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候我倒是很喜欢上选修课,反正是选修当然要选自己感兴趣的了,没兴趣也就不必再死皮赖脸的去为了学分上课了。忘记了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有选修课的了,很多人都在向学姐学长们打听着每一门课老师的情况。哪个老师的不怎么点名,哪个老师不要记笔记不要考试,哪个老师的比较好说话,哪个老师比较变态,选的根本不是课程,而是老师。我按着自己的想法,感兴趣的就选了,听上几节课就知道是不是自己真的感兴趣了,喜欢就上,不喜欢就跟老师说一声不来了,明年再选别的。
学校的规定很死板,记得选修课分成四个大类:经济管理、综合,艺术体育和XXXX。给我印象深刻就是艺术体育类里的音乐欣赏课,我想这是现在大学生很需要的。尽管我不会唱歌,倒是喜欢上了听老师在台上弹吉他、喜欢观赏他带来的视频、知道了很多的音乐常识。正是因为这个选修课里必修的四个类别,我也违心的选了那个根本不感兴趣的大类的课,所以到现在也只能用XXXX代替它。
选修课就像是调料一样,丰富着大学里的课程生活。听着那些令人头痛的必修课,我向往着每天11~13节的选修课。老师和学生都不在拘谨于师道尊严的框框,老师在上面畅所欲言,学生们可以在底下爆笑,也可以跟老师面红耳赤的争论。就在这份轻松之中,大家不知不觉的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说道上选修课时间,其实有很多同学都不是很喜欢,最早的可能是下午的8~10节,上完了连晚饭都抢不上,加上学校食堂不敢恭维的口味,这个时段的课也是大家最不爱上的。再晚一点就是晚饭后11~13节,女生们尤其不喜欢这个时段,冬天时候下了课的天黑黑和风吹吹总是让人望而却步。不过大家还都是坚持下来,不管用什么手段还是都搞定了这说是选修胜似必修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