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刘达,王坤三个各带着一什的人下山去了,同时他们还带走了10万两白银。
“李风,我们先干什么?怎样才可以最快的赚钱?”刘达问道,三个人虽然都是我的分身,但是也继承了一些以前身体的主人的记忆,所以不是都一样的性格,会有一些以前的记忆影响。
我认为我们先开火柴厂,火柴需求量大,而且还可以组织一些人,等到台湾去发展的时候可以搬去,那些做工的人到时必定愿意去,这样就可以多带点人了。而且其他方面,比如造玻璃,这些东西影响大,容易引人注意,在这里造不安全。
李风最先上马的工厂是火柴厂——这个火柴厂就在李家堡不远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和李家堡有个照应。因为全是手工制作,所以工厂的性质有点儿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十来间土房,一百来号从李家堡中的佃户招收来的员工,这种规模,李风他们怎么看怎么觉得没有一点儿工厂的景象,反而象是后世中那些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黑心作坊。
火柴的制作工艺不怎么样,一盒中有二十根火柴,李风在包装上下了点工夫,火柴盒的正面印着一幅美女浣纱版印图,背后印的是一首浣溪纱词,也算附庸风雅了一把,每盒火柴的定价也贵的吓人,要四个铜板。
李风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先走高端市场,以后工人的技术成熟了,规模大了再平民化,目前的这个厂在李风他们的眼中根本就算不上是厂子,纯粹一小作坊而已。
但在其他人的眼中,一百来人的工坊已经是一个很大的作坊了,要知道现在的工坊一般都是家庭的,没有什么人。那些被招进去的人,一个月六百文铜钱的试用期工资,让那些李家堡的没有进厂的人眼红不已,这几日里每家每户谈的都是这事。
这个所谓的火柴厂的工作方式是现代式的分化工序的生产方式,每个人只负责其中一道工序,虽然不能象后世的流水线作业,但众人上手却是很快的,生产出来的火柴一部分放在军营中,一部分放到了城中李元家族中开的那些商栈中,李峰还在佃户中找了几口才较好的人做推销员,亲自教了这几三天的推销课程后,便把他们打发到附近几个城市去了。
现在赚钱的事情办完了,下一个就是武器了,赚钱就是为了装备自己的军队,所以刘达他在火柴厂上了正轨之后就去那些明朝的那些卫所里去挖一些工匠,然后刘达就找了一个秘密的地方指导着让这些人制造出几台用于生产火枪地水力机床。
刘达大部分时间都与那些工匠在一起,在刘达的带领下,那些工匠花了四天的时间制造出了一台水力钻床,这钻床的结构不是很复杂,但也足够让那些工匠们叹为观止,因为比起人力来,实在是太快了,一天十二个时辰可以钻出八根枪管来,而人力的话,一个人一个月也只钻出一根枪管。
在刘达的眼中,这钻床的精度是很低的,但在那些工匠的眼中,这钻出来的枪管却是很完美的,众工匠对于刘达如此巧夺天工的技术,一个个佩服的五体投地,看刘达的眼神也格外的尊敬,只差把再世鲁班的名头安到刘达的身上。
刘达这个身体在前世的时候,在枪械的训练上没有少花时间,对各种枪械的性能非常的了解,也知道一些普通枪械的制造方法,没想到在这一世有了用武之地。
这些工匠有了制造水力钻床的经验之后,对于其它的机床上手也比较快了,刘达把图纸留给他们,让他们自行研究,又安排了自己的十个卫兵看管这些工匠,不让他们轻易离去,免得技术外流了。
因为刘达给的待遇高,那些工匠对于刘达的这个举措到也没有反对。当然反对也没有用的。
第十四天的时候,第一支刘达所要求的后膛枪制造出来,刘达兴匆匆的拿着这支枪来到靶场试枪,这种枪采用的是纸壳的子弹,虽然比历史上提前了两百来年的时间,但以明朝这时候远远领先世界的制造水平,加上刘达带来的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枪还是顺利的制造出来了。
当第一颗子弹飞出枪膛后,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那一枪正中一百步外的靶心,如此准的枪法,由不得那些人不大吃一惊,古人有百步穿杨的神箭手,现在刘达这么准的枪法,在众人的眼中该称之为神射手了。
这支枪的准确性还是不错的,可惜威力太小了,一百步外的半寸厚木板竟然没有打透,与普通弓箭射程差不多,可能是火药的问题,另外还是有一点就是这枪太重了点,枪管比后世的枪管来说,厚的有些离谱,看来没有好的钢材是不行的,这种枪根本就无法装上刺刀进行近身的肉搏。
刘达暗中的寻思了一阵,可惜这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只能到台湾岛上去改变了,在这里不适合去炼钢的,只能等下次再说。
刘达让工匠先期制造一千支这种枪,以及十万发子弹,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需要八九万两的银子,还好这段时间火柴厂赚到了不少的银子,除去在这批枪弹上花掉这么多钱,家底还有三十万两银子。
二十来天地时间。那些工匠们也为刘达制造了一千来支枪以及二十万来发纸壳子弹。还有四百颗手雷。刘达把这些武器发到了山里地手下手中。赵全在接到火枪后就赶紧的训练,因为训练之后就会让这些人去实战一下然后会去台湾了,现在已经是四月中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