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贵也看到杨墨轩这个小孩子晕倒在地上,急忙掐人中,过了好一会,杨墨轩才慢慢悠悠地醒了过来,可是却不哭也不闹,整个人如同傻了一般,呆呆地半躺在老张的怀里。
张磊对着杨墨轩又喊又叫的,张曹氏也拍打着杨墨轩的后背,口中还说着:“小墨轩呀,快回来吧,我们都在等你呢,你还有我们和人在一起。”
也许是拍打起了作用,或者是真的魂魄回来了,小墨轩如小呛一下似的,哼哧一下,定睛看了看周围,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要妈妈,我要爷爷,我以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听你们的话,不要留下我一个人。”
张曹氏看到孩子哭了出来,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好孩子,不哭不哭,婶婶和你在一起,不哭不哭呀。”
张富贵抽出自己的旱烟,打着了火,往烟袋锅上送了几次才点着了火,一个人蹲在那儿抽烟发愣。
张磊心中直骂自己粗心大意,对清初的圈地竟然忽略至此,虽然只在后世的历史上记了一点点,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能在史书上记下一笔的能是小事吗?完全没有想到竟然惨烈至此。什么是圈地呢?
原来,满洲人未入关前,八旗兵出征打仗,马匹、器械都是自备。各旗为办军需给养,都zhan有大量旗地,各旗的主儿、王公宗室自家日常挥霍也要消耗大量金银,便在关外各地设置大小不等的庄园。入关之后,前明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在闯王李自成入京后,死的死,逃的逃,撇下了无数的无主荒田。多尔衮便下令“尽行分给东来诸王、贝勒、贝子、勋臣人等”,丘八爷们当然尽挑好地抢。他们用一根绳子,拴着两匹马,上头插一杆旗,后头的兵丁狂抽猛撵,兜多大圈子算多大圈子,圈子里的地便成了旗人的产业了。这就叫圈地。“这是我镶黄旗的”,“那是我正白旗的”。甚或有更霸道的,还要把圈子里边的百姓一律赶出,或者换一点沙窝碱地给他们。这还算客气的,更横的还趁机抢掠。圈地所到,室中所有器物一律留下,妻女长得丑的,“开恩”着原主带走;长得有点姿色的便将留下。弄得京畿、直隶、山东、河南、山西七十七州县,纵横二千里,田园荒芜,哀鸿遍野,饿殍满道,哭声不绝于耳。其中有被迫铤而走险为“盗”的,也就不尽其数了。
现在多尔衮早在顺治七年(1650)已归天,可是这次圈地和他的关系也是莫大的。
当初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下面有八旗。1626年正月在攻打由袁崇焕镇守的宁远时被葡萄牙制的红夷大炮击伤,八个月后死在回沈阳(盛京)的路上。当时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是比较中意多尔衮继位的,死的比较突然,当时多尔衮才15岁(1612年生),后来就有了八王议政之说。皇太极雄才大略,手段又比较高超,很快就当上了新的汗王。当上了汗王自然要给自己正黄镶黄旗(这个镶黄正黄是由正白镶白改过来的)的多捞一点好处。还把多尔衮,多铎恩养在自己家中,让自己老婆照顾。明是照顾,差不多就是就是什么意思大家也知道。不过皇太极虽然厉害,可是命却不长,多尔衮也聪明厉害(好像努尔哈赤的儿子没有几个不厉害的)。皇太极死后,豪格和多尔衮争皇位,相持不下,被皇太极才六岁的儿子福临捡了一个便宜,当上了皇帝,然后多尔衮出任辅政大臣,说在以前的圈地中吃了亏,现在当权了,当然要补回来.趁机占了不少的好的,看到别的旗的好地也要抢过来,其中也有鳌拜的地.鳌拜才十几岁时,就是皇太极手下的巴图鲁,勇猛无敌,打过不少的胜仗.虽然鳌拜打仗厉害,政治上却不是多尔衮的对手,被多尔衮连打带压的,日子过得也不怎么样.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就开始清算多尔衮的,鞭尸,挫骨扬灰什么的,还把多尔衮的近支屠戮一空.现在鳌拜手中有权,以前吃亏没办法,现在怎么也要找回场子来.现在又开始抢其他旗的地,其中抢的最多的是汉人的良田.别的小旗被抢了也不肯吃亏,就又大量的去抢其他的地,圈地圈地,地是越圈越大,汉人只好悲号转移了.
现在杨家庄的地将被这些丘八霸占,也不知道是镶黄旗还是正白旗的,反正一句话,都是满清旗人的了.
这天晚上,杨家庄剩余的人聚集在一起,商量今后的出路.人们七嘴八舌的,得不到一个最终的结论.有的人主张这几天先去避避风头,过几天了再回来看看.有的人呢,想趁杨家的房子全部被烧的机会,反正也成了无主之地,不如趁机占领了算自己的.等官兵来了,就抵抗到底.还有的人则是这么想的,不管是哪儿的地,最后总归是要人来种的,他们不会赶尽杀绝的,不然谁来给他们各地纳粮.到时候通融一下,未尝不可.
总之一句话,没有几个人同意就这么离去的.
张磊心中冷笑,这些丘八动不动就杀人,简直和喝水一样容易.这样的人能够来打交道吗?简直就是魔鬼,不!魔鬼也比他们要好上三分,到时候说不定骨头渣子都剩不下来.
张磊回到家中极力说服自己的父亲出走,因为这一次的事情不是他们这一个层面的人能够来解决的.过了三天还不走,只怕命走没有了,反正自己家在杨家庄也是势单力薄,树挪死人挪活,不能在这一棵事上吊死.张富贵也是这么想的,看到白天这么吓人的事情,完全是近距离看到,把张富贵也给吓怕了,就定下了决心,第二天就准备走.晚上就收拾了东西.第二天,就把带不走的东西折价卖给了同村的人.实在卖不掉的,就送给了邻居,张磊和杨墨轩也和张父在一起,人们一则看在多年的邻居份上,二则知道不走的人活下来也占了不少杨家的便宜,杨家的少主也还在这儿呢,给的价格倒也不低.张父半天的时间就收拾好了东西,带上干粮,直奔县城去了.
一天无话,傍晚的时候到了县城.
杨家在县城里也有几户亲戚在的.一听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一个个也极力邀请杨墨轩到自己家去住,同时也说派人快马到杨家庄去,说是要给杨家一个公道.杨墨轩也从末经过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下意识的要和自己最熟悉的人在一起.张家也是受了邀请,最后在杨墨轩的舅
舅家住了下来.其他的人也只好悻悻地出门了.
张父平时也就是一个庄稼汉,没有出过远门的,也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张磊看上去虽小,事情却感觉隐隐的有些不对,晚上等别人都睡下了,张磊却是睡不着,翻来覆去在想白天的事.总是感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地方呢.一时却是抓住不了这种感觉.傍晚时候的人是不是特别的热情呀!
张磊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杨家既然只剩下一个小屁孩了,只要把这个小屁孩控制在手中,杨家庄的土地不就全在自己的手中了吗?虽然说圈地的有可能圈到这些,但杨家庄地处偏僻,说不定那些人只去一次下一次感觉地方远路又不好,不再去了呢.这些地不就全在自己手中了.张磊感觉自己完全低估了中国人对于土地的热情和偏执.平时的时候,不到走头无路,没有人会卖自己家的地,都是打算传下来留给子孙的.如果有人打算卖地的话,人们肯定会在后面指指点点的.有钱的人也顾虑自己的名声,很少豪夺.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巧取,没有几个人会放过的.
张磊感觉自己想通了,赶紧推醒张父.两个人商量了一夜,但也没有想出什么好主意来.俗话说,舅舅也当半个家.现在杨墨轩孤单单一个人,舅舅不是当半个家,整个家都能当了.别人也无说可说.虽然自己想着他们并不是什么好心,但现在事情没有做出来之前,你也不能说呀.
杨墨轩舅舅家的人第二天赶到杨家庄一看,整个杨家比用水洗过还要干净,怎么这么说呢?
整个杨家庄人等杨家最后一根独苗离开之后,人们就开始偷偷摸摸的在杨家大院转悠.虽然有了一声大火,但有句话说的好,真金不怕火炼.乡下人没有多少金子,火堆里找到一些碎银子也好呀,就算没有银子,铜呀,铁呀什么的也是好东西,最后干脆是哄抢了.没有东西可以拣了,就把烧得黑糊糊的木材也收集起来,正好给自己家里烧炕.砖瓦也是好东西,抹在墙上可以防雨水,扔在地上也能防滑.
杨墨轩舅舅家,还有别的人赶到的时候,就看到以前杨家大院在的地方,有一片是黑糊糊的,别人真的什么东西也没有了.也许地下还埋的有东西,
但别的人一时半会找不到,自己就能找到吗?这些人欺杨家庄的人没有见过世面,一家家的来进行恐吓,威胁,让他们在火场里找到的东西交出来.
但庄里人谁也不傻,说不定明天就有人来把这儿的地圈到皇庄里面,谁交出来谁就是二百五了.
这些人一时也没有办法,就先在杨家庄找个地方住了下来.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