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兵发清河。
“那我们!兵发冀州!”宋伐意气风发的说道,“我即墨三县现在兵、粮充足,当报效国家,讨伐黄巾!”潘腾从次位上站起身来,说道:“主公,我即墨讨伐黄巾不是不可为,但是,我们也要找一个合适的进军路线。”宋伐说道:“剑南有何良策?”潘腾说道:“在下以为,我们可以从北海、乐安、齐国、渤海一线进入冀州境内。”刚说完,堂下就有人反对的声音了:“剑南此言差矣!协以为不如从济南去平原,去冀州的清河。”宋协在堂下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宋伐看着堂下的众人,脸上带着笑意,看了看,说道:“各位,不必拘谨!请畅所欲言!”
宋伐说完后,堂下便开始了窃窃私语,宋伐满脸微笑的看着,心中很是得意,心里道:“这样的氛围才能让我的事业发展更快啊!”正在宋伐暗爽不已的时候,堂下王修说道:“主公,我等并没有发现比这更好的路线了。二位的路线皆有优劣,剑南的优势我等认为是渤海境内黄巾分散,且实力不强,我军如果去攻打的话,实力损伤不会太大,可以留下实力帮助朝廷大军。此乃保守之策。彭东之策则有些激进了,清河是黄巾部队的集结重镇,且和巨鹿紧紧挨着。而且一路上都有黄巾的活动,一路杀过去损耗怕是不会太低,但是,这种方法是最利于建立功劳的。我们一路杀过去的话,会遇到好几拨的黄巾,那平原盘踞的黄巾军,怕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清河是张角之弟张宝统御的。”王修说道这里,便停止了,接下来就要看宋伐的决定了。
宋伐坐在主位上,开始了沉思,眉头一会儿皱起,一会又平复。堂下的众人都静静的看着宋伐,太史慈心中暗道:“二弟啊!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就看今天啊!大哥一定会以命帮你的!”王修心中:“主公.......”虽然只是两个字,但包含的意义却是无法言说的。
宋伐睁开双眼,看着堂下的众人,缓缓的说道:“大丈夫生于乱世,携三尺剑,建不世之功!我不想在后世的史书上看到我宋伐在讨伐黄巾之战上,只是一个诛杀张饶的功劳!我决定了!去清河!明日一早,大军开拔!”堂下众人听完宋伐的话,心中沉思了起来。太史慈喃喃的说道:“是啊!二弟说的是啊!人这一生匆匆几十年,来到世上只是碌碌无为的话,也太对不起这大好身躯啊!”太史慈短短的几句话,虽然声音不大,但是也让众人都听了个清楚。.........
宋伐从位上昂立起身,道:“众将听令!”众人立刻执礼:“诺!”宋伐说道:“管亥听令!”“诺!”“命管亥为三军正先锋!带兵3000帮助大军开路。廖化何在!”在!”“命你为三军副先锋,协从管亥!”“潘腾,郑超!命你二人为随军参事!负责安抚民众。肖宁,命你为运粮官,负责押运三军粮草。王修,负责安定三县,我走后你负责三县一切事物!武昊!你等在即墨三县辅佐王修!杜远!我走后,你统御三县一切武装!要多向王修请教。管起,负责协助杜远。太史慈为中军护军。郑截、宋协跟随大军!好了,都忙去吧!”宋伐看都没看,便向着后院而去。
即墨这个战争机器开始了新一轮的运作。一队队士兵,一车车粮草,一批批的器具,开始运往即墨。同时,宋伐对外界发出了“响应朝廷,清剿叛贼”的口号。同时还向新任的青州刺史,孔融大人发出了邀请,希望能一起“会猎冀州”。
第二天一早,即墨校场,一万五千名士兵翘首以待。一阵鸦雀无声,场面是说不出来的寂静和严肃。宋伐看着台下的士兵,看着他们的眼睛,在做最后一次的战前动员。宋伐缓缓的说,那嗓音不是多么慷慨激昂,而是闲得十分沉重,道:“我即墨三县的士兵们。我们现在要出兵攻打黄巾叛贼张角了,你们怕么?”“不怕!”士兵们的回答强劲有力,但是好像少了什么。宋伐的声音一下子变得激昂,吼道:“你们没吃饭吗?怎么这么小声!我听不到!”“不怕!”士兵们的声音震耳欲聋。“很好。”宋伐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有些人也是黄巾出身,我并不会看不起你们。你们只不过是受了张角的蛊惑,还有那些贪官坏官的压迫,走投无路才会造反的是吧!我宋伐对你们怎么样,你们心里清楚,我没有对不起你们,没有压迫你们,现在,你们不是别的什么,你们是我宋伐的士兵!不用在意张角!我们一起杀!老子不会比你们现行撤退!三军开拔!”宋伐说着说着,越来越激昂,最后几句干脆是后出来的,连脸色都变得通红,面容变得扭曲了。
“诺!”校场上回答的是一片整齐的声音。一万五千人缓缓的向着西面行去。宋伐骑在那匹尹礼的马上,【抢的。】思绪飘到了那冀州战场之上:“曹操,刘备,孙坚,你们也好像来到了这片土地吧。不要让我宋伐失望啊!”宋伐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眼睛微微眯着,但是却爆发出了强大的自信。
“当宋伐大帝踏出了征战的一步的时候,他的命运已经与脚下的华夏土地紧紧的联系到了一起。”——《大齐帝国编年史》
“宋伐大帝带兵开往冀州的时候,就是未来的华夏霸主的碰面,毫无疑问,最后,还是宋伐大帝获得了胜利。”——《大齐帝国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