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是谁的末日?但今晨,太阳依旧东升。
——里加
安静的校园,永远都游荡着一个像幽灵一样的人物,他不是学生,更不是老师,甚至也不像是校内的员工。当然,也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平时大家都管他叫小林。小林是个热心人,总在傍晚时分出现在校园内,趁着夕阳,散散步,闲暇之余,帮着清洁工拣点垃圾,或顺便帮下班的老师们搬点作业书本。
小林个性比较内敛,向往和平的生活。
但对于这个校园来说,他的确就是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人人都称呼他叫小林,却无人能叫出他的全名。不过,有一个学生例外……
他是小林在校园内唯一的一个朋友,叫祝明,马上毕业的大四学生。祝明考进大学那年,在报名登记时遇到了热心的小林。从此两人就时常见面,聊聊各自的长短,祝明也就这么一晃到了大四。
祝明刚好结束了一天的课程,正坐在寝室一边吃着可口的晚餐,一边在网上搜罗着稀奇古怪的视频和新闻来看。就在这时,手机显示来了一条短信:
“明,我到你楼下了,下来陪我散散步。”
祝明一看,又是小林在召唤了。轻轻地笑了笑,顺手也回了一条:
“又是七点,真准时,带啤酒了?”
很快,祝明的电话被小林闪了一下,意思就是说“带了”。他也就不再犹豫,关掉电脑出去陪小林散步了。
小林依然身穿那件永远都干干净净的白衬衣,手里提着两罐啤酒站在祝明的寝室楼下。两人见面以后还是像平常一样,不打招呼,朝着一个方向散步去了。其实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这样简单,每天傍晚,一个学生,和一个不知来历的年轻人,在学校周围散步聊天。走到草坪边上,也顺便坐下来喝一罐啤酒。
祝明一边玩弄着地上的小草,一边看了看小林,似乎有话想问却又不好开口。
“说吧。”小林喝了一口啤酒,并没有回头看祝明一眼。
祝明笑了笑,带着一点疑惑地问:“在学校住了几年了,你不腻吗?”
祝明每次都想含蓄的套出一些话来,他对小林的来历始终都保持着一种神秘感,甚至曾经误以为小林是想在学校找个女生当女朋友,才一直住在学校周围的。但相处久了之后,祝明自己也非常明白,小林根本就没这些心思。
“我喜欢校园的幽静。”小林答复说。
祝明傻傻地笑了笑,说:“可能吧,总之四年的时间,我从来没觉得这里很幽静。”
小林似乎很想换个话题,啤酒喝完了,将拉罐顺手扔进了一个很远的垃圾筐,站起来走了两步。
“你在寝室做什么呢?”
很明显,小林在另外找话题了。
“也没什么事,看看视频什么的。”
“是吗?你在看什么视频呢,说出来分享一下啊。”
“什么什么星际联盟吧。”祝明似乎也记不太清楚了,他吞吞吐吐地,边说边回忆着。
“哦?!”小林很有兴趣似地,他凑到了祝明的身边坐了下来。说:“这么有趣,和我聊聊。”
祝明其实也就是出于无聊,在网上找了许多国外的视频,讲的是外星生物和地球的联系。不过很明显,他很不希望把自己大学生活的无趣表现在小林面前,不停地用一种嘲笑和讥讽的语气,来遮掩自己的尴尬。
“现在国外的视频,也很玄乎的,说什么早就有外星人深入地球内部了。”祝明依然用一种很讥讽的语气对小林说。
小林没有啃声,示意祝明继续往下说。
“呵,还没看完呢,正在看什么星系的蜥蜴人,就被你叫出来了。”
“是吗?那你回去接着看。”
“那当然,内容精彩着呢……”
看样子,小林并不喜欢关注这些根本找不出证据的所谓“伪科学”,他只是想找点话题来和祝明聊聊,打发下时间罢了。他在草地上来回踱步,似乎还显得有一些不安稳。两个人沉默了片刻以后,祝明确实觉得自己应该找点什么话题出来。
“你说……,这些个东西,到底有根据不?”
小林睁大了眼睛,又坐回了祝明的身边。但他没有回答祝明刚才的问题,只是一直盯着地上的草,被风吹着往一个方向倒。
这个时候。祝明又继续提问了:“你……信吗?”
“信什么?”小林惊愕地反问祝明。
“就刚才我说的那些呀,你信这个宇宙有外星人吗?”祝明补充说。
“信!世界上唯一比想象力还大的东西,就是宇宙。既然有我们,那当然也有外星人。”小林很肯定地说。
两个人这时都不约而同地把头仰向了浩瀚的夜空,只是脸上的表情似乎不大一样。从祝明那望着天空而又清澈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他的疑惑。而小林的眼神,似乎却多了一丝想念。小林有很多很多的故事,但他从来不愿意说,或许是出于面子吧,不想让朋友们都觉得自己很孤单。
夏日的夜空,无数的星星一闪一闪地,或明或灭,令人不经遐想连篇。小林低下了头,夜空浩瀚无垠,却勾起了他对什么的思念。他看了看身边的祝明,弱弱地叹了一口气。
“大学四年,都快毕业了,真不打算找个女朋友吗?”
这个问题,小林问过祝明很多次了,可惜祝明每次都是微笑着摇摇头……
“那你呢?论年龄,我要叫你一声大哥,你不也一样?”祝明反问到。
“你岂能和我比?切!”
就是因为年龄上的差距,每次一谈到这个问题,小林总不是祝明的对手。忘了告诉大家,小林一直是单身,或许和他的身高有很大关系,不是太矮,而是太高了,高得太过了。只是小林平时都一副谦逊谨慎的态度,让人们都忽略了他那一米九五的身高吧。
每次一说到个人的恋爱问题,也就代表着祝明和小林的散步聊天结束了,因为他们都无话可说了。其实小林和大家一样清楚,祝明完全把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四年的时间,他几乎只是偶尔在电影里,才享受一下恋爱的感觉。
第二天清晨,祝明早早地吃过早饭,抱着一沓书去教室背英语了。直到快上课的时候,同学们才拎着早餐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教室。今天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同学们都互相聊着各自的猜测。整个教室闹嗡嗡的,祝明也就合上了自己的英语书。他凑到了室友的旁边询问起今天的热闹来。
“发生什么事了?”祝明问室友。
“嗨,谁叫你每天都来得那么早,错过了好戏。”室友给祝明打了个招呼顺带回答了问题。
“错过什么好戏了?听他们说什么警车来着?”祝明继续询问室友。
“是啊,7栋有个学生失踪好多天了,爸妈都来学校了,所以警车也来了。”室友解释说。
说到这里,祝明的好奇心立刻就减掉一大半,他本以为真出了什么大事。结果又只是一个学生连着许多天夜不归宿罢了,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们来说,长期“失踪”,或许已经不再是什么值得稀奇的事情了。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的议论纷纷也慢慢停下来了。一个中年外教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了讲台。稍作收拾和同学们问候以后,这个老外也开始说起了今天一早就发生的事情。
“噢,愿上帝保佑这位同学早一点回到学校,别让大家担心。”外教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对同学们说。
“太阳照常升起……”祝明一个人在那悄悄地自言自语,他用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的名字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其实不得不说一下,这真算得上是祝明的一个优点。对于许多还没看到真相的事情,他总是不会去胡乱猜测,以讹传讹的。在祝明看来,嘴巴是一个很显示人的素质的东西。对一个人或事,在不知道客观情况下就去主观臆断,是没教养的表现。
一个学生长时间不回寝室,的确也不是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事情。但所有的同学都对此表示出自己的疑虑,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的。实际上,这正是大多数人的态度,因为,这个学生不是第一个离奇失踪的人……
在这之前的几年里,本城市的人口失踪案件已经达到几十次了。其中发生在祝明所在的大学的同类案子最为密集,几年加起来也有十来次,不只是学生失踪,还包括两位教师。所以警方也格外地关注,每当有学生无故旷课引起了校方的注意,也总会招来警局的人。很让人费解的是,这近几年发生的几十次人口失踪案中,只有三宗是破案的,其他的案子至今积压。
由此,我们也很容易理解在这个校园内,那小小的一丝恐慌。
一天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祝明依然顺道去餐厅买了晚餐。他回到寝室,又开始搜索今天新的国际动态和新闻视频,放松猎奇的同时,也顺便练习一下口语和听力。今天祝明倒是格外关注一个国际新闻,说现年34岁的美国妇女索菲·丽贝卡继任新一届的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刷新了美国西点军校的毕业生记录,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女性联合国官员。祝明不由自主地佩服起这位国外的官员,他和室友们侃侃而谈,说奇迹是每一天都会发生许多的。也就是这个时候,电话再次响起了,是小林。祝明习惯性地把电话接通后直接夹在肩膀上,还继续看着yahoo上的新闻。
“又在看什么呢?明。”电话那头传来小林的问候。
“不得了,34岁就当联合国大使,还是个女的。”祝明答复说。
“是吗?谁这么厉害。”
小林没有再次约祝明下楼了,就在电话里和他聊了起来。
“叫什么索菲,美国的。”祝明继续说。
电话里闲扯几句后,小林带着一点愧疚地表示今天有事不在家里,就不能来和祝明见面了。祝明倒是一点不介意,他对小林说没事儿,时间还多,之后就简单说了声再见,把电话挂掉了。过了一阵以后,小林又发过来一条短信:
“明,今天实在抱歉,没空回家了,明早麻烦你帮我给学校办公楼的清洁工宋伯伯说一下,他的雨衣我放在二楼储物室。谢了。后天是周末,请你去喝咖啡。”
看了短信以后,小林的热心肠使祝明怀着一丝感动地笑了笑。确实,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小林的乐意助人,已经被校园内许多的老师和工人们所称赞。而他们这些莘莘学子,似乎却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东西。
第二天小林果然就像电话里说的那样,没有来找祝明散步,甚至连电话也没打来了。祝明心想小林是否是工作繁忙,都把自己忘却了。又把短信回过去一看,小林的确约了自己星期天喝咖啡的。祝明心里,暗自有点喜欢小林请客,因为小林这人,穿着打扮虽然低调过时,但在其他方面却着实有着好品位。的确,几年的时间祝明虽然都不太清楚小林的职业,但他也早就看出,小林是很富有的,只是特别低调和谦逊。
祝明把手机放在手里一圈一圈地转动着,最后还是决定自己主动给小林打电话。可是接通之后电话那头却提示说“对不起,你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稍后主人将主动回复。”连播几次都是一样的声音,祝明也就放弃了。他把电话放进了抽屉里,上床看书去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