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定计除黄巾(一)
看到宋谦对水源的事情如此大的反应,而直接忽略了黄巾的问题,郭灵有些不解,于是试探着问道:“难道宋老先生不怀疑我们能否敌得过黄巾?”
“与水源这百年大计相比,区区黄巾算不得什么大事,只要公子能将水源引上山,老夫愿代表镇民相信公子,况且…”宋谦叹了一口气又继续说道:“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其它的选择,与其坐等灭亡,不如放手一搏,兴许还有机会。”
听到这番话,郭灵恍然大悟,古人不同于现代人,古人对乡土之情特别重视,而三国时期又以农业为主,农业几乎占了经济来源的绝大部分,而水源又是农业的重中之重,在这个时期可以说主导水源就主导了农业,对这个小镇来说将水源引上山的确可以算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但就是这样一个在现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在工业落后地古代却是那么地遥不可及,所以听到郭灵能解决这个问题宋谦才这么的激动。至于宋谦选择无条件相信郭灵去攻打黄巾则更好理解,现在的青杨镇就好比是溺水的人,无论谁在此时扔过什么东西他都会死死抓住,即便这个东西是一根稻草,那也是一丝希望,总比溺水而亡来得好,想到此郭灵既为计划能顺利进行而高兴,也为青杨镇民的无奈而悲哀。
轻叹了一口气,郭灵说道:“既然如此,那请宋老先生马上派一个人去追赶跟随黄巾而去的镇民,让他们都听从我大哥吕洛的指挥,也好依计行事”。
宋谦低头思索了一下,然后皱了皱眉头,忽然眼角瞥过陆成,大喜道:“二柱子,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你哥大柱今天正好也在队伍里,你过去就跟你哥说明这里的情况,你哥知道该怎么做”。
“是,老爷”陆成领命而去。
见到郭灵眉头微皱,宋谦解释道:“请公子放心,二柱的大哥大柱本名叫陆义,曾经被高人指点过,功夫不俗,而且为人仗义,镇上的人也都服他,要不是为人至孝怕老母流亡他乡,恐怕他也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闯荡了,此事交与他办定没问题。”
听到这话郭灵方才有些放心,刚才他确实有些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如果这个环节出现失误的话对计划影响很大。
“除了这个之外,我还需要五十个人,我不指望他们能打仗,只要能走能喊就行,还要两面鼓,两面旗,不知宋老先生可否备齐?”郭灵淡淡地问道。
宋谦有些为难地道:“五十个人没有问题,鼓也有,那是镇上一个庙里的,因为没怎么用,所以一直放在庙里,现在应该还在,可这个旗就没办法了,镇上现在连一块干净的布都没有,以前的旗恐怕早就被拿去做衣服了,公子你看能不能再想别的办法?”
郭灵笑着道:“没有旗就算了,有鼓就行,麻烦老先生现在赶紧去安排,恐怕黄巾现在已经出发了,我们也得跟上去。”
宋谦点点头叫过老仆,让老仆去叫醒另外两位老爷召集人手到镇南门口集合,而他则亲自带人去拿鼓。
郭灵和赵青则去解马车,正是甄琴送的双马马车,他们需要的是那两匹马。
等到郭灵和赵青赶到镇南门口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五六十人,这时宋谦也正好带人赶到,他还带来了三面大鼓,可能是因为鼓对这些难民来说没什么用,所以还没被偷走,只不过因为长久没用,上面布满了灰尘和蛛网,看到这几面鼓,郭灵总算松了口气。
宋谦也知道时间紧迫,也不多废话,直接对着聚集的镇民喊道:“乡亲们,我旁边的这位是郭灵郭公子,他是上天专门派来帮助我们的,等会他会带领着你们去对付黄巾,你们什么都不要问,什么也不要说,你们只要听从郭公子的命令就行了,你们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众人一齐喊道,其实他们还是有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平常黄巾帮助他们,宋谦却要他们去对付黄巾,可是最后一句话他们听懂了,那就是什么都不要管,只要听从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命令就行了。
宋谦喊完之后有些歉意地对郭灵解释道:“这样的方法能最快地接收队伍”。
郭灵点点头表示理解。
宋谦又问道:“公子你还有什么需要吗?”
郭灵想了一下,说道:“你有几个年轻一点的人吗?我需要几个探子。”
宋谦听完转身对着抬鼓地几个人说了几句话,然后走过来对郭灵道:“公子看这几个年轻人怎么样,他们几个虽然小一点,但是做探子还是可以的”
郭灵对着几人看了一眼,不禁有些哭笑不得,这几个人根本就是小孩子,最大的也就十二、三岁,想不到小镇的人力资源如此贫瘠,竟然连小孩都要上战场了,不过也怪不得他们,青壮年能走的几乎都走了,留下少许青壮还被黄巾招过去当炮灰,现在能有这么些人已经是难得了,至少人人都能行走。
郭灵郑重地对着几个小孩交待道:“你们几个小孩听着,我不要你们去打仗,你们只要在队伍前面探路,随时报告给我黄巾军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就行了,千万注意不要被别人发现了,明白了吗?”
几个小孩一起点头道:“明白”。
赵青有些苦笑地对着郭灵问道:“二哥,你就真准备带着这群人去打黄巾,你不怕他们一见到黄巾撒腿就跑了?”。
郭灵也不禁苦笑道:“你以为我想啊,这不没人吗,待会可全靠你了啊﹗”
赵青无奈地点点头。
郭灵手一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