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雪艮写完日志时,已是深夜,按照习惯,雪艮又在网上流浏了一阵财经信息,曾经成功人士说过,不要小看各种资讯,其实所有有用的财经资讯都隐藏在大量无用的讯息下面,他们就像冰山水面以下的世界,只有穿过纷繁芜杂的表面,你可能看到事情的本质,从大学时候起,雪艮就开始了对资讯的收集,不过差别在于一个是从纸质煤介,一个是从网络,而网络的讯息无论是从时效性,还是从容量上而言,都是从前无法比拟的。这为雪艮的收集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雪艮在大量的讯息中发现了一条,从今年起国家开始鼓励私人的慈善事业,对于慈善捐助可能进行税务上面的的冲减,虽然这一条其实在国外已早已实现,但是传到国内并提从官方煤介上正式介绍出来,说明国家对私人慈善的重视。看到这条消息,雪艮仿佛看到了山里的那些孩子木纳而充满希冀的面孔,虽然前些年在蓉的母校建立的奖学金,但是那只能每天帮助几个优秀学生,对于那庞大的失学儿童,却是杯水车薪,如何通过更合适的形式来运作这件事情,雪艮觉得依靠他一个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了。大山那边的孩子们那一双双大眼睛使雪艮是时候建立自己的团队了,在也不是靠一个人打天下了。雪艮在每月的计划上写下了:公司、团队、代理人。
雪艮构思想自己寻找几个合适的人,给成一个四到五人的团队,根据从现在经济的结构来看,公司式的经营不适合雪艮的构想,第一最主要的是雪艮没有经历过公司经营管理的全程培训,对法人治理下的公司结构缺少应有的了解,而雪艮对自己要求就是不熟悉的事情不做,一定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现代法人治理下的公司结构不是几个人就能转的起来的,所以开公司这一通用的法则立刻被否定,那么怎么才能解决,人员短缺与资本扩展的矛盾了,小团体的方式是否更适合自己的理念了,不要人海,只要精英,不一定通过挖角方式,而是自己先培养,那无论是忠诚,还是能力都在自己可控范围内。那什么样的团队才合适了,一个“高学历、高素质、高收入”为追求目标的“三高型”精英团队模式在雪艮脑海中初步形成。“高学历”,团队的学历要高,作为一个精英团队,学历高也代表着一种能力,虽然不是能力的全部,高学历意味着接受东西快,学习东西快,将国际市场先进的理念植入起来也快;“高素质”,素质其实比能力更重要,会读书与死读书的区别就在于将有限的时间谁发挥的作用更大,素质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实力,包括应办能力,处事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都是素质的体现,高收入,那当然是有了产出才有收入。
如果人力资源是一个短板,那进行什么项目,有什么中期、长期的规划则更是当下的思考的要素。雪艮从多年的幕后分析中发现了一个项目,房产市场。对于短期来讲,房产市场的特性非常符后雪艮的预期,首先,房市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只需要实地考察相关的地段,熟悉资金流的运作。同时雪艮分析了房地产这10多年来的发展脉络,发现与房价不断上涨交织在一起的,恰恰是不断推出的楼市调控政策。通过大量数据分析,雪艮发现了的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其实始终处在一个阶梯式的上升通道中,在这一过程中政策虽然产生了关键的作用,它总是阶段性地影响楼市上涨的幅度和时间,但却无法改变市场总体向上的走势。为什么会出现楼市的“越调越高”。其主要原因还是刚性需求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人多地少,房价上涨当然难以避免。
回顾几年前的买卖房的体验,雪艮觉得这其中真的充满商机。
雪艮将公司的资料调了出来,因为工作的原因,雪艮能进入公司的主机,不知道这算不算监守自盗,作为一个新兴的房产公司,中北公司在大鳄林立的房产公司中只能算一个中型企业,但是在江城市却是同行业的NO1,公司的董事长姜志,原是市建筑公司的一个工程队长,九十年代初期,公退民进,建筑公司改制,原先的公司被姜总联合几个工程队长一起联合买了下来,经过几年的打拼,正好赶上了当地进行旧城改造,整个一个LC区到处是工地,姜总的一个小姨子,正好是市政工程公司的一个小头头,通过这层关系,狠接了几个大的工程,几年的时间从当初的摇摇令人欲坠的小公司,摇身一变成为江城建筑行业的NO1.人说好事成双,这一年,市府刚来了青春派领导,要树立典型,就鼓动姜总支将企业“做大做强”,怎么做大做强了,上市啊,于是在市府的牵头上,银行作后盾,不惜一切代价,让公司借壳上市,公司还是那个公司,不同的是换了个马甲,姜总也从总经理变成了董事长。各种荣誉扑面而来,而姜总的任务就是整天拧着包鞍前马后的跟着那位青春派领导,各种工程源源不断,当整个城市改造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时,公司的市值也水涨船高。
中北公司成了上市公司,但却难脱家族企业的桎梏。公司中山头林立,大体三派,元老派,元老派主要是当初姜总公司改制时的联合的几个工作队长,元老派的代表是公司的副总,姓张,今年五十多岁,属于打江山的第一代人,前几年因为年纪大了,除了担当公司的副总外,就挂了个人力资源部老总的职,不要看张总一别对外总是年纪大了,要退了的样子,如果谁小看了这个张总,那会估计十有八九不在公司很少有出头之路了,如果说做教师的桃李满天下,张总就是门生满公司,无论是前台销售,市场拓展,还是掌管公司财政大权的财务部门,都有张总眼线,加之这几年的人力资源部的经营,张总在公司形成了一个老、新齐全的关系网,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已经到了他的耳中。而张总圈子最铁的有三个人,刘晋伦、公司营销部的副总,是张一手从新员工提起来的,刘晋伦为人精明,善于逢迎,私下里,李星的老婆认了张总为干爹。姚武元,董事长办公室副主任,原先在人力资源部张总下面做一个办事员,因为办公室的上一任主任跳槽后留下了一个空位子,张总直接找董事长,让姚武元坐上了这个位置,作为交换条件,董事长将原先的综合部办公室副主任钱胖子提了正,刘反修,监察部的老总,别看刘反修平时一副笑眯眯的神情,可谁都知道,落在他手里基本没有好果子吃。
家族派,主要以老板娘为首,因为老板娘妹子在市政工程的关系,在公司起步时拿下的那些工程项目,老板娘在公司俨然就是西太后,只差垂帘听政了,老板娘,还有财务部的老总,姜云,也就是姜总的妹妹,和办公室的钱胖子,组成了家族派的三架马车,钱胖子是姜总的外甥,只有1米5不到的样子,整天眯着一副小眼睛。钱胖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没事时跟公司前台接待调侃几句,或借着巡查的名义,在公司广告部泡着,谁都知道,公司的广告报是美女集中的地方,虽然公司经理办公室沿走道的这一面,都是用大块的玻璃来做间隔墙,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性骚扰,公司对谈恋爱没有相关限制,不过员工之间要结婚的话就有规定了,直线上、下级之间不可以有婚姻关系,否则其中一个要调开——一般说来,夫妻双方中会有一方主动离开公司。其实知道大公司的潜规则的人都知道,这些规则对下级有用,对这种类似太子的人物是没有作用的。钱胖子全名叫钱清色,据说当初他老妈生他的时候,他老子正在麻将桌上,刚听到消息,正好胡了一把清一色,一激动之下就起了个钱清色的名字,公司同事当面都叫他钱总,背后谈论的时候就收“色总”。色总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跳舞,雪艮有时恶寒,那一米五不到的个子,搂着公司那些都有1米七多的美女们,迈着蛤蟆步的样子,混身就是一层鸡皮疙瘩。
新兴派,其实就是干活派,姜总也知道,靠着老太爷似的张总,太子派的色总,是做不了事的,所以新兴派基本就是公司运作的主力了,当然,事情做的不多,不一定功劳就多,新兴派的代表是公司刚上市时请的一个CEO据说是从米国的一个叫西太平洋大学的一个经济管理的博士生,叫佛伦士,不知是从国外加回到国内,语言关没能及时调整过来,时不是在国语中夹点外语,不知是不是因为在西太平洋大学的海那边的同学比较多的原因,时不是还来点,“我有跟你讲过”,“这个报告我有看过”,雪艮跟阿雨就在佛伦士的手下,不过,一个销售部,一个信息部两个小人物也引不起佛伦士的注意,所以雪艮掉鸡皮疙瘩的机会就少很多。
……晚上喝酒,提早上传……
<a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