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要有攻略,那上大学的官方攻略就是学生手册了,也就是辅导员站在讲台再三强调的那本狠书。上大学发的第一本书不是高数啦,大学英语啦,而是这本蓝色的小册子,刚上学一切都沉浸在新奇之中,谁有工夫去它呢,没到军训可能就不知道给它丢到哪里去了。等到出了问题辅导员就会拿出来,像一把尚方宝剑在你头上晃来晃去,让你低头让你认错。到现在倒是觉得学生手册像是各行各业的规范,而且每一年两年就会重新修订一版,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就是用里面的条条款款约束着学生们。
还记得学生手册的前言是学校的概况、历史传承、院系设置什么的,后面就是对学生从来到走要面对的一些情况规定。有奖励的、有惩罚的,大家基本上都是要受到处罚时候才会想起来翻一翻攻略,占卜一下吉凶。不知道说得对不对,总是觉得学生手册对于学生的权利总是提的太少,义务倒是很多;奖励的不多,处罚的不少。一看就知道是领导们,老师们“集思广益”,为学生们量身定做的紧箍咒。那时候也不懂,现在觉得学生手册就应该更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而不是让大学生像小学生一样被管理,让学生管理学生才是最高境界吧!
上学时候大家总是不注意攻略里面的内容,出了问题说自己不知道这是不允许的,搞的老师很苦恼。不知道那个领导想出来的点子,让每个班级都好好地学习小册子,然后选派选手参加学生手册知识竞赛。真是个好主意,大家也都很乐意的上了道,开始放下专业课,开始研读大学攻略。赛场上每个班级都不含糊,组委会的题目大家都对答如流,根本不分不出高下。决战之巅的环节是每个班级给对手出问答题,分出高下为止。我们的对手出的题目是学校的海洋面积是多少,答案现在是忘记了,当时倒是很容易的就拿下了。轮到我们出题的时候,我们的问题是毕业设计什么条件下才能评分为良,这简直是考研的难度,最后也就理所当然的胜出了。学院里千叮咛万嘱咐要回去回去好好的准备,然后到学校PK其他学院,谁知道准备了好久这比赛竟然流产了,很遗憾。不过,通过这次全员的学习犯错误的少了,即便是犯了错也不会再理直气壮的跟老师叫板自己是无辜的了。
毕业的时候很乱,很多事情不是光问老师就能明白的,这时候倒是自己很主动的找出来翻一翻,很有用。说过了很多学生都不会在自己的书架上找到这本小册子,可是毕业时卖废纸,大家就会从角落里翻出一本又一本的学生手册,04版05版06版08版,嘿嘿笑着还是把它丢到了废纸堆里。随着它换来的分分角角变作酒肉,穿肠一过大学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