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一个神奇的国家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神奇传说,秦国也不例外。中国人总喜欢寻根问祖,大都可以上溯到炎黄时期,祖先也大都是黄帝炎帝他们。
黄帝的孙子的孙女女修同志第一个在我们的舞台上露脸,她获得了幸运之神的眷顾,成为秦国开国女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当时女修同志在没有和男人结婚的条件下私自怀孕,这样的怀孕将会给她及其家人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为了摆脱尴尬,聪明的女修同志策划了一个欺骗世人的神话故事。面对嚷嚷着讨说法的众人,她站出来讲了这个神话故事,故事里面的主角便是她自己。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那天,阳光明媚,女修同志坐自家的窗台前织布时,忽然有一只燕子落在窗台上,然后就很不讲究的留下一颗燕子蛋扬长飞去。人皆有好奇之心,这对还没吃过燕子蛋的女修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在这个诱惑的驱使下,女修就很利落的将燕子蛋生吃了。吃蛋很简单,后果很严重,吃蛋之后女修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这样的精彩的故事情节对当时没看过故事会,更没看过电视节目的上古人民群众来说,无异是一个非常大的刺激。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并且传的是神乎其神近乎于神。对于关于神的事情,上古大众人民一直是持顶膜礼拜的积极态度。于是女修免灾,众人都来礼拜。不久女修在曲阜生了一个没有爹的娃,这个娃名叫大业。
大业曾帮助大禹治水,因功受帝舜赐姓为嬴,还成为了帝位的继承者。大业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和影响,他的思想后来被知名人士经加工后发扬出去,建立了儒家和法家。大禹继承帝位之后,看着自己好不容易到手的宝座,心想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想把儿子启立为接班人。要想让启成为帝位的继承人,就得先把流行的投票选举制度取笑,将之改为指定继承人制度。可是这那是说该就能该的,很多人都跳出来反对。大业他是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政府刑官兼法律上的国家权力继承者,就公开表示反对取消投票制度。不久之后大业不明不白的就死了,本来帝位唯一的候选人是大业,大业死后,大家又把选票投给了大业的儿子伯益,大禹很生气。伯益在东部(今日照)有封地,都城在尧王城,称为费国。
伯益品学兼优且有著作《山海经》传世,又治水有功深受人民拥戴,成为合法的下任继承人。当时的官僚阶级却青睐大禹的儿子启,可见这些官员都是顺着上头领导的意思办事。于是乎,大禹去世之后,伯益和启之间频繁发生摩擦,最终爆发内战,经过激烈残酷的角逐,伯益失败被杀,延续几千年尧王城毁于一旦,费国地区有很长一段时间近乎无人区。战争之后,伯益的部分子孙不远万里来到陇山地区,在陇山两侧逐渐开辟出一个横空出世的大秦帝国。伯益与夏启的战争,历史上称为“夷夏之争”,夷是伯益,夏是夏启。
伯益之后,嬴姓家系传到中衍时,子孙后代受到商王的赏识,跳级成为贵族阶级。中衍传到中潏,中潏被商政府派往西部进行西部大开发。中潏的孙子恶来在商纣王手下做事,被周武王讨伐商朝的大军顺便送上了西天,从此嬴姓家族贵族的帽子被摘掉沦为平民阶级。中潏经由六代传到造父时,伯益一系若木的后代徐国国君徐诞公然称王(事发于公元前1000年,世称徐偃王),并建起一座比周王城还要大的王城,率领三36个小国家与周穆王的政府军抗衡。穆王17年,周天子赴瑶池见西王母的时候,徐偃王率军西进,到达黄河渡口,大有挺进中原,不让周穆王回来的意思。
这时造父主动请缨驾驶自己的千里神驹送穆王回国借楚兵平叛,为包围大周建立了奇功。周穆王将赵城封给造父,后来造父这一支壮大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中潏后代的另一支后代大骆系也居住在赵城,因为当时大骆还没有氏,便用了亲戚的氏来做自己的氏,所以这支嬴姓便以赵为氏。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而不称姓,女子称姓无氏,为了还原历史,下文出现的人名均以当时叫法称之。
大骆是个养马高手,被周天子看中之后,走上了官僚道路。大骆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赵成,小儿子叫赵非子。赵非子住在犬丘一带,没事就放放马儿吹吹草原风,日子过的很惬意。后来放马放出了经验,他养的马总比别人的马肥上那么一两圈,他也就成了方圆百里之内出了名的养马大王。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就有邀功心切的人把养马大王赵非子的事迹上报给了周孝王,周孝王听了之后,惊讶的问道:“我们大周还有这样的好青年?”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周孝王大手一挥,召赵非子来见。赵非子怀着崇拜和激动的心情,抬头看到一个猥琐的中年人笑眯眯的看着自己,难道他就是周天子?猥琐男人看了看这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好青年,问了他几个事先准备好的专业知识,赵非子都对答如流,而且还颇有见解,猥琐男人一高兴,就让赵非子在汧河、渭河之间给自己养马。就这样在公元前890年经周孝王亲自委任,赵非子很荣幸的升任为国家正式公务员——周朝的一个弼马温。弼马温赵非子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上任后态度积极思想端正,没过多长久,公马母马们就谈情说爱生出更多的下一代,下一代又谈情说爱生出了更多的下下一代。周孝王那个高兴,人才不能被埋啊。就打算让赵非子做大骆权力和财产的合法继承人,同时承祭嬴姓祭祀。这时就有人出来搅局,申国的国君申侯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大骆,并且生了个儿子,就是赵成。
谁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申侯想让自己的外孙赵成做大骆的继承人,就搞了个花招让周孝王封赵成做了大骆那块土地的下任房东。但是,周孝王也在大骆的地皮旁划出了一块给赵非子做封地,这块地皮就是古秦地,之后赵非子就改名叫秦非子了,那个时代,你封到什么地方,你就以什么为氏。秦非子就带领自己的人搬到这里扎根居住打算长期发展。这时候大骆已经在西陲开发生产甩开膀子开始摆摊做生意,建立了一个村庄的规模,他的地皮就在与犬戎接壤的地方。
大骆去世后,赵成揽过大骆的摊子成为西部边陲的一个村长,与此同时,赵非子也不甘示弱建成了另外一个村子。赵成的村子为了表示自己是嬴姓的合法继承者,就叫嬴村;秦非子的村子经天子受封在一个长满“秦”这种植物的地方,古称秦地,干脆就叫秦村。
这两个村子的人都是嬴姓一族的,本来村长都快是人家赵非子的了,申侯搅合进来,把这件事给坏了。两个村子的村长都不服对方,整天盼望着对方早日被共同的敌人犬戎折腾死。赵成的村子大点,就常以家长的身份让秦非子的村民偷袭犬戎的根据地,自己村子的村民则在后面收缴战利品。秦非子基本上每次都打前锋和犬戎拼命,时间长了,秦村的村民就个个都成了勇猛无比的战士。秦非子有时候也不干活,比如赵成被犬戎围困的那次他就怠工了。和犬戎拼命多年的赵成就这样被犬戎给磕死了。赵成一死,赵村群龙无首,经赵村的村委会临时紧急会议决定,赵村邀请秦非子来担当村长大任,以便更好的与死敌犬戎拼命。秦非子正式统一了两个村子,控制了整个西犬丘。
在公元前858年,跟犬戎拼命多年的秦非子倒下了,由于他被封在秦地并且最终成了这支嬴姓一族的家长,所以世人又叫他“秦嬴”。秦非子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成为秦村的村长,被周政府封为侯,由于这位村长政绩不突出,连名字都没留下,人们干脆就管他叫“秦侯”。公元前848年秦侯被犬戎折腾死后,他的儿子秦公伯继任村长,秦公伯更是可怜,他当上村长后犬戎是经常悄悄的进村,光明正大的烧杀抢掠,3年后,秦公伯在巨大的使命压力下撒手归西。其子秦仲成为倒霉的村长。
公元前842年国人暴动,犬戎趁火打劫对周朝发动反击,地处西部边陲的秦人首当其冲。面对犬戎的频繁进攻,秦仲忙的是焦头烂额,村子的经营也越来越惨淡,到了后来村子被犬戎攻破,秦仲只好来到周宣王那里求救。周宣王为了能让赢家子弟继续在西部给自己当炮灰,就拨出了几千兵马给秦仲,并给秦仲同志画了一张大饼,把西边被犬戎占领的秦地以及犬戎居住的一大片土地封给他。
公元前823年,秦仲怀着家仇国恨带着几千人马雄赳赳气昂昂的朝先祖们流血奋斗的地方开拔。刚开始,秦仲讨伐犬戎的工作还算顺利,但很快就变的不顺利了,秦仲的理想是很伟大的,但他低估了犬戎的实力。犬戎虽然地处陇右经济文化都相对比较落后,但是也在西部奋斗史要比秦人多了去了。
这天秦仲纠集人马整军准备一举击垮犬戎主力,最近一年来连连取胜的他不免有些兴奋,再打几仗就可以把犬戎打回老家去了。战马声嘶嘶长鸣,长戟映着夕阳反射出红黄色的光芒,秦人复仇的热血开始沸腾。敌人就在眼前,打胜这场仗,秦人便可以收复故土,秦仲也可以向战死的先辈们有所交代了。夕阳渐渐落下,秦人在太阳即将消失的时候,对犬戎发起总攻。这次大规模械斗,秦人男女老少全民上阵,为报家仇,秦人个个怀着必胜与掉脑袋的信心向犬戎的大阵杀去。只要还有一个秦人我们就决不允许犬戎这两个字存在!
杀光犬戎人,每一个秦人在心底呐喊。
犬戎人发现不要命的秦人来取自己的小命时,表现得也很积极,在很短的时间内,犬戎便集合好队伍,等着要把这群来砍自己脑袋的人砍掉脑袋。
秦仲身先士卒,兵器上,身上,沾满了犬戎人的鲜血。秦人个个奋勇直前,老人倒下为年轻人填沟铺路,孩子至死抱着敌人也不肯松手。战场上,秦人像疯了一样,只要能用自己的命换来敌人的一条命,哪怕是换来敌人的些许鲜血,他们就勇敢地扑上去。
在血与兵器的交接中,身着平民装的秦人丝毫不比周天子派来的正规军逊色,因为秦人知道,只有赶走犬戎人他们才有家,否则,他们便无家可归。
犬戎人越来越多,秦人的攻势已经是强弩之末,大批的秦人倒在这片鲜血染红的土地上。
公元前822年,秦仲率部与犬戎决战,秦人大败,秦仲本人也在这场战争英勇牺牲。就这样,秦仲就为理想壮烈了。
秦仲卸任后,其子秦其走马上任。
秦其接过摊子后,就发誓要把摊子做大,他发现父亲虽然壮烈牺牲秦人惨败了,但是还给他留下了很多东西,比如还没死完的秦人,比如周朝派来的参战队。
秦其当上村长后,立即召开了村民大会,对犬戎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敌人的弱点,并作出与犬戎死磕到底的态势。
周宣王得到秦仲一命呜呼的消息后,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非比寻常,不灭犬戎,大周永无宁日啊。
于是宣王召秦仲的五个儿子来京畿。
秦其带着四个弟弟痛苦的跟宣王讲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宣王表示很痛心,安慰了五兄弟一番,抹干了眼泪,对秦其说道:“小兄弟,我们要化悲愤为力量,继续跟犬戎死磕,直到磕死他们算完,我会在精神上支持你的,哦不,我还要在军队上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