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的一席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朱武所说的策略,他们当然一听就懂。朱武先去劫营,吸引所有晋军的注意,这时,其他将士再开始突围,他们防不胜防,或许能让成功的几率大一点。
一直以来,朱武给所有人的印象,是那种缺乏创造力但事事小心的将领,所以没有人对他有所重视——这等于说他才华欠缺。然而此刻,这个并不起眼的汉子让所有人无比尊敬!
姜骁神色复杂地看着他,却不知如何开口。
看到姜骁良久不肯同意,朱武急了:“大人!我朱武自知资历浅薄,蒙您厚爱成了沂水城的守将。这是我任职后第一次遇到战事,如果沂水城失了,就算我真的能活下来,也是一生的耻辱!”
姜骁的心里很不平静。
“原来悦儿还是招揽到了一个忠义之士啊。”他最终叹道。
这时,一旁的姜平轻咳一声,小心问道:“朱将军,我很敬佩您,但是,我也有必要提醒您,您的守城兵中,只有五百名骑兵。袭营,骑兵是最合适的,而您应该知道,一名骑兵不是短时间能训练起来的。”
朱武回答:“我再挑上五百人,给我一个下午,到晚上,他们都将学会骑马,至于马刀,只是让他们辟砍,倒也能应付了。”
姜骁盯着朱武的双眼:“朱将军,你确认要这么做?”
“万死不悔!”朱武坚定地答道。
姜骁猛地站起来,他深深地看着朱武:“朱将军,大恩不言谢,我姜某和全军将士都会记得,如果有谁能活下来,那是你朱武和那一千名军士救下的命!我若回了都城,不会忘记你的家人。”
朱武挑选了五百名甘心赴死的部下进行了骑术的训练。短短时间,他们还不能练到精熟,但控马、在马上辟砍,已经基本学会了。
入夜,加上原先五百骑兵的敢死队,一千人,在朱武的带领下,无声地用吊篮从城墙上降下,向西城门的晋军大营进发了。
之前,姜骁拿出了城中最好的美酒,还有最好的食物,替他们……送行。
敢死队每个成员的嘴里都叼着草棍,手里拿的是弓箭。他们像狮群一样无声地摸向了西门大营。大营中一团漆黑,对朱武来说,大营内是否有埋伏都没有意义,他的目的,就是吸引晋军的注意力!
“放火!”他冷声说道。
火把亮起,士兵们纷纷点燃了包了油布的火箭,射向营内,一面大声地鼓噪呐喊。营内顿时燃起了大火,这些敢死队又纷纷拿出了马刀杀入了营内!
然而营内一片死寂。
“上当了。”朱武叹息一声,“撤退!”
“大将军预计的真的不错!”将军徐达在远处,看着营中亮起火光,同时响起喊杀,不禁冷笑起来。
“全军出击!”他抬剑一指前面的空营。
朱武刚刚回马,四面喊杀声已经袭来。
原本,夜袭因为促不及防,哪怕是很少的人,只要运气和机动性都有,总是会给敌人造成极大的打击,秦国曾经有一个叫米山的将军,用二百骑就冲了三千人的敌营,把他们杀个大败。
一千骑,如果运气好点,废掉西营不是不可能,然而很可惜,敌人有所准备。虽然把整支晋军全部屠掉绝无可能,但是,朱武是做好必死的准备的,他现在只是想为姜骁的私军撤离争取更多的时间。
尽量晚一点让敌人发现自己的实际人数,尽量晚一点被全数屠光……
“全军,入营找掩体分散,拖住他们!”朱武大声喊叫。
这队齐军冲入营中。
其实,赵括看到姜骁白天没有答复,就猜到对方多半会夜间突围,不但四处布好了陷阱,原先的营地也成了圈套。只是,徐达负责的西营,只有三万人。而他给对方的指令刚好也是:拖住对方,等大军来驰援!
赵括确实不愧军神之名,他很擅长把握敌人的心理,所以断定姜骁会突围;他也很懂军事,猜到姜骁会集合全军或者骑兵的力量来突围。
然而,他绝对想不到,有人甘愿放弃生还的机会来做诱饵!赵括聪明,却不是那种只知忠肝义胆的臣子,他不能理解朱武,自然算不到这一点。
当徐达的手下来向他报告姜骁的人试图突围西营时,他虽然疑心这支队伍的举动,但最终坚信那是姜骁的主力,召集了大多数的军马杀向了西营!
而与此同时。城内,军械库和粮仓燃起了大火。姜骁当然不可能把这些东西留给晋军。
二十四天的恶战,军人数减到三十三万,而姜骁的人马,也只有两万八千人了。此刻,这两万八千人,和愿意跟随姜骁突围的门客三百人,已经在东城门集结完毕。
“飞星”的成员,均携带了手弩、马刀、长矛,一身轻甲,无声地待命。
看到敌军西营的冲天火光,姜骁在心里默默地遥祝朱武,接着就率军杀出了沂水城!整只军队以锥子一样的队型杀出东门,一路向北!沂水在都城临西南,他们的方向,正是齐都!
姜骁抬剑上指,高声吼道:“将士们,是生是死,现在全看天意了!”
以赵括的心机,他自然不会把全部的伏兵都调出来围歼西营的齐军,而是在沂水城东方和北方各留了一支五万人的军队防御。接到徐达的消息后,他命令其他军队都去了西营!这不是他经验不足,恰恰相反,他太有经验了。谁都知道,想在三十多万人围困的城里逃脱,城中的两万多人如果分兵,那么就会像海棉吸走的水一样,一个活口也留不下,唯一的办法,就像五指收紧成拳,集中火力突破包围网。
而在这个时候,姜骁纵使有心,部下中真有人会送死也去当晋军的诱饵吗?在城内混乱之时,姜骁不可能刺激这些几近心理崩溃的部将!
换谁也不会相信。
此时,朱武的一千人早已隐藏于火光和军营之中,徐达犹豫了一下,做了个符合赵括指令的决定:
“全军包围营地,不要让一个齐军出来!”
如果对方真的是主力,徐达的决定没有问题,拖住对方,等待大军过来,集中优势兵力清剿。但此刻,这个决定救了姜骁一行人的命。
而朱武,只是命令全军分散龟缩在敌营中,和徐达的部下进行小规模的交锋,用肉搏战阻止对方烧掉营地的企图,同时小心不暴露自己的人数。
当赵括带着主力奔驰而来,下令全军突击时,朱武才命令一千名部下奋力抵抗!
一千名士兵在马上疯狂地砍杀着身边所有的敌军,朱武也在马上挥动长剑,在四名亲信的保护下,凶狠地扑向身边每一名晋兵。
终于,一名晋兵砍断了马腿,他跌落在地,立即另一名晋挥刀向他剁来,他侧身一滚,堪堪躲过,但是额头上横了一条手指长的伤口!
他跳起来,挥剑将那名士兵砍翻,但想再上马已经来不及了,他的身边的二十几名晋军,虽然有四名部下保护,但晋珲人数太多,他的体力终于开始不足,身上多了二十多处伤口,其中小指还被削去一块,鲜血淋漓。
他的长剑卷刃了,顺手又从身边的晋军手里夺了一把刀,再把对方砍倒。
就在此时,一声惨叫,四名亲信倒下了一个,仅仅是扑倒在地,就被三把刀确在上身上,顿时气绝。
朱武不知道所有部下的情况,但他身边,自己人在不停地倒下去,而敌军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减少。毕竟一半人并不是真正的骑兵,马术生疏,不能支撑得更久。
有了第一个,身边的亲信没过多久就全部战死。此时,朱武的左臂有了一道深可见骨的伤,腹部还挨了一刀。
他满头大汗地挥动手中的砍刀,斩去了眼前一个晋军的头颅。但额上的伤口流出的血,已经将他的视线挡住了。
他不时还要擦一擦,而随着体力消耗越来越大,血流得更快了,就在他擦汗的时候,一名晋军用手中的长矛刺穿了他的右腿。
当赵括意识到对方绝对不是主力,只是小股的军队时,他又疑惑又愤怒,一面派人循规蹈矩在留守的军队一定要堵住齐军主力,一面指挥晋军迅速地解决战斗。
一千名敢死队员都已经死光了,朱武独自多撑了很久,就在右腿被刺穿后,终于倒下了。
二十几把武器在他的身上招呼,他已经觉不出疼痛了。
血在飞快地流失,朱武抬起眼睛,在地上看了一眼远处那漆黑的沂水城,微笑着断了气。
“走,一定要追上姜骁!”赵括咬牙切齿地吼道,接着带兵杀出了西营。
另一边,姜骁的一队人马碰上了第一支阻拦他们的部队。
负责防守沂水城北边的袁枚,看到了前前独吞载而来的军队,当先打着姜字,不禁微笑起来。他手下有三万重甲骑兵,是赵括手下的重要武装,但因为机动性差,所以没有参与西营的战事。
重甲骑兵,连同战马,一身铁甲将全身包裹严实,只有弩箭能够射透,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和防御力受到所有人的敬畏,连胡人都不敢与之正面交锋。重甲兵的冲锋所向无敌,而弩箭,袁枚相信,现在姜骁手里绝不过千,弩兵的移动灵活还远不如自己的重甲兵,毕竟是骑兵。姜骁只靠这点兵力,休想拦住自己的冲锋。
长期以来,重甲兵的无往不胜,让袁枚有着极度的自信,倚仗着可怕的重甲骑兵,他自信自己能留住这些家伙。
应该说,姜骁很幸运,沂水城一带都是平原,适合战马奔袭。否则,赵括只要断掉山路,或者在山口摆上这么一支队伍……那么他们一个也逃不出去。
另外,城下五里路,步兵暂时还能跟上骑兵。
“大人,前方发现了晋军,排成方阵迎战。”一个骑兵斥候回来报告。
“整肃队伍,准备迎战!”姜骁沉声道。
一声战鼓响起,丰袁枚的一声令下,所有的重甲骑兵,手中挺着长矛就向敌人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