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统帅的赴任,使大汉王朝的边防有了坚实的依靠,凭借刘奕鸿对女真的了解和积极的防御策略,相信辽东方面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重大的变故。
我怔怔的看着奏折,心里一片冰凉,难道老天爷就不会给我一个安生的日子吗?真想学那宋钦宗来个禅让,安度余生算了。
李成德发现伍德皇帝有些不太对劲,起先是坐在那里发呆,而后脸色就开始变换了,先是苍白,而后转青,再然后是紫,最后变成了现在的青黑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陛下……陛下!”李成德小声的召唤了伍德皇帝几句,见没有效果,他不得不大胆的轻轻摇晃伍德皇帝的胳膊,“陛下……。”
伍德不得不醒过来,原来锦衣卫传来密报,说近日京营有异动,这还了得京都重地,守卫就是考哪些老大爷们,他们出什么大事,还不连累他。
我还想过安生的日子呢,第二天,伍德就把孙继海找来商量整肃京营的问题,事先我已经了解过,京营吃空饷甚是普遍,冗员之多难以想象,十多万人马一半是老弱病残,知道症结所在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总不能遣散京营人马另行招募新军吧!
“皇上,京营人马多有占役、虚冒之弊。占役者,多为将领所奴役,一营四五百人,且有卖闲,包操的弊病,由此可见一斑;虚冒吃饷,多半是将领以及勋戚等等,遣人冒充壮丁,每月领取丰厚饷银。此二弊病若清除,京营方堪可一战。”
孙继海大半辈子都在带兵,对军队里的一些花招很熟悉,处理起来也得心应手,一张嘴就点出了伍德皇帝关心的问题。
“爱卿有什么好主意,尽可道来。”
孙继海理顺了一下思路,“整肃京营,可选一干练之臣,亲自遴选士兵,非年轻力壮者不用,淘汰老弱病残,剩下的加倍给付饷银,至于军官,则更要严格选拔,实行春秋二察,如有不实,立即降为士卒,如此方可令人人思奋……。”
“爱卿可有推荐之人?”伍德见孙继海说的头头是道,很是欢喜。
“李忠国这个人对朝廷忠心耿耿,颇有才干,可当此任,皇上不妨加以擢升。更难得的是他也是王室之人”孙继海推荐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
我现在只能听从孙继海的建议,马上擢升李忠国为兵部侍郎,暂辖京营,希望他能如孙继海所说,将京营整肃一番,提高京营的战斗力。
当李忠国拿出成绩的时候,我才明白什么叫壮士断腕,如果把李忠国放到二十一世纪,估计李忠国会是一个出色的经理人,每个快破产的公司会争着要聘用他,因为他裁员真是毫不手软,不说别的,光是三大营的军马,就被他才两万六千匹一下子裁减到了一万五千匹,当兵的被赶回家的更是高达二分之一。
不过李忠国确实如孙继海所说,颇有干才,对军队的诸项要点充分掌握,上到将领的考核,下到军饷的核发,点滴不差,使我认识到,这个人应该大加提拔,将来的作用肯定会更大。
刘奕鸿走后不到一个月,发生了两件震动大汉王朝的事情,第一个算是天灾,燕京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震级大概能有7级,破坏极其严重;
第二个却是人祸,陕西爆发了大规模的流民起义,人数多达十五万,影响极其恶劣,造成的后果也难以想象。
伍德坐在乾清宫的书房内,傻傻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不是要求赈灾的,就是要求调拨援兵对付农民起义的。而内阁拟出的意见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
我大吼一声把书案上的奏折推的遍地都是。我万万没有想到鸿运还没到厄运就来了,陕西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都是怎么了?我不是拨钱下去赈灾了吗。难道我这个伍德比原装的伍德还倒霉,接下来还有什么?会不会一下子就把我推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内阁学士们此时一个个蔫头耷拉脑站在伍德皇帝面前。王龙云,朱静章等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全都束手无策。
王龙云点头应声道:“皇上,陕西之事,罪在地方官,陕西巡抚朱唔能,延绥巡抚朱童蒙,全都是傅德贤的党羽,没有任何才干,专务虐民,不加体恤,私下里加征赋税,才酿成了一伙流贼。
由于两任巡抚的无能,致使流贼草寇实力越来越大,把大汉的江山弄的一塌糊涂,这次警报送达京城,也是因为地方官吏再也无法隐瞒,否则朝廷恐怕还被蒙在鼓里呢!”
听了王龙云的解释,我才明白为什么陕西突然会发生农民起义,原来是早有苗头,早就起义了,只不过地方官没有上报,等到捂擦不住了才说,而此时农民起义的规模也大发起来了。
“朱静章,你是大学士,你也来说说,眼下朝廷应该怎么办?”伍德对朱静章实在是没有好感,因为这个家伙就是一个饭桶,在其位不谋其政,我做了两个多月的皇帝,还没见他提出过任何有用的建议。
朱静章啊了一声,走出一步道:“皇上乃英明之主,天佑大明,地震之中,独北京城受损最轻,皇城更是片瓦未动,想必这小小草寇流贼不成气候……。”他别的能耐没有,拍马屁倒是挺有一手,不过此时显然是拍到了伍德皇帝的大腿上。
梅砮才等人一看伍德皇帝的脸色,就知道要糟,可他们对朱静章这样的庸碌之辈也看不上,因此谁也没替朱静章帮助一二。
“朕英明神武,那还用你干什么,你还是回家哄孙子去吧!这个大学士也不用做了,回家抱老婆去吧!滚!”
伍德再也忍受不了这些只会拍马屁却不会干一点实事的人,不得不爆粗口了
朱静章被伍德皇帝训斥的浑身直哆嗦,唯唯诺诺道:“微臣无能……微臣无能……。”皇帝让他回家抱老婆哄孩子,那就是圣旨,看来他这个内阁大学士是当到头了。
伍德皇帝口出粗言,王龙云等都是惊愕非常,可他们谁也没往心里去,以为是伍德面对这些压力的发泄之语,
大学士钱龙锡见伍德皇帝不说话了,马上接口道:“皇上,地方官治民不利才酿成了这场祸事,微臣以为事情远没有到那么严重的地步,古人说民以食为天,如果连饭都没得吃了,自然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眼下当务之急就是全力赈济灾民,不光是陕西一带的灾民,畿辅地区也不能怠慢,万一在畿辅地区造成民变,后果更加严重,皇上现在当选派一位能臣赶赴陕西,大幅改组陕西的官吏,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王龙云马上接口道:“皇上,左副都御史韩元为官清廉,颇有才干,能为皇上排忧解难,臣保举韩元治理陕西。”
伍德听了王龙云的话,气才顺了一点,最起码有人提出建议来了。
“传朕的旨意,韩元挂兵部尚书衔,总督陕西军政大权,对未造反的饥民要从优赈济,对那些草寇,一定要全力镇压,一个不留。”作出这个决定也是迫不得已,我虽然没干过“这么大的买卖”,可总听闻过,对待这样的事,还是以剿为主比较好,另外就是要对其他未造反农民的优待,方能凸显以剿为主的作用。
伍德君臣正在商量怎么处理陕西农民起义的时候,李成德来到伍德一旁道:“皇上,孙继海孙大人在外面呢。”
“让他进来吧!”
伍德暗责怎么把孙继海给忘了,他是帝师,不会害他的。都怪这死板的内阁制度,因为孙继海不是内阁大学士,所以无法列席,伍德也有些疏忽了,早就应该让孙继海入阁啊!
孙继海一脸严肃的走了进来,没等伍德问话,先说道:“皇上,陕西有变。”他的一句话把伍德等人说的都绷紧了精神。
伍德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蹦出体外了,陕西有变,这里刚商量完对策,那里又变化,还让不让人活呀。
“日前草寇曹腾修,李桂家一伙斩杀了陕西商洛道吴应熊,督粮罗有才贼势由此壮大。”
“什么”
孙继海等人对伍德的反应面面相觑,不明白伍德为什么会那么大反应。不就是一个吴应熊而已,如果他们了解伍德只不是想到那个被韦小宝咔嚓的,不知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