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二章小学篇(11)
在小学的成绩,一直排名在十几名左右,有一次得过第三名,我当时觉得怎么考的,好神奇。如果你要问什么水平,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七八十个人,到六年级的时候句是要要零个人。因为是报警电话,所以六年级时候的班级人数记得最清楚。由此也可见,中国人口之多,就一个班就一百来号人,小学的教室也不是特别大的那种。有时候回想起来,觉得当时都怎么坐下去的。
有一段时间,当时是课程改革,要讲原来小学的五年制改为六年制,上五年级的小盆友们可以自己选择是上六年级还是升初中,当时读三年级,木有选择权,升四年级,也意味着上三年级的课程的。当时,成绩特别的不好,尽管都是学过的内容,每次感觉回答得很好,成绩也都不是很理想,经常奋斗在八十几的范围。但是都是学过的内容,大家都特别牛叉,都是九十几的,双百也是很多见的。所以想对而言,对手越来越强,自己越来越弱,结果就是自己弱爆了。在那短时期,自己是超级超级努力,但是结果是超级超级让人心灰意冷。当时的课改简直害惨了我,我大学的同学都比我小,都只上过五年纪。有的甚至小两岁,因为是六岁上的学。我去找工作人家问我这个年纪都是硕士毕业了,你怎么才本科毕业啊。我自己算了算,七岁读书,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二十三啊,我还复读了一年。那岂不是硕士就一年。后来想了好久才想明白,是小学的课改耽误了我一年,我复读了一年,结果就是两年的硕士毕业。命苦的孩子伤不起。
还有一次语文得了了八十五分(满分一百分),因为当时是老师在讲台上念名字和分数,念到的筒子自己上去拿,都念的九十多的,老师念到我,一下就变八十几的了。当时的语文老师特别喜欢我,因为我的作文写的好(语文老师是兼任写作老师的),念到我分数的时候,还把我卷子翻了一下。我当时特别不好意思,觉得辜负了他的期待。结果一看,很无语,写作扣了十五分,这个我表示无能为力了,但是当时是狠狠地愧疚了一下。
自己的数学一直是比较有天赋的那种,当然是按照现在的分类是那种代数比较好,几何就有点小白的那种。语文是没啥天赋,但是在五六年纪的时候遇到了好老师,就是之前那位特别喜爱我的语文老师,所以在那个时期语文是突飞猛进。对于分段,一直是很头等的问题。考试除了首段总,然后分,尾段再总的小白文章几乎不怎么会分段。但是这种小白的文章是不会考分段的,所以我一般都是在云里雾里中把段落分完。可是,几乎每次考试都有分段题,归纳段落大意,都是死去活来。直到初二下才拜托可恶的分段题,无比庆幸。每每看到别人快速,准确地分完段,我觉得都是牛气哄哄的,而且牛气哄哄的是绝大多数人。我都是不意思表明我是少部分人的行列,所以每次老师问大家分好段了,我就答分好了。但是我在心里默念,老师你千万别点我起来回答怎么分段。如果运气实在不怎么好,也只能左看看右凑凑。
同学,江湖救急。自然课也没啥天赋,七十多,六十多,运气好的就是小学自然科学不算在总成绩里,免过一劫,哈。
说到成绩,就不得不说家长会了。那时候的家长会还不是很密集,基本几年才一次。我爸参加的家长会的次数一个手都能数的出来。反正在我的印象里是几乎没有的。反倒是我弟的家长会,我爸去过好几次。是因为P小学实行多媒体教学,每个年级搞了一个多媒体班,第一次开家长会就是通知家长们要成立这个班,全多媒体教学,学生的人数会少很多,控制在五十个一下,位置是把P小学的小卖部和P小学花园的旧址上新建的大楼,教室全新,设备全新,当然学费也是全新的。我弟弟就是换去了这中班上的小学,每学期都有家长会,让家长们觉得物超所值。
成绩是会排成绩单的,我小时候就很乖,每次都拿回家。后来看我姐不拿,对家里说没有排了名次的那种成绩单,我也要和我姐言行一致,就没有拿过了,只会有那种每年老师发的写的一年表现的评语再加主要自己考的成绩成绩单。成绩也就那个样,无所谓怕骂或者什么的。再说,我妈对我们成绩考得不好,也不会体罚大骂什么的,就是板着脸,不做声,不搭理你。我觉得这比体罚更严重,那时候我就情愿我妈体罚我,也比那样强。自此,我就努力努力更努力。其实,我觉得这就是我妈高明的地方。体罚,就过了,不会放在心上,但那就仅仅是身体的惩罚,甚至还会有逆反心理;沉默,让人有种负罪感,心理就觉得不好意思,下回要赶紧努力了。
自己在小学是很积极向上的那种,总是喜欢很积极地举手发言,因此很受老师喜爱,整个小学都是如此。我在小学担任过很多班干部的职位,但是没有当过班长,但是都是带的二杠。当过小组长,那时候,职位是一杠的职位,带的是二杠的小标志,好像是附带了一个二杠职位的头衔的,但是是那种不需要做事的那种,所以主要本职工作还是小组长,收发一下课本之类的职务。当过数学课代表,我小学的数学是很好的,我在那是也是最喜欢数学的,是在六年级的时候担任的,帮老师把收的作业本放到办公室去,把老师改好的作业本再领回来,发给同学,记得是没有担任多长时间的。当过宣传委员,就是负责出黑板报的那种,当然不是我一个人出,我也就负责黑板报的大字部分,画画是我那位王姓的好友的专长,排版什么的都是翻阅那种专门黑板报的排版书籍。我最喜欢的事情,是做黑板报的装饰,是用五颜六色的粉笔磨成粉,放在纸上,把纸围成一个圆柱型,对着黑板吹,黑板上就会有很好看的圆点,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黑板报的完成是需要很多人的智慧的,我当宣传委员好像就当了一个学期,在以后的日子,为了回馈那些曾经帮助我的小盆友们,我的黑板报事业一直干到了小学毕业。当过文娱委员,是那种在上课打铃后,发歌唱,老师进来后就结束的工作,可以发各种歌的,发过很多流行歌曲,有的大家还不是很会的,但总是有会的,多哼几次,大家也会会了的那种。我职业的高峰期,是在五六年级的时候,因为在那个阶段,我最讨厌的语文课,有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我最爱的数学课,有我比较认同的老师。上过小学的都知道,语文和数学一般占据了小学课业的大部分时间,所以在那段时间的大部分,都是我顺风顺水的时间了。我在那段时间还负责了我们班的早自习,早自习的负责是分两轮的每轮三个人,我是和一位姓候的和姓严的搭在一组的,值得一说的是,姓严的那位同学是我们班首屈一指的人物,总是在第一名的宝座上;姓候的那位同学,我们曾经一起编过舞蹈,舞蹈的背景歌曲是《泼水歌》,“昨天我打从你门前过,你正提着水桶往外泼,泼在我的皮鞋上,路上的行人笑得咯咯咯,你什么话也没有对我说,你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Lulalalulalalulalulalai/lulalulalulalulalulalai/lulalalulalalulalulalai/lulalulalulalai/昨天我打从你门前过,你正提着水桶往外泼,泼在我的皮鞋上,路上的行人笑得咯咯咯,你什么话也没有对我说,你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对不起对不起向你敬个礼,请你不要对我那样的生气,没关系没关系向你敬个礼,我会对你笑嘻嘻。”。我们是负责语文早自习的,有时候还会安排早读。负责早自习的时候,就都是我们的天下了,那段时间都是很high的。
小学的过的奖也是很多的,几乎每年都是“三好学生”,但是都没有过市里的那种。我们校舞蹈队里有一位姓刘的同学,成绩很好,是得过市里面的“三好学生”的,我和她同班过,后来上的实验中学,后来是去我们高一级的市区上的那里的最好的高中;那位姓严的也是得过的。当时,还不怎么知道荣誉的重要性,也可能是得得多了,就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没有拿会家过,更是没有贴在家里的墙上,形成一幅很壮观的荣誉画面的,现在是很惋惜的。在那时候看来,拿到的荣誉证明,还没有老师奖励的小本本重要,那时发了很多小本本,就是写作业的,写字本的那种,还不能称得上市面上卖的软抄。每次荣誉称号的奖励,是发五个小本本的,每个本本上会有一个奖字的小章子。得到这样的小本本是还有一种方法的,当时我们老师为了鼓励我们把作业做好,会在作业做得好的小盆友的本子里夹送一个奖字的小字条,积累了五个这样的小字条,是可以去找老师换一个有奖字的小本本的。我记得,小学毕业的时候,我还有三个奖字小字条,是来不及再积累两个,换取小本本了。总而言之,我积累了很厚的一扎,我们家从来没有买过小本本,我姐姐和小弟弟都用过的,用这种带奖字的小本本在那时候是很光荣的。到现在,我家里还有不少,初中是不用这种本子了的,因为那种本本上有P小学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