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郑朔与田琳的几番协商后一致决定双方采取互利合作的模式,双方不签订条件严谨的合同,只签订一份互利协议,即郑朔保持自由身份不接受天骄集团的管辖,按季度向天骄集团提供服装设计图,形成一个专门的品牌,郑朔占新品牌三成的净利润;天骄集团承认郑朔的名誉员工身份,不干涉郑朔的个人自由,不领取固定工资,公司专门为郑朔开发一个服装品牌,郑朔占新品牌三成净利润。
说实话签订这个协议田琳是不愿意的,而且是极度不愿意的,试想如此天才的一个少年设计师谁不想把他攥在手心里,签订合约的年份当然是越长越好,可是却架不住郑朔的一再坚持。郑朔摆出来的理由也很简单,自己现在只有十三岁,还是个少年人,自己目前的任务那就是学习,不适合到工厂里去上班,而且自己更不愿意别人限制自己的自由。
当然这都是摆在台面上的理由,关键是重生后的郑朔不想把自己仅仅定位为一个服装设计师,记得自己前世的时候看的那些穿文小说,猪脚不是权重天下就是财雄势大,称霸一方,郑朔虽然不敢奢望成为一方诸侯或者富甲天下,但凭着自己重生者先知先觉的优势成为富甲一方的小财主总还是可以的吧。而郑朔在谈判中最大的筹码就是自己的“天资”,不怕人家不答应,关键是自己肚子里有货,你不愿意签,那有的是人哭着喊着来求自己签。而田琳之所以答应一方面当然是因为郑朔的天才,另一方面则是田琳害怕万一给郑朔施加了太多的条条框框后会限制郑朔的发展,那自己就是导致一个天才勋落的刽子手,田琳虽不愿放弃将一个天才设计师收归麾下,但她更不愿让一个天才就此勋落。所以田琳也没有犹豫多久很快就在两难之中选择了取舍,并秉承了一贯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在决定后马上就草签了合作协议,至于正式的协议则要等到郑朔七月份放暑假后到了东州市再签,当然这也是郑朔提出的要求。
此时怀揣五十万俨然X县首富的郑朔漫步在X县县委县政府机关所在地团结镇的街面上,团结镇不大,横直不超过三华里,是典型的内陆省份小城镇,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繁华的地段都是解放前就早已存在的LC区,不过LC区街道狭窄,建筑物杂乱无章。1951建县后由于经济发展不快,导致县城的建设也十分的滞后,30年间,县城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商业区依旧还是放在老街区一带,直到最近三四年,一些敢吃螃蟹的人才在小东门外搞起了开发,当然说是开发那也是给他们脸上贴金了,也就是买块地皮盖座房子赚个辛苦钱吧了,不过即使是这样也已经被人们看做是能人了。
在传统华夏人的观念里,一旦有了钱首先要办的两件事一是买地,另一件就是买房,买地可以生利买房则可以改善生活条件。当然现在是新社会土地不允许买卖,那就只剩下买房。前一世郑朔一世草根,虽然读到大学毕业但骨子里残存的还是小农意识,在拿到钱的第一瞬间想到的就是买房,要知道在上一世为了买房郑朔全家人节衣缩食好几年才在县城里买了一套三居室。
郑朔此时就站在一栋刚刚建成封顶的小楼前,楼高三层面南背北,占地面积大概在五百多个平方,建筑面积九百多平,小楼是典型的中式楼房,楼梯开在楼房的左侧,房子右侧向南是一个拐角,有大概一间房的面积,自带一个200平大小的院子,整体效果看起来很是不错,这栋房子要放在21世纪没有三五十万那是想都不要想的,要放在上一世这样的房子郑朔也是想都不敢想的,不过这一世吗,嘿嘿咱现在可是大富翁了,而且现在才是80年代后期内地房地产行业才刚刚开始萌芽,房价肯定是超低,不买白不买。
“哎,小孩你做啥里?”郑朔看着不错就想进里边去看看,没成想刚走到门口就被人拦住了。
拦着郑朔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农民工,穿着一套洗得快要发白的的绿布军装,身上溅满了石灰点子,黑黝黝消瘦的脸庞,身子略显单薄,但显得甚是结实。
“家里想买房子,我路过这看这座房子不错,想看看,这房子是卖的吗?”
“唉我说就你蛋大点的小子还想来买房那,你家大人脑袋是不是被门板给挤了,”不等结实汉字回话,边上一个二十五六岁尖嘴猴腮的年轻人就从一边插话道。
“是啊小孩,你家大人的脑袋是榆木做的吧,哈哈…”
“就是,就是…”边上的人也都跟着起哄。
“狗子闭上你的臭嘴”看起来结实汉子在这一群人中的威望很高,一声呵斥包括被叫做狗子的那个尖嘴猴腮的年轻人在内的一帮子民工都闭上了嘴巴。
“小兄弟你家里真的要买房子吗?”结实汉子回过头来语气很是和蔼的道,看这个小孩穿着不凡,不像是一般人家里的孩子,说不定真是来买房,可不能得罪了,如果生意能成,表哥也该松口气了。
“是啊,大哥是这里的负责人吗?”
“什么负责人不负责人的我啊就是一工头,不过这房子是我表哥的我就帮忙照看一下,小兄弟你家里人没来吗?”
“噢,是这样啊,那能不能叫你表哥来一下,我们见个面商量一下”这已经是第二次有人动问郑朔的家里人了,郑朔又不能告诉人家自己的父母在南方打工,还被困在黑厂里了,只好打迷糊绕过这茬。
不过结实汉子好像并没有打算就此罢休继续追问道:“小孩还是叫你父母来看看房再说吧,这房子可是要上万块那”结实汉子好心的提醒郑朔,对于这些平头老百姓来说一万块是很遥远的事情,毕竟在郑朔的记忆里上一世直到九三、九四年的时候下洼乡才有万元户的出现,当时普通农户建一座房花费也不过两三千块而已,那像郑朔重生前那会在农村随便建座房没个一二十万想都别想。
郑朔知道在这样纠缠下去怕是没有什么结果了,说不得只好再摆一次纨绔的嘴脸了,当下摆了摆手装出很不耐烦的样子道:“不就万把块钱嘛,多大点事,我自己就做的了主。”说着掏出了一盒红塔山给周围的民工汉子们散了一圈,说起来郑朔买这盒烟的目的也就是在这,自己的年龄毕竟太小了,说自己多有钱别人肯定不会信,那咱就用实际行动来表示。要知道在当时,能抽纸烟那就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农村的人,一般都抽烟卷,就是自家种了烟叶自家再晒制,用纸卷了烟丝来抽,俗称“喇叭筒”,只有出门的时候才买包纸烟充门面,那还大都是一毛一包的“韩河桥”,或者是一毛二一包的“白鹤桥”,两毛五一盒的“草庐”那就是好烟了。不过郑朔这次买的烟显然是有些过了,那些个民工根本就不认识什么红塔山、白塔山的他们只知道一个二五眼小孩白甩了一盒纸烟给他们抽,当下除了结实汉子外的三个人凑在一起美滋滋的吞云吐雾起来,当然这也怪不得他们不识货,关键是这十几块一包的“红塔山”在整个X县怕是也没有几个人抽的起,就是他们的大老板肥鹏那平时抽的也就是四毛钱一包的“石林”,不过郑朔的这一番做作也并不是没有起到一点的作用,起码的那些个民工就不再瞎起哄了不是。
当然“红塔山”的效用也仅止于此,结实汉子并没有被纸烟唬住仍然坚持要郑朔叫了家里人来看房,如果满意他才会通知他表哥过来谈价钱,郑朔几经交涉,这个实诚的农家汉子就是不撒口,没办法郑朔只好先选择撤退准备去别处看看,毕竟现在的郑朔财大气粗,俨然X县首富摸样,像这样的小楼买他个四五十座那也是等闲的事,可不能因为一颗大树而放弃了整座森林。说起来郑朔的想法也是很简单那就是趁着现在房地产刚刚兴起,多囤几栋房子,等过得个十年八年只要中间不出变故郑朔就是躺着吃这些房子光是升值就可以让郑朔轻松步入千万富翁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