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63100000007

第7章

今日从武汉补注册回来,还得赶着下午课程。结果去了学校才知道,原本只须找人代注册也可,可怜我昨晚还匆忙赶路,还花了银子在学校住宿,早知,哎~~~回来补上两回,最近好像笔头顺了些,我会争取每日更新,免得万一思路断了麻烦,希望各位喜欢此书的朋友持续关注支持,谢谢!

墩下道左的方向,李定正引颈眺望着来路。他显得很兴奋,又似乎杂有某种不安。

说起这李定,乃是扬州人氏,表字资深,少年时曾受学于王安石门下,登进士及第后,被选为定远尉,后迁秀州军事判官。王安石变法后,将他引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倚为得力僚属。他由于生得面白须黑,体颐躯伟,再加上办事干练,故而很有一点大丈夫的气度和风采。此刻,见着王安石向这边走来,老远地便正冠整衣,恭恭敬敬地迎了上去,行礼道:“老师别来无恙!”

“好,好,”王安石眯眼打量着得意弟子,笑吟吟地说道,“蒋山青,秦淮碧,天长地久,人也该健身寿年的。”

“老师能如此,真是弟子的福分了。”眼观王安石虽然鬓发见白,比在朝时又黑瘦了许多,但精神却很矍铄,特别是那一

双眸子,依然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李定很是高兴。

得在家园遇见故人,而且又是亲近的弟子,王安石自然亦感到愉快了。他因之上前一步,抓住李定的胳膊,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随老夫往寒舍一坐,也好叙个畅快!”

“弟子今日来,就是专来叨扰老师的。”李定含笑应承道。

“好!”王安石大喜了。他一把执着李定的手,向着半山方向迈了开去。

“老爷!老爷!”

可是牵卒却急了,在后边一迭声地叫了起来。

“哦——是了。”王安石闻声,停了下来。他回头看看牵卒已拾缀好的车子,又打量了一下已牵着乘马站在道旁等候的李定的随从,用商量的口气对李定说道:“资深,你就和老夫一块乘坐此车,如何?”

“弟子敢不从命!”李定颇为好奇地打量了一下这走驴牵拉的江州车儿,笑着点了点头。他转过头去吩咐了随从几句,自己则随在王安石身后,一撩袍衫,跃上了车子。也许第一次乘坐这种车子,觉得有趣,他不禁“嗬嗬”地笑出声来。

“你目下——”看着李定这副情态,王安石觉着饶有趣味,只是他这回却没有笑,而是端坐在弟子对面,将眼专注地看着对方,试探般地问道。

“哦,弟子自熙宁年间出知外州后不久,即被召回朝中,得拜宝文阁待制,同知谏院,前不久又领了御史中丞一职。”李定近年来连迁美职,可谓官运亨通,故此心中很是得意。不过,在王安石面前,他却不敢过分流露,因此说了上一番话后,又很谦恭地补上一句——

“自然,这还是当年师尊栽培之恩啊!”

“是么,你扯远了”。王安石瞥了他一眼,手拈着胡须,客套了一句。不过,话虽这样说,但听着对方的恭维,心里却还是很受用的——不是吗?想当年擢拔这李定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及监察御史里行时,担了多大干系!须知那知制诰宋敏求、苏颂、李大临等人为着迎合司马光,竟以李定“不守母丧,是大不孝”为口实,皆封还制书,拒不草诏,弄得满朝哗然。结果还是自家力持前议,甚至不惜冒谏官之讽,奏请官家同时罢黜宋、苏、李三人官职,以成就其事。要不是当时能擢拔上来,他现在还不知在哪转悠哩!

不过,王安石觉得现在不是讲这些的时候,故此扶着膝盖,换了一个话题,问道:

“你新从汴都来,可有什么消息告知老夫?”

“这个——”李定被问,顿了一下,“不知老师要闻听哪一类的?”

“啊啊,”王安石被他这一反问,反倒没了辞句,片刻,方转了转眸子,问道:“吴相公秉政如何?”

“他?”李定一听,撇了撇嘴巴。

“他怎么了?”王安石睹颜观色,知道对方甚不以为然了,便连忙追问了一句。他所说的吴相公名叫吴充,字冲卿,与他同岁。因为是同榜进士,又是儿女亲家,所以在朝时一直不曾怠慢过,不仅在越两制旧人三十余名中超用其为三司使、枢密副使,还曾在官家面前力荐为宰执,至于这中间还有的意思自然是再明白不过的了。只是这位红鼻子亲家不仅不识好歹,反而要捣他的鬼。上一次他复相回汴京时,就听章惇等人讲起吴充不惟不能谨守新法,甚于还奏请官家召回司马光那班因反对新法而被黜斥的人。现在李定这样说,莫非又有什么新名堂不成?

“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终不能与我辈同心罢了。”看着王安石似乎有点担心,李定连忙解释道,“不过,不是章惇、蔡确等人秉政得力,这新法也为之动摇了的。”

“是么。”王安石审视着他,似有所悟地应了声。其实,他自己也很清楚,这是早在预料中的事情,故此只能是又在心里感叹一番作罢。

“其实,官家还曾当面对弟子讲起过,想要老师您再次回朝的。”看着王安石低首沉思起来,李定又说道。

“什么?”闻听这话,王安石蓦地一怔。那一瞬间,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但抬头间见李定正注意地看着自己,便又摇了摇头,用一种不容置辨的口吻说道:“资深,你这话是说给老夫听的了——只是不讲老夫无有此念,就是官家,亦断无此意的。”

“弟子适才说的都是实话。”李定似乎有些发急。他将伸在车架外的腿缩回来,换了个更靠近的姿势,说道:“官家不惟问到弟子,还曾过吴相公,可他却一股劲说老师向来倔犟,既坚请出朝,便决无复出之意。”说到这里,他注意地观察了一下王安石的神色,又补上一句——

“要说官家不能再次起复老师,这吴相公是有咎难辞的。”

“是么?”王安石似信非信地看着他,但在转过一阵眸子之后,又沉默了。面对李定这一番话,他能说什么呢?这年月,人心叵测,就是昔日亲近弟子又如何?所说的话又能全信?不讲李定,就只讲那吕惠卿,当年不是被自己倚为股肱的第一等助手么?可为了一己之私,竟然抛却多少恩义,反目相向,生生叫人气个半死!

王安石思绪起伏,难以平抑了。因为李定上一番话,他更是想起了一则往事。那还是熙宁八年的时候,他再度秉政,因为推行新法诸事不顺,再加上天现慧星

,爱子病笃,若许征象都似是表明有一场更大的天灾人祸会降临,他因之很是灰心冷意,再难安于相位,接连上章求去。看到他

样做,门下诸人很是不安了。他们担心新法,更担心自己的前程,其中有那练亨甫和邓绾两人便私下计议开来。练亨甫对邓绾说:“相公求去,原在不自安,你我何不向官家言明,以殊礼待丞相,则庶几可留其在位。”“何谓殊礼?”邓绾乍闻此语,似还不太明白。“这都不晓?”练亨甫不以为然地扫了邓绾一眼,“所谓殊礼,乃是以丞相子王雱位枢密使,诸弟皆为两制,婿姪均充馆职,京师赐地宅田邸。”邓绾一听,觉得有理,便一一奏上。听到他们这样说,官家先是吃了一惊,继之大为不悦了,心想这不是结帮阿党么?故虽碍于他王安石的面皮,没有发作,但由于心中毕竟不快,便终于有一日,在他再次面奏求去时,瓮声瓮气地说道:“卿家但莫言去,还是勉为朕留好了。朕自当一如卿家所欲,只暂未觅得一稳便第宅耳。”听得这话,他大为骇异了,答曰:“臣有何欲?何为赐第?”官家冷笑一声,再不回答,直到第二天他坚询其详时,方命内侍递过邓绾的奏章。

是了!回忆着这段往事,王安石手心、脑门乃至脊背间都沁出了一层细汗。他记得自己看了邓绾的奏章后,很是恼火,故此力乞罢黜二人。只是尽管如此,官家也准允了落邓绾御史中丞之职,夺练亨甫秘书省校书之差,却一直不能忘怀此事,甚至不相信这确是邓、练二人谀媚以自安,使得他最后不得不以谢病不朝的方式坚请归老,表明自己那确是真心致仕、别无它意的心迹。

……

“老师!”

看着他久久无语,不知在想些什么,李定讪讪然了。他知道老师是精明透顶之人,在其面前轻易耍不得小聪明的。

“哦。”王安石被这一唤,回过神来,并展眼看了李定一下。说实在的,联想往事,他总有一种感觉,即李定这次来,断不会只为了来看看自己。自然,这李定与邓、练二人毕单竟有所不同,只是,不是别有目的,又为什么说那一番话呢?单只为讨自己喜欢?不过,真要有什么事的话,则他现已身居御史中丞的要职,以这样的身份来求助于自己这种在野之人,不也太滑稽了么?

江州车子仍在慢慢地往回走着。这时,天已近正午了。这阵子虽值入秋之际,但当顶的太阳仍相当厉害。看着一片浮云飘过,那日光直射下来,将车子和车上的人都笼照在它的炙烤之下。李定觉得很是燥热,又瞧见王安石脸上也渗出了细细的一层汗珠,便令傍车步行的随从取过自家笠帽,要奉与王安石戴上。

“哦,不用费心,老夫备有这个。”王安石指了指车上横樑中间钻就的圆形伞柄洞孔,并动手把伞支撑开来。

“嗬?哈哈哈哈”

抬头看看伞,又转眼看看王安石,李定觉得顶有趣的,不禁笑了起来。而且当他看到这伞不是太大,使得日光间或因江州车子的颠箥洒射在王安石身上时,便也动手弄起那伞来。

“资深,你何须如此。”看着李定要移伞相就自己,王安石忙止住了他。“些许日光就值如此?”他意味深长地说道,”若使老夫后世为牛,还要着与他人耕田,又焉能避光就伞乎?”

“哦?哈哈哈哈”李定闻言,先是一愣,继之随王安石大笑起来。因为他想起了早先的反新法者对王安石的诅咒:此老如此执拗,合当死后变牛。

笑过一阵,王安石理了理须髯,看定对方,一字一句地说道:

“资深,你一定有什么事情要告诉老夫吧。”

“老师好眼力。”李定闻言,忙陪笑道,“弟子此次来,为的是要往湖州去勘讯那苏轼欺君谤上罪迹。只因事关重大,特来老师这里……”

“苏轼欺君谤上?”

骤闻此语,王安石吃了一惊。恰值此时车轮硌着一个石块,一个趔趄差点将他闪了下来。

李定眼快,赶紧扶了他一把,只是口中却还是非常肯定地回答道:“一点不假!”

“那——罪由何出呢?”王安石抓住车樑,非常怀疑地看着他。

“他么?”李定迎着师尊探根究底的目光,成竹在胸地说道:“可弹之罪有四:一是傲悖之语,日闻中外;二是言伪而辩,行伪而坚;三是尤怨官家欲修明政事却又不能用其议;四是怙终不悔。其罪既已昭著,故此当律难宥。”他还怕王安石不相信,又拿出随身带着的由监察御史里行舒亶拟就的罪状,呈递了过去

王安石满腹狐疑地接过了李定递过的案状。

李定有所期待地注望着。

王安石低头翻阅着,只是不看还罢,看后却大为骇异了——那舒亶,还果真有点刀笔工夫。其所开列的罪名,确乎条条都可找到证据。比方官家发钱以业民,苏轼就说“赢得儿童好语音,一年强半在城中;”官家明法以课试群吏,他就说“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无求”;官家要兴修水利,他就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官家平盐禁,他就说“若是闻韶解意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如此等等,不一无足。

“老师以为——”看着王安石持状沉吟不语,李定试探着。

怎样说呢?王安石将案状还与他,很费踌躇了——说内心话,他虽很欣赏苏轼的豪迈倜傥、才华横溢,但也常常恼火他的固执已见,对新法多有指斥,只是,就凭这些而赞成定他的罪么?不错,舒亶拟就的案状固然事出有据,但认真说来,又何尝没有罗织之嫌?特别是那用心也委实太狠毒了点!如若胸臆间小有不平而借吟诵来排遣一下,便要陷身囹圄,甚至难逃斧钺,那后世还有诗词歌赋吗?

“老师既然不答,看来就是赞成舒亶的意思了喽。”李定久侍无应,性急起来。

“唔?!”王安石闻言,有所惊诧地看了他一眼,继之摇了摇头。

李定有些不自在起来,好在他偷眼打量王安石的神情后,发现对方似是并不太在意自己的表现。

“章惇之意如何?”

王安石手把车樑,突地问了一句。他知道章惇现正官居参知政事。朝廷至今能维持新法,很大程度是靠了他的勉力支撑。

“他么?”李定不提还罢,一提反倒沮丧了。

原来,舒亶状拟苏轼之罪时,还查得这位大诗人曾写有一首题为《王复秀才所居双桧》的绝句,其云:“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由处,世间唯有蛰龙知。”便借参知政事王珪之口对官家说:“陛下飞龙在天,而苏轼却求之地下蛰龙,此即是不臣之心。”可是偏偏章惇却坚不赞成作如是解,还质问王珪是不是想弄得苏轼家破人亡。王珪辨解说:“这是舒亶的主意。”章惇马上反驳道:“那舒亶的口水呢,莫非你也肯吃?”结果弄得官家也动摇起来,说道:“诗人之论,安可如此评点?彼自吟诗,何预朕事?”还说:“龙者,非独人君,人臣亦可言龙也,如荀氏八龙,孔明卧龙,岂独人君耶?”

是了!听着李定唠唠叨叨的这一番叙说,王安石已全明白了——王珪是个专看官家脸色行事的人。他上朝是为了“取圣旨”,官家有所喻示便说“领圣旨”,退朝后对僚属便说己“得圣旨”,时人因之讥其为“三旨相公。”由他来作舒亶的倚仗,向官家奏办此事,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老师,你看——”李定犹不甘心。他知道王安石现虽退居林下,说句话对官家还是很起作用的。

“回家去细说吧。”

王安石望了望已在前边不远的白塘,应了一声。他已清楚了李定的来意,随之也就洞悉了这位弟子之所以热心此案的动机,即一是因为苏轼讥议新法,二是为了苏轼曾弹劾他不侍后母,无德为官,现正好报昔日之仇。只是,仅为了这样就把苏轼投诸牢狱,甚至要置其于死地,这也太过分了点吧!而且拿苏轼做靶子,确也小题大作了些。比较那些专以诋毁新法败坏国是为乐事的人如冯京、郑侠等辈,他苏轼又算得了什么?这事若与自家一沾上干系,别人知道便罢,不知道还当自己嫉贤妒能,参与造作冤狱哩!

看着王安石似是不大理会自己的来意,李定很有些怏怏了。尽管出于对师尊的礼貌,面皮上还在微笑着,但肚皮中的不快之气还是透过眼神或多或少地溢露了出来。

面对前面的道路、田舍,王安石的眼睛似乎“瓷”在了眶中。尽管李定再未与他交言,但他已将一切将看在了眼中。他感到不悦,也感到为难——赞成李定的意见吧,则这弟子和舒亶一伙定会更加放开手去办案,那苏轼只怕真要大难临头了;不赞成吧,偏这李定和自己一样,禀性极为执拗,认定的事,轻易难得说动,更何况苏轼又确是讥刺了新法呢?

太阳还在火辣辣地照射着,蝉虫又在身边鸣叫起来,只是车上的人尽管听得见彼此的吸吸,却觉得一时间再无有什么话好说的了。

同类推荐
  • 我也侃侃苏东坡

    我也侃侃苏东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传记作品《我也侃侃苏东坡》,带给你不一样的东坡感受……
  • 爆笑看三国

    爆笑看三国

    想写个封神系列,先从三国开始吧!开篇导言有点空,有点大,没有啥故事性,只是个介绍而已,大家不要在意,往后看就好了。本人从小喜欢评书,写出来的小说自然也就带了不少评书的味道,大家可以当评书看,也可以当小说看。大话看三国主要讲的是女王娘娘和盘古大神为了给自己争取回中土救援的时间和费用,用神力把他们制造的泥人董书博弄回到了汉末三国,董书博为了完成两个大神的任务,在剩余神仙和凡间豪杰的帮助下,与西方诸神和他们在人间的信奉者斗智斗勇,并占据州郡传播道教的光辉事迹,为女娲娘娘和盘古大仙的回归争取到了时间和供奉的故事。
  • 紫笼纱

    紫笼纱

    也许就在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你永远不知道,你跟他们有什么差别,可是一旦知道了,你便想成为他们
  • 奴才媚相: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傀儡

    奴才媚相: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傀儡

    本书介绍了贝当、佛朗哥、吉斯林、皮埃尔·赖伐尔、汪精卫、陈公博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傀儡人物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外敌入侵自愿签订屈辱条约、模仿希特勒建立独裁统治、罪有应得丧命防空洞中等。
  • 我在北宋

    我在北宋

    杨光拥有可以来回于现代和北宋的紫檀木平安扣,将现代的高科技传送到北宋,将北宋的青瓷古书字画搬回现代。在北宋建立自己的地盘,发展自己的事业带领北宋人民走向富强,避免刀兵之祸.......
热门推荐
  • 权倾天下:阎王欲女妃

    权倾天下:阎王欲女妃

    “女人,你摸了本王就想走了?”某男赤裸裸坐在温泉中,眯起一双黑沉凤眼看着手忙脚乱爬上岸的女人。某女身子一僵,心里不断吐槽。一个大男人如此小气,不可为!不可为!“那…那你还想怎…怎么样?”某女眼神乱扫,抖着声音道。“当然是,陪本王共泡鸳鸯浴了”说罢,手一挥某女又重新掉入池中……她,是人人厌恶的无能丑陋哑女。他,是人人害怕的冷血暴戾阎王。当他找到她后,抛却万千佳丽非她不娶。当她遇到他后,只叹人生苦短相见太迟。且看他们如何演义一场山不来就我,我就山。
  • 唯他不爱

    唯他不爱

    海归的她,本来是想摆脱以前的一切,却还是被心爱的人当成了姐姐的替代品。原本和心爱的人好好的生活,却被失踪的姐姐的意外回归打乱了生活的节奏,一系列的爱恨纠葛从此产生,不知现在回头还来不来得及看到,他,还在你的身后………………
  • 异火闯无限

    异火闯无限

    化身异火,成就无限。一次意外,出现在《斗破》破世界,吞噬骨灵冷火,抢走药老纳戒。穿越虚空,降临《神雕》世界,才知道世界是如此之大。万千世界,唯我异火纵横!
  • 孟子注疏

    孟子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就是鹿目达也

    我就是鹿目达也

    如书名←_←主角是鹿目达也,很久以前就想写了←_←更新不稳定,但不会tj←_←最多烂尾重生只是便于设性格,并没有什么用就是这样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执掌荒莽

    执掌荒莽

    一柄选王之剑,一段穿越者成就无上王者的传奇旅途!
  • 重生之女配励志记

    重生之女配励志记

    这是一个渣女配重生的故事,男主女主你们好,请让我过过,给你们腾地方。那个男主,你拽着我的衣服干什么?我不爱你了,我说的是真的,什么!?这绝对不是欲擒故纵!艾玛!男主你别跟着了!我家男神在那边等我呢!小心他分分钟秒杀你!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菟丝子般的女配自己励志成长,结果获得了爱情的故事。自立自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 遍身伤害之时请不忘微笑

    遍身伤害之时请不忘微笑

    我,林骏业,只是普通的高中生,有被戴“绿帽子”的次数一共有两次,从此再也不相信恋爱了的我,身边出现一系列的惨状。可爱的重度兄控妹妹林婉心——“不行不行不行!小葵姐你已经跟哥哥分手了吧!所以哥哥是我的!”不知道想什么的“前女友”梨子葵——“我们完全没有分手好吗!那是误会!”还有身材娇小又威胁我的“现女友”蓝欣悦——“呵呵呵呵呵……我可不能假装没听到,现在我可是跟骏业热恋着。”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青春什么的完全是笨蛋好吗,恋爱什么的我也不再感兴趣了!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子!我该怎么办!
  • 异世心魔录

    异世心魔录

    马修一个患有严重精神人格分裂症的人,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每天只想着死,整个人很悲观。但是他喜欢血腥喜欢杀戮,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会觉得自己好过些,他从事着一名国际雇佣兵的职业,没有信仰,没有感情只懂得杀戮,眼中只有利益。一次执行任务的途中,马修不辛身亡,他原本以为自己死了,但仿佛做了一场梦,当他睁开眼他却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一个他浑然未知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没有科技,但却拥有一些令科技都无法匹敌的东西,那就是心魔力。马修对异界充满了好奇于是展开了他的心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