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新的一周就在苏洋一瘸一拐地去上课时开始了。
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苏洋对成绩很满意,除了数学应用题忘了写单位名称以外,其余非常满意。数学98,语文98,英语100。苏洋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今年的压岁钱应该有保证了。
石杰看着班里的成绩单,始终有点儿不敢相信。原本接受了苏洋,心里还有点儿惴惴不安,谁知道这学生成绩竟然这么好。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这下和校长也好交待。期中考试还没开始,校长就特意叫她留意一下苏洋的成绩,现在这份漂亮的成绩单送上去……想到这儿石杰长出了一口气。总算安心了。
晚上放学的时候,苏洋特意把老师发的成绩单在她妈面前晃了一下,“签字吧,亲耐滴老娘。”
赵小敏接过来看看,心里高兴,脸上却没什么表现,那起笔来在下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继续努力,别把你那尾巴翘到天上去。”
苏洋吐吐舌头,一缩脖子,赶快开溜,这要是让她老妈开始长篇大论,估计明天天亮也说不完。
展岩书包里也放着成绩单,老师也让家长签字。只是他就是不想拿出来,不是因为成绩差,而是……他不想看到那个不再熟悉的签名。
“你不用签成绩单?”苏洋把明天要上的课本放进书包里,顺口问了一声展岩。
“嗯?”展岩有些发愣,“嗯。”当然要……
苏洋发现展岩的脸色又不大对,想想也就明白了。这家火估计又开始纠结,“不签字会更麻烦。”换了自己恐怕也不想。有些东西,有些执念,人总是死死都守着不要放开。其实,放开了才发现不过是一些莫名的坚持。无论那张纸上写着谁的名字,都无法改变亲生父母是谁的事实啊!
展岩拿着成绩运了半天气,才走出了房门,“婶儿,我,我,我……”
赵小敏看着那张纸就知道他要干什么,笑着接过来,“签名是吧?”展开看看,赫然发现展岩的名字竟是头一个,“考的真好。”赵小敏对这个孩子更多的是佩服,小小年纪刚刚经过了这样的变故,他还是努力生活,认认真真地活着,确实挺不简单。
展岩挠挠脑袋,脸上微红,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我,我都学过一遍了。”
赵小敏郑重其事地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成绩单上,还写了一些给老师的客套话,大概就是让老师多照顾一下展岩,刚刚转学过来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和自己联系等等。
赵小敏今天特别开心,一个晚上签了两张第一名的成绩单,让她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哎呀,俩孩子都考得这么好,怎么也得奖励奖励。”苏新华也跟着媳妇儿一块儿高兴,高兴之余还埋怨了一下媳妇儿,“你也是,你就不能留一张给我签签。”从来没考过第一,过过干瘾也不错啊!
赵小敏白了丈夫一眼,“瞎起哄。”
“呵呵。”苏洋笑了两声,“老爸,给啥奖励?”苏洋看中了一套金庸全集,线装的,整套下来要3,400。并不是多喜欢金庸,只是想收集。
“考好是应该的,没奖励。”赵小敏没好气地对女儿说,“再说,咱家你爸现在最穷。”
苏新华尴尬地笑笑,这媳妇儿,得理不让人,“有奖,有奖,回头爸给你们做衣服,一人一身。”看着俩孩子想想,脑子里已经大概有了个样子。
有点儿不太满意,不过苏洋还是欣然接受,总比没有强啊!
展岩抬头看了苏新华一眼,飞快地有把头低下,继续吃饭。
苏洋见展岩略又吃惊的表情,笑嘻嘻地说,“咱家老爸那是炕上一把剪子,炕下一把铲子。全才啊!”
“吃饭都堵不上你的嘴。”赵小敏对于自家姑娘这个贫劲儿已经无奈了。
苏洋混不在意,反而一脸正色地问赵小敏,“妈呀,您当初是从哪儿把我爸淘换出来的?”自己曾经就按着这个标准淘换了十来年,连个影儿都没找到。
“那你得问你爷爷。是你爷把你妈给淘换来的。”苏新华对自己的媳妇儿那是越看越稀罕,甚至媳妇儿脸上淡淡的色斑都觉得比别人的好看。
“你们这爷俩!”赵小敏嘴上嗔怪,眼里却闪着笑意,“赶明儿改行说相声去得了。”
“这法子好,明儿我们爷俩就上三不管儿撂地去。”
赵小敏则是笑着在丈夫的胳膊上拍了一巴掌,“没个正形。”
苏洋见父母一如既往地恩爱,脸上笑开了花,只要日子能天天这样过,就算吃的简单点儿,穿的简单点儿,也无所谓了。展岩也跟着咧开了嘴,笑容越来越多的他,倒是让苏新华夫妇放下心来。
苏新华的租书店终于在一片鞭炮声中开张了。苏洋看着店名心不停地抽搐,“读书屋”。她爸还真直白。
连着一个星期,店里生意不错,与之前预料地差不多,租书的多是学生,而录像带大多都是附近的居民。苏新华很聪明,电影不过是一盘,最多两盘,他找了很多港台电视剧的录像带,从头看到尾怎么也得十来盘带子。只要开了头儿,绝大多数的人都会看到万。这下子不错,算是有了固定客流。一个星期下来,苏新华和赵小敏对店里的收入都很满意。赵小敏那颗悬了好久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儿,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爸。”苏洋星期二半天课,放学了以后跑到了店里。
“妞儿怎么来了?”苏新华以为闺女是来看书的。
苏洋扫了一圈店里,很干净,也很安静,颇有些图书馆的味道,只是看书的人坐的舒服了些,“老爸,生意怎么样?”
苏新华压低了声音,“还不错。”
苏洋点点头,“我突然有个想法,想和您说说,就跑来了。”上数学的时候,突然想的。
“什么?”苏新华随口问。
“咱弄个网络怎么样?”苏洋凑到苏新华的耳朵边儿,“您看,这么多人看书,看录像,咱就给他们弄个交流的网络。还可以让他们交交朋友。”这时候没电脑,没网,更没facebook,linkin之类的sn网站。不过这个概念还是可以copy的。上不了网,就在这小店里弄弄,也算是个雏形。当年美国那个冰激凌厂都能在小镇里弄出来个,咱为啥不行。
苏新华蹙着眉头,闺女说的,自己好象明白,又好象不大明白。
苏洋见老爹这样,就知道他不大明白,“咱自己设计点儿本子,然后专门放在一个架子上。让顾客往上写点儿感想啊,心情啊,还可以读其他人的,可以给其他人留言啊,评论啊!如果愿意可以在本子的信息部分写上真名实姓,如果不愿意假名也行。如果喜欢别人的东西,还可以在自己的本子里引用,本子可以选公开和不公开,如果不公开咱就专门给他收个盒子,锁上,钥匙给他,如果公开就放在外面的架子上,所有人都可以阅读,留言,引用。怎么样?”到时候还可以搞很多活动,吸引吸引客户。反正这个时期,大学生和高中生都喜欢弄个歌词本或是日记什么的。尤其是日记,放在家里超级危险,一不留神就被自己老娘搜去当了证据。
苏新华这次有点儿明白了,想了想,“有意思,我好好合计合计。”这东西说着容易,但也不是很好管理。不过倒是挺有意思的。
苏洋知道,这一套网络上的东西搬到现实生活中,很难管理。但是问题其实不太大,只要专门找人看住了,进行实名登记,还是不算太麻烦的。
苏新华沉吟了好一会儿,“工程有点儿浩大,咱们可以先一点儿一点儿来。”
苏洋一咧嘴,“我只管胡说八道,老爹您就变废为宝吧!”只要能接受,那就好办。
<a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