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单号,红场天,牛大满起了一个大早,在旅馆里洗了个澡,冷水澡,住旅馆花了两块钱,纯粹就是坑爹的买卖,一个小房间里摆了三张床,而且还是TMD的上下铺,床上一个草席,一个黑色被单,在无其它物品。
天刚蒙蒙亮,大球场坝子里小贩们就开始出摊了,小贩大多都是镇上的居民,做点小买***苦哈哈的种地强多了,不过也有亏本的。
木板门店铺也一间间的打开了,街道上有很多手动式压水机,店老板往盆子里压上些水,然后洗去店铺上的灰尘,新的一天开始了。
牛大满走在街道上,光顾了几个衣服店,居然没挑到一件满意的,最后无奈选了两套[的确良],花了15个大洋,又花了8块钱买了两件花格子的衬衫。一换上新衣服,就想把旧的扔掉,最后还是没舍得,用袋子装了起来。
接着又花了6块钱买一个帆布大包包,12块钱买了双结实的牛皮鞋,然后跑到铁匠铺子里,买了两把能够用到传宗接代的杀猪刀,一个大斧头,干掉了30块钱,钢铁制品比较贵!一下子就花掉了70多块钱,说不心疼那是假了。
在街道边上的独板凳露天理发,五毛钱一个脑壳,店面里要一块钱。
牛大满背着大包包,鸟枪换炮,这一身衣服鞋子,得20多块钱了,大清早的理发店还没生意上门,一个老头在坐堂。
“平台还是圆头啊。”老人笑着问了一句。
牛大满彻底泄气了,解释了半天,老人听懂了,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咱可是好几十年的老手艺了。
半个小时后牛大满心情忐忑的出了理发店,至于发型,看看RMB上面的毛老爷子你就懂了!坑爹的发型啊。
早就听小屁孩宝气念叨镇上有一家馆子的面条好吃,别家卖五毛钱一碗,这家要七毛,贵了两毛钱呢。
面馆子很好找,就在镇上唯一的大黄果树下面,两个人才能合抱下来,店铺不大,外面也摆了不少桌子。
牛大满叫了一碗面,等了几分钟,面来了,光是看着就让人流口水,铺着一层厚厚的肉汁,上面洒落着绿绿的葱叶子,夹了一口面条吃进嘴里,一个字:香!
呼哧呼哧的吃完,连汤也全喝了,掏出一块钱,还找了三毛回来,看着角票,还真有些感慨,两世为人啊。
吃饱喝足,本来想去买个手表,一看价格,直接退步了,而且还是那种每天都要上发条的机械表,没必要花冤枉钱。
看了看天色,大步往初中学校走去,记忆中妹妹的面容很清晰,不过有一点非常奇怪,明明前主人喜欢王晓燕,可偏偏记忆里却没有那女人的面容,奇怪了。
两个妹妹都没有名字,顺口叫了牛大妹和牛小妹,弟弟叫牛三,说起来,牛大满这个名字虽然不杂的,但好歹也能叫出口了。
走着走着,忽然反应过来,小妹在读初三,现在是夏天,且不是毕业考试升高中了啊,初中毕业有两个选择,一是升高中读三年考大学,一是考中专,学技术,或者是读师范,然后出来当老师,教小学生。而且貌似,这个时候中专比普通高中要难考一些吧?
也不知道小妹考得怎么样了,现在是先填志愿后看分数,就看小妹要怎么选了。
想着想着就到了学校门口,在街尾处,整个学校用围墙圈了起来,防止二流子骚扰学生,而恰恰那些二流子就是从初中学校里面出来的,大学,那就是梦……
学校门口有些热闹,外面站着不少家长,今天是赶集日,顺便来接孩子放学的大有人在,另外有几辆三轮车停在学校门口。
三轮车马力还不错,面对面能坐14个人,车箱里能蹲4、5个,后面能掉3个,前面驾驶棚子的右边还能在坐1个。算算一个破三轮,能载20几个人走。
三轮车到牛大满所在的村子,五毛钱一个人,只有赶集日或是学生放假才有车。
牛大满看见了到村里车的牌子,师傅是一个四十多岁的黑瘦男人,手上白手套已经漆黑发亮,正靠在车脑壳边上抽烟。
一看见烟,牛大满叫了声坏了,怎么忘了买烟呢,这才穷了几天啊,不会就把烟戒了吧,左右看了看,学校门口有一个小卖部,买了一条[白塔山],花了8块钱,县里自己产的烟。一大包火柴,五分钱一包的。想了想,又拿了两盒子花生牛奶札糖,也是五分钱一颗的。
拆了一包烟,剩下的东西都放进大帆布包里,走到三轮车旁边,递了支烟给车师傅,出声问道:“学生一般啥时候出来啊。”
车师傅显然很意外,不过还是笑着接过烟,点燃后抽了一口说道:“快了,在开会呢,估计还有十来分钟。”
牛大满点了点头,和车师傅边抽烟边聊了起来,不聊不知道,这升学率也忒低了吧,就拿上一界初三来说,有三个学生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全镇都在放鞭炮,汗颜啊……
把中专和普通高中算在一起,升学率能达到百分之十,就已经是颠峰成绩了。难怪啊,难怪街上晃荡的二流子会那么多。
“出来了。”也不知道那个眼尖的家长叫了一声,一大片人都围到了学校门口,大多脚上还有泥泞,背着一个蓝竹编织的小背篓。
牛大满纯粹就是守株待兔,只有这一辆三轮车到村里,不怕小妹不过来。
“师傅,你下午还跑吗。”牛大满问了一句,不要等会带小妹买了东西没车回去,那就糟糕了,走回去可不近啊。
“恩,凑够十个人就跑一趟。”师傅抽了烟,见牛大满穿得人模狗样的,说话也就比较客气,没有不耐烦的样子。
“好,我带小妹去卖点东西,下午到什么地方找你。”
“你到黄果树下面找吧,下午两点左右。”
牛大满这才放心,现在最多九点钟,时候还早呢。
学校门口出来的学生越来越多,牛大满终于瞧见了小妹,头上扎着辫子,一米五五的个子,有些消瘦,模样还没长开,跟弟弟牛三一样,很清秀,穿了件红白打底的校服,左边手腕夹着席子,右边提着一个大蛇皮口袋,应该被褥衣服之类的东西。
“小妹,这边。”牛大满没啥素质概念,高声喧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