健康问题也会少影响些。
施奋也提出了设备搬迁的计划和注意事项。体型较为标准的机器设备,直接装车搬运,如一些小型的木工机械,但是像电脑数控开料机等体型比较特殊的设备装车就要灵活,必须将着力点固定住,在容易磕碰的地方一定要采取减震措施,防止磕碰,并对电脑仪做毛毯等特殊的护理。还有就是对司机的培训,一定要找有经验的司机,匀速行驶,保证设备安全到位。
在人员心理和生活安顿方面,王一平用了层层动员和讲解,他先将分散在两个厂的夫妻进行了调岗,尽量让夫妻可以在同一个地方上班,这样才有稳定性。其次,他在佛山宿舍安装了标准的床位、衣柜,都是新做的,又迅速建了蓝球场、图书室、台球室,并在饭堂安装了电视和音响系统,连宿舍的电脑网线也突击搞好了,这样,员工的福利比东莞还好些,王一平拍了些佛山工厂厂区和宿舍的照片,贴在企业文化宣传栏上,来吸引大家,甚至他分两次,拉了主管级人员和一些员工代表实地参观了佛山工厂。这些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除了少数员工外,大部分都表示响应公司的发展,愿意搬迁到佛山工业园。
聂恒见大家的前期工作做的还可以,就开始制定具体的搬迁计划。他也习惯了章英的表格化等管理工具的使用,便在会议现场跟大家一起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搬迁计划表。首先是搬迁前的准备工作,除了已经完成的部分外,聂恒要求全部成品进仓,已领物料及半成品先盘点然后归工段保管,所有设备清点也由财务牵头、工段保管。并将废旧物料做报废处理,车间填制报废申请单,上交公司财务部处理。
老陈负责叫车和司机运送的管理,先搬材料仓,然后搬设备,再搬宿舍,最后搬成品仓。
整个搬迁持续了七天,效率算很高了,好在GD交通发达,东莞到佛山工厂所在地单程不到两个小时,一台车一天可以跑两至三趟。
车间搬完后的第二天,实木事业部的业务、研发等部门也都跟着搬过去了。
搬厂可能相对简单些,搬迁后的恢复生产就困难多了。俗话说,搬迁是伤筋动骨的事,确实如此,虽然还是那些人,还是那些事,但环境不同了,一切变得陌生了,拖了好几天后,才陆续开工。
聂恒让饭堂这些天的伙食尽量好些,他这几天已经被催的疲于奔命了,车间因搬迁停产了近半个月,欠货已经一大堆了,张学民每天都缠在他的办公室里,报怨经销商的缺货投诉。是啊,经销商挺了一年了,本想趁元旦春节这个一年中最大的旺季赚些钱,但没想到碰上中庭的搬迁,很多板木产品的货都缺了。
聂恒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申请章英批了临时的赶货奖,规定在余下的半个多月内,如果生产制造达标,就分别奖励主管和全体员工500-2000元。这一招还凑效,本来快过年了,又加上搬了新环境,员工们又是不适应又是忙着安排春节返乡的火车票的事,本来无心工作,没想到聂恒来了这么一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员工也想,反正不能提早回家,那就拼一拼,赚些路费和过年钱。所以就没日没夜的开始赶货了,晚上基本都加班到了十点之后。
王一平也通过各种途径想办法替员工买回家的火车票。每年的过年返乡潮,成了中国的特色,特别是在GD,真是一票难求啊。员工试过在售票厅彻夜排队却等来的是当天的票已售完的回答,员工试过在票贩子手里高价买过假票的愤怒,也试过因买不到票而孤独一人留在东莞的经历,要知道,在外打工的人一年回不了几次,有时几年也回不了一次老家,家里的爹妈和妻儿都眼巴巴地等着过年团聚,却有时还会等空。所以,大多数打工的人,就算再难再穷困,也会春节回家,这是内心的呼唤。只是,春节返乡买票难的境况什么时候才会成为历史啊?王一平在这件事上还是很尽力的,可能他也是从这种经历中过来的,所以好几天的时间全泡在了买票这件事上,终于解决了大部分员工的返乡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