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峰是武夷山旅游区能爬的最高的山峰,对面的狐狸洞据说出了事故就不让人爬了,孙小猫一行人爬到半山腰太阳才打着瞌睡懒洋洋爬上天空,要说那会儿他外婆真是精神头够,项绿茶都已经走走停停就差一屁股坐地上打盹了,孙小猫则迈着大步赌气般在前头爬,时不时回头挤兑他母亲,“赶紧的肥婆,之前谁嚷着要爬来着”项绿茶一听火冒三丈赶紧又爬起身去追小猫,一边喊着“小兔崽子你等我抓住你的”
这是小猫外婆最后一次来鹭江,再后来就算想来儿女们也不敢让老太太再颠簸了。从武夷山回来母亲没忘记交代小猫写作文记录下来,后来项绿茶忘记检查就让孙小猫把作文本交上去了。这天班主任芊芊在办公室改作文,看到孙小猫这样写道“这次寒假我和外婆还有爸爸妈妈一起去武夷山玩,武夷山一共有五座山,分别是大姨山,二姨山,三姨山,四姨山还有老姨山。。。”
2001年发生了些不和谐的事,新闻联播里整天播着相关的信息,而在孙小猫这般孩子看来实在是一点也理解不来,孙小猫怎么也搞不清楚大人到底怎么了会去相信这种扯淡扯得极其蛋疼的幺蛾子。若干年后孙小猫回北方还看到过道里有相关的宣传单,觉得实在无语。
下学期学校举办了一次拔河,这之前发生了点不愉快的事,孙小猫的同学云飞和二班的同学不只因为什么打起来,孙小猫好心上去劝架结果也被二班的打了,当下他觉得特别委屈,又不好意思去找二班的老师告状,他几次站到那老师面前就忘了这茬,因为二班老师长得很漂亮,孙小猫记得老师姓施,叫起来有点拗口,留着一头短发,眼睛很大水汪汪的。总之孙小猫是没告成状,而后年度组织了拔河比赛,小猫班里又四个大胖子坐诊所向披靡,最后一场和二班比赛,一开始就直接一边倒,可算解了小猫一口恶气,同学也在一旁说给小猫报仇雪恨了。
孙小猫从小就捉弄同学,但说起来都是些玩笑,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不那么反感了,更多的又厌恶转为无奈,又由无奈转为无感,而对于自己花样无感的人孙小猫也就更没兴致去捉弄了。这个时期班级相对和谐了不少,孙小猫和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当然,融洽归融洽,小孩子闹起来往往没个深浅,闹着闹着就都给惹毛了,大打出手一番。
说起来孙小猫还真没跟人打过架,往往就是你拍我一下我锤你一下,孙小猫只是欠儿,纯粹图个乐,把人惹毛了他就赶紧撤,一般人也抓不着他,过一会儿估计人家气消了他又没事人似的大摇大摆走出来继续闹别人。要说孙小猫捉弄人的伎俩也亏他想得出,实在是令郎满目应接不暇。
这一年的“六一”儿童节白鹭洲喷泉广场办起了游园会,许多儿童食品公司赞助了一场免费吃喝做游戏的party。孙小猫自然也参加了进去,他先参加了好几轮喝汽水比赛,觉得口不可了就到处闲逛起来,那会儿每个进场的孩子都会有工作人员给一张积分券,赢够几场游戏可以换奖品,孙小猫觉得太麻烦就直接给瞥了,跑到喷泉玩水,正撞见同样来玩的副班长茶叶,身边还有与其要好的板栗等人。孙小猫看到了立马带着湿手过去一顿甩,溅得几个女生一脸水,而后洋洋得意大摇大摆走开了,没走几步就绝身后一阵清凉,原来副班长用杯子装了水一股脑全浇到孙小猫衣服里,给了他一个透心凉,孙小猫大吃一惊回头看到茶叶挑衅的瞪了孙小猫两眼,扬长而去。孙小猫心里又气又乐,心想还反了呢,于是也如法炮制偷偷跑到茶叶身后拉起她衣领就把一大杯凉水灌进去了,而后立马一溜烟逃了。临走的时候遇到小浣熊干脆面的来推广,孙小猫记得从前送的是水浒卡,风靡一时,这次改送《天龙八部》的卡,每个小朋友都能免费得到一带,孙小猫抽出来一张苏星河,眼瞅着别的同学抽到了乔峰特别羡慕,转身把苏星河撇垃圾桶里去。而后学校附近就又掀起了一阵干脆面热潮。
当时小学生买了面就是为了里面的卡,一般面就直接丢在地上,有时候孙小猫上学饿了就随地捡一包起来吃,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要说这个面的味道也是极好的,肥而不腻,口感嘎嘣脆,孙小猫有时候自己不吃就分给同学,当然整蛊的机会孙小猫也不会放过。干脆面里一般都有个调料包,可以直接单吃,仰着脖子倒一点而后就着水咽下去。有回班里的胖子兄弟看到小猫在吃就过来要,于是孙小猫大大方方让两人仰起脖子,而后一股脑都给倒光了,兄弟俩一吃不对劲,原来孙小猫那一袋调料早掉包成沙子了,害的两人狂吐不止。彼时孙小猫老爹常年在外,偶尔回家都会偷偷塞点零花钱给小猫,而这些钱都间接贡献给干脆面了。孙小猫还记得之前还有个小虎队牌子的干脆面,送的是世界杯球星卡,后来就让小浣熊给挤没了,在之后小浣熊干脆面也渐渐淡出了市场,孙小猫有点想念。
上小学那会儿每年的儿童节学校都会给同学发一袋好吃的,一般都是本地企业赞助的,到了初中就再没这种好事了,当然还有那一天假期也再轮不到孙小猫他们放了。
十一二岁的年纪正是发育期,小孩子又整天闲不住,到处疯,没多久就又饿了。那会儿第二节下课是点心时间,孙小猫他们上学都带着牙杯或者饭盒装点心。这天正好是最受欢迎的沙茶面,孙小猫敞开肚皮连吃了三碗还不过瘾,下一届体育课,同学都去上课了,孙小猫吃到最后还剩下一个同学跟他继续战斗,真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两个小男生硬是把剩下的半桶沙茶面给吃光了,要说这俩人也混,孙小猫这边吃完继续打,那小子看到了也不甘示弱,吃到后面两个人开始比拼起来,一边吃一边问对方吃了几碗了,吃到后面都吃蒙了,最后也没分出个胜负来,后来两个人跑到操场已经打铃了。一班同学已经排好队准备慢跑,体育老师问他俩怎么回事,孙小猫一开口就是一个饱嗝,刚跑得急差点没把面颠出来。
要说起来学校附近好吃的东西实在太丰富,小卖店品种繁多的各色副食品零食不说,还有各种小摊贩,有卖鸡腿的,卖铁板烧的,麻辣烫的等等。当时还有种卖麦芽糖的小贩,带着个转盘,上面画着各种动物,五毛钱转一次,转到了就当场给你用麦芽糖浆画一个出来,各个都活灵活现,运气好的转到个大龙可以分好几个小伙伴吃。那会儿最多的摊位要数麻辣烫,一边是火锅一边是油锅,炸的香肠鸡腿和肉串,涮的有蔬菜豆皮猪血糕,花花绿绿摆上一大滩,没到放学时间都会涌上一棒子学生捧场。原本孙小猫是那里的常客,但后来听家里说自己一个远房亲戚的哥哥吃麻辣烫脑子里进了虫子,后来就死了,除此之外孙小猫还听说另外一则更恐怖的报到,是小猫某一任同桌说给他听的。说的是有个小孩吃麻辣烫,后来有一回父亲带他下馆子吃小笼包,小孩儿也不管烫直接往嘴里塞,他父亲见了一巴掌打过去结果把孩子的脑袋就打掉了,里面爬出来好多虫子。孙小猫听了那个故事每次看到麻辣烫都会联想到脖子里爬出虫子的画面,直到上了大学有一回他讲给舍友听,结果舍友一听告诉他这是以前故事会里说的一个恐怖故事,孙小猫当下就带着一宿舍人跑到美食街吃麻辣烫去了。
每天到了放学孙小猫都会和幡子,雅玛达一起逛一圈附近的玩具店,再溜一圈各种小吃摊子,他记得那会儿雅玛达最喜欢吃一个年轻人卖的鸡腿,放在橱柜里,用面粉炸的香喷喷,那阵子雅玛达几乎天天去买一个鸡腿来吃,后来孙小猫就给他起了个封号叫“鸡腿少年”孙小猫觉得可能是RB那里都是吃海鲜,家禽比较少,要不这货也不至于天天吃。冬天吃麻辣烫不失为一种享受,到了夏天冰棒就成了孩子们的首选,最早的冰棒种类其实不多,小时候孙小猫崽北方吃过一种随机叫卖的香蕉冰棍,但后来一度销声匿迹,直到最近小猫去超市发现蒙牛出的一种叫老冰棍的,跟小时候那个味道几乎一模一样,乐的他一下子买了一大袋,直吃到脑袋疼。彼时孩子们零花钱少,比较昂贵的诸如和路雪可爱多之类的牌子基本不考虑,一般都是买些杂牌子。那会儿流行一种叫做黑白道的冰棒,五毛钱一袋,里面有两根连在一起,白色的牛奶味和黑色的咖啡味,孙小猫和雅玛达一人一根吃得乐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