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79400000007

第7章 黄白术

黄白术;

黄白术是炼丹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以黄喻金,以白喻银,总称“黄白”。企图通过药物的点化,变贱金属(铜、铅、锡等)为金黄色、或银白色的假金银,又称“药金”或“药银”(即各种合金)。制取“黄白”的方技,即称“黄白术”。

我国黄白术的起源、发展与外丹术同步,源于战国燕齐方士之神仙方技。史载,西汉文帝时,造假黄金者甚多,景帝前元六年(前151)曾下诏:“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武帝时淮南王刘安撰《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二十余万言。

另传方士李少君能化丹砂为黄金。检索史书,东汉皇室及新莽均拥有大量“黄金”,社会上颇多造“药金”致富或制“延年药”的故事。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有“汉代多黄金”之说。可知两汉乃黄白术盛行时代,尤以“药金”的制取为其特色。千余年来,虽然没有实现变贱金属为贵金属的设想,但经长期的实践,却对我国古代冶金学、合金学作出了贡献。西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曾总结出:水银“能杀金、银、铜、锡毒”,即指水银能与多种金属生成合金。

道教创立后,继承了以往的黄白术成就,与外丹术同步发展。在魏伯阳《参同契》中,就多次隐喻了铅与水银生成铅汞齐(铅汞合金)的事实。而著名的黄白师狐刚子在其《出金矿图录》中,对金银矿种类、分布、品位、真伪辨识、冶炼等方面均有详细的论述。为减少金、银毒,首创了“炼金银粉”法,并相沿至明代,后因医学禁用而被淘汰。早期黄白术中使用的“点化药”是“三黄”,即三种含砷的硫化物——雄黄、雌黄、砒黄。狐刚子在其《五金诀》中,总结了“三黄”经“伏火处理”,可提高点化效果,且描述了其与五金合炼为合金时的物件变化。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指出,当时有《神仙经黄白之方》二十五卷,千有余首。他先从其师郑隐受《金银液经》,后复求受《黄白中经》五卷。《黄白》篇还叙述了道士李根、程伟妻等造“药金”、“药银”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葛洪第一次详细记录了从武都雄黄等物冶炼一种金黄色的“铜砷合金”(简称“砷黄铜”)的方法和技术。前述两汉时期所拥有的大量“黄金”中,必有相当部分由此法制得(药金)。梁陶弘景撰有《集金丹黄白方》一卷,惜早已失传,但其《名医别录》中曾指出:矾石“火炼百日……不炼服,则杀人及百兽”。这是继狐刚子之后又一次关于“伏火处理”的论述。

唐代是黄白术的极盛期。唐皇室迷恋丹药,亦耽于黄白。

相传道士叶法善、刘道古均冶黄白,田佐之等能变瓦砾为黄金。唐代黄白术代表著作,首推金陵子《龙虎还丹诀》,它记载了不少“黄白丹方”,其“点丹阳方”是先制得卧炉霜(即砒霜),再用以点化丹阳(铜),得到了砷白铜,这是较砷黄铜(药金)点化技术更难的一种铜砷合金,因其外表似银,故称砷白铜(药银)。它是有别于古代“镍白铜”而自成体系的另一类白铜。砷白铜的制得,是唐代黄白术的新成就。此外书中还有多种“炼红银法”,实际是一种小规模水法提炼纯铜的技术。上述两项成就,为我国合金学、冶金学作出了贡献。

其次是《太古土兑金》,该书保存了上述狐刚子在有关“转化”五金的一些重要佚文。其他文献重申了“伏火处理”,即将某些具毒金石类药,用火烧到一定程度,可改变或减少原有毒性。于是唐代出现了多种“伏火法”,如雄黄经伏火后,简称“伏雄”。

实践中还发现“伏火”还具“提净”、“防爆”和促进物性变化的作用。《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四列“雄黄金、雌黄金……瓜子金”等“药金”二十种,可见唐代黄白术之盛。

宋代是黄白术发展仅存余绪时期。北宋初黄白术仍盛行,太祖曾诏令“伪作黄金者弃市”。开封府曾捕得伪造黄金、白金王玄义等十二人,被流放海岛。太宗、真宗则视伪金、银为珍宝。当时黄白术不仅为道士所秘传,还为大臣、方士、锻工、文士等所掌握。称“药金”为鸦觜金、金宝牌、神霄宝轮、紫磨金等。又史载,这类“白金”,不仅皇室用于赏赐,民间还广泛用于贿赂、借贷、籴米赈贫等。但“白金”决非砷白铜(制取难度大,性不稳定,且易变黄),有人认为系铜镍合金的镍白铜,但是否为黄白术的另一产物,检索《道藏》尚未发现这类文献,尚待继续查证。宋代黄白术代表著作,有托名为《纯阳吕真人药石制》一卷,系黄白师专用本草学著作,共记载六十六种本草在黄白术中的作用。程了一著《丹房奥论》一卷共十六论,概括了黄白术制作的要点及过程。认为唐代伏火法,“虽易制伏,惟难真死”,所谓“真死”解释为“不见其形,方为真死”,可见“死”是一种特殊处理(用草煮制,再以火养)使原有形质分解,“死去”,从而获得新的形质。因而宋代文献中,便在“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达到“真死”的方法和技术。又如南宋成书的《修炼大丹要旨》,乃黄白术丹方专集,亦屡见各种“真死法”。可见“死”是“伏”的发展,含义也更为广泛。迨及元明所纂的《庚道集》,系古代黄白术的大总结,其丹法之可考者,多为唐代,更多为宋代。该集以“丹阳术”为主,记载了不少“伏砒法”、“死砒法”之类炼制“药银”的技术。宋以后道教黄白术逐渐泯灭不传。

内丹内丹亦称“还丹”、“金丹”、“内金丹”、“大丹”,为道教重要的炼养方术。丹,原指用铅汞等矿物炼制而成的红色或丸状的药物,被认为服之能长生不死,羽化成仙。据称,道教信徒炼制这种理想中的长生不死药的过程,须经“七返九还”,最后复归于“道之初始”,故称“还丹”,《周易参同契》云:“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①又此丹以金(实为铅、汞)为主要原料,故称“金丹”,并取“金性不朽败”之义,以喻还丹能令人永生不死。内丹,指在人体内炼成的长生不死药,其所需原料精、气、神,亦用外丹术语喻称铅汞,其炼制过程亦如外丹之经七返九还而复归本初之道,故亦称还丹、金丹。张伯端《金丹四百字》释云:“以火(喻神)炼金(喻气),返本还源,谓之金丹也。”②内丹炼养之道,渊源于先秦以来的行气、守一等术,是此类方术在实践和宗教化过程中发展成熟的产物。汉末魏伯阳宗古《龙虎经》,参合大易、黄老,撰《周易参同契》,隐晦而又系统地阐述了内外丹炼化之道,被尊为“万古丹经之祖”。该书明确区分还丹与其他炼养术,认为还丹之外的内视历藏法、**(房中术)、食气、步斗宿、祭祀等,皆“悖逆失枢机”、“前却违黄老”,属不堪得长生不死的旁门小法。

《周易参同契》奠定了中国传统内外丹学的理论基础。其炼化的主导思想,是糅合易、老哲学于一炉的天人合一论。认为炼丹应遵循自然界天地日月生成运转之法则,以乾坤(阴阳)二卦为本,逆自然之易,夺造化之功,由阴阳和合而返本归元,复归于虚无之道。就内丹而言,应先追究人生命之本元,所谓“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人所禀躯,体本一元,元精云布,因气托初,阴阳为度,魂魄所居。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③虚无乃人生命之本元,精气神(魂魄)为人身之阴阳,炼丹之药物,取法乾坤二卦,“乾动以直”、“坤静以翕”,令气布精流,摄情归性,而归根返本,为结丹之要。具体修炼,则先“筑垣城郭”(摄情归性),固塞耳目口三宝,意守“规中”,“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专心不二,渐臻身体强健,颜容润泽,阴邪辟而正阳立,内气周流于身中,“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至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容中。”④对修炼中内气周流等体验,描述颇为真切;并运用卦象易理,对修炼中用意的火候法度和精、气、神生发变化的轨迹,作了相当详尽的阐述。后世内丹学逆炼归元的理论模式,及筑基、三关炼化等修炼法则,无不本于此书而发挥。

魏伯阳之后,从魏晋至南北朝,外丹与服气、服食等方术盛行,内丹之道似乎隐而不彰,大概只在民间秘传。至中唐,魏伯阳一系的内丹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唐玄宗朝道士张果、罗公远,修炼内丹被认为卓有成效。张果《太上九要心印妙经》,运用《阴符经》哲理,对内炼法则作了更为明晰的阐述。罗公远、叶静能注《真龙虎九仙经》所述的内丹法,有佛教密法影响之迹。但直到此时,道教界和社会上盛行的炼养之道,仍为外丹与服气,内丹相对沉寂。一类题为内丹的道书,如《道藏·太玄部》所收的《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其所言内丹,实际上是上清派的集神存想之道,与魏伯阳一系内丹不同,有些服气类道书中,也称服气为内丹。

魏伯阳一系内丹的盛行及其学说的发达,是晚唐以后的事。晚唐五代,大概由于盛行数百年之久的外丹服食成仙实验的多次失败,及服气一类炼养术的深化发展,加上佛学的刺激推动,“会昌法难”之后佛教的衰弱等外在原因,内丹开始盛行,呈总摄和取代道教的一切传统炼养方术之势。钟离权、吕洞宾、施肩吾、崔希范、彭晓、刘海蟾、陈抟、张无梦等一批内丹家活跃于山野民间,传法授徒,著书立说,掀起了一股“内丹热”,把魏伯阳一系的内丹学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批内丹家的丹法皆渊源于钟离权。

钟离权的内丹思想,直承《周易参同契》,依道教传统的“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论,以逆炼归元为结丹成仙之诀要。认为人生命之形成,亦如道、真气之造化天地,“乾坤相索而生六气,六气交合而分五行,五行交合而生万物,”⑤万物各“阳中藏阴,其阴不消,乃曰真阴”,“阴中藏阳,其阳不灭,乃曰真阳”。⑥人亦各以禀自父母真气的真阴真阳为性命之本,元阳真气藏于肾府,元阴真液源于心海,阳升阴降,气液传导,水火既济,推动人的生命活动。炼丹之士盗取了逆转生命之机,以真阴真阳为药物,摄心离境,保守性命之本不令耗散,始则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从守窍、静定入手,引出肾海中所藏元阳真气,“先要识龙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浊,分气候早晚,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州,”⑦认为必须严循法则度数,令精气沿任督二脉,运转于下中上三丹田中,阴阳顾恋和合,五气(五脏气)朝元,三华(元精、元气、元神)聚顶,凝成胎仙,返归虚无之道,“阳神”能从顶门上自由出入,从而生死自在,与道合真,获得永恒的仙寿。具体修炼,入手有少年、中年、老年之不同;修炼次第,分小、中、大“三成”法:小成法从炼形入手,按摩导引,坚固下田,得安乐延年之果;中成法肘后飞晶,还精补脑,得返老还童,留形住世之果;大成法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得脱质升仙之果。总之,从炼形入手,以精、气、神为药,依次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合道,为基本的修炼路径。

晚唐以来,三教合流,成为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儒、道二家,都不能不受已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佛学尤其是禅宗之学的影响。钟离权一系的内丹学,也不能不以与禅宗融合为其发展的基本路线。内丹与禅,在修习的基本原则“无念”上,本来就多有相通,《钟吕传道集》就以佛家术语“真空”为修炼之要,有云:“若以绝念无想,是为真念,真念是为真空,真空一境,乃朝真迁化而出昏衢超脱之渐也。”⑧至钟离权的门人吕洞宾,更以禅、道融合为其内丹说的基本特质。据传吕曾参黄龙晦机禅师,此后对禅宗深为服膺,倡禅、道双融。其《敲爻歌》等总结内丹之纲宗为“性命双修”,修性谓明心见性,了彻禅宗所谓心源性海;修命指炼化精,气为内丹入手路径。单修性或单修命,皆失于偏颇,单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单修命不修性,“恰如鉴容无宝镜”,⑨只有性命双修,方为稳当。此所谓性命双修,实际上含有禅、内丹双修,或在内丹修炼的基础上参究禅宗的意味。

吕洞宾性命双修、禅道双融的思想,成为后世内丹学发展的基本路线。北宋以后的内丹学诸家,几乎无不渊源于吕洞宾。性命双修、禅道双融的内丹学,至北宋神宗朝的张伯端趋于成熟。张伯端先作《悟真篇》丹词,发挥钟吕一系的传统丹法,后又参究禅宗,撰《禅宗诗偈》言明心见性之事,作为《悟真篇》的续篇。《悟真篇》(包括续篇)被公认为《周易参同契》以后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内丹撰述,古今注疏发挥者达数十家之多。

吕洞宾后学的内丹思想,总的来说,以进一步深受禅宗、理学的影响为基本特征。虽然皆以“性命”二字为理论纲宗,但多数对修性较修命更为重视。张伯端《悟真篇后序》强调“欲体夫至道者,莫若明乎本心”,AB以归于禅宗所谓“究竟空寂之本源”为内炼归宿。王嚞《金丹诗》谓“本来真性唤金丹”,强调修行须先识心见性,其识心见性的法要“清净”,颇近禅宗的“无念行”。内丹诸家对性命、精、气、神的先后天之分及相互关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完善了内丹学的理论体系。诸家丹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修性、修命的次第及侧重点不同,有先修性后修命、先修命后修性、性命齐修、以性带命等歧异。二,清修与双修二途,有主张阴**足于自己一身,强调一己清修者;有主张阴阳分禀于男女,倡男女双修者。从这两方面着眼,近代的内丹学者,把宋代以来的丹法,按主张与风格的差别,分为南、北、东、西、中五派。

南宗一派,指张伯端后学。此派丹法的共同特点,是修习次第上,先命后性,即先从传统内丹法入手,循序炼化精、气、神,至炼神还虚阶段,参究禅宗,了彻性源。在修行方式上,又分为清修、双修二系。清修一系以白玉蟾为代表,以张伯端《青华秘文》阐述丹法最为详明。其法从闭息入手,渐入静定,于恍惚杳冥之际用忘心、觅心法体认真心、元性,从真心中生“真意”炼化精、气、神。宋白玉蟾更以一“忘”字为炼形、炼气、炼神三关的诀要,初关炼形忘形养气,中关炼气忘气养神,上关炼神忘神养虚。其《海琼传道集》分修炼全程为采药、结丹、烹炼、固济、武火、文火、沐浴、丹砂、过关、温养、防厄、工夫、**、大还、圣胎、九转,换鼎十九诀。AC南宗双修一系,源出广益子刘永年,(据传出张伯端门下)有翁葆光、若一子、陈致虚等传承其学,主张“真铅”须采之于同类之女体,采药之后,炼化精、气、神之法,与清修派略同。代表作有《悟真篇三注》。

北宗一派,即王嚞所创全真道及祖述王嚞门下七大弟子之七真派。该派在修炼次第上与南宗相反,主张先性后命,先做除情去欲、摄心守念、明心见性的功夫,以清净心地、不受欲尘污染为诀要。此后从真心中生真意,循序炼化精、气、神。北派皆主清修,提倡出家、禁欲、苦行。北派丹法,在元代以后融摄南宗、理学之说,以明末伍守阳、清代刘一明、闵一得等阐述最为明晰。伍守阳的《仙佛合宗语录》《天仙正理直论》等

所述丹法,分筑基、初关炼精化气、中关炼气化神、上关炼神还虚四阶。筑基以炼己为要,炼己即做对景无心的功夫,以识心见性,次则循序炼化精、气、神。AD闵一得的《古书隐楼藏书》搜罗诸多内丹撰述,于炼丹中黄直透、活子活午、阴等密义,指陈甚详,并有从意注顶门等入手的方法。清初中兴全真道龙门派的王常月,则强调修丹以持戒为先,须严循戒定慧的次第,以伦理修养和明心见性为要。

内丹中派,指元初从南宗合流于全真道的李道纯之说。李氏总结南北二宗之学,宗承发挥陈楠之说,将道教的全部炼养术分为旁门九品、渐法三乘、最上一乘三大类。其中后二类属内丹。渐法三乘者,下乘“以身心为鼎炉,精、气为药物,心肾为水火,五脏为五行,肝肺为龙虎,精为真种子,以年月日时为火候,咽津灌溉为沐浴,口鼻为三要,肾前脐后为玄关,五行混合为丹成”。AE此为安乐延年之法。中乘“以乾坤为鼎器,坎离为水火,乌兔为药物,精、神、魂、魄、意为五行,身心为龙虎,气为真种子,一年寒暑为火候,法水灌溉为沐浴,内境不出、外境不入为固济,太渊绛宫精房为三要,泥丸为玄关,精神混合为丹成”。AF称此属养命之法,可得长生久视之果。上乘“以天地为鼎炉,日月为水火,阴阳为化机,铅汞银砂土为五行,性情为龙虎,念为真种子,以心炼念为火候,息念为养火,含光为固济,降伏内魔为野战,身心意为三要,天心为玄关,情来归性为丹成”。AG称此为上乘延生之道,可证仙果。这种丹法,即是白玉蟾所传融有禅法的性命双修之道。最上一乘“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净为丹基,无为为丹田,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窒欲惩忿为水火交,性情合一为金木并,洗心涤虑为沐浴,存诚定意为固济,戒、定、慧为三要,中为玄关,明心为应验,见性为凝结,三元混一为圣胎,性命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为了当”。称此为上品天仙之道,修习成就,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AH这种最上一乘,有浓厚的佛教禅之气味。李氏认为三乘渐法,分别宜于下、中、上三士修炼,最上一乘,“至士”可以行之,并谓夙有根器的至士,可不经修命之渐道,而“一直了性,自然了命也”。中下之士宜修先了命后了性的渐道。李道纯的内丹说,标志着南北宗内丹说在元初融合后,已臻于高度成熟。

内丹之东派,指明代陆西星之说。陆氏自称得吕洞宾亲传,所撰《方壶外史丛书》论述内丹,颇多独到见解。主张从筑基炼己、摄心修性入手,见性后男女双修,采药临炉,取坎填离,循序炼化精、气、神,实际发挥了北宗与南宗双修一系的丹法。

内丹之西派,指清代四川嘉州李西月之说。李氏自称遇张三丰、陆西星等得法,撰《三车秘旨》等阐扬内丹。其丹法主要宗承张三丰、陆西星,统摄诸派精义,主张双修,对炼心、炼气之法则,发挥甚为精到。

除上述五派外,内丹自成一家风格者,还有陈抟所开创的老华山派丹法,及统摄龙门、崂山等多家丹法的崂山金山派丹法等。

另外,自唐宋以来,内丹家即根据男女生理之别,强调女子修丹应与男子不同,创编了专用于女子修丹的“女金丹”。金代王嚞弟子孙不二开创的全真道清静派,专传女丹。

历代的女丹撰述,如《孙不二女丹诗》《坤元经》《女金丹》等,多达三十余种。一般都认为女子炼丹应从炼形始,先作“斩赤龙”的功夫,炼血化气,然后或可依男丹法炼气炼神。

内丹之学,源远流长,阐发于汉末,盛行于晚唐,博采佛、儒、医诸家之长,不断趋于成熟,并逐步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多种多样的修炼途径。它宗依《道德经》《阴符经》等经典,融摄道、禅、易、儒、医等学,实践体验,形成了基于人体生命顺逆升沉的独特理论,对气功、医疗、人体科学诸方面,都有广泛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同类推荐
  • 战逆天穹

    战逆天穹

    玄元大陆,万族林立,群雄并起。在这乱世中,唯有力量才是道理!他本是神族之子,却因上一辈的恩怨失去了尊贵的身份。也正因此,他的人生才变得精彩纷呈、跌宕起伏!屠金鹏,战重瞳!且看落魄的神族少年,如何登临人道绝巅。
  • 年兽大陆

    年兽大陆

    新版玄幻,新的创意,打破传统。人的智慧,兽的力量。两者结合,称霸异世。主角姜豪,天生不能与强大年兽签订血誓,龌龊的他一时冲动,竟然和普通的猪订下终身合约、、、、
  • 地球走私贩

    地球走私贩

    一个来自地球的小商贩,阴差阳错具有了穿越位面的能力。做起了一名疯狂的地球走私贩
  • 武炼神图

    武炼神图

    神图与生俱来,藏于血脉!武者开图,争霸于世!一代歌王,迫于压力,跳楼自杀,来到了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开图,开的是上古金乌神图,把妹,把的是全天下最漂亮的妹子!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为你写一首最浪漫的歌…………
  • 海天魂

    海天魂

    茫茫大海,强者舞台。友情、热血、冒险、财富与荣誉只是波涛之中的一朵浪花。强者如繁星耀眼亦如流星消逝。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纵如流星消逝,也要划破夜空!
热门推荐
  • 强势王者

    强势王者

    低调回归,却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爱恨情仇接踵而来。妖娆妩媚的女总裁,清纯靓丽的未婚妻,英姿飒爽的女警花,性感痴情的女杀手。这是温柔陷阱还是死亡陷阱?且看他如何逃脱情人和情敌精心设计的包围圈……
  • 在你的全世界说爱你

    在你的全世界说爱你

    陌兮苒,受人唾弃的私生女。顾屿尘,万众憬仰的风尘集团总裁。爱上不该爱上的人,心总会难受..他想抱她时,她后退一步“姐夫,我们的关系你不是不知道。”他想吻她时,她依然后退一步“姐夫,请注意我们的关系。”面对她刻意的距离,他只能沉默“你想怎样,就怎样咯...”怪谁一开始先动心。
  • 盛宠医妃,邪王请自重

    盛宠医妃,邪王请自重

    她是夜国有名的草包废物;他却是手握重兵的苍王殿下,冷漠,矜贵,权倾当世。一夕穿越,她以一种不可描述的方式,救了高冷禁欲的冷面枭王,被迫成为人人艳羡的苍王妃。幸好听闻这王爷那里不行,可以躲过一劫。谁知婚后,她却夜夜都被推倒。小医妃咬牙切齿:……谁说苍王殿下不能人道的?她都快死了好嘛!王爷,麻烦请自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豪门女学霸

    重生豪门女学霸

    重活一回的苏韵玩心眼、拼智商,极品亲戚碾成沫,贱男贱女碎成渣!赌石、开铺、炒地皮,一路高歌猛进,成就商业传奇。他是神秘腹黑,暗地里竟然是那军界那叱咤风云的国际特战指挥官,一起古董走私案让他们两个越走越近,一路并肩而过。
  • 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

    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皓天记

    皓天记

    拥有着前世记忆,进入了青龙大陆四大世家之一的周氏世家,成为了周大公子,却被世家为了世家的利益逐出家门,此时他仅仅六岁,他立志要创造自己的传说,来证明自己,也开始了属于他周皓天的传说——皓天记,开启了主角波澜壮阔的人生。
  • 倒叙时光

    倒叙时光

    热恋后处于悲伤状态的林以凉找不到出口,在周延和唯安之间兜兜转转,本以为悲伤以此为寄,却发现了另一个阴谋.
  • 誓一世

    誓一世

    小剧情“你不要再追了好不好。”黎默见北冥澈还在后面穷追不舍,于是慢慢停下了马。“你是本王的王妃,本王如何就不能追了。”北冥澈气急,这女人竟然一声不吭的就跑了。“你女人这么多,不缺我一个,你再找一个王妃不就得了。”黎默的眉头都拧巴在一块了。“本王的王妃如何就随便能换了。”“算了,我不跟你说了,说不过你,所以还是挑明了吧,其实我一直在利用你,我根本就不喜欢你,王府戒备森严逃不出去,我的目的就是为了离开这里而已,所以我才千方百计的让你爱上我,就是等到今天可以供我逃脱。”北冥澈听到这些话心头一紧,而且很疼……“对不起,骗了你,我会还的…”说吧,就决绝的走了…
  • 庸妖传

    庸妖传

    一个非常平庸的小妖,一段幽默的励志故事。
  • 天府神剑

    天府神剑

    神剑出世,风云变色;神剑出鞘,血流成河;剑指万物,无敢不从;千古情缘,相守红颜;爱恨情仇,不死不休。因一柄神剑而引起的修仙界的血雨腥风,最后与伴侣双双归天,在死亡的一刻,神剑护主,元神才得以轮回转世,神剑从此不知所踪。转世后成为一介凡人,机缘巧合之下踏上了修仙之路,一步步的走上修仙的巅峰,跻身宗师、大能之列,重塑前世的爱恨情仇。逆天地,改法则,转轮回,武乾坤。在修仙的道路上谱写下一曲又一曲的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