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沂水城的脚下,来犯的军队正在原地扎营。
姜怡骑着马在军中穿行,一边看着沂水城,他的身边,正跟着自己的第一谋士,那个叫张益的女人。
此刻姜怡的心情也不是很轻松,原本已经将守城的文松拉到自己一边,但是就在大队人马城门在望之时,吊桥忽然拉起来了,接着城门紧闭,突袭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在之前的行动中,所有的人都是本着机密和快速的原则行军,因此,各路军马几乎都没有携带粮草缁重,只有一天份的食水和少量的物资,那些攻城器械等,都是准备好后,在后方慢慢运送的。眼下突袭不成,又无攻城武器,大家只能等物资送达之后再行攻城。
“我们只怕要等一天多,攻城器械才能送达。”姜怡的语气里满是恼火,“不知是不是文松这家伙反悔了。”
“应该不是,可能是大公子发觉了,抢先一步关了城门。”张益说道,“公子也不想想,他真要是反悔,还不早把城门吊起来了。”
“说的也是。”姜怡的怒气消了几分,“要是这样,只能说是我大哥运气了得啊。可惜了,差一点,就和文松合兵一处了,他自己不是那两支亲兵的对手,但我们如果进了城,还怕什么‘银盾’‘飞星’啊。”
张益并没有答话,她一直眉头紧锁,良久,她突然说道:“公子,我还是认为……您这次行动,太冒失了。”
“为何?”姜怡扭头问道。
张益幽幽地叹气:“在公子的父亲仍在世时,戗害自己的兄长,这种事情,知道的,说是公子被逼无奈,不知道的,就会说公子是冷血无情之人了。在下多次劝说公子,但公子执意不听,难道公子的耐心就这么差吗?”
姜怡停下了马,直直地盯着张益:“若是别人这么说我,只怕我早就一拳打到他的鼻子上了,也就是你吧,我知道你没有恶意。”
“那公子能解释一下吗?”
“我知道你的意思,父亲身体有很大可能撑不了多久,知道这事的也就是我们兄妹三人,外加几个近臣了;你肯定觉得用不多久,父亲一死,我就可以争位了,不差这早晚,对吧?那么你说说,我敢和大哥争这继承的权力,倚仗的是什么。”
“当然是那些被他敌视的旧臣了。”张益答道。
“对,那么,他和我相争,所倚仗的又是什么。”
“他自己培养提拔的新人。”
“问题就在这里,”姜怡接着说道,“父亲是痛恨废长立幼的,在他的心中,我大哥永远是无可替代的继承人。他有心在自己走前给大哥一队顺手的臣子,所以新晋的人,必然都是我大哥的人,而我能用的都是旧人,他们是因为大哥的敌视才与我合作的。时间拖得越久,反而对我越无益,如果站在我这一边的将领们都已告老,那我岂不是再无可倚仗之人?”
“如果公子的父亲等不了那么久呢?”
“如果是那样,你觉得我的大哥会只是等待而不会做什么吗?我们会争取一切时间扶植起自己的人,他也会在父亲在世之日,拼命用自己的人替下那些老将军,我只能力保他们不被换下而已,就好比一方一味的防守,而对方一味的进攻,迟早守方会被攻下来的,与其这样,不如我先让他措手不及。”
张益低下了头:“今天听了公子一席话,才知道自己的才干还是有限,在下没有想到这些,真是愧对公子的信任。”
“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姜怡笑着说,“我的智囊,你倒是给我们即将开始的攻城战提点意见吧。”
张益刚要开口,就听背后一阵马蹄声传来,扭头一看,高野正赶过来:“二公子,听说您找我?”
姜怡立住马答道:“是的,高将军,我还要问您,咱们的物资运送情况如何了?”
高野一脸的自信:“我拉了民夫,连各家的奴隶都派上了,人力肯定够了,第一批粮草今晚就能到,路线是安全的,公子就放心吧。”
“那就好。”
太阳已经西斜。南城楼上,姜悦和姜寒一边看着城下的动静一边皱眉。此刻,姜宁也已经到了他的身边。
“公子不必太紧张,我们还有机会一拼的。”姜宁安慰道。
“不是这个,”姜悦说道,“两位统领,你们觉得不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围城的兵力刚好是两万人?”
两人心内一动,却都没有答话。
“再看看这些士兵的衣甲,又是齐兵的式样。”
“是。”姜寒低声报答道。
“看起来,父亲手下的四个大将,不安分啊。”姜悦冷哼一声。
姜宁和姜寒的头上全都隐隐地出现了汗水,这两名面对千军万马都不会变色的汉子,此刻却是平生少有的紧张。他们反而希望姜悦不这样问,虽然他们虽是姜姓,但也深知这位大公子的性格,对别人缺乏心胸和信任感,此刻如果回话不慎,说不定也会被这位大公子怀疑;家臣谋反,一定让大公子心里极其敏感。
姜悦此刻确实很敏感,但眼下他无所倚仗,如果不小心再把这两位统领惹恼……姜悦自知打不过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人,自己也没有手下可以控制他们,现在只有无条件地信任这二人,让他们帮自己守住城,才有可能活命,所以他比他们更加紧张。
“可是他们为何要联合起兵呢?”最后还是姜寒问道。
“嗯……”姜悦埋头深思,忽然,一个不安的想法出现在脑海里,他微微一惊,又马上平静下来。
刚好这个时候,由姜氏门客组成的队伍的统领,刘英随同姜快也来到城楼上。他们已经控制了守备营,带走了所有军官,关入牢房。
看到姜快,姜悦眼睛一亮,抛下众人,走过去低声对姜快说道:“妹妹,你跟我来一下。”
姜快心中虽有疑惑,但并没有迟疑,二人来到了一个角落。
“我可能猜到敌兵是谁了。”姜悦的表情异常阴沉。
“谁?”
姜悦咬牙切齿地说:“你的二哥。”
姜快愣了一下:“真的吗?”
“围城的是两万人,全是齐兵,你觉得会是谁?”
“他们四个。”姜快并没有点名,但兄妹二人心领神会。
“除了父亲和我,也就只有我这弟弟有这本事调动他们了。”
姜快叹了口气:“他是……要夺权么?”
“应该是的,妹妹,一些心里话我只敢和你讲,我一向看那些父亲手下的老家伙不顺眼,你看,这次果然出问题了吧。”
姜快不是不知道自己大哥的胸怀,但之前多次相劝都没有用,此刻见大哥一脸的不屑,也只能摇摇头:“先别说这个了,到底是兄弟相残,这种事我不愿意看到。”
姜悦的目光变得很坚决:“没有办法,到这个地步,我和弟弟只能有一个能活着了。”
姜快轻声劝道:“坚守吧,父亲此行大约十多天,在此期间守住了城池,说不定父亲回来就有法子破解了,城里守军不少,应该能坚持住的。”
姜快说的是很有理的。沂水城极富庶,位于商业要道,南北各种货物云集于此,税收之多,让这座城富甲天下。
姜氏一门的私军人数,国君必然非常敏感,因此姜骁的私军很少,但是姜骁可以用钱将他们武装到牙齿,不仅自家私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同时沂水城城墙坚固高大,守城器械精良,粮食储备丰富,多年的用心经营让这座城池非常坚固,只要姜悦不头脑发热,带着五千精兵冲出去迎敌,据险而守,还是可以坚持较长时间的。
只要等到十天之后,姜骁回到封地,说不定,他就能以父亲的威严化解这次危机,姜悦和姜快都不怀疑这一点。
想到这里,姜悦苦笑:“我想冲动也没有本钱啊,我只有六千人马,而且还有一千人只是门客,至于原先的那些守城兵,他们不闹事就是万幸,我怎么放心让他们上阵杀敌。”
“或许可以试试降伏他们,”姜快低下头,“要不,我出城看看,和他们谈谈。”
姜快作为姜骁的幼女,自小聪明懂事,也不与任何一个兄长拉帮结派,一直以来,她都是这两个人之间的调和剂,缓解二人的矛盾,可惜,这次似乎和以往不一样。
姜悦深深地看着自己的妹妹:“谈?你是认为我会放弃继承权呢。还是认为他会让这两万人无功而返?”
此刻,在沂水城的远处,赵火夹在一支运送物资的队伍之中,艰难地推送着一车物资,一旁有骑马的士兵用皮鞭驱赶着这队苦力。赵火并不笨,所以清楚自己正在走向战场。
天黑下来后,他隐约看到了地平线上,沂水城雄壮的身影,在月色下一团漆黑。
叛军的第一批物资,送达了。
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