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压城,整个南州城里都透出了一股说不出的燥热。大街上的商贩们一个个没精打采的似乎也失去了往日活力。就连衙门口站的那两个衙役,都没有了往日的威严,低着头拄着杀威棒,打着瞌睡。
离南州城百里外的青明山上,有一座小寺庙叫做青明寺。寺中只有一个老和尚主持着。因此这里的香火也不是很好,平日,老和尚也很少出庙门,只是偶有上山砍柴的樵夫看到老和尚可怜,在上山之前会在城中买一些青菜米面给老和尚送过去。
此时寺中的大殿中坐着四个人,老和尚坐在蒲团之上,另外三个人一男一女一个小孩坐在老和尚的对面!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只有林中的鸟在清鸣。
“大师,无论如何你都要救救我的孩子呀!”最终还是那个中年妇人撑不住气。
“大师,我夫妇二人中年得子,本想享受这天伦之乐,可谁知这狗娃他体质羸弱。请了不知道多少的大夫,都是叹气摇头,说这孩子没有几年的活头了!”中年男子哽咽的说道。
二人说完之后,老和尚仍是端坐在蒲团上,一动不动。
此时,一直闭着眼的孩子,缓缓的睁开了双眼。单薄的身体巍巍颤动着,用他那双明亮的双眼看了老和尚一眼,说道:“爹娘,咱不要求人,孩儿好着呢!咱回家吧!我想大黄了!他此时肯定又去欺负别人家的狗儿去了!”
夫妇二人,看了一眼一动不动的老和尚,说道:“大师,讨饶了。”
“好孩儿,爹娘这就带你回家!”夫妇二人说完,双眼噙着泪,抱起孩童向殿外走去!
“莫说和尚狠心,这孩子真是没有几年活头了!即便是放到我这里也是无济于事,不过和尚我倒是可以让他多活几年,不过这天下之事又有谁能说的清楚,可能这孩子在这几年之中有些机遇,可以使他的身体痊愈。也可能要与你夫妇二人天人永隔,你二人可要想清楚呀!”此时老和尚缓缓睁开眼凝望着孩童说道。
当听完老和尚说的话,夫妇二人抱着孩子‘噗通’跪下了。不住的磕头,说道:“谢大师,不论这孩子将来如何,只要还有一线生机,我夫妇二人即便是上刀山,下火海都是心甘情愿啊。”
“唉,施主严重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老衲我尽力为之吧!可是有一点,即如我佛门,便要清静无为,四大皆空,我知道这会让你们有那相思之苦,所以和尚我也就让这孩子随我修行,待到大病痊愈便让他还俗去吧!”
“谢大师成全。我夫妇二人感激不尽。这孩子大名叫刘一文,一文快过来拜见师傅。”
“即入我门,这孩子的俗号也就了去,老衲法号‘净风’看着孩子体质羸弱又聪明伶俐,老衲便赐他法号‘松伶’。”
孩童从父亲的怀中爬出来,缓缓的跪在地上说:“谢师傅赐名”
……
净风带着松伶站在寺庙门口,松伶看着父母离去的背影,死死的咬着嘴唇不让眼泪掉下来,净风看在眼里,心中却是暗赞。
“汪汪汪……”就在二人正要转身回去的时候传来一阵狗吠声。
“大黄”松伶大喜,转身看去。只见一似小驴子的大黄狗跑了过来。高兴地在松伶身边绕着圈圈。
“师傅,可以留下大黄吗?”松伶抬起头,渴望的看着老和尚。
和尚缓缓点头,也没有说什么,便独自转身回去,留下了松伶一人同大黄玩耍。
次日,青明山上。
“大黄,慢点,慢点。我都跟不上了!”松伶气喘吁吁的喊道。
大黄扭头看看自己的小主人,吠了一声,又跑回了松伶身边!在松伶身边转了几圈,卧在了他的身边。松伶坐了下来,摸着大黄的头。对大黄说到“大黄,你说我还能活多久呀?我想爹和娘了,我想娘给我烙的葱花饼,我想爹给我做的小玩意了!我想他们!呜呜……”松伶说着就哭了起来。大黄抬起头看着哭泣的小主人,伸出舌头舔了舔松伶小脸蛋上挂着的泪珠,旺旺的叫了两声,也爬在了松伶身旁呜呜的叫起来!
“师傅,我回来了”直到傍晚松伶才回到寺院。
“呵呵,回来了。先去厨房吃饭去吧!吃完饭来大殿,师傅和你有话说。”净风轻声说道。
“知道了师傅。”松伶一路小跑到了厨房,看着灶台上的两个雪白的大馒头和一碟腌菜,嘻嘻一笑,扭头对着身后的大黄说:“大黄馒头咱两个吃一个,那碟腌菜嘛你肯定是不喜欢吃啦。我就替你代劳了!嘻嘻……”也不管大黄能否听懂,丢给了大黄一个馒头后,拿起了筷子便吃了起来。只是趴在地上的大黄时不时的抬起头,眼睛似乎是在瞄着那碟腌菜。
青明寺的大殿中,净风端坐在蒲团上,诵着经文。殿外的虫鸣阵阵,可是却显得着夜晚更加的安静。
“师傅,我来啦。”殿外一阵小跑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松伶推门进来坐到了净风的身边。
“松伶你可知你身子虚弱不该乱跑的。”
“嘻嘻,师傅不怕呢!我有阿黄看着,要是我跑不动了就让阿黄背上我了!”
净风有些无奈的摇摇头,这个小弟子自打昨天送到寺里,寂静的寺院却也多了一份活气。让原本独自一个人的净风在心中也少了些孤寂。而且这小子对净风很是待见,今天上午那姓李的樵夫给送了些青菜来,瞧见了在院中玩耍的松伶,便要去逗逗他。可是松伶却不理,那黄狗也是龇牙咧嘴。想到这里净风脸上却是多了丝微笑。
“松伶你可知你今年多大了。”
“五岁了,我爹说再过一年我就能和大成子一样去学堂了。”
“大成子?”净风有些奇怪的问道。
“大成子就住在我家的旁边,对我可好了。从小我爹不让我出去玩,其他的孩子玩的时候都不带着我,说我是个病蔫儿。只有大成子和我玩,别人欺负我他还帮我揍他们呢。每次打架后陈叔都要揍他的屁股,不过他爹揍完他都会给他买一窜糖葫芦。然后他就一边揉着屁股蛋一边把糖葫芦都撸下来,分给我吃。”松伶说完似乎是想到了自己是个病蔫儿和在山下城里面上学的大成子,小脑袋低了下来。
净风听松伶说完,摸了摸他的头。“松伶,从明天起你就和我一起来正殿诵经吧。”
“师傅,我不识字啊!”松伶抬起头答道。
“师傅会教你的。走,师傅先带你去书房拿经书去。”说完起身拉着松伶向大殿的后室走去。
青明寺的书房不是很大,但是藏书很多。不仅仅只有佛经,还有其他学派的一些藏书。松伶跟着师傅走进书房,闻着阵阵的墨香,很是舒服。“师傅,这里就是书房啊!好多的书呀,要是让学堂里的先生看见了估计也要出家了!”
“松伶莫要胡说。”净风从书阁上抽出两本书说道:“这两本书叫做《千字经》和《沙尼十诫》,今晚我便教你这两本。这两本《千字经》是出自儒家,而《沙尼十诫》是出自我佛门中用来告诫弟子的。等你这两本书上的字都识得后,这书房中的书你尽可观之。”净风说完带着松伶回到正殿坐下,在摇曳的烛台下教了起来,这两人一个教的认真,一个学的起兴。
松伶身体羸弱,却是聪明伶俐。二个时辰后,当净风陪着松伶读完《千字文》和《沙尼十诫》后,上面的字松伶已认得大半了。“松伶这两本书你拿回房中仔细读过,明日师傅要考你诵读。如果你过关了,那师傅便教你书写。”
“知道了师傅。”松伶说完,拿起地上的两本书便出了正殿,向房舍走去。大黄在大殿外早已等的有些烦躁,看到松伶出来也赶紧跟在屁股后面向着房舍走去!
净风看着松伶的身影,不知在想着什么。须臾,双眼微闭,诵起了经文。
……
“松伶,书房中的书你看了多少了?”
“师傅,弟子诵读有两千两百一十三册,其中佛家典藏有一千一百七十三册,儒家典藏四百六十五册。其余各是法家、墨家、兵家典藏。解其意的有两千一百八十三册。”
“哈哈……,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却是如此聪慧。三年之间竟将书房中的书都看完了!”
“师傅,我今天是不是又要到那大木桶里煮啊!”
“你体质羸弱,好在这青明山上的宝贝还不少,师傅还可用那药浴为你续命治病。不过今天也是最后的一次了。三年为期,你的病虽说没有去根,但是已无大碍了。”
“师傅,你是不是要赶我走啊!”松伶双眼含泪看着师傅。
“莫要如此,你本不是这佛门中人只是你那双亲为了救你才送来这里。如今你早些回家去,莫要让你那双亲受这相思之苦了。”
“师傅大恩,松伶今世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