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觉,白毅努力的睡到了晚间,直到一阵阵深沉的鼓声不断地的传来,白毅才施施然的起来,晨钟暮鼓这是日常提醒人们作息的信号,而在山门中,更是提醒弟子们早晚功课的时间到了。
白毅起身一看,果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时辰大概在酉时左右。
刚才的一觉睡得并不好,天气很热,所以睡得不是很舒服,中间会不时的醒来,白毅看天色还早,就强迫自己继续睡下去,就这样现在感到有些睡得多了,脑袋都有些疼了,更令白毅难过的是中间白毅还做了一个噩梦,应该是噩梦吧?白毅梦到了自己仍然生活在原来的那个世界,本来是好事,可是在梦境中竟然在考试,这个梦让白毅很是绝望。
自从高考后,当时的考试氛围给了白毅很大的压力,所以自那以后,白毅就会不时的梦到自己会在考试,经常这样已经成了白毅的一个梦魇。本来已经换了一个身份,换了一个世界,白毅仍然没有摆脱这样的一种另类的噩梦,让白毅很是难过。
白毅相信,没有兄弟姐妹的孤单和考试后挥之不去的梦魇将会是他们这一代人中很多人的一生的记忆吧。
还是稍微的清理一下,白毅便又来的里间的静室,
做起晚间的修行功课,同样是打坐运气,功行几周天,直到精力几近耗尽时才收功,然后再冲击任督二脉。
这样的行功白毅已经坚持了九年了,日复一日的修行,真气一天天的壮大,功力逐日的加深,刚开始是几乎为不可查的真气现在已经变成了在经脉中不停流淌的涓涓细流了。
更令白毅欣慰的是,在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任督二脉已经冲开了大部分,督脉在前几天就已经冲开了后脑枕下的风府穴,而任脉也冲到了与督脉向应得廉泉穴。
对于经脉的冲击自然是先易后难,随着内力的不断深厚,冲击任督二脉的速度也是会越来越快的,自己现在的年龄是十七岁多一点,照这样的速度,不出意外的话,二十岁以前就一定能够达到先天之境,到那时,估计自己的在宗门内的地位一定会大幅的提高吧,起码不用再几位师兄面前再摆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了吧。
可是白毅也知道这样的炫耀的想法也只能深深的埋在心底了,毕竟,白毅有自己的隐秘并不想被宗门知晓。
而这个秘密说是与白毅生俱来的也并不为过。
六年前,当白毅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睁开眼看到的第一件东西,尽然还是那卷该死的卷轴。
随着白毅的灵魂与身体的融合,白毅渐渐的得到了这具身体原有的记忆,一个十一岁孩童的全部记忆,没有太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值得注意的只有两件,
一个是白毅的本尊是一个道家宗门的弟子。
一个是记忆的终结,在山间采药的白毅不慎落入一个洞穴中,然后发现了一个卷轴,随后同样的打开了卷轴,然后记忆就结束了。
得到这些信息的白毅当时也只有两个反应,一个是确定了自己的穿越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是同这个可恶的卷轴一定有关系,第二个则是很好奇这个卷轴究竟是是什么东西,把自己从一个“美好”的时代,拉到了一个陌生的落后时空中。
所以当白毅艰难的从洞穴中爬出来后,第一时间就对卷轴进行了一番的研究。
材质没有什么变化,不是纸张的,好像是布制的,但是材质从中间偶尔发出的光芒能够看出里面肯定掺杂不少的金属丝质,样式陈旧,但是显然要比白毅在穿越前得来的那件要新的多,所以白毅也不确定二者是不是同一个物件。
打开卷轴(这次轻松的多),竖版繁体格式的蝇头小字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整个书面,最右方写着四个较大一些字“道衍手札”。
白毅草草的将里面的内容读了一遍,然后就默默不语,静静的呆立了半晌。
手札上内容在遣词造句上很简洁,因此在理解起来很是晦涩,而且夹杂着大量的道家修行专用的词汇,幸亏有着白毅本尊的记忆在,穿越者白毅也有一定古文功底,尽管如此,也只是对手札上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个手札很可能是一个太平宗的宗门前辈所书,因为里面的内容是以太平宗的传承典籍《太平洞玄经》为主线,中间掺杂着笔者对经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修行的心得,大致就是这些,因为那时的白毅的本尊也不过是一个仅仅入门三年的小道僮而已,修行尚短,接触的也不多,对于上面大量的修行心得也不过能体会数句,所以能够读懂的并不多。
不过仅仅通过白毅能够理解的信息中还是能够看出,这个手札显然是个修为高深者所书。
因为手札上除了罗列了《太平洞玄经》上所有的法诀外,在修炼的心得,修炼后的反思上跨域很多的境界,进入先天后的,进入凝神后的,直到还虚时的心得都有,除了没有破碎虚空的记载外,这部手札上的内容涵盖了所有修行者所要经历的过程。
在白毅本尊那并不算很丰富的记忆里知道,道家的修为分为四个阶段。
炼气入体,炼气凝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在手札中留下心得的人显然至少已经进入了炼神还虚的境界,甚至已经跨越了这个阶段,已经炼虚合道,破碎虚空,飞渡成仙也不好说呢。
所以知道了这些的白毅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即使没有白毅本尊的记忆,也可以知道的这个手札内的内容的价值。
道家注重传承,太平宗被誉为道家三大宗门之一,正是由于近千年的传承才得此殊荣的。
在白毅原来的时代,科学昌明,可是科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历了无数先贤的推动发展,厚积而薄发,最后在一些契机的带动下,喷薄而出,展开了欣欣向荣的时代。
道家的传承也是如此,虽说古人作事喜欢把什么事情都推到神人身上,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然后假托在神仙身上,道功仙法更被视为仙家所授。
但是穿越而来的白毅是个无神论者,或者说更愿意接受“神也是人”这种说法。所以在道家的典籍中客观的分析还是能够看出传承的痕迹的。
道家的修炼也是有个循序渐进,不断的探索发展的过程的,没一部成熟的功法,无不是经过无数的前人的心得和体会,经过无数次的改进而得来的,所以每一种这样的典籍都显得弥足珍贵。
一个传承就足以成了一个宗门,而像太平宗这样道家大宗,更是有无数的传承和功法支撑的。
所以这个手札绝对是个好东西,即使宗门中没有明确的规定,白毅也知道这个手札按照道理应该是上交宗门的,而且按照穿越前白毅所处的时代更是明文规定,国家内一切拾到的东西都是要交公的。
但是白毅没有记过太多的考虑,还是决定藏匿起这个卷轴,因为白毅是自私的,否则白毅也不会为了自己有个更加美好的生活就选择做一个窃贼,而且白毅能够穿越而来就是因为这个卷轴,因此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个卷轴从天命所归的就应该归己所有,尽管白毅并不相信有天命的存在。
不过现在的白毅也已经不是原来的上山小道僮白毅了,毕竟多活了那么多年,又在社会的大染缸中游了几年,财不露白,怀璧其罪的道理还是知道一些的,所以卷轴的事情白毅谁也没有对谁提起,将卷轴上的内容死记硬背,烂熟于心后,就将卷轴找了一处安全的地方藏了起来,然后,和自己是一个穿越者这个秘密一起深埋在了心底。
而卷轴的作用随着白毅修为的不断加深,他的作用也不断的开始现行了出来。
“真气乃天地之气,自窍穴入经脉,随真气运转而融入吾身。”这是手札中的一段注释,虽然由于白毅的阅历和修行的经验有限,卷轴中的大部分内容或因为言语晦涩难懂,或因为内容太过深奥而白毅的层次很低而无法理解。总之,很多内容都不是现阶段的白毅所能够融会贯通的。但是仅仅是那么几句白毅能够略微读懂的,就已经让他受益匪浅了。
例如上面那句,就让白毅足足的思考了好几日。
按照白毅先前的本尊所学所想,真气是形成在人体内部的,就如同人身体上的肌肉一样,只要勤加苦练,就会慢慢的变得壮硕起来。
可是现在这样的一种说法,完全的颠覆了先前的认知,也让平时修行中的一些疑惑变得迎刃而解。
比如为什么每天的早晚功课都要在晨昏交定之时,先前的白轻羽只是以为是一种习惯,或是时间上的巧合而已,现在看来,太平宗功法修炼的是阴阳二气,而晨昏之时正是天地间阴阳二气最平衡的时间,如果真气来自体外,选择这样的时间修行自然也就很合理了。
再比如说人体的穴位,当初得传功法时,穴位的作用只被告知为未来更好的找寻经络的位置,起定位作用的。可是仅仅如此吗?白毅有着不同于这个时代的记忆,清楚的记得穴位可是那个时代中医针灸学的基础,穴位的作用可不是简单的只起到定位的作用的。抱着怀疑的态度,白毅凭着卷轴手札中的只言片语,以及自己的摸索探寻,很快的找到了答案。
白毅看来,如果真气是来自外界,并且自窍穴进入经脉的话,那么窍穴也一定能像口鼻一样的呼吸,这点白毅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后世的生理知识告诉白毅,人体除了口鼻之外,还有无数的毛孔可以排汗,也可以同外界进行着微量的空气交换但是窍穴,但是毕竟不能像口鼻那样自由的呼吸,所以真气进入窍穴,或者准确的应该说是渗入窍穴。
修炼是要有天赋的,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修炼的天赋,白毅推测至少有两样,一样是能够把体内的真气调动起来,另一样就是身体的窍穴是否能够汲取足够的天地之气,两者缺一不可。
白毅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的这具身体显然是二者兼备,想当初白轻羽能够在数十名流浪儿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这种修行中的天赋,否则现在白毅充其量也就是个小道僮的身份,在别人怜悯的眼光中度日罢了。
而经过白毅摸索和手札中提示,白毅已经可以基本的确定,前人所传下来的穴位就是一些比较大的窍穴,而不仅仅是定位只用,也因此,每个穴位中可以积攒更多的真气,当然是相对而言,但是长年累月下来的数量也不可小视。
所以本来按照白毅本尊所学的功法,真气在经过穴位时,只是正常的通过,没有什么特别,而现在白毅同样的运功,却努力的在真气途径穴道是努力的控制真气在穴道中运转一番,以便能够充分的汲取穴道中所蕴含的“天地之气”。
正是由于这件事,白毅也开始怀疑起宗门所授的功法起来,就真气的事情宗门的修行者肯定是知之甚详的,是疏忽,还是刻意的不让外门弟子知其所以然?穴道的事情,是宗门的修行者同样不理解,还是作为宗门的不传之密隐藏了起来?
于是白毅就这样抱着怀疑的态度,继续的在宗门里修行着,对着自己的修行的功法偶尔的改进,小心翼翼的倒是没有酿成什么大祸,而自身修行在正确的功法辅助下,白毅的修为倒是一日千里,高出己辈。
但是白毅也深知自己隐秘,更是知道木秀于林的道理,所以一直谨小慎微的生活着,刻意的隐藏自己的实力,反而显得有些平平无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