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陪了老头子一天,李杰就不得不去指挥部了,三路清军已经步步逼近,李杰的计划不是打退他们,而是歼灭他们然后顺势进占湖广,然后看情形两广或者中原地区,再加上部队多,敌人也多,所以作战计划有些复杂!
李杰选择让清军来打,就是看中了四川多山,地形险峻的特点,几乎四川周边处处都是易守难攻,加上以逸待劳和地利人和的态势,在歼灭作战的要求下,就要大胆的诱敌深入就可以完美的完成作战目标,不过李杰并没有说出来,把这当做一次考试,要求各作战部队上交作战计划,之前把参谋们也都派了出去到各个部队一起研究,此战过后,肯定就要让各个指挥官单飞了,是时候提拔起来一批信的过,具备战略眼光的军官了。
结果是半喜半忧,参谋郑有禄,王宝财,李丽珍,师长李龙,旅长周莲共五人根据自己的作战任务提出了诱敌深入全歼敌人的计划,其余半数提出了依据有利地形坚守消耗敌人的战术,剩下的半数主张以攻对攻,唯一的惊喜是党卫军一百零二师三旅三团团长龙英,提出了不必局限于四川省内,可以迂回包抄清军大后方,打击其后勤补给线并指出次计划的可行性,李杰看了不由感叹,他前世虽然也入了军籍,但是那只是工作需要,眼光要比现在开阔些,说不上什么军事战略家,自己没看出这一点,但是江山代有人才出,自己也莫要看轻天下的英豪!
当即李杰就下令,根据地形各部队修改作战计划,执行诱敌深入加以歼灭的作战目标,这也就是地利带来的好处,入川的适合大部队行走的道路就那几条,清军不得不攻,可以先期制订作详细的作战计划,另一条命令就是党卫军一百零二师三旅三团团长龙英晋升旅长,从原部队脱离,担任独立旅旅长以执行大迂回大包抄的作战计划!
独立旅并不在党卫军序列内,而是新建立的皇家陆军序列内,抽调的人选都是各部队的精干,不过目前还是个试点,就一个旅近四千人,完成了调令时间紧迫,李杰也来不及面授机宜,直接就把独立旅都派出了CD军营,开到大剑山附近等待指挥官的接收!大剑山这一路是清军的主攻目标,如果大剑山被攻破,重庆就会不保,进而直接威胁CD,担任这一路清军主帅的就是袁世凯本人,龙英想实现自己的作战计划就必须奔袭三百多公里,打下湖北境内的利川县,端掉北洋军和湖北新军的后勤支点。
至于遵义和昆明的二路清军,李杰倒不是太在意,那都不是主要战场,就算是大剑山主战场,李杰也没打算去做阵,那会影响指挥官的决断,只是把郑有禄,李丽珍,王宝财三个参谋派到了大剑山经历实战的考验。
十二月十八日,各个战线双方接触试探性的战斗陆续开打,战斗的部署,战略上的布置全都上报到指挥部,这是考验指挥官的时候,李杰除了大局和部队的协调性外基本不再做出其他的指示!
昆明方向防守的是党卫军102师,这路清军并不多,五万人左右,原因是云南苗族不堪清廷的压迫,起事的不少,派出一个整师是因为云南清军长期镇压苗族叛乱,一些部队还是有些实战经验的,贵州方向的要强些,包括贵州两广新军和绿营,防守的是党卫军101师和党卫军第三师的二个旅,他们的对手大约十万清军,李杰派出的这一路守军略显薄弱,但这李杰毫不担心,原因是以前光复会就策反过二广新军,当时效果不明显,不过自从李杰四川起事后以及合并了光复会以后,声望日隆,再加上二广新军对清廷的不满,策反工作这才有了突破,二广新军底层军官中不少人已经秘密加入了鹰党,所以这一路清军也不是问题。
有问题的就是大剑山的清军主力了,北洋新军由于袁世凯和北洋三杰还算是治军有方,策反是不行的,湖广新军中倒是策反了些,但是太少,形不成局面,这和现在已经被调到京城担任军机大臣的张之洞有关系,此人七老八十的了,干起***来却是精细的很,不少革命组织被其扼杀,湖广新军在此人手里也是变的极难渗透,那就只能硬拼了,大剑山清军主力北洋新军,湖广新军以及各地被清廷集结起来的“精英”部队总计约十六万人,是清军的进攻主力,防守及反攻部队也是李杰手下的精锐部队党卫军第一第二师及党卫军第三师的一个旅外加迂回包抄的皇家陆军第一独立旅,都是李杰的王牌部队,倒是要看看袁世凯的本事了!
此时决战是不可能的,李杰事务并不繁忙,实际的战斗和后勤都有人负责,李杰倒是抽空给鹰巢学院编写补充了下教材,指导了下建设工地上自己学生搞不定的疑难问题并着手组建党卫军第四师和党卫军第103师,104师,这些都是从预备役中挑选出来的尖子,当然,这只是计划,李杰没能力一次武装起来,只能看生产能力不影响前线后勤的情况下一批一个连一个连的武装,分批武装起来的就是此次战役的总预备队了。
事情就向李杰当初推测的一样,决战要等到1906年了,这也给了龙英率领的包抄部队以足够的时间,大剑山到利川直线距离三百公里,不过为了完成计划,龙英必须率领部队从崇山峻岭走绕过清廷的大军,行程约九百多公里不说,还得带着大批的辎重,这其中的艰辛李杰是理解的,特意要求龙英不必太赶时间,尽量避免行军中的事故伤亡,况且这还得靠主战场大量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免的深入敌后的包抄部队被前后夹击顶不住!
1906年一月十七日,李杰带着后勤部人员又组建了一个新兵连,李杰亲自去给新兵们发了武器增加其忠诚度后,回到指挥部就累的坐在软椅上不想起来了,机要秘书李倩儿汇报了一些紧急事务,都一一处理后,李倩儿捏肩膀,小李柔捶胳膊,好一会李杰才恢复了些,一天到晚十几个小时的跑,才十一岁的李小陛下也有些受不了。
端着杯茶水,李杰有些想念烟草的味道了,农林部改进了粮种使得四川这二年都是大丰收,粮食储备充足,原本也就不缺粮的情况下,李杰亲自设计的卷烟厂也就有了大量的烟田提供材料了,不过现在军队里吸烟的不多,李杰也不鼓励,大多都是出口赚银子,包括李杰本人,也是不抽烟的,前世李杰是个烟鬼,不过现在为身体考虑,实在不是吸烟的时候,或许等到自己十四岁吧。
轻叹口气,让李倩儿和李柔有些纳闷是不是自己伺候的不周到时,李杰已经站了起来,走到了军事地图前,接受了正在讨论战况的参谋们的敬礼并且回礼后,开始听汇报和参谋们的详细讲解!
目前昆明方向的清军基本已经目中无人的挺进到了党卫军102师的包围圈,围歼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不过贵州方向清军却很谨慎,即使党卫军故意示弱多次,依然犹豫着不敢向前,这二路现在基本上都没什么大的战斗,倒是大剑山长约八十公里的主战线上,每天都是炮声隆隆,目前清军狂攻大剑山左右两翼,中路虽然不及两翼的攻击力度,但是也是战斗不断,目前的态势就是这样。
李杰听了只是沉思,没说别的,昆明方向清军就不说了,贵州清军迟迟不敢有大动作,相信一是总指挥袁世凯的提醒,二是两广总督陆荣廷的胆小所致,不过督军的却是袁世凯的亲信军机大臣铁良,此人一向自喻满人第一军事家,相信在党卫军示弱,本来力量对比就比党卫军强的情况下,他也忍不了多久,倒是袁世凯放着大剑山好走的中路不打,非要打大剑山两翼有些奇怪。
不久,王复生这个军情部头子亲自送来的二份情报让李杰看过后不久脸上就有了笑容。
“利川清军物资已经耗费过半,炮弹已全部运往前线。”
“目前大剑山主攻左右两翼的清军各有北洋一镇新军,并且除了其他清军的老式火炮,两翼北洋军的新式火炮已减少发射次数。”
供应袁世凯部队十六万人的长期消耗,清廷并不是供应不起,只是各级的贪污让清廷的后勤吃紧了,再加上北洋军新式火炮的炮弹都是买来的,前期拼的凶狠也让北洋军买来的洋炮弹供应断了链子,下一批炮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运送来,这种情况逼的袁世凯不得不准备决战了,趁着还有决战的能力,否则以党卫军的战斗力,坚守也能把清军拖垮,再结合一直打的凶的两翼只不过是北洋军的两个镇,袁世凯的主攻目标就很明显了,因为不算留在直隶的一镇北洋军,袁世凯手里还有四镇北洋军没动,那肯定就是大剑山中路了。
李杰放下了茶杯,站起来围着军事地图转了几圈,终于下定了决心,对着参谋们下达了几条命令,这些命令将以密码传递给部队各指挥官。
“命令龙英,暂不出击利川,注意隐蔽,休整部队等待命令!”
“命令党卫军第一,第二师放弃一些大剑山两翼的战略要地,做出收缩防御姿态,同时抽调中路防守部队向两翼增援后立刻秘密转进至中路最后阻击阵地姜维镇,引诱敌军中路突进,然后三路包夹在姜维镇一带决战!”
“命令党卫军102师,再把清军放进来些,不要怕失去有利地形不好歼灭,要做出守不住被击溃的假象,我会给他们派预备队以便后期合围歼灭!”
“命令党卫军101师,既然清军不来打,干脆在102师假意溃败后放弃前沿阵地,做出支援102师的态势,引诱清军出动,注意加强和两广新军我方人员的联系,时机一到,不必请示,立刻发动攻击!”
“命令党卫军新建第四师第一旅支援党卫军102师,命令党卫军新建第四师第二旅开赴姜维镇待命!”
“命令宣传,政务,后勤个部门密切配合前线作战,特别是军医处要将大部分力量投入到大剑山战线,民间的也尽量组织,预备役部门先作为运输兵,加强大剑山一线的后勤运输工作,胜利已经在召唤我们!”
六道命令被参谋记录并重复一遍无误后立刻就被通信部门加密发往各条战线,决战前夕,李杰也有些惴惴不安的日夜呆在指挥室里,虽然面上很镇定,但是李杰仍是十分紧张的关注着战况和情报,推算着清军是否会进入自己设下的大圈,这样紧张的工作不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可以承受的,一月二十日李杰接到大剑山中路清军忽然发起了猛烈进攻的消息后,轻轻的出了口气,随即眼前一黑,晕倒在了指挥室的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