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茂才没想到这妮子平时对做生意傻傻呼呼的,当上老板还有二下子,也跟自己一样不见兔子不撒鹰。他有点皱眉头,说:“肥水不留外人田。我把这份合同给别的公司干嘛?就你们公司。”他有点不快的望着倩倩:“你口口声声叫我哥,就是对我这个哥还不信任。不要害怕,投资公司来做担保人。你啊,跟茂才哥玩心术公事公办了。我是投资客,会给你们服饰公司上套绊腿?"
倩倩没有半点含糊地说:“你们投资公司是我们的股东,这话是不错。可我们公司的运营是独立的,在公司的利益上,我们和投资公司都是平等的。可是,你作为介绍人得为这份合同负责。茂才哥,我们之间是在做生意,还是认真严肃一点为好。"
孙茂才为了这份合同能赚到大钱,只得同意。由他的投资公司做担保。他说:“我不知道要担保,没带公章啊。是不是这份合同算了,下不为例。"他想打个马虎眼,不想回去拿公章做合同的担保。
倩倩知道孙茂才不高兴,她心里更加明白:签合同之前做冤家,能分明各自的责任,出了事各负其责。要是讲面子,签了合同后做冤家。他们二败俱伤,只是便宜了那个港商。她笑着说;“我在这里等你,不见不散。顺便也把那个港商也带来。港商干嘛不来签合同,你代他签啥啊。”她笑着把孙茂才从沙发是拉起来:“茂才哥,我们做生意丁是丁卯是卯公私分明。要是我把你投资的钱糟塌掉了,你会高兴啊?"
孙茂才见倩倩十分认真的的样子,他也想把港商找来。他回家见港商还在,便拿了公章再一次来到林家公司。倩倩在签合同前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是刚成立的新公司,工商执照也没拿上几天。有句老话;新开豆腐店,三年不拿钱。新公司刚成立,困难很多。反正今后我们还要合作的,这次就把合同上的二十五万件服装,拿走五万,明年我们再把这五万件服装补上。”她朝孙茂才笑了笑,意思是说,同意啊?
孙茂才觉得这个主意不赖,他想反正今年少赚点明年多赚点。他把港商叫来了。港商也表示能接受。倩倩很快在电脑里打了一份新合同。三个人代表各自各自的公司签字盖了章。孙茂才习惯地要倩倩去酒店。倩倩心里明白,才不干这傻事,还没有赚钱就花一大笔招待费。她文质彬彬的说;"现在合同还没有开始签,先尝美酒,有点不合适。如果,香港公司能跟合同上写的那样收到货就汇钱。合同结束了。我们可以到BJ上大酒店喝庆功酒。”她的话很犀利,把港商闹得满脸红。孙茂才也觉得倩倩年轻气盛不给人面子。可是,他找不到倩倩这话的岔错。话里是有骨头,这骨头不是恶意的,也是个提醒,他也不好说什么。
邓婵听到公司跟港商定了大合同,她怕自己签了客户订单,公司没有时间去做。她找倩倩问个究竟。倩倩说;"合同是定了,可合同数让我砍了五万条。一方面不想把生产任务排的太紧,同时也把你们的订单考虑进去了。还有一方面,我对董事长接来的这份合同,是真是假,还有怀疑。”她见邓婵松开了眉毛,便话中有话地说;"今后我们跟董事长还真有不少摩擦啊。"
周书敏打听到某国际知名品牌要在本市举办东亚新款秋季女装设计比赛,她想起自己设计的五款女式秋装。她想拿去参赛。其中有一套女装获得香港时装杂志大奖。可参赛需要二万块参赛费。她犹豫了。公司新开张,资金明显不足。这二万块对公司来讲,也算天文数字了。如果她通过同学所在的公司去参赛,可以不出钱,人家已经给过参赛费。如果得奖,只是她个人的荣誉。而新公司需要张扬名声。这次女装设计比赛,是很好的机会。就等于花小钱做大广告。她还是去找倩倩讲了自己的想法,说:“你是老板,你拿主意。这次女装设计比赛,国际国内的大公司都参加了。市里的服装公司都派人参加这次比赛。拿奖不拿奖这是运气,可我们有新式女装走台表演,至少给同行们有个印象。知道新出了一个林家服饰公司,以后在生意上,在公司的业务发展上,都有帮助,”她就像完成了任务,讲完了,心里也轻松。
林倩倩对服装生意还很陌生,她在市服装协会的简报上看到女装设计比赛的消息。她没有像周书敏这样重视,也没有看参加比赛的规定。现在听周书敏跟她扳手指头这么一讲,她也马上领悟到这是公司积累人气,寻找商机的好就会。到底是搞服装出生的,对这次设计比赛比她敏感的多。是啊,俗话讲:新开豆腐店,十里八里喊一遍。公司需要形象,需要名声这也是今后公司创自己的名牌的必须要做的事。她说:"到底我是外行,不如你这个内行。对这样的比赛反应很迟钝。其实,我早就看到这条消息了,就是没有引起重视,就跟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看看热闹。这样的比赛里面真的藏有商机。我听你的。”
周书敏还是不放心,她试探着说:“用我们公司名义参赛得拿出二万参赛费用。我现在看到财务科长老是皱着眉头,叹气公司现金流太少。是不是跟投资公司借钱?”她不想放弃机会,出了个主意。
“不用去借,别的事可以缓一缓。既然公司要参赛,总是有个先来后到。让财务科把参赛的费用从银行汇过去。”倩倩顺手写了一张便条给周书敏,“小周,希望你在比赛中拿到名次。这也公司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