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72300000008

第8章 察民意,戴彰勋微服访民间(1)

第四章:察民意,戴彰勋微服访民间

戴彰勋上任后,协台衙门的三个守备前来拜访。之后,他又微服私访,了解了老城市面上的一些事情,为他下一步整顿市场做好了充分准备。他的仆人兼侍卫也在暗地里为他调查着……

一、三个守备

快到多伦诺尔城了。在城南沙梁子边上,前任同知王锡光大人派过来的衙役抬着一顶蓝呢大轿早早地候在那里。戴彰勋吩咐队伍停下。衙役里一个眉目清秀的七品文官跑上前来,把马蹄袖向下一撸,行了一个礼:“戴大人,给您请安!您一路辛苦了。卑职是抚民同知署主簿周青山,王大人派卑职来这里请大人上轿。王大人率领多伦诺尔众官员以及商民代表在接官亭候着您呢!”

“知道了,你们候在这里很久了吧!”戴彰勋说。

周青山急忙应着:“不久,不久!这是卑职应尽的责任。”

戴彰勋跨下马来,侍卫们马上用灰布围成一个围子。戴彰勋走了进去,换上了庆典用的绛色五品文官官服和暖帽。他对着小镜子,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又正了正那镶着水晶的顶子。然后,准备登上蓝呢大轿。

“嗯?怎么会是八抬大轿?”戴彰勋惊奇地问。

周青山急忙解释:“回大人!这是我们二府老爷特地为您安排的。”

“特地安排的?那怎么能行。八抬大轿可是总督、巡抚大人们乘用的。不能擅越礼制,马上给我改成四人抬的!”

虽然,清末官员乘轿礼制已经不是十分严谨,但衙役们哪里知道,新来的戴大人可是一个极为守规矩的人。

这可苦了衙役们。周青山带领大家七手八脚地撤了抬杠,改成四人轿不说,可这轿子是八人抬的重量啊!

不一会儿,轿子改装完毕,戴彰勋踏了进去。

“起——轿!”

衙役的班头大声喊着。

衙役们迅速分成两列,扛着“肃静”“回避”之类的牌子以及青旗、蓝伞、青扇、铜棍之类的装饰物,使劲儿地敲着大锣,威风凛凛地向多伦诺尔城南堡门走去。

蜿蜿蜒蜒的官道穿行在沙丘中间。原本,这里没有沙丘,只是一片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修汇宗寺那会儿,就地取材,森林被砍伐殆尽。不到一百年的光景,这里就变成了眼前这个样子。队伍走了五里多地,穿过最后一道沙梁子之后,多伦诺尔城展现在人们面前。只见城门外矗立着一个亭子。亭子盖得有些特色,但很简朴。远远望去,亭子前黑压压地站着一片文武官员,显然是为迎接他这位新任同知的。快到近前,戴彰勋这才看清,亭子上挂着一个横匾,匾上的油漆已经有些脱落,露出了一片片原木的颜色,但字迹还是很清楚的,上面写着三个颜体大字——接官亭!

接官亭?这倒很新鲜,戴彰勋走了这么多的州县还是头一次见到。

戴彰勋下了轿,各位低级官员马上跪了下来,参差不齐地喊道:

“恭迎戴大人!”

“给新任多伦诺尔抚民同知署同知戴大人请安!”

“二府老爷辛苦了!”

…………

在一片官话礼节当中,前任多伦诺尔抚民同知王锡光大人、多伦诺尔协台衙门右营、中营、左营的守备以及通判、绿营兵千总等官员走上前来,打躬作揖相见。

“戴大人路途遥远,鞍马劳顿,辛苦了!”

戴彰勋急忙还礼:“各位大人久候了!”

这个王锡光,很有名,是个诗人。戴彰勋读过他的诗,唐韵十足。

几人相互寒暄和介绍了一番之后,前任抚民同知王锡光大人说道:“请戴大人上轿,进城!”

一阵喧乱过后,武官骑马,文官上轿。戴彰勋在官员和衙役们前呼后拥之下,奔向了多伦诺尔城南堡门。

透过大轿的窗帘,戴彰勋这才看清多伦诺尔城。这是一座草原上的城市,城市的南缘都是沙地,黄橙橙的一片,连棵草也不长。东面和西面尚有一些柳拨子和几颗孤零零的老榆树,显现出一些生气。南堡门还算高大,但城墙不像内地城市一般厚重,好似山西富人家的围墙似的。

进了南堡门就是南草市街了。嗬!这里的人还真不少,南来北往的客商、进城购物的蒙古人以及喇嘛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街道本来就窄,人们又在衙役们“回避”“让开”的叫喊声和“咣咣”的大锣声中,乱作一团。前面的人在极力避让,生怕衙役的鞭子抽到自己;后面的则极力往前挤,想看一看这位新任同知大人的尊容。

走了很久,戴彰勋和文武官员们才到达了城北的多伦诺尔抚民同知署。下了轿后,戴彰勋略微站了站,仔细地环顾了一下四周,两旁除了一些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的人外,最为夺目的自然就是衙署大门了。衙署的府门横排五间,悬山式屋顶,上面覆盖着灰色陶瓦,房脊四端高耸着华丽的鸱吻。屋檐下,五间房子的九根明柱被漆得锃光瓦亮。厚重的大门正对着马市。朱红色的大门,衬托着被磨得熠熠发光的铜门钉,透露出官衙的威严。大门两旁的竖立着一副抱柱联:“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听窗外鹃啼鹊噪恐有冤民。”房檐正中悬一横匾,上书“抚民同知署”。

进了大门,一座新近落成的照壁横在前面。这座照壁是由上千块细泥青砖垒成,高六尺,宽九尺。照壁上方的瓦檐下刻有八个篆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壁中间雕有一个叫“贪”(反犬偏旁)的巨大的神兽。这只巨兽顶着一只独角,眼若铜铃,长着血盆大口。它四脚踩着元宝、珊瑚、如意,却昂首向着太阳,欲四足腾空,把旭日一口吞进肚里,没想到却被海水淹死了。在清代,各种衙门门前的照壁上均雕有这种神兽,已成定例。它似乎是在告诫官员为官不可贪,否则会像贪吃太阳的神兽一般自取灭亡。

过了照壁,是一个大池子,里面蓄满了清水。清水上漂浮了许多金黄的树叶,看样子很久没人打扫了。池子的左边是一个巨大的日晷。这时,几名衙役抬着一张桌子放到了大堂前。桌子上摆了一个写着“北阙”的牌子。戴彰勋望牌而拜,这象征着上任官员要永远不忘帝阙北京。

拜阙完毕,紧接着就是拜印。衙役们将装有大印的印匣置于案上,戴彰勋跪下叩头,高呼着:“下官感谢皇上的知遇之恩,得以官拜抚民同知署同知……”

然后是拜仪门。仪门实则就是大堂前的一座木牌坊门,门额上刻有康熙帝颂给各地官府的箴言:“尔俸尔禄,发膏民脂。下民可虐,上天难欺。”三拜之后,戴彰勋坐了大堂,表示已经正式上任。这时,老同知王锡光仓库、钱物、斛斗、文案、户口、职田、税赋等文书档册交给戴彰勋。戴彰勋按照交接程序,命人查验。

在查验间隙,王大人同戴彰勋聊了起来:“本官在这里的任期早就届满,都已经超过一年多了。在本官我这一任内,多伦诺尔周边的马匪多如牛毛,我们经常派兵剿匪。有时,本官不得不亲自上阵,真是累死人了。”

“多伦诺尔周边匪患竟有如此猖獗?”戴彰勋问。

王锡光说:“可不!早些时候,十几岁的七世章嘉活佛到汇宗寺巡视。而后,他带了两匹宝马要进京献给皇上和老佛爷。当他们行进到经棚兴安山时,竟然遭马匪抢劫。这还了得,马匪竟敢劫皇上的贡品和万人仰慕的活佛!朝廷极为震怒,下旨严令本官和协台衙门的李副将捉拿。后来,费了好大劲儿才捉到马匪,抢回了贡品。您说这事闹的大不大?”

“那王大人可是劳苦功高啊!”戴彰勋恭维了一句。心想,让一个诗人去剿匪,真是勉为其难了。

王锡光说:“哪里,哪里!只是任期太久,心总是悬着,颇感疲惫。前一段时间好不容易接到了总督府信函,说是新任同知马上就来和本官交接。可是,都过了两三个月了,还没有见到动静。戴大人,您怎么才来上任啊。”

听王大人说话的意思,他是早就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了,但没人接任。

戴彰勋心想:上次要接任你的那个同知走到独石口就不肯往前走了。我若是不来,你说不定要等到啥时候呢!

戴彰勋不想与他多费口舌:“本官也是刚从奉天凤凰县任上升任至此的,这里面的事情本官也不是十分清楚。”

“戴大人从奉天凤凰升任?那可是龙兴之地啊!一般到那里上任的官员都是朝廷极为重视的人。”王锡光惊愕地说。

“管理龙兴之地,也是颇费心机的。”戴彰勋说。

在查验交接完毕后,王、戴二人在交接文书上各自加盖了印信。最后由抚民同知署设宴,欢送和迎接两位同知大人。

第二天,戴彰勋起得特别早。在昨天的晚宴上,各位官员纷纷上前敬酒,自己又不能不饮,否则会让人说是高不可攀。即便是喝得很少,但蒙古地区的烈酒还是让他头痛不已。所以,今天一早,他要在昨天没有看清的同知署周围实地勘察一番,顺便清醒一下头脑。但仆人金旺、肖化南和同知署主簿周青山起得更早。

戴彰勋刚一打开房门,候在门口的周青山说道:“大人,给您请安了。”

“嗯!你起得真早。”戴彰勋说。

周青山说:“昨晚,卑职看见大人您没怎么吃饭,所以一早赶来。请大人到东侧院洗漱、用餐吧。”

洗漱完毕,戴彰勋来到了餐厅。厨子赵广摆上了多伦诺尔当地的早点,有手把肉、牛窝骨、羊排、奶茶、炒米、蒙古包子以及各类奶制品等,非常丰盛。金旺他们狼吞虎咽地吃着,但戴彰勋吃不惯这些,只得盛一碗小米粥充饥。

站在一旁伺候的厨子赵广一见,不免有些紧张:“老爷!您要是吃不惯的话,我再去给您做点顺口的。”

戴彰勋说:“不必了,将就些吧。以后随便做一些就是了。——周主簿,一会儿我们去看看抚民同知署的六房吧。”

主簿周青山是当地人,中等个头,显得很精干。听到戴大人的话后,他赶紧在前面带路,边走边如数家珍地介绍:“咱们的抚民同知署大概建于乾隆元年,原来叫理事厅,现在改称为抚民厅了。咱抚民同知署早时是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这里的商人众多,事务异常繁忙,同知署便分设了户部衙门、防汛千总署、巡警局。现在,咱同知大院里只剩下吏、礼、刑三房了。这座大院共有三进院落,包括大堂在内共三十三间房屋。由于时间长久,多数房屋已经坍塌。大人您看,现在的同知署修缮一新,这是王锡光大人的再上一任,也就是卢木斋同知大人修缮的……”

戴彰勋打断他的话,开玩笑似地说:“不是说‘县官修志不修衙’么?不过,卢大人在这里办了不少好事,才让我们住这么舒服的房子呢。卢大人我认识,他现在东北奉天任提学使,主管教谕。我在东北做文案时,拜访过他老人家。”

说着,戴彰勋转过身来问跟在身后的肖化南:“对了,我们的马队队长肖化南在天津武备学堂修习过,好像还是卢大人的学生。是么?”

“回大人!我是在卢大人手下修习过,有两年呢。那可是我的恩师啊!谁知,他老人家竟然在这里做过同知,真是巧了。”肖化南说。

周青山插了一句:“卢大人在这里做的好事最多。他老人家带人疏河道、修街区、建学堂、促商务不说,为了商户们的安全,他还在很多路口设立栅栏,修城墙,防备马匪……”

说着说着,周青山的话音越来越小。因为他猛然觉得当着这位新来的同知的面,提起他的再上一任的功劳如何卓著,是一件得罪人的事。

听着周青山的话,戴彰勋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卢木斋大人在天津武备学堂做过教谕,有很多学生,现在都是清军将领。我要是也像他一样有这么多优秀武官学生围在周围,还怕什么陶克陶胡马匪啊!

衙役跑过来报告,这才打断了戴彰勋的思绪。

“启禀大人,多伦诺尔协台衙门右营、中营、左营的守备大人前来拜访二府老爷。”

“协台衙门的人来了?快请进,请他们到大堂上就坐!”

这个协台衙门,又称“协镇都督府”,设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是宣化府下辖的两个协镇之一,主要职责就是镇守朔漠。

在大堂上,协台衙门的三位守备依次而坐。见到戴彰勋进来,三人马上站起,相互谦让了几句,然后自报家门。

“本官是多伦诺尔协台衙门中营守备刘兰芳,恭喜大人到我多伦诺尔抚民厅就任同知!”

协台衙门中营守备刘兰芳,四十多岁,细高细高的,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根本不像一个正五品武官。

“同喜,同喜!”戴彰勋拱手回答。

刘兰芳接着道:“昨日,在迎接戴大人之后,因西面的镶黄旗一带有一股马匪暴露了行踪,宣化府急命我们三个守备率部前往剿办,因而未能如期赴宴,还请戴大人恕罪。”

“去剿匪?战果如何?”戴彰勋问。

刘兰芳道:“十几个马匪,小菜一碟!”

十几个马匪竟然倾巢出动!看样子够窝囊的。戴彰勋只好敷衍了一句:“几位大人保民护疆,辛苦之至。”

接着,又一个人上来一拱拳:“本官是多伦诺尔协台衙门左营守备孙立明,给戴大人贺喜啦!”

这个协台衙门左营守备孙立明白白胖胖的,戴着从法国进口的金丝镶边眼镜,一副新派文人的模样,就更不像武官了。

孙立明的话音刚落,一个人立刻说道:“嘿嘿嘿,本官是多伦诺尔协台衙门右营守备穆兴云,我们来晚了,望大人海涵呐!嘿嘿。我们协台李大人是正二品的副将,可是他老人家有病,到宣化府长期养病去了。这不,命令我们三个部将负责这里的防务。戴大人如有需要,尽管吩咐就是了。”

戴彰勋望了一眼这个满脸横肉,说起话来皮笑肉不笑的右营守备穆兴云,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从他圆滑、世故的话语中,感觉到这绝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各位守备大人,何必这么客气。——衙役们,给三位大人看茶,请坐!”戴彰勋说。

衙役们忙乎着沏茶倒水。

戴彰勋继续客套地说:“各位大人,本官初到贵地,不甚明了这里的规矩,还望各位大人多加指教呐。”

几位守备回应道:

“哪里,哪里!”

“哪能谈得上‘指教’啊!听说大人您是科拔贡生出身,学识渊博得很哩!”

待三位守备大人坐定后,戴彰勋问道:“本官在直隶总督府就听到陶克陶胡马匪已经打到了多伦诺尔东北。直隶总督杨士骧大人特派本官到多伦诺尔,就是要迅速剿灭马匪、保境安民。总督大人还令本官在剿办陶克陶胡马匪过程中,全权指挥协台衙门的八旗兵。本官刚刚上任,不甚了解这里的情况,还请各位大人不吝赐教啊。”

戴大人与直隶总督相识,并全权指挥协台衙门!有这么大的背景,三个守备心里有些发悚。因为在来同知署之前,三位守备还没有接到直隶总督府下发的关于多伦诺尔协台衙门归戴彰勋节制文牍。他们到这里的目的,无非是官场上一般的礼节性拜访。

协台衙门左营守备孙立明、中营守备刘兰芳见戴大人问陶克陶胡马匪已经打到了多伦诺尔东北这件事,他们望了望穆兴云。最后,刘兰芳说了一句:“戴大人!我们中营和左营的防区分别在多伦诺尔城和多伦诺尔城以西,城以东可是穆大人率领的右营防区啊。”

言罢,他俩默不作声了。这也难怪,协台衙门各营原有两千名的编制。近来,内地匪患频繁,各营相继被抽走不少八旗兵。当然,这三营守备中,谁的根子硬,谁的兵士就被抽调的最少。现在,左营守备孙立明、中营守备刘兰芳手上各自剩下四百多名八旗兵了,加起来还不及右营守备穆兴云兵力的一半,势力自然就没有他的大。再加上这小子仗着有来路,飞扬跋扈的,更是引起二人的不满。

穆兴云见状,心里骂道:“这两个王八犊子,抱起膀来出卖我。等以后我慢慢收拾你们!”

他看了看戴彰勋,只得应答:“是,是有这么回事儿。”

穆兴云习惯地咂了一口茶,不慌不忙地接着说:“原来本官的防区在多伦诺尔城东至经棚一线,我部大概有一千六百多名八旗兵,执行着这一带的防务。原本太平得很。可是,陶克陶胡在东面竟然抗垦造反,袭杀我朝廷官员,大逆不道,并和我大清官兵打了上百仗。终因我大清国国力强盛,强将如云,才打败了这些马匪。我们协台衙门就本官这一支能征惯战的八旗兵了。近来,这些被剿灭了的马匪死灰复燃,其残部竟然流窜到经棚以北的乌珠穆沁旗地带,威胁到我多伦诺尔城。于是,口北道的道台邢大人便把本官调到了城内驻访,准备再次剿灭他们!”

孙立明、刘兰芳二人见穆兴云说只有他能征惯战,明显是站在他俩的肩膀上抬高自己,便不满地瞪了穆兴云一眼。

“听说,我们多伦诺尔的商民被陶克陶胡马匪洗劫了。三位大人,有这个事儿吗?”戴彰勋似乎有些漫不经心地问道。

孙立明幸灾乐祸地说:“戴大人,这您得问穆大人了,他管那片儿!”

刘兰芳也讥讽地说:“就是嘛,穆大人可是能征惯战的‘名将’!”

提到商民在他自己的防区里遭到洗劫,这让“能征惯战”的穆兴云颇有点下不来台。

穆兴云瞪了他俩一眼,忙道:“是这么回事儿。我部刚一调遣,陶克陶胡马匪就乘机占领了这一线。前两天,有一个商户跑到本官这里来报官,说是被抢了。本官怀疑他是‘私通陶匪’,是他把他们引来的呢!再说,本官驻防在那里的时候,陶克陶胡马匪可不敢来,要是让本官碰上,早就把他们剿灭了,哪还能等到今天呀?”

孙立明见刘兰芳刚才替自己说了话,于是,他文绉绉地揭了穆兴云的伤疤:“穆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前一段儿时间,您和您的八旗兵不是让陶克陶胡马匪给撵到经棚镇子里去了么?而且还死了那么多的八旗兵!”

穆兴云用手指着孙立明,急赤白脸地说:“你、你、那是本官以退为进!”

刘兰芳立即驳道:“以退为进?穆大人的兵法学得不错嘛。本官觉得您应该做到‘以进为退’才是,只不过本官从没看见过穆大人的房间里有书的。”

穆兴云登时语塞。

戴彰勋一见三人竟然不顾他的存在而互相打起嘴架来,想必是彼此之间的矛盾颇深。他赶紧扭转话题:“哎呀,就不要说这些了。各位守备大人到我衙门来看望本官,真有些过意不去。来,本官备一桌薄酒,请诸位大人赏光。——周主簿,你下去抓紧时间安排!”

站在戴彰勋身边的周青山一听,立刻跑出去准备了。

抚民同知署的厨子赵广是个山东人,一手地道的鲁菜做起来翻云覆雨的。他很快就备好了一桌丰盛的筵席。

四人来到了餐厅,分宾主坐下,戴彰勋道:“今日三位大人至此,令我这做主人的面目增光不少啊。今后还需多多往来,我们同心协力,尽力完成杨制台交给的使命,让这古城再次繁荣起来。”

三个守备自是说“今天得到同知大人的款待,感激不尽。”“为朝廷效力乃本官之职责。”之类的客套话。还好,三位守备在酒桌上表现的彬彬有礼,并未重启争执。应该说是给了二府爷不少面子。

酒足饭饱之后,三位守备大人起身告辞。

戴彰勋将三位守备送出了同知署大门口。他望着守备们远去的马队,心里更加担心了。三位负责保卫多伦诺尔的清军将领,互相攻轩,互不团结,怎么去保卫多伦诺尔城?怎么去完成杨制台交给的任务啊!

同类推荐
  • 怒唐

    怒唐

    天佑大唐?我要逆天!圣光之下,荣耀重生!【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本书讨论群:六一六二三八六】
  • 大唐房俊

    大唐房俊

    “噗通”一声落水的声音,“房俊落水了"。梦回千年现代人来到了贞观年间,成为了房玄龄第二子,贞观初年天下初定,四境未平,周围各族虎视眈眈,但是迎来的却是大唐盛世,不由的让人心潮涌动热血沸腾,因为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攻灭突厥,平定吐蕃,打倭寇,收辽东,兵出四方,涤荡四海,自己的命运究竟会随历史一样正常前行还是发生一丝偏离······秀丽河山,美人如画,心中的一丝悸动······
  • 三国争霸志

    三国争霸志

    我命由我不由天,想活下去只有不停的争夺、杀戮,直到高处不胜寒。
  • 重生之淮阳王刘钦

    重生之淮阳王刘钦

    那是一个四方宾服,海内大定的时代那是一个政治清明,国富民安的时代那是一个百姓富足,文化昌明的时代继文景之治后,汉宣帝刘询终其一生,缔造了另一个盛世,而其继任者元帝却将大汉带入一个深渊,21世纪的普通上班族林峰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重回西汉,成为宣帝次子刘钦,站在王朝的转折点上,他能否凭一己之力,延续大汉的辉煌?
  • 汉朝的密码

    汉朝的密码

    历史的确是有其密码的,倘不能解开密码,只能观其表象,却不知其内在。而司马路,正是一个历史的解码者。为您揭开一个古代超级大国的崛起之谜,一个古老名族的整合熔铸历程,一个强大帝国的历史密码,一个古老名族的文明密码。身为法家巨子,韩非为什么会死在崇尚法家思想的秦国?荆轲刺秦王,他的失败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内情?和中原小国相比,楚国堪称古代的超级大国,然而这样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也阻挡不住秦国的进攻?秦吞并六国,难道仅仅凭借的是强悍的军事力量吗?秦始皇讨厌他的长子扶苏而将他派去长城吗?当农民揭竿而起,秦军主力迟迟不来增援,还有多少没说清楚的隐情?
热门推荐
  • 他曾是主神

    他曾是主神

    主人公曾是最顶级的轮回者小队队长,他跟战友们一起经受考验成为了主神的一份子。在一次主神间的攻防战中,他的主神塔被摧毁,就在道消身死之际,曾经的战友也就是另一位主神,耗费巨力保住他的真灵不灭,为了不让其他主神发现,偷偷将其注入一具新造的肉体中,然后重新投入轮回世界以致让他东山再起的可能。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兽破虚空

    兽破虚空

    “原来见义勇为不是那么好干的!”莫忧临死前是这么想的。“怎么会,这是什么鬼地方,元之大陆?元师?”“完了,出任CEO,赢取白富美的梦想实现不了了!”“作为猪脚的我总得有点金手指吧?”预料中的情况都没有出现在莫忧的身上,不过,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命里有时皆没有,命里无时我必求!煊都QQ群:183923490
  • 初恋那事儿

    初恋那事儿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段初恋......一个从小父不详的丑小鸭爱上了一个冷峻高傲的王子。她该如何改变自己,得到王子的青睐?一个不愁吃穿的富家少爷,被一个天真的小东西缠上了。他该如何做,才能克制已蠢蠢欲动的心?这是一个天真活泼的丑小鸭,为了心目中的王子而努力改变自己、死缠烂打,终于......这是一个校园风云人物的王子,如何被一个天然呆女孩手到擒来的故事。
  • 裂世十八刀

    裂世十八刀

    白天他是一个普通学生,晚上他在游戏里NB哄哄。有一天,他把游戏里的内功在现实中练成了。从此,一切都变了~扣扣群号:328353057。怼起来~~~
  • 落入相思蛊:不乖娘子(完结)

    落入相思蛊:不乖娘子(完结)

    穿越来银月国干什么,当然是吃喝玩乐了!可是为什么让她穿越成被阴谋迫害死亡的皇后呢?站在刀剑浪口上的日子有点不太好过哎,不过这个还能暂时容忍,倒是那个蛮不讲理的臭皇上好难对付,动不动就发脾气让她禁闭…好在他身边美男多多,虽然不能一一接近,可是养眼也行,特别是她穿越来后第一个遇见的美男…可惜上天好像故意作弄她,原来美男的背后都有一个个不为人知的…… 【喜欢的话请点击右面收藏^_^】
  • 腹黑小魔女到我怀里来

    腹黑小魔女到我怀里来

    我叫晨沫,哈哈哈,可是这个名字和我的性格完全不符合,付灵是我的闺蜜,每天上课迟到,和她混熟了之后,我也不知不觉地开始迟到。好吧,不能完全怪她。我们是背井离乡,跑到别的城市来上高中的。离家在外,我们两个互相扶持,相依为命。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哈,其实也没那么惨!不过我这闺蜜在我们学校可是出了名的校花,学习也是名列前茅,我可就自叹不如了。每天盯着她的一堆匿名信,我却空空如也,一贫如洗,但她从来不知道珍惜,她这方面还没开窍,所以我们两个是出了名的爱情绝缘体!!!
  • 秦末为王

    秦末为王

    穿越三国的小说不胜枚举,而秦末汉初的小说却很少,不知为何。一个历史系的研究生李代在参观了西安兵马俑时不幸坠落兵马俑一号坑内,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竟穿越到了秦朝,而且还是大秦位居三公丞相李斯的小儿子,也叫李代!且看他会尽秦末英雄,这其中有着有贤明之称的公子扶苏。有三代为将、痛击匈奴,修长城、建直道的忠信候蒙恬。有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有以泗水亭亭长出身,一举得到大秦天下的刘邦。有那“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却又柔情似水的西楚霸王项羽。有那“战必胜,攻必克”之称的一代战神韩信。横刀立马,铁血大秦,且看李代如何挥军统一天下,成就一番霸业。秦末为王读者群:414991540,欢迎加入探讨
  • 点名册

    点名册

    一门三代,代代独子,太祖和爷爷的莫名失踪,一个下属遇难,带回来的震天兽,西汉大墓里的将军,传闻里的长生路,一切的一切又暗藏了怎样的秘密?
  • 北方的风笛与诅咒的面具

    北方的风笛与诅咒的面具

    2079年,地球停止转动的三年后,世界被分为三大地带,光明,黄昏和黑暗。前半为主人公被流放到黑暗的沙漠地带,与当地住民一同反抗宗教团体的压迫。后半为主人公回归黄昏地带,掌权后面临世界变革与宗教团体的挑衅。
  • 九天神国

    九天神国

    笨,木讷,头脑简单,一根筋。善,倔强,四肢发达,女人缘。修武成仙,保护爱他的人,呵护他爱的人,从生下就离不开前生的影子,平凡的他注定将不再平凡。本文是建东呕血之作,本人将保证上传速度,希望大家能点击支持,建东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