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醒醒李静!”
心神回归肉体,李静耳边立刻传来黎离略带嘶哑的叫唤声。
李静睁开双眼,微笑的看着黎离:“没事了,黎离你什么都别问,等我先炼化这丹药。”
说着李静手中多出一个血红色的“魔极血丹”,“魔极血丹”是暴君用大法力从诸天血池的无尽血海中抽离出血液的精华炼制而成。但李静拿出丹药时,“魔极血丹”完全没有的血腥气味,反而药香四溢。
李静心中暗喊了句“厉害!”,如何能不厉害?从血液中凝炼出药草香味,这魔极血丹当得上一个“极”字。
黎离诧异李静手中如何多出一个血红丹药,但听李静所言后,黎离也不在追问,静静地看着李静炼化血丹。
“魔极血丹”一入体内,李静立刻感觉到一股强大的生机蔓延开来,就像修炼春木诀一样,木主春,春主生长。但是“魔极血丹”散发出来的生机比李静修炼春木诀时高上无数倍,不一会生机越来越旺盛,最后整个血丹化成一道气流沿着李静受损的经脉肌肉不断游动修复。生机所过之处轻伤立刻痊愈,偶尔经过受伤严重的经脉,生机形成的气流就会分出一小份留在受伤的经脉上,剩余大多数气流继续沿着经脉游动。也就半柱香的功夫,全身各处都被生机气流流淌了一遍,只剩下最后李静断臂的巨大伤口。
流遍全身,生机形成的气流不过是消耗了很少的一部分。慢慢的气流感受到李静右臂处的经脉不畅,最后全身气流收拢,聚集凝结在李静的断臂处。
“酥麻,有点痒!”这是李静肉体传给大脑的感觉。
肉身修复是需要时间的,李静被脱胎换骨时肉身修复用了七七四十九天。就这样,李静在黎离的护法下慢慢的等待手臂的修复。
时间过去大半个月,入定炼化药力的李静终于睁开双眼。
“魔极血丹夺天地造化,果然神奇。”李静挥舞着重新生长出来的右臂心中欢喜。接着李静又运转了“步斗宿悟真诀”,全身毛孔张开,李静主要是检验新手臂能不能张开毛孔。
“就跟脱胎换骨大法一样,重新长出的手臂只有先天肉身境,但无法张开毛孔。”李静笑了笑。
单练一只手臂的话,李静估计也就几个月就能练到先天肉身境大成。
李静随后起身走出山洞,洞口处,黎离正坐在洞口。
“黎离。”
“你手臂终于恢复了,太好了。”黎离见李静拥有了新的手臂,自然高兴之极。
李静微笑着,然后突然运转功法,全身除了手臂,毛孔都被张开,疯狂的吸收天地元气。直到天地元气塞满全身为止。
“李静你这是做什么?”黎离疑惑道。
“还不是为了防止我体内的怪物!”李静笑道。
“什么怪物,对了!你那丹药哪里来的,连肉体都能长出来,太厉害了吧。”
“怪物就是你给我看的圆盘,那圆盘是血神宗的镇宗灵宝诸天血池。我所说的怪物就是血池中的一头凶猴。我之所以让身体充满天地元气就是让血池与外界隔绝,让他凶猴听不见我们的谈话。”李静接着说道:
“那凶猴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困在血池之内,是敌是友目前我还看不出来,不过它送我丹药,让我重新生长出新手臂,倒也让我十分感激。”
黎离当然惊讶,看似简单的圆盘竟然是血神宗的镇宗灵宝。虽然黎离不知道灵宝是什么概念,但灵宝中的凶猴能送李静丹药,治好李静手臂,这已经看出血池的厉害。
“那李静你跟我说说,你们都说了些什么。”黎离问道。
“恩。”李静便把进入血池后和凶猴暴君说的话都讲给黎离听。
当黎离听到李静说血神宗是魔道,诸天血池是魔物之后,黎离也是一惊一乍。没办法,五仙宗宗规就明确规定不得修习魔道神通和使用魔道法宝。不过当李静说道只有真气境才能使用血池力量,黎离反而惋惜起来。放着重宝不能使用,照黎离看法就是浪费。
“总之,这凶猴和魔宗灵宝一直是我的心头病。身在五仙宗,要是万一被宗门发现我身怀魔宗宝物,那后果真是不敢想象。”
李静说到最后,丝毫没有因为得到诸天血池而感到高兴,也许李静自己不在乎仙魔之别,但宗门内哪个不是大声嚷嚷斩妖除魔的。
“李静,我们还是尽快把修为给提上去,修为高了,你体内的凶猴就能控制,至于诸天血池,到时候就算被宗门发现,我们大不了离开宗门,天下之大,去的地方多了。”黎离回答。
“恩,修为才是自己的。”
二人谈完诸天血池的事情,又接着商量回住所的事情。因为天煞门段无涯的事情,黎离和李静都感到自身修为太过弱小,回住所,才能继续接任务,交任务,然后利用蛊虫寻找灵级矿石换取二人急需的筑基丹。
就算老老实实的修炼也会碰上段无涯这样的猛人。那还不如回外门弟子,内门弟子住宿的地方。黎离也不想看到李静再次使用元气同化这样危险地招数了。至于西山联盟会,黎离猜测一年过去找不到她和李静二人,西山联盟会应该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吧。
“李静,那这天煞门的段无涯如何处置?”黎离问道。
“先放这,段无涯的尸首这一个月来都没有一丝腐烂,肉体之强悍可见一般,当日能杀他也是不幸中的万幸。我们先回弟子住所,下一步怎么走到时候在安排。”李静说道。
随后李静一拳把天然山洞的洞口打的坍塌,接着又找来一些杂草树枝铺垫,掩护好洞口。最后带着黎离一同回宗门的弟子住所。
一年来,李静因为矿洞杀人,一直跟黎离修炼在荒山野岭没回住所。李静心中也希望那个西山联盟会已经把李静杀人的事情给忘的一干二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