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86600000001

第1章 复读之前

今天终于拿到了工作后的第一个月工资,便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父母,想告诉他们我可以在经济上完全独立了。尽管大学毕业后,没能像当初考上大学时家里人所期望的那样,考上了名牌大学就能毕业分配、升官发财,但我依然能从父母关怀的话语中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放心,因为在任何时候,父母始终是最能支持孩子的。

每每到了华灯初上之时,我便喜欢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看看眼前的这番景况:前面的居民小区里陆陆续续会走出三五个人去小公园里散散步,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甜蜜的情侣,也有两口子带着小孩子的。看着他们缓缓移动的身影,让人感觉这个白天飞速运转的城市,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体现出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而这种温馨的有家的生活却成了现在许多人奢望的幸福,尤其在武汉这种大城市中,飞快的生活节奏让人差点忘记了曾经我们需要的真正的生活是什么。

想想这几个月来自己找工作的经历现在还心有余悸,虽然现在的工作并不是特别满意,但想想还在外面奔波赶赴各场人才招聘会广投简历,而大多如大海投针般杳无音信的同学,自己算是幸运的。我们大多都很无奈,只是想毕业能有份满意的工作罢了,但多半是选择不喜欢的岗位,还有些依旧等候在学校,希望好的单位可以要人。这种每天极力向别人介绍自己、点头哈腰讨好他人只希望自己能被录用的生活,真让人很无奈。

不禁让我想到,曾几何时,我们是被告诫考上好大学就有一切的一代人,我们也都曾为名牌大学而奋斗过,也为拥有美好的未来奋斗过。

说说我的故事吧,是我曾经奋斗过的生活。

2007年6月份,参加完高考后,我的心情很放松,忙活了一年的考前准备已经结束了。同时对我来说那也是彻底的心理上的完全解脱,因为一年的复读生活终于结束了。尽管此时还不知道结果,但我能感受到自己放松的内心里对自己的信任,我还是很为自己喝彩,因为当初这一艰难的抉择终于完成了。煎熬了一年的感觉真的很痛苦,我想很多东西只有在自己亲身经历后才深有体会。就像当初我应届高三的时候,心里对复读生充满了敬佩之情,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决心,所以我一直都没有过有关复读的打算,导致后来必须直面惨淡的现实时出现了狼狈的心情。

而这一次作为复读生进行考试时,心情大为不一样,因为准备好了不管考得好不好都会去上大学。考完后说不在乎考试结果是不可能的,自己比别人多付出一年的心血,该是更在乎成绩。每考完一科,别人愿意的话,我会很乐意和他对一下答案,因为自己心态好,不觉得会对下一科有影响;因为我有心理准备,不打算去考虑自己考坏了会怎么样,再说,试卷都交了对错已定,惋惜、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倒是有些人心态不稳定,给自己下定目标要考多少分、考什么学校,相互对几个主观题目发现有错的便极不自在,仿佛已经与好成绩失之交臂了,于是急躁的说“不对了,不对了”。也不允许旁边的人对答案,其实这样只会表露出自己的不自信罢了。

考完试第二天,也就是6月9日,一大早我就买回楚天都市报,准备对答案进行估分。一般每年高考结束第二天的楚天都市报都会原文刊登出高考试题及答案,大部分考生和家长都会买一份回去对着标准答案步骤估分,也有一些高二的学生买去分析今年的试题。

买完报纸我基本浏览了一下答案,觉得考得还好,便凭着记忆快速勾出选择题选项,最后估分是610分,我自己知道这基本是保守分。但不好和别人说具体多少分,同学和老师问起时就只是说还可以,可能在580分左右。因为一年前自己只考了490分,怕别人说我估的太高就只好往低点说。

事实上最后成绩出来时,我考了618分,让很多人感到很吃惊,对于别人来说就是我今年发挥超常了。但真正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心血,唯有我自己心里明白。最终我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了,也就是我刚刚毕业走出的那个地方——我曾为之奋斗过的名牌大学。

对于我来说,那是一段抹不去的回忆,会永远让我刻骨铭心的。从06年8月底到07年6月初,回忆里是短短的9个半月,经历时却如同度日如年、痛苦煎熬,过来后又觉得时光飞逝。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这般的,总到一些事情经历后才会从回味里能得出一些感悟,幸好这也为时不晚。

(一)复读之前

2006年6月份,是我第一次参加高考,我想有必要说说我是如何走上复读这条路上的。

当时我是在我们县一中读书,也是被分到一中的考场考试,还算是幸运,因为在熟悉的地点基本不用赶时间。当时班里有60多人,有一半多分到其它几个考场,其余的都在本校考场。还记得6月2号左右,班里有些人打听到省教委将每个考生的考场分配信息都下发到各个县教育局了,只是不得提前公布。有些人的家长有关系便托人到教育局查看考生旁边座位上都有没有一些成绩好的,基本都是查在一中的和旁边补习学校的学生。若是找到了有成绩好的学生就会找学校老师或同学去向成绩好的人打招呼,基本都是说想在高考期间能给些答案帮助什么的;也有些更直接,不惜花高价钱购买一些科目的选择题答案。

所以班上当时有些人便一时间都在想办法给家里联系看是否能走上这层关系,但多数人都是静心的复习,只有那些平时成绩很差,考前有没有什么心思复习的人会考虑这一做法并很抱有希望。最终有些人也得到了一些座位分布情况,便向班里其他人吹嘘似地说自己考场上坐的有谁谁,成绩怎么好之类的,好像他的成绩立马要加上几百分,一跃就进入了重本一般。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过是表露自己没本事,实属可悲。当然也有人来班里找成绩好的,基本是表明想得到答案之类的。然后大家会凑一块儿说刚刚过来的那个成绩怎么差,平时怎么捣蛋之类的,无非是说班里被找那个成绩好的要保护好自己的试卷,能给就给点,不要搞得最后不愉快。大家这么一议论就让人觉得好像成绩好在考场安全上似乎不是一件好事。

更有夸张的给大家讲了个例子,说是以前有一年高考,一成绩好的没给旁边成绩差的答案抄,成绩差的一气之下来脾气了,刚听到监考老师说全场起立,便冲过去抓起成绩好的答题卡,直奔厕所而去了。还是边走边用双手挪着答题卡,到厕所时答题卡已经成一团了,然后毫不犹豫的扔进了坑里,后来被捡起来弄干净后吹风机吹干了才幸免于难。

这个例子一出,听的人都觉得太可怕了,至于是真是假没人去过多询问,都期望高考时旁边坐的不要是这种脾气大的哥们就行了。

其实考场安排在考前两天每个人都会知道,只是不清楚旁边坐的都有谁。考前一天的下午学校会安排各考场的考生到现场看教室分布。当我还在和同学一起看完考场分布后,听别人说我考场里有一个牛逼的哥们儿找了一成绩好的帮忙,牛逼那哥们儿刚好坐我后面,那个成绩好的坐他后面,还是个女生。而且还是黄高(黄冈中学)复读回来考试的,听说前几次模拟考试都是600分以上。所以牛逼那哥们如获至宝,直接让父母出面找女生谈,最后以每科选择题1000块的价格谈成,因为传个纸条对于那女生来说是不会影响答题时间的,又是前后座挺方便的。

我们县里面最好的是一中,初中升高中时,最好的都是被黄高录取了,其次过了一中的分数线才会进一中。但每年一中只会正规招一半人,剩下一半会明码标价卖指标。所以在我们看来,一般进了黄高的都是很厉害的。

当时听说这一消息后,我也想得点好处,因为英语实在是太差了,每次刚刚及格的成绩总拖自己的后腿,导致模拟考试基本都在年级占位400多位。而当时全年级有1200多人,按照惯例,能进年级前300位的进一本大学基本没问题,相握那个成绩也就进个二本一了。

我找到班里和坐我后面那哥们熟的同学一起去和他见面聊天,表明来意后,他说只要他得到了答案就会给我的。这么一说不禁让我心中大快,有些底儿了;虽然平时痛恨那些作弊的人,但关键时刻自己恐怕也要痛恨自己一次了。

说来很奇怪,自从有了想得到答案的想法后,心里总也不踏实,对自己的水平不放心。从第一科语文开考便想着可能会得到答案这事,这直接导致那些原本就会做的选择题,到了考场上就觉得好像自己的答案不可靠。于是便不急着确定答案,基本有一半的题目留有2个选项供最终选择,等待着后面黄高女生答案过来后一起对一对再定断,作双保险。即使没有答案,自己也可以再确定答案涂到答题卡上。所以整个语文试卷在这种心情下做完了,最终没有递答案给我,而语文主管题目不太多,基本都是靠自己写了,也就觉得无所谓了。只是一开始做题没了自信,多少有些影响。考完后出考场都各自回宿舍了,也没问太多原因,只感觉跟平时差不多。

在考自己拿手的数学试卷时,也有种等答案的心态,尤其是碰到一些题目的公式一下不记得了就会心急便更难把握了;而且考场上的紧张氛围也让自己心跳比平时快,燥热的天气更是难以忍受。总之是整个第一天的考试都不太顺利,仿佛心里有东西堵得慌。到第二天的理综考试,因为平时考试时间就比较紧凑,所以只有一心去做题,但碰到不会的或是难以抉择选项还是会等着最后再判断,往往最后快交卷前基本是没心思思考题目,只会急着把空白题目答上,这样之前留下的一些记忆也都没有了,基本是乱猜碰运气了。自己稍有把握的理科也在这种依赖的心里下独自完成了,到底有多少蒙混的依然记不清了,也不想去想具体的情况,只想着快点考完结束吧。

等到最后一科时,更有些没把握,因为英语平时差,便想得到答案。再次找后面那哥们说,他还是表示只要他得到答案就会传给我,而我依然相信他应该会的。记得当时我是坐在讲台下面第一排的,之前几门考试都没敢回头过;但我发现两个监考老师会轮流着转,都最后一门了,只要动作不太大应该没什么事,因为很多人动作是很大的。

所以从听力开始便没有心思听了,想直接拿别人答案,正好可以多出点时间做后面的阅读题目。本来这样想是很合理的,只是前提是必须能得到答案。当我用不肯定的心态做完大部分选择题时,发现空下了所有的听力和小部分其它题目;因为英语大部分都是选择题,所以传答案很方便。写完作文后我便回头向那哥们要答案,他双手外翻表示他还没有得到答案,无奈我只好继续等着。急躁之中涂好了自己做的题目,在考官提醒还有十五分钟时,我有些更急了。再回头问还是没有,这下更蒙了。看着还有近一小半没做,只好自己瞎猜了。阅读猜下还是凭感觉,听力完全是瞎蒙的,基本规则是哪个答案最长或是最短就选哪个。

交完卷子我便飞也似地离开了考场,想快点结束这些令人纠结的事情。这样不自信的考完这次高考,结果基本可以预料到,也不用去幻想什么,只想等待悲剧到来。

和各个教室考完出来的人一起往校门口走时,看着门外焦急等候的家长们,觉得有些对不起父母。虽然今天他们没有像校门前的家长一样赶赴现场为自己的孩子送考,但此刻他们的心肯定如所有亲临考场的家长一样的急。

至今我也忘不了那个酷热的下午,走出人群中我逃也似地想安静下,可发现各条路上都是往各个方向走去的人们时,心中真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应该是难受。突然间觉得自己很落寞,太悲哀了,悲自己的所做的这一切。

这样一场考试,完全是自己对自己不自信造成的,考完后没有任何解脱得感觉,有的只是心中压抑的难受。我没有做什么打算,没想过没考好去复读,觉得自己不会去复读,哪怕只是进个差学校。因为高考前所有即将毕业的人都会企盼着在这样一个足够长的暑假里开心的玩的同时还可以收到心仪的大学录取通知,而且对比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大学里简直被认为是天堂了。

最终成绩出来的那一天,心情异常平静,知道自己会考的很差。结果是470分,按照省教委定的分数线只能报三本的学校。但我也没有打算去读三本,可能心底早就知道留给自己的只有一条路可走,只是别人问起不愿意承认回去复读罢了。

还能清楚地记得回学校填志愿那天的情景,一些平时玩得不知学习为何事的人大多阴沉着脸,拿着三本或专科的表填志愿。当然也有些知道自己实力的也就很平淡地笑着和别人打着招呼,好像是考那么多自己已经满足了。最受不了的就是那些平时成绩差的又爱玩的人,还聚在那里大讨论哪里没考好,抱怨不公道。当然更多的人是迎着笑脸去班主任那里拿一本、二本的志愿表填学校,还不时讨论哪个大学哪个专业好,让人心生羡慕。因为这样一个时刻之于我是奢侈的,也是不会有的。

我只好随便挑了几个三本的学校填了,逃也似地离开曾日夜学习生活过的学校。甚至最后代码读写后的学校、专业信息确认签字都是找人代签的,觉得那种场合不适合我去,也没有脸面出现。

考出那个成绩后,父母并没有责怪我任何,也没问我的打算,怕我难受,只让我别多想什么。我极力想面对一切,但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我在家人亲戚面前都是坦言怎么也不会去复读,嘴上这么说的,其实心底早在知道这次搞砸了后就为自己打算好了唯一的选择。

等到别人一本、二本通知书早到了,都在请同学老师喝喜酒时,我的三本通知书才收到。是被一个北方学校三本专业录取的,冷门专业,各种费用共得交一两万,基本一年得用三万多吧。老爸开始为我筹划上学的费用,看着他奔波的身影我很不忍心,要知道农村人一年的收入也就只够我上学交学费了。父母知道我要复读时都很高兴,因为若真是去了那个三本的学校读,自己不开心,他们脸上也没有光彩。农村孩子都这样,父母认识的见面了相互一问,别人考的学校好的,就觉得自己孩子很有志气,给自己争光。孩子没考好的,父母同样会不高兴,觉得孩子没争气,但都长大了又不会去责怪什么。在我们失落时,唯有父母是我们永远的支持。

就这样,本来是最长的一个暑假,可以好好放松一下的大块时间,我却只能在烦躁和痛恨中度过了。同学的升学宴去过后,大家都会在喝酒时安慰几句,基本是要好好补习,来年会更好之类的。那种心情下,至于来年怎么样似乎没有什么概念,只剩下麻木了。但我表露给他们的永远是开朗的一面,不会让人看到我多么痛苦的表情,最多只会在没人时长长地叹口气,也不知从哪时起,叹气似乎成了我舒缓压力的唯一方式,直至现在还是。

过完了煎熬的两个月就到了八月中旬,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快乐暑假的黄金时期,他们还有一个多月才开学,而我这个时候得准备去补习学校开始复读生活的。最终留给我的是一堆补习要用的高中课本和资料书,以及疲惫过后坚定了复读去向的沉痛的心。

在那个酷热的夏天,说出永不复读我是坚定的,当再次说出我会去复读时也是鉴定的,这好像是个角色的反串,从一个极致到另一个极致,中间不需要太多的路程,仅需一些转变观点的意识便足矣。没有谁来逼迫,没有谁给压力,只有我因对现实不甘心的决心,只有我想为名牌大学而奋斗一次的动力。

同类推荐
  • 凉薄非夜

    凉薄非夜

    我曾经委曲求全,只求身边的人都真心以待,可是到头来,我依旧孑然一身,带着满身的伤痕在这个庞大的星球走走停停。这个世界,人情凉薄,我才意识到……
  • 越狱

    越狱

    本书是湖北知名作家曹军庆的小说集,收入作者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作品,曾在《天涯》、《上海文学》、《长江文艺》等刊物发表过,作者从小村、小城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的变迁,文笔成熟,内容充实,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小说集。
  • 遗留的爱情

    遗留的爱情

    你说,天空是你的家,你要自由的飞,所以,你放我在红尘中,轻如尘埃。我却如草,沉默于大地,因爱扎下了根,守着天空,等你归来。爱或者不爱,也许是上天早就注定的缘,只是,我爱你,爱得如此深刻,舍却了所有,等你用心。
  • 风流词人柳永轶事

    风流词人柳永轶事

    “两岸文学PK大赛”柳永是北宋词人,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柳永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一生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妙佳词。然柳永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穷困潦倒,死后竟由众多妓女集资安葬。小说通过柳永和小玉、楚楚、秋月、英英几位女子的感情故事,讲述了一代词人在皇权专制下的悲惨人生,读后令人扼腕叹息。
  • 木水随笔

    木水随笔

    世态炎凉人心不古滚滚人潮我该何去何从本书为随笔有感而发,有感而写。不定时不定期。
热门推荐
  • 一纸休书:邪王请滚粗

    一纸休书:邪王请滚粗

    现代保密处成员、特工队队长魂穿冥月国成为将军府二小姐上官蕊雪。大小姐虐待,被‘卖’病秧子六王爷。世人称:丑女配病王,双双入鬼门!她步步为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与他同甘共苦,誓要夺回万里江山。却不想,他皇袍加身之时,便是她万劫不复之日……待对上那一双寒眸和绝然,她将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神偷成长记

    都市神偷成长记

    高二学生陆如风,无意间得到了一本盗贼界秘籍,从此人生变得与众不同。什么?几招在手,便为武林高手;学得通透,就成绝世神偷?陆如风:“自从有了它,大盗、武者、杀手、特工,我通通都不怕!”没错,这就是他的故事!看他如何奇术绝天下,偷得美人心!
  • 始于终结的幻想

    始于终结的幻想

    丢弃节操前进,糅合属性进化,致敬记忆里的故事
  • 死亡缔造者

    死亡缔造者

    光明是短暂的,在光明过后留下的是无穷无尽的黑暗。被陷害谋杀的少年承影在死亡的危机下居然领悟了“黑暗”的真谛,从此以一个“死人”的身份开始了他的复仇之旅……他所能带来的只有无穷无尽的黑暗与……死亡!!!当夜晚降临,拥有“吞噬黑暗”的少年则化身为复仇天使,他是死亡的缔造者,他是黑暗的代言人,他将给所有仇人施以恩惠----“死亡!”
  • 巫令

    巫令

    魔祖之情爱,加诸于圣储。相伴抛弃所有同行天下,奈何生死别离。你许我一生一世的幸福,可半路彼此阴阳相隔。为爱痴狂,为情所困。我可为你成疯成魔!可这浓厚情爱,终究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不过是心之所属的爱人的一场阴谋。到头来……你也不过是算计我罢了……抛祖弃家……三千年磨练,十万年轮回,不仅脱离尘世,甚至超越六界,再无牵挂。
  • 权谋天下之弃女不善

    权谋天下之弃女不善

    韩澜澜从小被一个预言诅咒,说她是红颜祸水,她必然亡国。被赶出了北坤国。被前世的同族女强人穿越,成了一个极有能力的女人。她在一次无意中救了一个小孩子,这个孩子是最厉害的炼丹师的唯一传人。被别有用心的管家杀了出来。韩澜澜发现自己并没有被北坤国放过,依然有人找上门来杀自己。想找到杀她的人到底是谁?
  • 濒湖炮炙法

    濒湖炮炙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是修仙是个鬼啊

    这是修仙是个鬼啊

    #这世界上还有混的比我惨的穿越者吗?##除了不死属性以外好像就没什么了。##不死个蛋啊!死了就重头再来没什么问题但是你也给我存档往前点啊混蛋!直接成受精卵是个鬼OTZ##还在麻麻肚子里就因为身体承受不住精神力gameover读档重来大侠请重新来过多少遍了,卧槽Σ(°△°|||)︴好像数不过来了_(:3」∠)_原因呢,话说真佩服啊其他穿越者还能在麻麻肚子里修炼,我连把精神力稍微的整理整理都做不到,做到了就死死完了精神力又变多,话说为何没有系统,求功法啊!#
  • 葬仙墟

    葬仙墟

    一枚青玉,仿佛扣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青山宗上于是多出了一个少年修行,东域十年,风云变换,再回首时,物虽在,人却往更寂寥处去了,而那个地方,却只不过是又一个起点……
  • 天使的蓝色眼泪

    天使的蓝色眼泪

    她是上帝的宠儿,一出生就注定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有一个宠她如命的哥哥,和视她如珍宝的父母。本该是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家族里的小公主,却在4岁时遭遇到仇家的绑架。当她浴血归来,早已失去了那样童真。早已习惯了一个人,习惯了冰封自己。人前,她总是那么完美,可是又有谁知道那光鲜靓丽的背后,她有付出了多少??世人总是羡慕她,可谁又了解她的痛苦。他,帅的一塌糊涂,迷倒万千少女,却不善言辞,只有面对她时,才会变得敞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