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正在进行推演的高尔基忽然觉得好像有人在拽他的衣服,高尔基只好停下大脑中的推演。一看原来是包婷婷隔着古月月在拽他。由于起来的比较晚,加上一路的颠簸,有不少学生都昏昏欲睡。
“什么事。”高尔基用‘唇语’问道。为了提高两个学生的能力,在加上高尔基觉得‘艺多不压身’高尔基也将‘唇语’的训练方法教给了两人。目前两人学的都还不错。尤其是包婷婷没事就看盯着别人看人家说话的口型,弄的不少人都以为包婷婷有什么毛病。更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包婷婷非拉着古月月用唇语练习说话,一路上两人光动嘴不出声,结果同车不少人还以为两人是哑巴,更有不少有同情心的人还发出这样或那样的感慨。弄的两人尴尬不已。“老师,你知道王老师为什么对你那样吗?”见高尔基用唇语说话,包婷婷也用唇语说道。(在车上都用唇语说话)“为什么?”
“老师,这还是你自身的原因。”随着跟随高尔基有些日子了,包婷婷她们也了解了老师的个性,说话也就比较随意起来。“老师,你平时是不是总是独来独往,不怎么和咱们系里的其他老师交流啊。你这样,会使得其他老师觉得你很清高,眼高于顶,仗着自己又是海归,又是华侨的身份不愿意和别人交往。看不起对方。”听了包婷婷的一番话,高尔基才算清楚,原来是这么回事。看来今后还得多和其他老师交流交流。高尔基想到。自己还真的忽视了和同行交流这方面,弄得自己在不经意间得罪了不少人。
其实说起来,这也和高尔基成长环境有关,小时候,都是自己找事做,大了点,由于智商的增长又和同龄的孩子玩不到一起。在往后就是在研究各种机械方面渡过的。接触的也都是和他差不多的人。也不光是他,在‘巨人’里面有不少老古董比他还不通事务。这点也算是高尔基身上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缺点。
既然明白王旭对他态度不好的原因,高尔基也就释怀了。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三个人倒是讨论起过段时间去国外的事情了。当然用的都是‘唇语’。
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大巴来到此行的目的地,位于帝都郊外的一个研究所。由于这里是光华大学的合作单位,研究所派来了一位姓刘的副所长。这位刘所长长得是白胖白胖的,不像个搞科研的,到像是位政府官员居多,一路打着官腔把众人迎进了研究所。那位王老师据高尔基观察好像和刘所长很熟,一边走聊着闲话。
按计划众人先是在研究所的小会议室里搞了个座谈会,会上高尔基再次见识了一番说话的艺术。原本半小时的座谈会,只见那位刘所长,滔滔不绝的将来两个小时,愣是没有重复的话,要不是有人提醒,还不知会讲多少时间呢。在一看时间都十一点了,原定的参观计划只能推迟到下午。
中午在研究所吃过了午饭,参观就开始了。这家研究所历史很悠久了,是华夏建国后兴建的地一批机械研究所。参加过华夏历次的重大科研项目。像什么‘两弹一星’‘小浪底’‘三峡’之类的工程都有这家研究所的影子。从研究所的简介上,高尔基看到不少熟悉的名字,有不少人至今健在。都是华夏的‘国宝’级的人物。看到这里,高尔基也明白为什么到这里实习的学生都成了打杂的了,有这么深厚的底蕴,怪不得脾气这么大,人家庙大,全国的科研人员都集中在这里,还真不差你这几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